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理念引领上海“十三五”率先发展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理念决定战略和战略重点。近日公布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就是一个体现上海抓战略重点,带动发展全局的顶层设计,是上海“十三五”期间发展思路、发展方向、着力点,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指南针,充分体现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引领上海继续率先发展的时代特色和上海特点。 一、大逻辑中上海“十三五”继续当好排头兵先行者 习近平主席去年 12 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指出,新常态是贯穿发展全局的大逻辑。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
2、的必经过程,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 “十三五”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没有变,改变的是新常态下发展的内涵和着力点。必须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创新驱动发展新路,为推动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全国前面、走到世界前列奠定基础。建立健全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制度规范,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在更高水平上建成小康社会,让全市人民生
3、活更美好。 二、新理念引领上海迈向发展新征程 树立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理念,全力推进科创中心和“四个中心”建设,增进全市人民福祉,让全市人民生活更美好,更好发挥排头兵先行者作用,是上海“十三五”规划的主旋律。 (一)崇尚创新,打造发展新动力 规划提出把创新摆在城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从目标看,全国 31 个省市区中唯有上海提出 2020 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技术中心基本框架;全社会 RD 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潜力重要指标,上海提出 RD 投入占 GDP3.5%,高于全国平均 1%以上;从年均 GDP 增速看,上海 2015 年人均 GDP 逾 10 万
4、元,已进入高收入地区, “十三五”仍维持 6.5%增速,意味培育出先发优势项目和增长点的创新要有重大突破, ,凸显上海发挥科技创新先行者的特色。 从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向国际重大科学发展、原创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策源地迈进等规划任务,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宽带城市和无线城市等着力点看,凸显上海抓住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通过抓创新来抓发展,谋创新来谋未来,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的创新发展理念。又从上海实际出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保持 20%和 25%比重,避免走先“去制造化” ,
5、然后“再制造”的弯路。 (二)注重协调,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从控制人口总量 2500 万、建设用地 3185 Km2、轨交运营线路长达800 Km 规划目标看,是基于城市承载能力,保持常住人口享有良好的生活、生态环境,补长土地资源紧缺制约发展这一短板,为居民出行提供快捷、绿色的出行方式和交通体系。 从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底线约束,注重补齐短板,形成更加均衡的发展结构等主要任务看,凸显上海以五个协调为战略重点,带动上海协调发展全局:其一是城乡协调发展,要务是推进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其二产业协调发展,要务是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的同时,保持合理比重的实体经济,三产与二产协同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重要支
6、柱产业;其三生产与生活协调发展,要务是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通过控制人口总量,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轨交,为居民提供较优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其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务在于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新路;其五上海与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重视上海自身协调发展的同时兼顾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系协调发展,借鉴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发挥服务支撑,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 从中反映上海准确把握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体
7、现这些理念在上海的贯彻实践。 (三)倡导绿色发展,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从 PM2.5 年均浓度 42mg/m3;消除劣 V 类水体;年能耗总量低于 1.25亿吨标煤;环保投入保持 3%规划目标可见, 上海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摆脱对能源传统路径依赖,通过能源污染治理、清洁能源替代、减少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河道水体疏通治理,增加绿化面积(8m2/人) ,提高森林覆盖率(18%)等措施,实现节能减排,达到改善空气和水生态营造宜居环境。 从主要任务看, “十三五”着力推进“三个绿色”绿色空间布局、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使绿色成为上海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二个重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三个行动计
8、划”清洁空气、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可以窥见上海致力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绿色发展,共建生态宜居家园的意图,致力于贯彻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的生态理念,树立大局观、整体观、长远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将环境治理与环境产业发展形成互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进人民福祉,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净土的绿色发展理念。 (四)厚植开放,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促进,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上海新时期的主要任务。着眼于建设开放
