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分离现象透视和成因分析摘 要 “学”与“教”本是一个统一的活动,实践中却出现了分离,即倚重“教”的工具支持,缺乏“学”的技术工具支持与研究;强调“学”的方式转变,忽略“教”的策略引导;重视学习结果评价,轻视“学”与“教”的过程性评价。其分离结果凸显了教师知识垄断的状态,失去了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及其效果反思的动力,剥夺了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机会,究其原因是片面夸大媒体和工具的教学作用、对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认识不足,以及技术支持下的过程性评价研究欠缺导致“学”与“教”出现了分离状态。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教学目标、内容、资源、评价等方面寻求突破,并希望立足教学实际,做到“
2、学”与“教”在目标、内容与过程等三方面的统一。 关键词 信息技术环境; “学”与“教” ; 分离; 成因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蔡?君(1973) ,男,甘肃宁县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学设计与评价研究。E-mail:。 过去,人们对“学”与“教”分离的现象也进行过深刻反思,认为教学永远是“学”与“教”统一的活动。今天,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学”与“教”的统一本该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但却意外地出现了新的“学”2与“教”分离的现象,它不仅是过去分离现象的一种死灰复燃,而且又有了新的分离表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控制,长此以往,信息技术不但不
3、会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革除以往教学的陋习,反而会形成新的阻碍教学发展的不利因素,这将贻害无穷。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学” 与“教”分离现象透视 “学”与“教”的分离并不是指时空意义上的分离,而是指统一活动中两类元素的割裂。例如,学生在课堂自学,或在家里做作业,教师并不在场,但此时的学并没有离开教;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学生也不在场,这种教也没有离开学。相反,如果学生的学习只是一种盲目的游荡,脱离了教师的计划、组织和指导,或者教师的讲课超出学习者的经验范围,并没有学生的参与和听讲,那就已经出现了彻头彻尾的“学”与“教”的分离,我们应该加以克服,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 信息技术环境是依赖于计算机、网络
4、等现代通信技术的学校、家庭、社会等学习氛围和条件的总称。这一环境构成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设备和学习资源,同时,在日渐成熟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借助于信息技术工具的教学已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然而,在这种教学环境下,由于存在一些认识上的盲点和实践中的误区,致使“学”与“教”又表现出新的分离现象,使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大打折扣。这些分离的现象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倚重“教”的工具支持,缺乏“学”的技术工具支持与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重视教而忽视学,学生缺乏学习工具和资源3的利用。也可以理解为技术与课程没有实现深度融合,只体现教授的阶段,没有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融合。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5、1. 缺乏学生参与互动 绝大多数教师只是利用计算机视听技术呈现讲课内容,学生处在被动地接受状态,并没有参与到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课堂教学变成教师的独角戏,缺乏引导学生参与的意识,真实情景的教学变成了电视教学,学生成为知识灌输的对象,缺失了课堂的师生互动交流,现代媒体应用只是一种知识传递型教学的翻版。 2. 学生参与条件受限 课后教师留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探究的内容,学生无条件完成,原因是学校没有学生可以利用的充足信息资源设备,即使家庭能满足学生上网需求的,大多数家长也不赞同孩子上网。有时还会附带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学校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利用网络搜集一些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果家庭不具备上
6、网条件,这项任务就自然变成学生家长要做的事情了。家长或托朋友或去网吧下载学习资料,完成的作业交给孩子,用来应付教师上课时的检查。这种现象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3. 学习节奏失控 当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等工具、手段讲授课程内容的时候,没有考虑学生是如何用这种工具手段学习的,这样就出现了课堂教和学节奏不一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尽管对不懂的问题的求解、演算的工具比较单一,但老师用黑板教的方式和学生用纸笔学的方式结合得很好,不紧4不慢,不多不少,让人觉得有种节奏感。信息技术环境下,投影、电子白板和交互视频等教学工具与学生学习的笔记本、电子记事本和便携式电脑之间似乎很难做到协调一致,或者信息量偏大
7、,或者知识表征形式单一,或者呈现速度太快,或者生成过程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和复制信息。总之,学生学的过程和教师教的过程游离为两种形态,简单地说就是教的过程中没有关注到学习工具的特性及其变化,使“学”与“教”在思维空间上出现了分离。 (二)强调“学”的方式转变,忽略“教”的策略引导 新课改倡导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转变,以及在转变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教师扮演何种角色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信息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变成了“放羊式”和“游荡式”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中缺乏教师的引导、支持与调节,完全处于一种随意的、无目的性的状态,其收效甚微。下面这位老师反映的情况就是这类
