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做到有效提问摘 要:对于教师的提问,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不能粗暴地让学生罚站、坐下、换人,而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尊重学生主前提;如果学生回答了,教师不应简单地重复学生的答案,而应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分析,把学生低层次的回答提升类化。许多名师的课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能有效地,风趣地,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这是每一位教师一生的追求,然而,它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来的,需要教师们穷尽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和积累。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81-01 小学教学中,老师们头痛的是
2、怎样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真正做到变“要我学”到“我要学” ,对于教材中教学内容,如何将其转化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问题呢?笔者以为,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探索;其次教师提问时还要兼顾问题的宽泛性和指向性,提问既要符合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又要紧紧指向预定的教学目标;第三教师还应适时、适度地使用探询性问题,用于澄清学生的回答,激发新信息,或重新调整回答,使之朝更有成效的方向扩展;最后,提问还要注意避免一些问题,确保提问的有效性。 2一、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 面对相同的问题情景,提出的问题不同,教学效果亦会有差异。因此教
3、师提问时,尤其需要考虑提问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 (1)提问要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 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如教学“直线”时,根据学生认知领域中有“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 种不同层次行为,对于直线概念也有相应的以下不同提问方式: (2)提问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如在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内容为“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平行四边形有 4 条边、4 个角及什么是对边、什么是对角”的知识后,就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搭一搭”的数学
4、活动,当学生搭好“平行四边形” ,教师组织评议后,作如下引导: 师: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生 1:我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先搭一个长方形,再拉一拉。 生 2:我认为是选 4 根对边相等的小棒。 上述教学中教师以“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一问题作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大,这样的提问无疑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巧妙地认知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二、提问兼顾宽泛性和指向性、适时使用探询性问题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大气” ,不能太小,那种答案显而易见,一问3一答的问题要尽量减少。 “大问题”首先要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其次“大问题”也必须
5、是指向明确的,它的提出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探询性问题是在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一个问题,提出探询性问题对教师具有较高的挑战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和环节目标的把握上非常清晰和恰当,只有做到心中有教学目标,才能及时追问或补问。 三、提问内容要有趣味性 常言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它的趣味性 , 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 圆的认识时,讲完新课后,巩固
6、新知时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场赛车比赛,第一辆的车轮是正方形的,第二辆车的车轮是圆形的,第三辆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教师引发猜想:“谁先到达终点呢?”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引人入深,扣人心弦,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 四、教学中合理安排提问对象、有效处理提问结果 有问必有答,教师提出问题必要有学生回答。不同的答问对象又会4产生不同的答问效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全面了解各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别差异,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问题和每个学生的实
7、际,合理选择答问对象,安排答问顺序。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先提名再提问,或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比如按座位号或按点名册上的学号,这样会使其他学生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 ;不要形成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或总叫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这样会使其他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也不要总叫“差生”回答,这样会花去很多时间,也会使教学节奏松弛。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一般情况教师可以先叫中等学生回答,并提醒全班学生尤其是“差生”要认真听,等中等生答的八九不离十或答的差不多了,可以让好的学生补充回答,也可以试着叫“差生” ,让他们逐步提高。教师应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 , 把提问的机会要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教师的提问,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不能粗暴地让学生罚站、坐下、换人,而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尊重学生主前提;如果学生回答了,教师不应简单地重复学生的答案,而应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分析,把学生低层次的回答提升类化。许多名师的课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能有效地,风趣地,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体现教师精深的教育机智,这是每一位教师一生的追求,然而,它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来的,需要教师们穷尽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