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推动下,高校办学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道路,已成为地方高校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办学方针。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升内涵发展已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质量兴校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内涵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112-03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必然要求 1.背景分析。上世纪末以来,扩招给高校的生源、办学层次、专业调整、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带来了深入而持
2、久的影响,规模效应给高校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对教学质量也带来了很大冲击,愈发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要解决上述问题,高校在花大力气投入硬件建设的同时,必须逐步转变教育观念,遵循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的办学理念,实现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均衡协调发展。2007 年、2011 年教育部先后制定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 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及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高教 30 条) ,要求高等学校把提2高教学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建立学校、院系、学生三位一体全方位、立体式、动态的教
3、学质量监控体系,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实施全过程、实时化和制度化监控。 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现状。国内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技术的相关策略探讨,对比国外先进高校,仍存在很多问题,这里既有认识的问题,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上观念不新,国内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大都千校一面,对本科课堂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客观上教学运行和保障系统存在教学输入资源不足、教师缺乏、课程数量不足等问题,一些重要的教学环节缺乏有效控制;信息反馈管道不够通畅。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内涵 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基本构成。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方法
4、,建立监控的长效机制,坚持人们常常实践的全面性原则,即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监控。全员监控指高校教学质量监控需要学校全体人员的共同行动和参与来实现;全程监控指在监控环节和过程中,要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的全过程监控;全方位监控是指对设计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方面和所有环节进行的多层次、全方位管理与监控。实践中各高校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一般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基本构成主要包含目标、组织、管理制度、监督、评价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这些质量监控系统之间共同作用形成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贯穿并共同作用于教学全过程。 3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成要素制度建设。 (1)教
5、学目标体系。教学质量监控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就是制定怎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法和人才培养过程,来实现人才培养既定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台不是闭门造车、一蹴而就的文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教育的科学、系统和灵活性原则,定位在为社会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以满足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待。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扣社会发展脉搏,不能脱离市场需求,同时又要超脱社会发展的羁绊,要具有前瞻性和超前目标定位能力,真正起到引领和带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2)教学组织体系。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得以正常有效的运行,教学质量监控的
6、组织系统是必不可少和有力的保障。目前各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系统一般都包括学校行政的和非行政的组织系统。前者是根据高校管理职能划分的校级、院系级、教研室级等三级管理体制。各级教学工作委员会和督导工作委员会直接介入教学管理工作,对教学管理工作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长效监督、科学评价和专业指导。 (3)教学制度体系。学校只有建立起真正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才能保障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运行。建立并完善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工作的制度,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这些文件和制度的建设使整个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规范了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对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
7、起到了保障作用。 (4)构建科学的教学监督体系。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主要实施环节,教学质量监督在教学监控过程中起着重4要的作用。第一,建立科学的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是高校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通过教学督导来对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宏观控制、科学督导评价、专业指导引领,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第二,优化教学检查制度。高校建立多种形式与主题的教学检查有利于促进教学的规范化实施,如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第三,会议决策与领导调研听课制度。高校主管教学的校级领导、院系领导都应该也必须亲自抓教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
8、学工作中。另外,学校要保证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教学专题会议,专项研究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探寻解决的方法。 (5)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判断和衡量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的有效手段。教育部于 2011 年要求对各高校进行新一轮评估,主要包括学校自评、本科教学常态数据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评估与认证、国际评估,社会、学生、家长、政府对教学实施的全方位评价。(6)建立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包括教学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是教学管理决策者和管理机构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要不断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为广大师生及时、全面地了解学校教学动态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提供便利条
9、件。三、教学研究型大学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校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多年来在追求规模效应的同时狠抓质量工程,但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看,质量意识的提高仍需加强,质量监控5制度和体系的构建仍需完善。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发展思路,统筹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工作,要把培养合格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把经费投入、领导精力转移到本科教学工作上来,真正确立本科教学的基础性地位。 2.构建权威组织机构和组建高素质管理队伍。我校目前将教学质量监控职能放在教务处,但教务处本身教学管理工
10、作繁重,人手偏少,很难开展有效的日常监督。从人才培养和质量提升的有效性看,应设立专门的教学督导和评估中心,组建一批懂教学、会管理、有责任的专业队伍承担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职能,统筹全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直接向校长负责,既有利于理清教学与监控的关系,又利于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建立。 3.完善评价体系和监控手段。评价机制是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手段。教学评价机制主要由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体系三个方面构成。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各高等学校的质
11、量标准应该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评价指标体系体现在不同的培养环节,在课堂教学上,我校主要考查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课堂管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效果的体现上,尤其大班教学环境下,课堂秩序的把控很重要;在评价方法上,我们采取随堂听课、学校领导、院系领导抽查的方式,注重查看课堂教6学的常态现象。 4.建立完善的信息机制和畅通的教学信息反馈渠道。信息机制是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基础,它包括信息搜集和信息反馈机制。各种形式的、多层面的督导、抽查、听课、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期末评教就是多渠道的信息搜集方式。我们学校这几年主要通过期中教学检查工作例会的方式向各学院反馈教学
12、信息,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很直观地反映教学各环节出现的问题,但渠道相对单一,今后可以进一步完善反馈渠道,如师生座谈会、督导情况通报会,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正面报道先进事迹,宣扬优秀案例,以达到激励和示范目的。 5.规范管理制度与保障。制度是组织行为准则,它是最能反映学校治校的理念与思路,是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最好保证,教学管理要规范,制度机制是关键。高校完善的制度机制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根本依据。每所大学都有适合自己学校管理特点的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制度体系。现在普遍实施的完善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一般都要包括如下内容:教育主管部门转发的政策性文件
13、,学校层面的有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教学工作委员会条例、教学事故处理条例等等。 6.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教学成果。高校要以教学理论研究为先导,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努力培育教学成果,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培育优质教学成果并投入生产。这种以项目带动教学、以项目7促进创新的方式可以完善教学成果培育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7.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保障机制。教学运行与保障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互相促进,缺
14、一不可。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一般都很注重教学运行机制的建立完善,而对教学保障机制却重视不够。一所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离不开资源保障机制的支撑。如教室资源总量能否适应规模扩张的需求,能否保障小班上课的需要,教师队伍建设是否同步,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定位时,大多把教学摆在优先位置,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更注重科研的导向作用,因此很多年轻教师通过上博士、做科研的途径获取发展空间,对教学不够重视,导致教师资源结构性短缺,有些教师一个星期 20 节课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另外在实验实训、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环节经费投入、精力投入以及政策支持都需要加强。因此,高校应该严格按照主管部门的硬性
15、指标规定,如教学经费投入、师生比例、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教学用房与运动场地等有相应的标准,为内涵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黄亲.我国高等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3, (2). 2张国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内涵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 (9). 3韩映雄,粱亦菡.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质量文化建设J.8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 (4). 4赵铁.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总体设计J.高教论坛,2006,4(2). 5吴跃章.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05, (6). 基金项目:本文系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2012jyxm228)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陈先年(1973-) ,安徽无为人,安徽财经大学教务处质量管理科科长,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