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六朝清商乐的传承特征【内容摘要】清商乐繁荣于六朝,且在流传方面呈现出自身特点,即经历由北及南、由南及北的流传过程。它由北及南的途径主要通过晋室政权南迁和北方人民南迁两条途径;由南及北主要通过战乱和皇室成员投奔北朝两条途径。而由北及南的音乐主要是相和大曲;由南及北的音乐主要是清商大曲、吴歌、西曲。从而使六朝清商乐成为流传南北的重要乐种。 【关键词】六朝 清商乐 吴歌 西曲 六朝清商乐是在不断传承中发展繁荣的,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从某一地域流传到另一地域,并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继承其他的乐种,从而成为盛行于南北方的代表性乐种。在它的流传过程中不仅经历过由北方传播到南方、又从南方传播到北方的路径,而且
2、每次传播的内容都产生变化。具体论述如下: 一、六朝清商乐由北及南的途径及内容 本文所指的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在南方定都的朝代。清商乐虽然发展繁荣于六朝,但并非完全出现在南方,有一部分是在北方出现,于六朝时传入南方,与南方音乐融合,形成清商乐。它经何途径流传到南方? 首先,晋室政权南迁,将北方相和大曲带到南方。如晋书?乐志所言:“称相和诸曲魏晋之世,相承用之,永嘉之乱,五都沦覆,中2朝旧音,散落江左。 ”少数民族侵略者攻入西晋首都,掠走晋怀帝、晋愍帝,西晋灭亡。晋皇族司马睿南渡长江,在北方和南方大族帮助下,于建康(即今南京)定都建立晋朝,史称东晋,司马睿本人被称为晋元帝。随着晋室南
3、迁,西晋的制度、文化、典礼等亦随之南迁。而属于文化范畴之一的中朝旧乐亦随政权南迁而传到江南,相和大曲亦在其中。此后,原在北方流传的相和大曲盛行于南方。六朝一脉相延,在传承中使北方的相和大曲得以保存。 其次,清商乐通过北方人民南迁而传入南方。西晋灭亡时,很多北方人民背井离乡,渡江避难。而“人口的迁移,实质就是人们所积累负载的相关文化在空间中的流动转移” 。而相和大曲在西晋时依然盛行于宫廷和民间,北方人民非常熟悉、喜爱相和大曲,甚至可以说相和大曲已负载于他们身上。所有,当他们南渡后仍会将他们喜爱的音乐相和大曲带入南方。由于民间世世代代的保存传承,使相和大曲得以在南方继续流传。如上所述,南渡避难的人
4、们将相和大曲带入南方并世代相传,使原来北方的相和大曲流传于南方。 通过以上叙述可知,北方相和大曲被带入南方,成为清商乐的组成部分。但历史资料并未明确记载哪些“相和大曲”从北方传入南方。所以通过对历史资料研究发现,多数的相和大曲在当时都传到南方。具体分析如下: 某些相和大曲被宋书?乐志记载,说明它们已被传到南方,且在南方流传。具体作品如:“短歌行 燕歌行 秋胡行 苦寒行董逃行 塘上行 善哉行 东门行 折杨柳行 艳歌罗敷行3西门行 煌煌京洛行 艳歌何尝行 步出夏门行 野田黄雀行满歌行 棹歌行 雁门太守行 ”(艳歌何尝行与艳歌罗敷行都属于艳歌行 ) 。从记载可以看出,共 17 首相和大曲被记载(将艳
5、歌何尝行与艳歌罗敷行看为一首艳歌行 ) 。即刘宋时传入南方的相和大曲数量较多,至少见于记载的就有 17 首。又宋书?乐志记载:“又今之情商,实由铜雀,魏氏三祖,风流可怀,京、洛相高,江左弥重。谅以金县干戚,事绝于斯。而情变听改,稍复零落,十数年间,亡者将半。自顷家竞新哇,人尚谣俗,务在噍危,不顾律纪,流宕无涯,未知所极,排斥典正,崇长烦淫。 ”这是王僧虔在顺帝升明二年即公元 478 年上表所奏内容的一部分,王僧虔认为,原来江南人非常欣赏相和大曲,但随时间的推移、欣赏趣味的改变等,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相和大曲,转而喜欢一些通俗的民间新声,致使大量相和大曲失传,如记载中所说“亡者将半” 。由此得