8、现象的真实写照:“现在新课改的新理念,也知道点,就算知道了, 也不一定能做啊, 什么师生互动、探究教学、合作教学。我的理解,互动就是问答, 探究不知道怎么做,合作嘛就是小组讨论,问答又该怎么问、讨论怎么讨论,时间、度怎么把握,这些我看没有几个人能搞得清楚,还是按老办法学生成绩才考得好。 ”1 一项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运用引发了教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意向,但其教的方法策略却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继续保持原有的授课方式,在如何体现概念变化等方面还缺乏教学经验。许多教师误把扩充课堂讲授内容当做引发概念变化的形式,寄希望通过丰富讲授内容5(尤其是选取学生不知道的材料)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2显然,凭
9、借增加信息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做法很难实现整个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整个教授过程中也无法真正做到激发学习者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开展多渠道互动交流。 (三)重视学习结果评价,轻视“学”与“教”的过程性评价 学习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要求转变评价方式,注重学习者学习过程和表现性评价。然而,行政主导下的评价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评价地位,面对升学压力,放弃了“学”与“教”的过程性评价。殊不知,学习过程是“学”与“教”联系的纽带,教师不关心自己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只关注学习结果评价,缺乏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和磋商,造成严重的低效重复现象。教师照本宣科,不辞辛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相同的内容;学生高分
10、低能,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个性化发展受到束缚,艺术天赋被扼杀,只沦为考试机器。对于网络课程,教师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少有人能坚持做到对于学生的过程性辅导和在线学习答疑,许多网络平台上的课程就只能是一种“电子搬家”式的信息堆积,没有教师的在线答疑和协作交流,和纸质印刷教材没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纸质书籍阅读起来方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通常反映在网络数据库中一个个可查的分数或等级,没有过程性评价资料,也没有评语式的评价内容。看似二者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考试分数,但真正走向了学习者“绽放”和教育者唤醒学习者“灵魂”的反面,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的工具站在了“学”与“教”的两端,为分数所奴役,完全丧失
11、了作为人的价值追求和主体地位。 6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分离的后果 (一)凸显了教师的知识垄断状态 从 20 世纪末期开始,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我国在基础教育信息设施方面,通过许多工程项目的实施,包括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在内的城乡中小学校信息化环境逐渐形成。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传统教学的根基。教师从掌控教科书、参考书到垄断信息技术资源,教师以知识代言人的形象继续活动在课堂教学的讲台上, “一言堂”和“满堂灌”的讲授方式继续上演,而且凭借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对于知识的获取数量和速度都远远超过了以往。尽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
12、20 年) 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 “学”与“教”在信息资源支配上的分离,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学生和教师之间出现了信息鸿沟,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无法实现,学生运用信息资源设备解决问题也无从谈起。这种情况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严重。据笔者于20072009 年间在西部某省农村中小学调查的结果显示,95%的教师有上网经历,80%的教师所在学校有教师可用网络资源与设施,而学生仅有 15%的人接触过网络,学校基本无法保证学生正常获取网络资源。数字鸿沟
13、加大,不仅表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扩大,师生之间也在扩大。在一次项目开题论证会上,教育部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主任韩骏博士就提到数字鸿沟的问题,指出今后教育信息化要加大西部农村中小学7的网络建设,基本要做到覆盖教学点的网络工程,真正实现“三通工程” ,即宽带网络“校校通” 、优质资源“班班通” 、网络空间“人人通”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从重视“教”转向重视学生的“学” 。 诚然有人指出, “教学不只是教学生学,教学也是教师自己在学,越是自己注意不断地学,越是可能拥有优秀的教学。 ”3但在这种“学”与“教”分离的情况下,这种优秀的教学充其量只能是教
14、师个人表演技艺的提升和对信息资源拥有量的增加,而要真正做到“能者为师” ,我们的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去哪里学的问题。信息环境下只有引起对“学”的问题的足够重视,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获取资源、运用资源,才会平等分享已有的信息资源与设备。 (二)失去了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及其效果反思的动力 “已建成的校园网中,90%还都处在一种闲置、一种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真正用得好的、能应用硬件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估计不超过 10%,大多数停留在初步探索的层面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教学演示工具而存在,对教育的影响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4以上数据是教育部 2004 年的调查结果。 “用”与“不用”已成为历史
15、的话题,今天,这种现象大有改观,信息技术用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如教师备课、学籍管理、家校联系、校园建设等。但这一切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呢?使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没有引起重视。时下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宁把设备用坏,也不把设备放坏!”但用在哪里?是否用在了该用的地方?应用人员缺乏应用效果的反思。如果说几年前8学校还是精打细算过日子,怕把家底掏空,可今天就不同了,学校自认为家底厚了,可以放心地引入新设备。为了能给新设备使用腾出空间,各级各类学校鼓励大家时时用,处处用,至于用的效果如何,没人去理会。人们坚信的一点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完全被“绑架”在技术发
