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33666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品德与社会教案(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2016 年 8 月 26 日2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课程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学生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学生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2、课程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3)

2、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学生的权利。(4)在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3)自信、诚实、求上进。2、行为与习惯:(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3(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3、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4、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三、学情分析四、教学措施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3、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学生展开活动。2、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 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4五、课时安排表周次 单元

4、 课题 课时 备注1 1、父母对我的希望 12 2、希望带来的苦与乐 13第一单元3、架起沟通的桥梁 14 4、我有上学的权利 15 5、选举我们的班干部 1第 6 周 国庆假7第二单元6、做有责任的小公民 18 7、我们的衣食那里来 19第三单元8、生活中的工业产品 110-11 期中复习、检测 112 9、四通八达的交通 113 10、现代通信真方便 114第四单元11、传媒拉近了时空 115 12、世界科技的今天 116第五单元13、让科技造福人类 117 14、揭开邪教的面纱 118第六单元15、抵制邪教 119 总复习20 期末考试51.父母对我的希望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平时

5、积累的感人小事有条理、生动地描述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积累、筛选素材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的能力。3、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领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希望”的习作真谛。二、重点难点:重点:选择典型的材料进行习作。难点:讨论交流表达出真情实感。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培优辅差:五、教学过程:(一)积蓄情感,在享受中动情。(1)教师与学生交谈,有人说:“父母啊,无论走到哪里,我眼前总有你慈祥的面容,慈爱的目光。 ”对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2)俄国有句俗话:“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 今天,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几年来父母与我们共同走过的

6、日子,诉说父母与我们之间无尽的爱。板书:父母对我的希望课堂补充6(二)在交流中叙情1、老师让大家课前搜集有关父母对儿女深情的文章、诗词或者词语,把你搜集到地读给大家听。 (学生汇报)同学们读得真好,你可以把这些好词、好句引用到你的作文中来,为你的作文增添色彩。2、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父母对自己的希望。3、谁愿意把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故事说一说。4、同学们,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曾经为许多人所讴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些名句都把亲情表达到了极致,其实,真情的流露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语言作修饰,也不只是在重大事件上才能表现出

7、真情,或与知识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或许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或许平时的你丝毫都没有在意,然而,就是这样的点滴,却往往更能体现出真情的伟大!以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亲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平淡的小事一样会打动别人。(三)故事明理。自主阅读孟母择邻而居的故事。(四)写作中抒情1、下面来看一下本次习作的要求。 (写爸爸或妈妈对我的爱)(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展开具体描写。(2)抓住细节,以小见大,把过程叙述完整。(3)要表达真情实感。2、学生开始写作。3、教师巡视,具体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7(五)佳作欣赏学生互相点评。(五)总结今天,我发现同学们长大了,因为你们学会了感动,学

8、会了感恩。相信上完这节课,你再不会对爸爸、妈妈所作的一切无动于衷,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你才会觉得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快乐。 最后,我们全体学生起立,一起唱一首歌母亲 ,无论以后你干什么,都不要忘了父母对你的希望。六、课后作业: 纸条对对碰。 (父母与孩子相互交换想法)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堂补充82.希望带来的苦与乐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父母合理的希望和要求会促进自己不断进步;反之,父母不合理或者过高的希望和要求,会给自己带来烦恼与压力,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父母不合理或过高的希望和要求给自己的带来烦恼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能够体谅父母的用心、理解父母的做法。3、在

9、了解父母对自己希望的同时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从正面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来理解父母、感激父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希望;2、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父母的行为去理解他们对儿女所做的无私的奉献,学会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三、教学准备:1、让学生在课前准备自己的获奖证书;2、教师录制故事揠苗助长 ;3、学生课前搜集古今中外父母为儿女甘心奉献的故事。四、教学课时:1 课时五、培优辅差: 9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谈谈父母对自己的希望。2、图文分析通过看图及文字分析,使学生了解父母在学习上、生活中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给予的帮助,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自己知道

10、,在父母的严格要求和督促下,如果自己坚持着去做,同样也会取得很大的进步。3、联系实际讨论交流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获奖证书,介绍自己取得的成绩,然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分析在这些成绩的背后,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及付出的辛劳。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自己取得成绩的事情中,哪些是自己愿意做且父母给予了支持、给予了巨大帮助的?在自己取得成绩的事情中,哪些是自己要做且父母作出了牺牲,促使自己成功的?在自己为取得成绩而努力的过程中,有没有父母“逼迫”的成分?这种行为的后果是什么?当时自己是如何接受的?如果以后还有这种“逼迫” ,自己会如何看待和接受?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交流对父母严格要求自己的理解,并写出

11、对父母的理解及感谢的话语。4、听故事明道理课堂补充10听故事揠苗助长 ,讨论“助长”这样目的和“揠苗”这种手段之间的矛盾。然后让同学们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父母提出不符合实际的希望和要求,给自己带来的烦恼。而且要认识哪些是真正的由“希望”带来的“烦恼” 。七、本课总结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我们对父母的爱也应该如此。让我们把爱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进步”与“烦恼”的问题,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恩情吧。八、作业布置1、制作一张“爱心”卡片,并写上感谢父母的话语送给自己的父母,来表达对自己父母的感激之情。2、搜集古今中外父母为儿女甘心奉献的故事和同学们进行交流。3、填写课本中的表格并与同学交流。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