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选线摘要:本文主要对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选线的原则、思路、选线注意事项及技术标准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已建部分公路建设为例,提出选线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山岭重丘区 二级公路 选线 技术标准运用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建国 60 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回顾我国公路发展的历程,对比世界各国公路的发展趋势,我国公路交通正处于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基础十分薄弱,我国公路建设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公路技术等级看,全国等级公路里程 360.96 万公里,
2、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 85.2%,其中二级及以上的公路里程 50.19 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 11.8%,技术等级构成仍不理想。从行政区划分布看,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公路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总体来看,东部地区公路密度较大,高等级公路的比例也较高,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中、西部地区水平。 云南属于山区省份,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 94%,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多变、地质复杂;河流水位变化大,属高山立体垂直气候,在公路选线中存在较大难度。修建一条技术标准合理、行车安全、舒顺环保、节约造价、运营和养护费用低的公路,必须认真考虑建设项目区域内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
3、然条件对公路的综合影响,因地制宜地采取穿越、避让等方法,对地形、地物、地质、水文上的各种障碍加以克服,才能达到选择最佳的公路线形。公路选线成为整个设计、施工、运营的灵魂,它是整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并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运营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 1、 要选好山区公路路线,首先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1) 、满足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等相关条文规定,特别是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有关规定; (2) 、结合本段公路的地形、地质、水文、集镇特点及城镇中长期规划进行设计的原则,并结合当地政府部门的建设的要求,借鉴已建公路的经验,反复斟酌,贯彻“标准选线、安全选线、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生态环
4、保选线、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选线和经济选线” 的设计理念,在线位选择和技术指标选用中,把山岭重丘区路线走廊带作为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3) 、建设标准与功能定位相适应,与公路服务对象相协调的原则;(4) 、正确运用技术标准,在均衡协调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较高的指标,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 (5) 、根据沿线已有道路交通设置状况、建筑状况、用地状况,在坚持设计标准的条件下,因地制宜,近远期工程结合,节省投资,减少拆迁、土地占用和管线拆迁,注重环保,达到工程建设效果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6) 、工程设计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工程建设和环境整治相结合,提高环境设计水平,使公路
