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谈“阅读材料”在教学情境创设中的应用摘要:新课标教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选择,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阅读材料;教学情境;高中化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3-05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3.023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阅读素材科学史
2、话、科学视野、资料卡片。这些阅读材料作为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教材正文的补充和延伸,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和共鸣,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使教学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 一、结合阅读材料以化学史为基础创设情境 课标要求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教材中提供了不少2的化学史材料,这些素材介绍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为了探求真理是如何艰苦求索的过程,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结合化学
3、史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能促进教学活动中学生态度的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和问题解决等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进行科学探索。 案例 1:化学 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的情境设计 创设情境 1:苯发现的故事 19 世纪初,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城市的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从生产煤气的原料中制备出煤气之后,剩下一种油状的液体,长期无人问津。法拉第用蒸馏的方法将这种油状液体进行分离,前后花了整整 5年时间,得到另一种液体。1834 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与法拉第所制液体相同的一种液
4、体,并命名为苯。 问题 1:如果你在那个年代,会对一种长期无人问津的油状液体花 5年的时间研究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深深地感觉到,科学的发现是艰辛的,同样,我们只有付出艰辛,勤于思考,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问题 2:这就是法拉第等科学家分离得到的那种液体苯,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探究一下它的物理性质?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演示。 创设情境 2:苯的分子结构学说 3播放录像:天分与勤奋的凯库勒(经过剪辑) 。 法国化学家热拉尔等人确定了苯的分子式为 C6H6。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集中精力研究苯的结构,先后提出了开链式结构,环状结构等。据说,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
5、见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见一条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他猛然惊醒,赶紧起来,接着整理苯环结构的假说,最终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凯库勒式。 问题 3:凯库勒做梦发现了苯环的结构,我们要取得好的成绩是不是只要学会做梦就可以了? 学生思考,教师释疑:凯库勒从梦中得到启发,成功提出苯的环状结构学说,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他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捕捉直觉形象,以事实为依据,以严肃的科学态度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探讨才得到的。加之,他平时总是对有关原子、分子以及结构等问题苦思冥想,才会梦其所思。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问题 4:根据苯的分子式和结构式,推测一下,苯可能有哪些化学
6、性质? 学生提出实验方案,教师演示。 借助与教材提供的科学史话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和网络资源创设的有趣且富有神奇色彩的故事为情境,再通过讨论,猜想,验证,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激励学生养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在开放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4二、结合阅读材料从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等角度入手创设情境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标要求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化学与社会、化
7、学与环境、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生活等方面的素材, “HCHO 和氡的含量标准” ;“CO 报警器”;“垃圾处理方法和二恶英” ;“臭氧层的保护” ;“天然气水合物一种潜在的能源” ;“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土壤的 pH 范围”等等。 案例 2 :化学选修 1“玻璃、陶瓷和水泥(第 1 课时) ”情境设计 课本中提供了一个资料卡片变色玻璃,我们所在的学校朝南的窗户都没有安装窗帘,可以据此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问题情境:同学们,在我们教室中,哪些座位是你最不希望坐到的?同学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片刻,坐在南边靠窗户的的同学率先开口了:“我最不希望坐在这儿,每天上午太阳升起来后,阳光照在眼睛上,我都看
