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摘 要:本文针对体育运动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追根溯源,由标治本,论述了体育课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采用适应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标准的具体措施,通过挖掘教材内容、优化管理模式、善用情境教学等手段,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和体育文明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文明;德育;道德;意志 随着体育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体育文化的发展水平也日益受到各阶层的关注,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重大体育赛事几乎与赛事同时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在欣赏赛事,体验魅力的同时也经常目睹了种种不文明现象:诸如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因为竞技体育竞争性的强烈而导致兴奋剂丑闻
2、,个别运动员使用了兴奋剂违背公平竞争的规则;个别领导沦为阶下囚的个例反映出体育比赛的人为操控,某些裁判利欲熏心吹响黑哨,违背了公平执法的原则;众多“粉丝”忘我的激情释放影响了比赛的顺利进行等。各种各样的事情其实就是社会道德走下滑坡、世人道德品质沦丧的具体体现,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除了加强组织管理之外,追根溯源,还是要切实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规范宣传。 一、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必要性 1.道德养成的需要 2青少年时期是形成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有研究指出:在 1016 岁,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出现转变较大,道德思维在 10 岁时占道德判断的 66%,但在 16 岁时却只占
3、20%,这表明:青春期的道德成熟水平趋于稳定,而青少年时期正是发展道德思维的关键时期,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进行德育,可以使学生在运动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2.学科教学的需要 体育是以身体行为为主要载体的开放式教育活动,人的情绪、情感比起其他学科在教室里的学习更容易体现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进行教育,效果比其他课程更直观、迅速。因此,进行道德教育一直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强调民主活泼的教学氛围,但这并不是说提倡一盘散沙式的自由主义,而是要求“形散神不散” ,每节课都要有特定的主题,这就要求
4、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驾驭能力,引导学生向着既定的情感教育目标活动。 二、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的途径 1.循规蹈矩,力求公平 体育竞赛都有严格而具体的竞赛规则,每一种比赛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严格的规则约束,只有遵守竞赛规则,个人的技术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比赛的成绩才有规范的准绳来衡量。有道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可想象,如果在比赛中每个人都自创一套规则和技术,那么,比赛的裁判要参考哪个人的规则才算公平公正?比如在径赛中,运动员必3须听到枪声后才能开始起跑,一旦抢跑就是犯规。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和规则,加强组织纪律性,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2.团结协作,共创辉煌 在竞赛中
5、,集体项目的取胜秘诀就在于个人优秀技术和集体合理战术的完美结合,团队的协调统一配合行动要求队员要有强烈的集体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因此,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比赛中,有利于培养集体精神,促进良好道德意识的形成。例如,在篮球比赛中,各个队员的分工是明确的,每个人在各司其职的前提下,顾全大局,互相配合,让球在己方队员的手中发挥最大的威力,不能有个人主义思想,只顾表现自己,把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以免给对方造成可乘之机,才能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 3.吃苦耐劳,挑战自我 由于体育运动和训练具有紧张激烈的对抗性,并伴有较强的生理负荷,体验运动的快感要求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6、,这样可以养成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促进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例如,在长跑的练习中,学生容易对距离产生恐惧心理,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坚持到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措施 1.挖掘教材内容,丰富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集体项目,开展诸如篮球、排球、足4球等大球类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也可以利用田径、体操等运动负荷比较大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例如,女子跳高的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对横竿的恐惧心理,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加以教育引导,鼓励学
7、生树立信心、勇敢果断和挑战困难的意志品质,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顺利完成动作。还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比赛,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纪律教育、公正诚实和积极进取的教育。另外,在民族传统体育中,安排与之相应的教育内容,例如,本地传统项目踩高跷,不但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可以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2.优化管理模式,促进教学相长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有的放矢地形成课堂常规,组织学生迅速有效地布置场地和收还器材,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的思想意识和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坚持安全教育,培养学生遇事不惊、沉着冷静的作风和机智灵活的处事能力;提倡学生之间的自我保
8、护和互相保护,促进生存能力的养成;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的组织教学,通过队形、队列的练习,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重点培养体育骨干,进行榜样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同时在教学中也形成了学生之间互助互学扶优转差的优良传统。 3.善用情境教学,精选练习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优化练习的方法和途径尤为重要,练习要策略化。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把挫折教育和成功教育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5可以给学生出难题、设置障碍、树立假想敌,制造出适可而止的挫折环境,通过评比、测试等形式,诱导他们向困难挑战。例如,教师可以设置略高于学生实际水平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使学生感到有难度,以激发学生的潜力。教师还要使练习的趣味性和
9、娱乐性相结合,在游戏中练习,在练习中竞赛,用灵活多变的练习方式来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需要,使全体学生的意志品质都能得到培养,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论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寓教于乐,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将理论付诸实践,有的放矢地把德育工作贯穿其中。根据教学的特点,优化教学模式,引进竞争机制与多媒体教学的技术,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手段渗透德育。只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进行德育,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体育文明水平就会得到提高,体育文化就会得到长足发展,社会道德体系也会相应地得到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彭 涛.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具体化J.中国学校体育,2000(5). 2金钦昌.学校体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