9、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加快构筑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发挥自贸区扩大开放破冰船、深化改革掘进机的引领作用,放大自贸改革成果溢出效应是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光荣使命。上海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积极参与和主动服务“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建设,全方位拓展双向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科创中心和“四个中心”建设,在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上迈出坚定步伐。 特别是为应对美国促成 TPP 后,正大力推进TTIP 谈判,力图形成高标准、广覆盖的新贸易投资规则,把中国排除在外,使中国难以继续享受全球化高度开放红利,从其阻滞
10、中国伟大复兴进程的图谋中破围而出,打造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国际贸易投资新格局,构建全球经济治理新体系探索新路。 规划中蕴含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应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的理念光芒。 三、补短板,增强上海发展后劲 在新形势下迈向新征程的上海,必须清醒把握自身存在不足,着力补短板,积聚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 横向比较,在全国 31 个省市区、四个直辖市中,上海主要短板有五:(一)产业结构绿色基调尚不明显 从“四位一体”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之一,是
11、正确理解和处理“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逻辑关系的战略创新,是改变以往只顾向自然生态索取,不顾生态自修复能力,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辅相生的战略取向。这一取向应在产业结构中有所体现方能使绿色发展落到实处。 建议上海率先提出“绿色产业“概念,作为上海产业的一个子系统,将绿色产业融入产业体系中。 1. 产业发展方向表述。可在原基础上改进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绿色产业为支撑,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2. 绿色产业范畴。可将低碳产业、生态修复、污染治理、资源回收利用、再制造、可再生能源等产业纳入其中。 3. 坚持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开展科技创新。科技发展必须与维护人自然社会系
12、统发展相协调;生态危机往往缘于技术的滥用,包括企业为节支而采取不利生态保护的技术。为此必须树立科技伦理自律,做一个“负责人的创新者” 4. 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市统计局研究制定绿色产业的统计口径,以便进行汇总分析;政府、企业集团应将绿色产业的发展作为考核内容之一,等等。 (二)辖区内土地面积偏小 在四个直辖市中,唯上海市土地面积为 4 位数6340.5 Km2,其它三个均为 5 位数北京(16807.8 Km2) 、天津(11760.26 Km2) 、重庆(82400 Km2) 。土地是人居和生产布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辖区土地面积狭小对上海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布局施展带来一定局限性,这就对土地利
13、用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基于上海土地开发空间余地较小,新时期上海应强化土地节约集中利用,推动低效土地减量化,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从而优化土地所承载产业的产业结构、布局,提高产出效率、效益,增进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 可考虑: 1. 腾笼换鸟。将低附加值产业向外梯度转移,腾出场地发展中高端产业、中高附加值产品。 2. 整合现有工业开发区。根据“十三五”产业结构升级要求对本市工业开发区进行调整整合,腾出低效土地另做他用。 3. 有序推进土地变性,调整利用率不高的工业用地,腾出部分原工业用地改性后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 4. 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智”+“招商选资” 。有选
14、择地引进外资以及着力引进智慧产业和智力人才。 (三)人口老龄化居全国前列 截止 2015 年末,上海 60 岁(含)以上常住人口达 350 万人,占常住人口总量的 28%,大大高于全国平均 16%水平。且“十三五”期间,人口结构中 1859 岁劳动人口的占比将继续下降,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劳动力供应将逐步趋紧,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基于此,上海应: 1. 加强劳动人口培训,以“人力资本红利”替代消失的“人口数量红利” 。2. 挖掘“老年人口红利” 。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延长,意味着可利用的老年人力资源和老年人力资本的存量在增加。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培育发展银鬓经济,推进生产性老龄社会
15、建设:一是人口老龄化产生独特消费需求,如家政服务、老年陪护等,是值得挖掘的消费潜力;二是发挥老科技人口的作用,上海老年人中拥有相当工作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老科技人员、管理骨干,如何使之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值得探索的领域;三是加大延迟退休制度试点步伐,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四)物质资源储量低,能源对外依存度高 上海辖区面积虽小,但人口集聚度高,筹措满足 2000 多万人口日常生活和经济高速发展所需各种资源成为上海市协作办的重要任务。 进入新时期,上海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率先转变成果分配理念,改革成果分配机制,促进人力资源
16、更多更快转化为人力资本,使之真正成为推动上海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加快试点让科技人员、管理骨干以科技成果、管理成果参与股权分配的试点。 (五)创新能力与所处地位不相称 尽管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上海发展成果卓著,然创新能力不尽人意,突出表现为缺少颠覆性的自主创新科技成果和自主品牌。 主要症结之一在于未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于此,笔者提出: 思考之一,为什么上海出不了马云,留不住马云,未能诞生华为、联想、海尔之类的跨国公司?着力形成能造就诸如马云、华为的创新创业者、跨国公司的政策社会环境,当属上海补短板增后劲举措之一。 思考之二,上海曾连续十多年以超过全国平均值 12 个百分点的速度快
17、速发展,经济规模居全国前三,然在打造以自主创新技术为支撑产业体系上少有建树,更谈不上开发出能改造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颠覆性技术。上海汽车工业产销规模居全国第一,然而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体系上不尽人意,未能较快达成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着力营造环境氛围、解决创新创业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防止中梗阻,当属上海提升创新能力催生创新成果之举。 思考之三,为何国际知名品牌榜上海品牌名不见经传?“上海制造”早已名扬海内外,相当长时间国人以拥有上海产品为荣,然而当下从进入全国知名品牌排行榜的数量(48 个)和品牌价值低于全国上榜品牌平均值这两个视角看,上海自主品牌已落入第二梯队。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高价值的知名自主品牌,当为实现“二个中高”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可或缺的战略举措。建议:1. 在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委设立品牌建设推进委员会,从政府层面推进;2.企业集团,设立品牌总监,从企业层面推进;3.设立上海市品牌建设基金,用于扶持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和作为品牌领军人物贡献奖。 放眼“十三五” ,在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精神,定当培育出耀眼的发展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