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口误笑话的分析解读摘 要: 口误笑话是在言语交际中,因表达失误引发笑点的一种言语行为,是说话人对其试图表达的一种偏离。文章对日常话语中出现的口误笑话进行研究,从语言的音位层和符号序列层对其进行初步分类,并运用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解释这些“幽默”话语背后令人发笑的内在机制。希望通过观察、分析实际生活中语言的运用,探索语言的结构特征和使用特征,使人们能够更加完整、深入地理解自身言语行为,并进一步提高交际效率。 关键词: 口误笑话 会话含义 合作原则 关联理论 一、引言 笑话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极其普遍的语言现象,它以令人发笑的语言为载体,通过语境的相互作用而取得了幽默的效果。口误笑话则是在言
2、语交际中,因表达失误引发笑点的一种言语行为,是说话人对其试图表达的一种偏离。从语言思维的角度分析,口误笑话打破了语言固有的常规,建立一种创造性联系,在特定的语境中引发逻辑偏差或错误,不一定有意为之,却着实令人捧腹。笑话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前人从不同角度对笑话进行了细致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研究日常生活中因口误而引发的笑话,并运用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解释这些“幽默”话语令人发笑的内在机制。 二、口误笑话的分类与解读 2语言的形成是一个线性过程,严格地遵守这一过程,则会产生正确的语言。现实状态下,要达到这种理想的效果几乎不可能。美国学者卡罗尔指出, “计划阶段结构建立
3、阶段执行阶段自我监控”是理想的语言生产流程图,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一理论模型中找到制约个人语言表达优劣的关键环节1。但现实生活中,语言产生的四个阶段并不是泾渭分明、完成一个阶段之后才继续下一个,它往往是瞬间生成、 “边想边说”的,这就给“口误”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语言是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上构成的一个层级装置。语言的底层是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口误可发生在上述的任一层级。基于此,笔者对口误笑话作了如下分类。 (一)音位层面的口误笑话 汉语音节数量有限,而汉字数量较多,一个音节往往对应几个甚至十几个汉字,因此同音字和音近字大
4、量存在。此外,汉语普通话中还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再加上地域方言和说话人心理因素的影响,生活中出现读错字词的音节和读错音节声调的现象便相当普遍。例如: (1)刚上大学时要进行军训,教官不知道是哪里口音,喊口令“向左钻!” “向右钻!” (2)教练说:“一班杀鸡(射击) ,二班偷蛋(投弹) ,我来给你们做稀饭(示范) 。 ”士兵们当场石化! (3)上小学时,有篇课文介绍瀑布,中间说到作者转过一座山,见3到一条瀑布挂在山间,一个女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转过这座山,我惊呆了,一条破布挂在山间”于是,全班同学都惊呆了! (4)某人如此感叹:“人生得一只鸡(知己)足矣!”瞬间秒杀周围人群!
5、例(1)和例(2)是受方言影响,情况较为复杂,音节和声调都存在问题。其中的说话人是无意为之,但听话人在接收信息之后,经过解码,由一个音联想到具有另外意义的相同或相近的音,结合上下文语境便产生了令人发笑的意义。例(3)是受语流中相连的相似语音单位之间同化作用的影响,因粗心而造成的发音错误。即“瀑”这个音节中的音素“u”被“o”所代替构成了新的音节“破(p) ”。虽然句子本身在句法和语义上没有错误,但结合临时语境理解上下文,简直令人啼笑皆非。例(4)是声调没有把握好,并存在语法停顿错误,此话一出,一句“高雅”的感慨瞬间跌破云层,落入人间。 其实,在日常会话中,像这种语音层面的言语失误并不会影响对话
6、双方之间的交际,因为我们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什么,而是说话人说的话可能意味着什么。因此,听话人往往尽最大努力遵循合作原则,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及特定的语境推断说话人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上述例子中的口误之所以被当做笑话消遣,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可以用会话含义的可取消性加以解释。Thomas(1995)认为:“人们最喜欢使用会话含义的原因,就是它随时可以被取消或否定。 ”2因此,这些话语令人发笑的内在机制是由于交际中的一方在会话含义的理解上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或故意曲解对方的含义,或刻意把这个正确的含义取消。4会话双方对于会话含义理解上的冲突正是这些笑话的精华所在。 (二)符号序列层的口误笑话 1
7、.因字词位置错乱引发笑点的口误。例如: (5)上初中时,老师让念课文,一同学读到:“饭来伸手,衣来张口。 ”大家哄堂大笑。 (6)有一天外面下大雨,一位同学满脸雨水地走进教室,在课桌前不知道在找什么东西,找了一会儿就问同桌:“我擦纸的脸呢?” (7)朋友之间相互开玩笑:“老虎不发猫,你当我是病危呀?” (8)主任在一次全校报告会上义正词严地批评一些违反纪律的男生:“不以为荣,反以为耻” ,笑倒一大片。 以上几则笑话都是因为某句话中的一些字词位置颠倒,使话语产生了新的意思,由于与人们言语交际中的正常逻辑、认识规律和预期设想不协调而引起冲突,在特定的语境中便达到了特殊的寓意和较强的戏剧性效果,营造