5、建设带来新的景观效应; (7) 、 “以人为本,安全至上”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做到设计结合自然,达到创作设计、宽容设计、灵活设计的总体思路; (8) 、遵循节约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服务社会、尊重地区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根据路线总方向、公路等级和路网关系,结合运输条件、城镇规划、农田基本建设、社会发展需求、资源状况与开发利用计划、环境影响及水文、气候、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在各个可行方案中进行分析、比选、论证; (9) 、防止后遗病害,使设计的路线既经济又顺畅,既好修又好养。2、选线工作 在公路选线前,结合已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标准、
6、路线走廊带、工程造价等认真研究、反复斟酌,深刻理解设计意图,在以批复的技术标准为依据,开展选线工作,选线时注意与总体设计相协调。 公路选线分为实地定线、纸上定线及电子计算机辅助选线等诸种选线方法。结合地形确定控制线位,考虑线形标准,最后拟定曲线及直线位置,确定交角位置及路线的具体位置。对山区复杂路段及重要路线,可利用实测 1:5001:2000 比例的地形图先在纸上定线,最后实地现场布线。纸上定线时,先按工可报告中的路线走廊带,进行路线平均纵坡拟定导向线,再拟定交角点及曲线半径,具体布设路线。同时绘出导线的纵坡线,比较研究有价值的方案,最后确定路线方案。利用电子计算机以数字地面模型储存的数据,
7、可进行全套的路线自动化设计。 要选好公路路线,达到预期目的,除了要坚持多跑、多看、多问、多比较地做好踏勘工作,全面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综合研究分析,还要分清路线的类型,才能具体处理各种复杂情况。云南山区公路,按照线路行经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主要有坝区线、越岭线、沿河(溪)线和山脊线四类。 2.1、坝区线 路线完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坝区,路线的平纵横都比较容易达到技术标准,不需要展线。如昭通至巧家(金塘)二级公路昭鲁坝区连接了昭通的昭阳区和鲁甸县,两点线长 19.5 公里,高差约 20 米左右,路线所经区域均为水田及鱼塘,选线过程中重点考虑国家农田保护政策,尽量少占或不占耕
8、地,并考虑路基、路面排水与农田灌溉的衔接、软土路基处置及避让较大的鱼塘片区,同时为服从和配合地方城市建设,公路路线选择时线位与城市走廊相同,有效的避免了资金的重复投资、有效的保护耕地; 2.2、越岭线 到达目的地必须翻越山梁的路线为越岭线。如昭通至巧家(金塘)二级公路西门垭口段,为通过西门垭口,工可阶段推荐为 1-800 米隧道方案,两阶段初步设计时分别进行隧道和明槽方案比较,经过平纵面指标、工程造价、后期养护成本等综合比选,考虑地方财政困难,后期隧道内的通风、照明、机电等养护费用较高,最终采用明槽方案。越岭布线应特别考虑垭口位置、过岭标高及展线方法的选择。 2.2.1、垭口位置 应选择标高较
9、低的、降坡后能直接衔接下面控制点的、两边坡面地质良好、地形平缓的垭口,以缩短路线里程,获得较高指标的路线。 2.2.2 过岭标高 过岭标高可决定路线的长短,要获得路线里程短,技术标准高的路线可采用隧道穿越,虽投资较大,可在运营后得到补偿。通过在已建公路中运营安全、后期养护、维护、事故处理等方面综合研究的结论,常规认为路线长度与隧道长度之比小于 2 的,特别是中长隧道,尽量采用明线方案,以降低隧道后期的运营养护费用; 2.2.3 展线方法 垭口两侧的展线,以适当的坡度顺自然地形绕山咀布线,转箐沟展延距离,克服高差直接到达。不得已时,采用回头展线的方法取得距离,克服高差。展线时,尽量不出现反坡现象
10、,以免高差损失,增加路线长度,加大工程量。 云南山区的越岭路线,多采用回头曲线展线。回头曲线位置应通过已有的地形图结合实地踏勘大概定出,再实地放样测量进行调整。平缓的山坡、山梁及山包是回头曲线的最佳地形,尽量充分利用,既能减少工程量,又使上、下线间有较大距离保证路基的稳定。回头曲线为不良线形,应尽量拉长回头曲线间的距离,减少回头个数,避免一个坡面上路线的多次重叠,以减轻施工、行车和养护的相互影响。 回头曲线的实地布设,一般为上挖下填。在较平缓的山坡上和利用较大山包布设回头曲线不困难,而在有一定横坡的山坡和山梁上布设时,需设大头回头曲线。为了充分利用选定的有利地形,应以端部恰好挖够路基所需的宽度
11、,下线能绝对保证稳定的填筑和上线挖方的可能控制回头曲线位置;在颈部应充分考虑上、下线的路基能分开,并注意尽量缩短上线挖方和下线填筑路堤的长度,以减少挖方和挡土墙防护工程数量。2.3、沿河(溪)线 沿河流或溪沟能直接到达目的地的路线为沿河线,如昭通至巧家(金塘)二级公路路线所经过小寨河、牛栏江段均属于沿河线。选沿河线主要考虑:路线走哪一岸;路线线位应放多高;在什么地方跨河合适三个方面。 2.3.1 河岸的选择 经过实地踏勘,根据全面掌握的情况,路线选择在地形比较宽阔、有台地可利用、箐沟少和水文地质良好的一岸,避开大中型滑坡等地质水文条件差的一岸,以减少土石方和构造物工程量,同时降低工程造价;在积
12、雪和冰冻的高寒地区应选在阳坡和迎风的一岸,以减少冬季行车的危害;在村镇路段,应选在村镇多、居民点集中的一岸,但应本着“近城而不进城”的原则,以更好的发挥二级公路的作用。 2.3.2 线位高度 在了解水文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除了有台地可利用外,应置路线于不受设计洪水位影响的安全高度以上。但不能过高,以便使路线平、纵面线形顺直、平缓,获得较高标准,同时土石方工程也较省,有利于在沟口直跨箐沟或主河道。并且防护工程不会很高及复杂,一旦路基有损坏,也易于抢修。但要加强防护,尽量杜绝洪水威胁,可采用工程措施减缓水流速度,如设置拦河坝、顺水墙等,保证路基稳定,要少占耕地,并做好废方处理。 2.3.3 桥位选