16、展的列车上,其更新速度让人目不暇接,似乎教育成为新技术应用推广的最大买家。作为一个穷国在办大教育,这样一种接近奢侈的做法让人堪忧。几年前的“不用”和今天的“用不好”没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是资源浪费更严重,没有遵循技术化的基本原则,即效益最大化。如果我们应用的效果不好,我们宁愿不用,如果我们没有把设备用在该用的地方,那我们就是对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面对国内紧缺的教育资源,我们不能坐视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 有人说“造成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技术之外。 ”5那这种原因是什么呢?由于“学”与“教”的分离,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只是一种形式,当然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什么帮助,
17、人们对信息技术所发挥的教学功能也产生了怀疑;由于“学”与“教”的分离,教师在信息资源的武装下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是一种流行语;由于“学”与“教”的分离,评价的导向功能最终和教师的利益联系起来,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分数,对学生的表现、作品分析及成长记录重视和参与程度不够,学生失去了信技术环境下探究、合作学习的外在动力。美国关于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的非显著性差异结果,只是限定在技术对分数的影响方面,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并不仅仅在于此,就其研9究结果来看,信息技术对考试分数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也就是在提高学生分数方面,用与不用信息技术,其效果是一样的。但这
18、并不能否定信息技术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乃至对教育的推动作用。 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可能还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但更让人担心的是应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已经凸现出来。我们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尽快将信息技术真正运用到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而不只是一味强调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的问题。在发达地区,教育管理系统、行政办公系统、课堂教学系统、学生考试监控评价系统、教师电子备课系统等都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应用的亮点,可这些变化到底给学生带来多大影响呢,学生学习发生了哪些变化,还缺乏一些实证性的研究。罗森等人的研究指出,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具有较正向态度的教师,其学生也会对学习与应用计算机相关的技能
19、具有较正面的心态。6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不离不舍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当前教师只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也把眼光只是投向课堂。恰恰相反,信息技术可能在课堂以外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剥夺了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机会 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不仅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也是对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中指出教学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同时,要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纲要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希望学校教学不
20、具10一格,因材施教,促进个体多元化发展。 然而,教学实践中教学观念呈现出多元并存和相互冲突的局面,造成教学价值取舍的艰难。再加上行政主导下的结果评价,对教师教学造成一定压力,这样势必又会回到原来的老路子上来,依旧以学生分数来评判教师的功过得失,不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对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多样化发展意义不大,因为它永远以别人为参照点,让学生觉得总是“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 ,遇到学习挫折时会失去信心。面对当前信息化设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有研究指出造成缺乏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当前信息化教学辅助的内容建设方向侧重于向教师提供各种资源,以供教师再加工、再学习、再研
21、究、再创造。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广大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种对资源的再生成工作,所以造成了“用不上、不爱用、懒得用”的现状。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其突破口就是要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不需要再加工、再生成的信息化辅助内容,让教师可以直接用,并且以直观的、良好的课堂应用效果来促使教师形成长期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对于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本人不敢苟同,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面向不同学生的再生成过程,没有什么现成的、直接拿来就能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如果真有这么神奇的教学辅助内容,它也是经教师之手才发挥奇效的,否则教师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012 年 1 月,在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建议在以下方面多开展一些工作:如在技术支持下,师资短缺课程的开设,科学、通用技术、艺术等新增课程的开设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