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与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78237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与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与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与研究【摘要】现阶段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应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使语文教学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 【关键词】语文,创新,研究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这是摆在广大教育一线老师们所面对的课题,笔者认为语文教育的创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它所起

2、到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各方面承载信息而存在。语文负载文化信息,影响人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与时代密不可分,具有强烈的时代印记。目前使用的初中课标本教材,内容比原先的版本更加突出了新的时代气息,新观念,新思维,新美趣,新的思维洋溢其中,新教材更强调学生读出了作品中的什么,主体意识是否更强,更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作为语文教师面对当前这具有流动性、争议性、超前性、时代性的语文内容,如果仍然采用过去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何以填平学生头脑中已在现实生活影响下与老师之间形成的“代沟”?学生作为主体的语文教学岂不成了一句空话?因此,要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灿烂的生命之光。第一,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努力适

3、应当前新形势。教育观念是所有素质中最根本的素质,教师要意识到“创新”必然是对旧有观念进行变革,原本已形成的思想观念将受重大冲击。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教师应该认真思考,以积极的态度转变不适应创新教学的观念,做到与时俱进。第二,新的课标本教材要求专业能力朝多学科渗透,教师创新发展的空间是自由化的,教师仅有强有力的语文专业知识而对其它各科知识知之其少,试问创新的视野能有多大?又何谈自由发展?语文教师必须掌握较多的其它方面知识,见多识广,博闻强记,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出“新” ,掌握互联网技术是弥补这一差距的有效途径。第三,实现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多样性、新颖性。教学相长、相辅相成,一方面依靠学生的学习,另

4、一方面必须依靠教师的引导。语文教学的创新就要有独特的手段或方法,如多媒体教学、设疑教学、情景教学等手段,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地进行创新性学习。 二、改进方法 把创新渗透其中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五大快: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一点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教师说的头头是道,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1、造一个宽松的课堂, 鼓励学生创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与学生的

5、学,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改变“教师中心” 、 “教师权威”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要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变的和谐、活跃,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

6、疑难要设计的科学,严密但也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最后,还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教师要设疑给学生解,让学生逾越。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有疑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群情激昂地进行讨论,或者全神贯注地探索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3、搞好知识传授,为创新打好基础。首先,一个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是很难进行创新活动的,放眼历史 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 ,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

7、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其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只有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时候,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和耐心越好,更容易形成创新。最后,创新能力的体现离开的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的,知识的运用为创新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知识的运用过程,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 以上三个方面的知识传授,最终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打好基础。 三、发散思维 给创新插上翅膀 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

8、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例如美学教育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另一方面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同时,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给学生的创新插上翅膀。 四、结束语 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