8、不清楚黑板上的字!” “很好!怎样才能避免阳光的影响呢?我们能否想想办法,帮助帮助他们呢?安装窗帘的办法我们就免了。 ” 同学们经过预习课文和讨论,很快有人提供了一种办法:将窗户玻璃换成变色玻璃。 教师讲解并引入新课:1964 年美国康宁玻璃公司发明光致变色玻璃。变色玻璃中含有卤化银(氯化银、溴化银) 、卤化铜等光敏剂,通常这些5光敏剂以固体形态均匀地分散在玻璃中,在日光照射下分解,降低了玻璃的透光度。当玻璃在暗处时,光敏剂再度化合,恢复透明度。用变色玻璃制作窗玻璃,可使烈日下透过的光线变得柔和且有阴凉感,变色玻璃也可用于制作太阳镜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变色玻璃有关的基础知识玻璃。 教学
9、情境:展示各种玻璃样品。 新课结束后创设两个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故事情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 “夹丝网防盗玻璃” ,可以用于博物馆、银行、珠宝店等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 阅读情境:几种新型玻璃 可钉钉的玻璃:日本三菱电子仪器实验室研制成功的这种玻璃,是将硼酸玻璃粉和碳化纤维混合后加热到 1000制成。它是采用硬质合金强化的玻璃,其最大断裂应力为
10、一般玻璃的 2 倍以上,无脆性弱点,钉钉和装木螺丝,不用担心破碎。 LED 玻璃:它是一种 LED 光源与玻璃的完美结合产品。可预先在玻璃内部设计图案,并后期通过 DMX 全数字智能技术实现可控变化,自由掌控 LED 光源的明暗及变化。而内部则采用了完全透明的导线,区别与普通的金属丝,在玻璃表面看不到任何线路。 6记忆玻璃:这种神奇的玻璃是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苏锵院士和李成宇博士为首的科研小组研制成功的。它是由一种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在玻璃上经特殊工艺处理做成的,并且,科研小组还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它的存储记忆功能。技术成熟后,这种玻璃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前景不可限量。 以教材提供的资料卡片创
11、设与学生紧密联系的学习生活情境引出课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把书读活的效果;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和阅读情境的创设结束新课,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许多少年后,他们也会发明一种新型玻璃,服务于人类。通过情境的创设开题和结题,使学生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进行探究、讨论、思考。这一节的教学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三、结合阅读材料以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科技发展入手创设情境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 ,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可以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消除学生对化学的陌生和畏惧感,这样既
12、能让学生关注生活,体会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能为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案例 3 :化学 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的情境设计 创设情境:司机老王应朋友的邀请去参加小丽的婚礼,酒桌上推杯换盏,你来我往,不一会儿,几瓶酒就底朝天了。饭后,老王驾驶着自己的宝马往回赶。忽然, “哐”的一声,一辆自行车被撞倒在车前,人躺7在地上一动不动。老王顿时被惊醒了,赶紧打电话报警。很快,交警就赶来了,交警一边勘察现场,一边询问老王有没有喝酒,老王撒谎说没有,一个行人说:“他撒谎!”一名交警拿出一个像手机一样的东西,让老王对着它吹气。 “还没有喝酒,都 150 了!”不一会儿,120 也
13、来了,一名医生查看了一下伤者的情况后,叫随行的医务人员进行初步抢救,她先从箱子里拿出一小撮棉花在老王手臂上擦了擦,给他注射了一种药水。然后将伤者抬上救护车,去了医院。 教师讲解并提问: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但饮酒会麻痹我们的感觉神经,因此酒后驾车是非常危险的。行人是怎么知道老王喝了酒的?这体现了酒精的什么性质?交警拿的像手机一样的东西是酒精检测仪,交警为什么要让老王对着酒精检测仪吹气?这又体现了酒精的什么性质?医生在给老王注射之前为什么要用棉花在他手臂上擦,棉花上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自由思考和讨论。 教师接着提问:酒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4、它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大家想不想进一步认识乙醇,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乙醇的神秘面纱。 借助于教材中提供的资料卡片,和酒精在医疗上的常见应用创设故事情境,创设的情境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和学生的距离很近,学生从情感上很容易接受创设的情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乐于思考。酒后驾车是非常危险的,是违法的和不道德的行为,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乙醇的欲望,这时及时引入新课,8水到渠成。 总之,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由情入境,情境交融,学习欲望达到旺盛状态,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材料的合理整合和有效利用,潜心研究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在丰富而生动的情境中学习,从而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杨剑春等.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戴荣泽.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阅读材料”的教学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1, (2) 4 记忆玻璃EB/OL.http:/ 5 新型玻璃EB/OL.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