1、浅论如何从不同层面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 要从站在历史、现实、实 a 践层面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不同层面;看待;构建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329-01 一、引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 ,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随后又专门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总体规划与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站在历史层面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进程。翻开其发展史,可以看出和谐与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是人类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本取向。从孔子的“和为贵” 、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大同书” 、 “天下为公” ,都具有和谐的特性,至于儒家理想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 ,则反映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和谐。人类社会由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阶段的演进,就是一段不断走向和谐和新的更高和谐的历史行程。 社会主义社会必然是和谐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尽管资本主义文明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片面
3、和畸形发展的社会,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用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此不仅展望了未来的和谐社会,而且也指明了通向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更新类型和更高层次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发展为基本要求、人民利益为核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整合社会的诸多方面,调节社会的各种关系,实现一种整体的、全方位的、科学的、人文的、长期的、根本的、稳定的、有利于发展的和谐。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
4、步的过程。 三、站在现实层面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探究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选择和结果,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使命在于探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马克思主义和为其根本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一直都极为重视探究人类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重视探究共产党执政的规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把实事求是规定为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之“是” ,就是规律。之后,邓小平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它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后来江泽民的讲话中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
5、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并提出了与时俱进的重要概念和观点。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所以,中国共产党把探究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推动中国社会前进和发展始终为己任。 探究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进程中,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愈加深刻。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
6、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从而将社会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随后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实质就是体现了和谐。在此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并要求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近两年来,根
7、据党中央明确指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全面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各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效果。诸多方面的成果,说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及时性和必要性,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践性。 三、站在实践层面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
8、和谐社会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强化探究和尊重规律的意识;不断提高把握和运用规律的本领,真正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探究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由于规律内存于纷繁复杂的事物之中,隐藏于许多偶然性之后,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勇于实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敏于
9、发现,最终达到了充分认识的最高自由境界。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尊重规律,重在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大家知道,认识规律固然重要,运用规律更为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宏大系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在这个建设途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坚持科学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尊重规律,重在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最根本的就是:真正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 3、坚持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做得更好。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社会公正,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坚持做到上述几点,才能取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胜利。 四、结束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的实践过程。因此,我们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实际,着眼时代,面向未来,重在实践,努力认识、把握、尊重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真正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高效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