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湖南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860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湖南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湖南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湖南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湖南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湖南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湖南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湖南农业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在系统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要求变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实现专业设置与农业产业升级相适应,完善校企深度合作的专业建设机制和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其服务湖南农业现代化的能力。 关键词农业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湖南高职教育是培养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如果不能体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专业特色,并形成与区域产业集聚相协调发展的专业设置,就会导致地方产业发展中高端技能人才的结构性短缺。1随

2、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湖南农业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成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湖南农业类高职院校如何打造学校特色,不断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实现专业发展与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有效对接,从而推动湖南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学院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农业现代化对高职人才培养分析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主要包括物质技术条件以及农业组织管理两方面的内容。 “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2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

3、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要求“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

4、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 。 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农业技术技能人才比较匮乏,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人才结构存在着以下缺陷: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优秀人才比较匮乏;农产品研发人才、农村实用技术开发人

5、才、国际化人才以及创业型人才均比较少;农业高级技3术技能人才无法满足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非常少。据统计,湖南省现有农业科技人才,包括科技示范带头人、创业能手、种养能手、农机能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等约 36.7 万,占全省人才总量的 12.9%,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农业科技人才比例仅为 0.97%。2离湖南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到 2015 年,湖南农业科技人才增加到 7 万人左右,农村实用人才达到 300 万人;到 2020 年,农业科技人才增加到 10 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 500 万人”的目标相差甚远。 二、农业现代化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分析 与农业现代化相配套的许

6、多相关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2012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突出加快推进农业的科技创新,强调要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创新人才要求主要有:思想意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服务创新。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创新,与之相关的农业产业都跟随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而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农业人才思维创新、服务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 湖南农业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不同,但是都非常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这些职业能力并不单纯是一种谋生能力或者说是从业能力,而是在这些能力基础上的一种能够向相关专业和相

7、关领域拓展、延伸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具有创新特征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认为是技术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 湖南农业类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中心,高职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比较注重认知4培养,而忽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通常情况下是为了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积极地寻求区域相关企业的支持。大部分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主要是在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教师到企业锻炼等方面为高职院校提供资助,很难形成校企双赢的深度合作模式。湖南农业类高职院校应该依托与现代农业相关的行业组织、研究会、涉农企业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促进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课

8、程建设,同时学院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收集来自行业基础面的信息,并及时发布给学生,进而促进学生自身的提高,增强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创新性。 三、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创新人才培养建议 (一)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 社会发展的趋势日益表明,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发达与民族素质的提高,其灵魂在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民族的进步,就没有国家的兴旺发达。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9、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第二,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参与的学院理事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在产业配置、经费支持、技术推广应用、兼职教师招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训以及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5不断增加我院专业发展的社会参与度。 第三,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学院和企业双方应秉承“资源共享、人员互动、人才共培”原则,在办学、育人、就业、发展等方面相互协作,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教育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提高我院的办学实力。 第四,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

10、学代会功能,确保师生参与学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以及民主监督的职能。 第五,完善评估体系,引入社会中介对学校管理、专业布局、课程体系建设、顶岗实习、就业质量等方面的评估。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 第六,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湖南农业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创新能力和创新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强化人才选拔中对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位追求学历的倾向。 第七,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不断发掘合作办学优势,持续提高合作办学能力。积极和国内知名高职院校、研究院所、相关知名企业进

11、行全方位、宽领域的合作和沟通,推进与校外智力和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实现专业设置调整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 当前,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仅原有的服务“三农”职业岗位不断分化而产生许多新的职业岗位,而且对农业人才的需求也明显高移。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着6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农业类高职学院的必然选择。从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来说,要超前培养高端技术人才,主动参与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带动区域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区域农业高职教育成为培养农业高端技术人才的摇篮。因此,我院教学系部与招生就业处应安排专门人

12、员,定期深入调研市场、社会经济发展及农业现代化产业需求,将专业建设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区域产业分布格局紧密结合在一起。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应和相关教学部门加大对农业类专业建设研究的力度,探索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专业设置调整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目标。 (三)完善校企深度合作的专业建设机制 我院应该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方针,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院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共建双赢”长效机制。校企双方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师资

13、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具体来说就是按照合作企业需求和学院人才培养优势、特色来培养农业现代化需要的创新人才。 合作共建课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课程体系建设,按照企业人才需求规格,定期更新课程内容,增加实用性、创新性课程。二是深入开展农业专业课程合作建设。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农业行业或企业应用课程,就是合作的农业企业需要什么知识,我校就讲授什么知识,7由合作企业提供课程内容,选派高级技术人员直接进课堂讲课,或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等;二是开放课程,主要围绕合作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一线员工岗位培训以及各类适应性短期培训,组织开展企业全员培训、安全生产

14、培训、质量管理培训、节能减排培训等,面向企业和社会推出一批应用性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由我院教师授课;三是企业与学校合作讲授课程,由我院教师讲授一部分理论内容,由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讲授实践课程;四是我院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双导师制,共同开展对学生创新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 (四)完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质量是效益,质量是生命。要推动我院高职专业更好发展,就必须建立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效益导向评价标准,规划专业群的方向、目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作体系。确立评价主体,明确评价项目与对象,制订评价内涵与指标,建立院校、企业、社会等全方位、

15、多角度的认证体系,形成“企业与院校相融合” 、 “ 定期与随机相结合” 、 “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动态教学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运行评价机制。在评价过程中,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创业率、 “双证书”获取率、职业素养、顶岗实习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四、结语 高职人才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我院应加大力度建设农业8类品牌专业、示范特色专业,提升专业服务“三农”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主动满足社会需求,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紧缺专业,适时调整部分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加大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力度,突出农业职教特色,打造农业职教品牌,提升服务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52-54. 2伍茂戎,黄杜娟.湖南省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信息平台开发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2(10):8-11. 责任编辑:覃侣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