13、择 路线受地形、地质的限制需设桥换岸时,桥位应选在河道顺直稳定、河床地质良好、河滩较窄的河段上,充分考虑桥位及桥头路线的布设问题,以免造成与环境不协调、线形差、标准低或增加桥梁工程量,影响整个路线的布局。 在开阔河谷地段,应紧靠山脚布线,尽量少占耕地,确保路基稳定;可沿河岸布线,便于提高路线标准;也可利用旧路或田间大道直穿田坝,减少工程量。在弯曲河段,可沿河岸自然地形转山咀,绕河弯布线减少山体破坏,融自然景观于一体;当技术标准要求高时,可以适当长度的深挖明槽或隧道穿越山梁,也可跨河换岸或改移河道,取直路线;在悬岩峭壁河段,可早提坡从崖顶或崖脚通过,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不能绕时,可直穿崖壁,或
14、全开路基,或半填半挖。为了不阻塞河道,要充分考虑废方的处理,利用开出的土石料用于附近的路段,尽可能达到填挖平衡。 在河床比降大的河段,尤其是有急流、跌坝的河段,应首选考虑技术标准范围内的急速降坡,克服短距离的高差,避免过多的山腰线;还可利用下游的箐沟或平缓山坡设回头展线,克服较大高差。 2.4、山脊线 沿山脊布设的线路称之为山脊线。山脊线一般具有土石方工程量小,水文、地质情况好,桥涵构造物少等优点。但存在线位较高,远离居住地,工程材料和水源缺乏等缺点。但是否采用山脊线方案,主要应考虑以下条件决定: 1、分水岭的方向不能偏离路线总方向; 2、分水岭平面不能过于迂回曲折,纵面上各垭口间的高差不要悬
15、殊过大; 3、控制垭口间山坡的地质情况较好,地形不过于陡峻零乱; 4、上下山脊的引线要有合适的地形可以过渡利用。 通常完全具备上述条件的分水岭不多,所以长距离的山脊线一般不多见。往往是作为沿河线或山腰线的局部比较线及越岭线的两侧路线的连接而出现。当决定采用山脊线方案后,剩下要解决的是山脊线的布设问题。由于山脊线基本沿分水岭而走,大的走向已经明确,布线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选定控制垭口,二是在控制垭口间路线走分水岭的哪一侧,三是路线中间点的具体控制。三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紧密联系。 3、技术指标的运用 3.1 平面设计指标的确定 3.1.1 平面设计的原则 平面线形应连续、均衡、顺舒,并与
16、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除满足汽车行驶力学上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满足驾驶员和乘客在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为使一条公路上的车辆尽量以均匀的速度行驶,应注意使线形要素保持连续性而不出现技术指标突变; 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这种线形给驾驶员造成不便,给乘客的舒适也带来不良影响。设计时可在曲线间插入满足规范要求的直线或缓和曲线; 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如平曲线太短,汽车在曲线上行驶视觉过短会使驾驶操作来不及调整,一般都应控制平曲线的最小长度。 3.1.2 直线 (1)直线的适用条件 路线完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原区或山区的坝区; 为缩短构造物长度,便于施工,创造
17、有利的引道条件; 平面交叉附近,为争取较好的行车和通视条件; 双车道公路在适当间隔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以提供较好的超车路段; (2)直线的最大长度 各省对长直线的运用存在不同的看法,也确有直线长度远远超过 20v的事例,但直线本身并无优劣之说,关键在于如何结合地形恰当地运用。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避免司机视觉疲劳、弥补景观单调之缺陷,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规范规定, “直线长度不宜过长”山区二级公路一般不超过 20v,如昭通至巧家(金塘)二级公路昭鲁坝区段,设计速度为 60km/h,设计中实际运用直线最大长度为 967.192m,为 16.1v。 (3)
18、直线的最小长度 两圆曲线之间可以采用直线连接,但直线长度不宜过短,规范规定当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 60km/h,同向圆曲线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 6 倍为宜(以 m 计) ,反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 2 倍为宜(以 m 计) ,但鉴于云南地形的复杂性,若按规范要求执行,会造成工程量巨大,工程造价较高,根据区域特点同向极限采用 2 倍设计车速、反向采用 1.5 倍设计车速执行,条件允许的地段,尽量采用规范值。 3.1.3 圆曲线 圆曲线是平面线形设计中常用的线形要素,圆曲线的设计主要确定其半径值以及超高加宽值。 (1)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平面线形中一般非不得已时使用极限半径,因此规范规定了一般最小半径; 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超高,允许设置与直线路段相同的路拱横坡。 (2)平曲线的选用 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