8、情趣浓郁的幽默感。这可以借用认知不谐调理论来说明当通过解读和推理取得的认知信息与解读者认知环境中的信息出现不一致时,人们会努力减少这种不谐调,使之回归谐调。而这种认知过程的报酬则通过人们发笑体现出来3。 当然,或狂笑或哑然失笑之余,大家还是都清楚说者意思的,就像“笛子独奏”说成“独子笛奏”一样,不会有人真的认为会有“独子”这样的乐器。因为在交际过程中,听话者对说话者的话语理解是通过整体感知的,在“接收信息”后,听者会调动头脑中已有的语言知识,并根据对社会规约的认知进行“解码” ,从而获取对方的交际信息并理解其5交际意图,做出相应的信息反馈。Anne Cutler(1982:13)曾说:“听话人
9、总是力图从他们所感知的不完善的信息中,通过重新组合语音、词和句法结构,来了解说话人表达的意思。 ”4这表明听话者实际上是具备相当的纠错功能的,正因为这种内在的校正机制,才使得那些字词颠倒的话语在字面意义上产生了一种别样的趣味,令人忍俊不禁。 2.因不当省略或同音曲解引发笑点,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口误。例如: (9)初中某数学老师讲方程式变换,在讲台上袖子一挽,大声喝道:“同学们注意,我要变形啦!” (10)学校升旗,领导在大会上讲话:“最近总有些同学不穿校服,有的不穿上衣,有的不穿裤子,有的干脆上衣裤子都不穿!那边那个没穿裤子的同学,还笑!” (11)一位黄先生,儿子叫黄军,他经常带着儿子乘 8
10、路公交车,每次看到远处公交站台驶进一辆 8 路公交车,立刻对身边的儿子大喊:“黄军,快跑,8 路来啦!” (12)有一位外国女孩来中国,吃早饭时,不会吃大饼,有人好心提醒:“你蘸着吃。 ”她马上站了起来,又被告诉:“你蘸着吃!”她一头雾水,委屈地说:“让我站着吃,我已经站起来了,还要站到哪里去呢?” 例(9)和例(10)是由于说话人省略了某些字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因表达不当而引起言语理解歧义;例(11)和例(12)是某些字词同音引发听者的联想,致使语境场景虚拟转换,说话人当时的话语背景与听话人联想到的语境信息之间出现的巨大反差使其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幽默6效果。在社会交际中,特定的语境具有填补语义
11、空缺和延伸话语含义的功能。受经济原则和得体原则的影响,人们在交际中往往省略某些信息,希望以最小的言语行为付出获得最大的交际信息收益,但语言文字的某些巧合在特定的语境中可能会使说话人的语义信息增加附带意义,造成言语理解歧义,引发人们的某种共鸣,博得会心一笑。 我们可以借用关联理论进行解释。关联理论将言语交际看做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在常规的交际情境中,发话者总是倾向于使用直接明了的表达方式,使受话者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建立双边信息的最佳关联,继而获得良好的语境效果。听话者往往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话语) ,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获得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这是一个推理的过程5。
12、但话语本身和与之关联的知识最多能为推理提供线索和指南,却不能保证推理结果绝对正确无误。任何已推出的结论都可能因某种变化而被排除,或被另一种解释取代。像上述例子一样,一旦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意义产生反差,交际的另一种效果幽默便随之产生。正是语境和听者的心理时空与理解能力赋予了这些话语幽默意味。 三、结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东西,使用多了,难免会闹出各种各样的笑话,这也无可厚非。而且语言本身具有游戏、娱乐的功能,因一时口误而引起的笑话,也可以看做是语言的一种“艺术” ,在适当的场合发挥幽默调侃、揶揄嘲讽的功效,不仅可以使人们在笑声中得到情趣的满足和心理的愉悦
13、,而且可以达到交际目7的。同时我们应看到,口误产生的言后之果不只是幽默,也可能有误解。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日常交际中尽可能地避免言语失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交际障碍。 口误作为言语失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理解言语生成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途径。笔者仅就日常话语中出现的一些口误笑话作了分类,并对其语用效果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解读,希望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身言语行为并进一步提高交际效率。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并未采用大规模的语料,因此对口误笑话的分类与解读可能不够全面深入,相关内容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D?W?卡罗尔著.谬小春等译.语言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Thomas,J.Meaning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Longman,1995. 3刘俊.关于“笑话”的认知分析.日语学习与研究J.2008. 4Cutler,A.Slips of the Tongue and Language ProductionM.Amsterdam:Mouton,1982. 5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