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职院校学生课程成绩评价体系改革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课程成绩评价体系改革的意义和目的,然后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高职院校现行的学生评价制度现状分析,指出了目前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课程成绩评价体系改革内容及目标。 关键词:学生;课程成绩;评价体系;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改革内容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26-0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提出,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
2、育质量评价活动。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课程成绩评价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而且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发展的评价。教育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诊断和激励功能,所以课程成绩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并决定着学习时间和精力的分配。 1.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现行的学生评价制度普遍是依据以课程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课业成绩考核或鉴定为主要内容的总结性的学生成绩评价制度。在实践中往往与分数、评优、奖学金、综合素质鉴定等直接挂钩,作为给学生评定等级或优秀的重要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2促进了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这
3、种评价制度存在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学生成绩评价的内容不全面。现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成绩评价模式只是对课本知识的考核,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学生的基本指标,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的考察。 1.2 学生成绩评价的方式单一。目前高职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基本上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较少采用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面试等考试形式,这种考试方式能直观、迅速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却不能对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学科整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进行有效的评价。 1.3 学生成绩评价的主体单一。现阶段高职
4、院校学生成绩的评价大多是以学校为本体,教师为主体的评价。学生成绩评价往往注重学校内部评价,而忽视社会外部的需求。 1.4 学生成绩评价的指标不合理。在高职院校中把考试的卷面分数看成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因此课程的考试成绩常常只用百分制表示,只注重考试结果不注重学习过程,只注重分数不注重应用能力。造成学生只习惯于接受和承认已有的结论,不求理解,也不知如何应用和创新。 2.高职院校学生课程成绩评价体系改革内容及目标 2.1 转变评价观念,从总结鉴定向促进学校发展转变。高职学院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实践能力的发展。所以应选择恰当的、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科学分析和使用评价结果,引导学生勤于思考、
5、善3于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了提高高职学院学生课程成绩评价的效能,我们需要转变有碍学生发展及能力提高的传统的评价观念,树立起发展性评价观,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也重视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质量观,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2.2 评价内容:从注重记忆、认知评价向注重能力、创新评价转变。在学生课程成绩评价中,不仅要考核专业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核。此外,还应注重对学生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等进行评价。通过学
6、生平时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的结果来考核学生掌握学科理论知识的情况;通过学生在真实情境和模拟情境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理解与应用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选择课题,收集材料,撰写研究报告等来评价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对学科教学的支持态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同伴互评的尊重与关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依据课程特点确定成绩评价模块及权重,使课程成绩构成多样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形式有助于评价的多方位性和效度,更为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现。 2.3 评价方法:从单一考试评价向综合多元化评价转变。现代学生成绩评价,在评价方法上,主张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努力寻找各种有
7、效评价学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高职学院学生的课程成绩评价不仅考核学生整个学期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提高的程度,还需加4强对学生平时考核的力度。并且要加大形成性测试成绩在最终成绩中的分值,通过平时多次阶段性的知识测试与能力考核能更科学、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使课程成绩评价更为科学、合理,评价的课程成绩更有信度与效度。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由临考突击型学习,向持续性、过程性学习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能力的培养。 2.4 评价主体:从学生被动分离向主动参与转变。在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实践中,学生只有被动接受评价。在现代学生成绩评价中,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存
8、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他人评价中的主动参与,并配合教育的评价,有意识地选择和吸收对自身发展有用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加改进;另一种是在自我评价中自我控制、自我调整。在评价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并适时进行自我调整,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和提高。所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应由被动分离向主动参与转变。 2.5 评价手段:从关注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人斯克利文对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作出明确区分以来,评价目的逐渐由原来的“证明“向“改进“转变。现代教育评价在其目的上,非常强调参与和推动教育的发展。学生成绩评价使教师和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进而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
9、育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成绩评价的功能重点逐步从总结性功能向形成性功能转移。 2.6 评价制度:从刚性单一向弹性灵活转变。教学管理制度是改善教学质量,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必要条件。教学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学校形5成正常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有利于实现学校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总之,高职院校应当根据“校企结合“人才培养特点,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目标,以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建立一套面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与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成绩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同时,应当逐步完善学生学业成绩的质量分析制度和反馈机制,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及时得到矫正性信息,使评价制度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手段,使高职院校进入一种全新的运行状态,推动高职教育改革,以带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