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通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5105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通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园艺通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园艺通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园艺通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园艺通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园艺通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针对园艺通论课程特点和我国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旨在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园艺通论 课程体系建设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如今,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很大,特别是对于农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面相对较窄。近些年,本科教育本着重基础,宽领域的方针,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农学类专业如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都开设了园艺通论这门课程,目的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农科专业的学生对于园艺知识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掌握,并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

2、人才,提高农科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园艺通论是初级园艺学,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与栽培管理技术。包括蔬菜、果树、花卉等园艺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栽培、育种、繁殖、贮藏加工和设施园艺等方面的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而近些年,课时量又在不断压缩,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该学到的知识,就必须确定好授课内容。既要重视课程本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又要突出本课程的重点。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我们结合教材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普及基础、突出重点,强化应用的教学改革。 2“园艺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一章,主要介绍园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各部分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这些内容学生

3、在植物学课程中都有过系统的学习。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重点讲解园艺植物与其他植物不同的地方,而共性的东西如“各器官的功能” “各器官的基本类型”等就可一带而过,没必要重复。因此,本章重点介绍后半部分内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园艺植物对环境的要求”等内容,这些知识也为后面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园艺植物的繁殖”一章,种子繁殖是较常见的繁殖方式,因此主要介绍播种前如何选种、消毒、催芽、打破休眠等。播种方法简单,主要提醒学生掌握注意事项即可,如盖土的厚度要合适,避免出现“带帽苗”等。本章重点和难点是几种无性繁殖方式,特别是在果树和多年生花卉中应用较普遍的嫁接和扦插,要做详细讲解并利用多媒体手段

4、演示,使学生掌握技术要领,并了解不同园艺植物各自适用的繁殖方式。 “种植园管理技术”一章,有关种植园的规划作简单介绍,让学生一般了解,掌握总的原则即可。重点讲授园艺植物的植株管理,包括果树的整形修剪和蔬菜的植株调整,并安排实验课,巩固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设施园艺”一章,用 4 学时的时间要概述一门课程设施园艺学的内容,就必须有的放矢,突出重点。主要让学生了解设施的不同类型,重点讲授常见设施如大棚、温室的结构特点及设施内环境特点。另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有关设施园艺发展的新动态。 二、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3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园艺通论主要是针对非园艺专业的

5、学生授课,学生基础知识不足,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展示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增加了教学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如嫁接、扦插,操作方法有很多种,实验课课时有限,而通过视频、动画的演示,使每位同学都清楚地了解到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实验课上直接亲自实践,便很轻松地掌握了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求学生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并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个理论既肯定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时

6、又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上,如果老师一味地灌输概念、分类、各种园艺植物的特性等理论知识,容易使学生厌倦,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因此我们采用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教材内容,然后分组讨论,再把讨论得出的答案在课堂上反馈,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此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会更牢固。此外,还可以根据课程进度,适时安排 23 学时的讨论课。把全班同学分成 78 个小组,课下按照老师划定的选题范围查阅4大量资料,制作 PPT,然后课堂上由小组代表走上讲

7、台给全班同学讲解,讲解完毕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小组成员共同回答问题,老师进行补充和点评。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集体智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作用,也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好评。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园艺通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增强学生对于园艺作物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010 年培养方案修订时将原来的32 学时理论课改为“24 学时理论+8 学时实验” 。精选了蔬菜种子的识别、蔬菜育苗、嫁接、组织培养、果树的整形修剪、参观温室大棚等几个实验,根据季节和课程安排选作,并与课程进度紧密配合。学生进到实验室,走进试验地,通过亲眼观察,

8、亲手操作,对课堂讲授的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 四、改革考核方式,将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 考试是用来衡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但不能作为唯一手段,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中。寻求一种好的考核方式,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而且还能在考查学生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应对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进行改革。该课程总评成绩包括两部分,一是平时成绩占 40%,包括考勤、实验技能与实验报告、课堂提问与讨论、课程论文撰写等。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督促,同时鼓励学生在课程论

9、文撰写的过程中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扩宽学生的知识面,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期末试卷成绩占 60%,题型5安排上增加主观试题的比例,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小结 在园艺通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仅使学生对园艺相关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光晨.园艺通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吴智明,赵春香,周俊辉.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 (16):31-32. 3李明,贺一松,杨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五项教育工程”J.高等农业教育,2002, (2):34-37. 4宋江华,孙俊,方从兵.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78-5279.5282.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3152”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石河子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