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独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独立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构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关键词:旅游管理;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我国独立学院的旅游教育发端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时间短、经验积累少,在旅游教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还未能形成一套适合独立学院的旅游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1。入世之后,旅游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独立学院旅游旅游高素
2、质人才培养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已迫在眉睫。1.独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独立院校受学科建设的非成熟性及投资的局限性,导致旅游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生存因素,而忽略发展因素,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不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差,限制了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未能与其他旅游高等院校形成差异化特征,也未能体现区域化发展的优势。21.2 旅游教学资源投入不足,教学设施设备条件不足。 目前,独立院校的师资、教材和教学设施设备仍是制约旅游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2。一方面,旅游专业的地域性很强,但是有本地特色的专业教材却少之又少,限制了专业课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独
3、立院校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上要区别与其他高等院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必须重视该学科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着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决定了实践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专业课程,如管理性课程基本上是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践,缺乏相关的实验设施设备和实习基地,直接后果是学生毕业后到旅游企业工作,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大多仍停留在书本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旅行社管理岗位的工作入门上。 1.3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学生缺乏技能训练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与旅游行业尤其是旅游知名企业的实际联系很少,有些方面尽管和业界有些合作,但并不紧密,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3。导致专业教学脱离了实际应用,毕业生
4、不精通业务,在业内口碑欠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1.4 学术研究水平不高 在科研方面,独立院校师资力量较薄弱,缺乏学术带头人,学科研究相对独立,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流,旅游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较少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应用型研究4;另外,因为教学任务繁重,专业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从事研究工作,这极大的影响了本专业科研工作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深入开展科研工作的积3极性。 2.独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2.1 以“校企战略合作”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联合当地知名旅游企事单位,建立长期战略合作联盟。以旅游企事业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完善课程
5、体系。通过聘请企业人员讲课、学生顶岗实习、担任岗位助理等形式,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提高专业实践综合素质。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践,构建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以“双岗双师”为重点,打造专业教学团队 加强以“双师型”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聘请旅游企业核心专业人员做专业课程兼职教师、实习实践指导教师;同时派遣专职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丰富青年教师的实践背景。 2.3 以“精品课程”为重点,推进课程教材建设 加快旅游精品课程建设,并全部实施“标准化、信息化、可视化” ,将旅游管理专业
6、的建设方案、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课件、电子教案、项目设计方案、实验实训、核心能力测试题库、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入学校资源库。同时,将各种教学资源上传校园网,方便学生在网络中的自主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 2.4 以“专业技能训练”为重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以训练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完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数4量充足、资质可靠的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把实验教学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与科学研究渗透融合、与就业市场对接嵌合,集成教学和管理经验,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3.独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3.1 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到
7、学科发展的关键。独立院校应努力为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实行重点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一方面加大对生长教师的在职培养,健全教师队伍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高学位、高能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充实教学、科研第一线,同时礼聘兄弟院校、外国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二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一支专任教师和非专任教师的高水平教育队伍:一方面,发挥产学研优势,建立校企合作联盟,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层管理人才进行专业教学或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另一方面,提高校内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安排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分期安排青年教师
8、到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习,丰富青年教师的实践背景。 3.2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立足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和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需求,对现开课程进行整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力度开展实践课程,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课程,新增一些专业特色课程。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特有的性质,在课程设计上应该突出产学结合,构建与旅游企业相关岗位能力无缝对接的项目式课程体系。比如可以依据旅游企业工作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5规格来设置课程体系,真正做到面向市场开专业,面向岗位开课程,面向实际抓技能。 3.3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首先,主讲教师教学方法要改革。打破传统课程教学满堂灌的模式,充分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将理论与
9、实践联系起来。其次,主讲课堂模式要改革。采用教学场地多样化,将课堂、学校模拟旅行社、实训室和旅行社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实景实境的环境。再次,教学组织形式要改革。发挥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采用“合作式课堂” ,即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合作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课外教学强调工学结合,利用假期到企业勤工俭学,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以系统化的实验和实践为依托的专业教学特色。一方面,整合资源,建设本学科共享的实验硬件平台,通过学校集中投入的方式建成导游模拟仿真实验室,旅行社仿真实验室
10、,构成的全校共享的公共基础实验平台。另一方面,与旅游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合作落实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聘请企业人员讲课、学生顶岗实习、担任岗位助理等形式,丰富学生职业岗位体验经历,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参加实训的机制;有条件的独立院校还应积极开拓国外实践教学基地。 3.5 教学管理改革 一是完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学管理思想,进一步完善学分6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遵循“公开、透明、及时”的办事方针。二是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坚持每月进行“重点人”排查,坚持每周点名会时进行例行的形势教育分析,引导学生对社会时事形成正确的价值
11、观,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和教育,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双管齐下做好重点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三是加强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体系与质量监控工作,在学生实习阶段,指派一名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和企业一起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四是完善教研活动制度,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对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者给予与科研项目同样奖励,以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广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5):8485 2.张要民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0(3):135-136 3.陈秋华,张健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3):71-74 4.梅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7781 作者简介: 王燕(1978-) ,女,山东省齐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及生态旅游 7电话:15827265650 E-mail: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大道 16 号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邮编:4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