6、出,17 首见于记载的只是一部分在南方流传的相和大曲,还有很多未见于记载、已在南方失传的作品。如此,多数相和大曲已被带到江南。 北方传入南方的相和大曲是六朝清商乐形成的基础,它们与南方音乐融合后,发展成六朝清商乐的组成部分清商大曲。可见,北方相和大曲通过晋室政权南迁和北方南渡避难的人们带入南方,且流传到南方的作品数量较多。这是六朝清商乐在传承方面的特征之一。 二、清商乐由南及北的途径及内容 六朝清商乐还经历过由南入北的传承,此过程是相和大曲与南方民间音乐融合、加以发展传回北方。其主要是战乱和皇室成员投奔北朝实4现的。 首先,战乱使在南方发展的清商乐流入北方。晋书?乐志所言:“称相和诸曲魏晋之世
7、,相承用之,永嘉之乱,五都沦覆,中朝旧音,散落江左。后魏孝文、宣武,用师淮、汉,收其所获南音,谓之清商乐,相和诸曲亦皆在焉,所谓清商正声,相和五调伎也。 ”从记载看出,由于北魏孝文帝和宣武帝对南方用兵,攻打到淮、汉、寿春等地,将原来北方的旧乐相和诸曲及南方的吴歌、西曲等都带回北方,总称为“清商乐” 。说明南方的吴歌、西曲及原来北方流传到南方的中原旧曲相和诸曲又传回北方,从而实现清商乐由南入北。 其次,某些皇室成员投奔北朝,将南方清商乐带入北方。 洛阳伽蓝记校笺记载:“初,萧衍子豫章王综来降,闻此钟声,以为奇异,遂造听钟歌三首,行传于世。 ”“后萧衍子西丰侯萧正德归降,时元又欲为之设茗,先问:卿
8、于水厄多少?正德不晓又意,答曰:下官虽生于水乡,而立身以来,未遭阳侯之难。 元又与举座之客皆笑焉。 ”宝寅,字智亮,齐明帝萧鸾第六子,废主宝卷之母弟也。封建安王。萧衍克建业,宝寅于景明二年逃归北魏。?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萧衍的儿子豫章王萧综、西丰侯萧正德、齐明帝萧鸾的儿子萧宝寅都先后归降北朝。其中,豫章王有一定的音乐造诣、比较喜欢音乐,而西丰侯和萧宝寅身处六朝社会环境中也一定欣赏过清商乐。因此,在奔北的同时,会将自己喜欢的音乐及自身的音乐造诣带到北朝,以供欣赏、享乐之用。正如“傅玄琵琶赋曰: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念其行道思幕,故使工人裁筝筑为马上之乐” 。?由此可见,在贵族迁移的时候会5将自己
9、喜爱的东西带在身边,以解思乡之情。以此事例推知,在豫章王投奔北朝的同时会将盛行于六朝宫廷与民间的清商乐带入北朝。同时,文化负载在人的身上,人地域空间的转移也会将文化转移。总之,清商乐是六朝的主流乐种,繁荣于宫廷及民间,所以他们奔北的时候一定会将身边熟悉的音乐清商乐带入北朝。 哪些清商乐在六朝时又传回北方?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发现,应是清商大曲、吴歌、西曲等清商乐所涵盖的全部内容。兹分析如下: 首先,部分清商大曲于齐、梁间传回北方(如上述晋书?乐志记载) 。?北魏孝文帝和宣武帝用兵攻打淮、汉、寿春等地,将从北方传来且在江南流传的相和大曲带回北方。但由南传北的相和大曲已与南方音乐融合,成为六朝清商
10、乐的一部分,即清商大曲。但当时被魏孝文帝和宣武帝带回北方的,仅是一部分未失传的清商大曲(如上述宋书?乐志记载) 。刘宋末年由于世人欣赏习惯改变及新兴的、风格清新的民间音乐冲击,使多数清商大曲已经失传。而孝文帝和宣武帝是公元 471 年以后征讨南方,基本属六朝的齐、梁时代。因此,随时代发展、民间音乐冲击、世人欣赏习惯改变等,清商大曲越来越受到冲击,数量也在减少。所以,北魏孝文帝和宣武帝从六朝带回北方的清商大曲,仅是其中未失传的部分作品。 其次,吴歌、西曲于齐、梁间传到北方。?南方民间的吴歌、西曲在东晋、宋、齐时已出现,且非常繁荣。当北魏统治者攻打淮、汉、寿春等地时,吴歌、西曲已产生,有被带入北方
11、的可能。 另据魏书?乐志记载:“初高祖(孝文帝,471499 年在位)讨6淮、汉,世宗(宣武帝,500515 年)定寿春,收其声伎江左所传中原旧曲及江南吴歌 ,荆、楚西声 ,总称清商 。 ”又旧唐书?音乐志:“清乐者,南朝旧乐也。永嘉(307313 年)之乱,五都沦丧;遗声旧制,流落江左。宋、梁(420557 年)之间,南朝文物,号为最盛;人谣国俗,亦各有新声。后魏孝文帝(471499 年) 、宣武(500515 年)用师淮、汉,受其所获南音,谓之清商乐 。 ”?即北魏孝文帝和宣武帝攻打淮、汉、寿春之际,不仅将原来流传在江南的中原旧曲带回北方,而且还将南方新兴的吴歌、西曲带回北方。 乐府诗集中
12、团扇歌的题解记载:它是东晋中书郎王珉所作,是一首吴歌作品,地道的南方音乐。?而洛阳伽蓝记又记载:“而河间王琛最为豪首妓女三百人,尽皆国色。有婢朝云,善吹篪,能为团扇歌、陇上声”?洛阳伽蓝记记载北朝历史,但书里却记载吴歌作品团扇歌 ,可见六朝的某些吴歌作品已传入北朝。 再次,吴歌、西曲产生的地域具备被带入北方的条件。吴歌产生在长江下游、六朝都城及周围地区,西曲出现于长江中游的荆、郢、范、邓等地。尽管它们并不产生于同一地区,但六朝各地贸易往来频繁,音乐交流频仍,使吴歌、西曲盛行于南方。北魏统治者攻打的淮、汉、寿春等地距西曲产生地非常近,有助于北魏统治者将吴歌、西曲带到北方。综上所述,六朝清商乐在发
13、展过程中经历由北及南、由南及北的地域传承特征。由北及南是通过晋室政权南迁和北方人民南迁两条途径实现,由南及北是由于战乱和皇室成员投奔北朝实现的。前者将北方的相7和大曲带到南方,与南方的民间音乐融合形成六朝清商乐的组成部分清商大曲,后者将清商大曲、吴歌、西曲带回北方。但传回北方的清商大曲仅是少部分未失传的作品,而传回北方的吴歌、西曲却非常丰富。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项目批准号:12YJC760091) 参考文献: 1许辉,邱敏,胡阿祥.六朝文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王运熙.乐府诗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5王克芬.中国古代舞蹈史话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6修海林.古乐集锦(上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7刘明澜.中国古代诗词音乐M.北京: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8赵艳玲.从相和歌到唐代大曲的演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8):131133. 9王运熙.相和歌与清商曲J.中国文学研究,1998(2):1720. 10孙尚勇.相和歌杂考J.黄钟,2005(1):9193.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