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从分析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生对教育学科发展的利弊入手,提出了整体提高这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提升入学考试的筛选力度,提高生源质量;完善课程培养体系,强化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基础;明确导师职责,加强导师指导力度和针对性;严格中期考核,严把毕业论文关;加强心理辅导,强调研究生的个人努力。 【关键词】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5-02 现代科学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这在客观上要求有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具有开阔视野和广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1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跨学科考取研究生逐渐从零星的个人行为演变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尤其教育学这种开放性、考研分数线低的学科,吸引了大量跨学科报考的考生,这类研究生既具备优势,又存在劣势。如何因材施教,科学、合理地进行培养,才能促进学科发展,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教育学领域招收跨学科研究生的利弊分析 (一)有利方面 21 世纪,教育学研究领域的扩大、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研究范式2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跨学科研究不是可供选择的条件,而是必不可少的条件。2跨学科报考考教育类研究生热的现象一方面有利于选拔更多的具有宽广基础知识的优秀生源入学,
3、为培养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地质人才奠定了基础。跨学科研究生与本专业研究生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即跨学科研究生受过来自不同学科方向文化和知识体系的熏陶,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路颇有特色,具有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如:数学、计算机背景的研究生数学、计算机功底及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更容易提出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甚至拓宽研究领域,产生新的学科,如:教育生态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等等,这都是学科交叉碰撞的产物。(二)不利方面 首先,学科基础不牢,教育学学科思维能力较弱。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跨学科研究生毕竟缺失四年本科阶段的专业训练,本领域知识基础不扎实、思维模式未建立,短时间内难以跨越学科壁垒,找到自己
4、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如果不能尽快融入到新的学科领域,进行思维习惯转换、科研能力调整,必然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学术成长是很大的阻碍。 其次,学科基础差异,研究生教学难度加大。由于跨学科研究生与本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相差太远,受教师的时间和培养成本所限,又无法分别授课,研究生授课教师往往顾此失彼,造成本专业的学生觉得授课深度不够、提高有限,而跨学科的学生却难以理解的两难局面,从而使正常的研究生教学受到冲击和困扰,教学效果呈下降趋势。 再次,大量跨学科生源挤占本学科的生源,被录取生源专业性不高。3教育学属于基础性的理论学科、综合分数线低,外语要求不高,考研相对比较容易,许多学生从入大学之初就开始准备几门考
5、研课程,其考研成绩较高,使得许多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思维训练的本专业考生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长期以往,培养难度大,培养质量将不可避免地下滑。 二、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研究生的选拔力度,提高生源质量 入学考试是研究生的第一道门槛,也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首要内容。要加强对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地筛选力度,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减少考核中记忆性知识的比例,加强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考察。在复试中应该加大力度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思维敏锐度、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对于没有相关基础又没有意愿在本专业上做科学研究,混文凭的学生要慎重选择,对于“科班出身”或邻近学科、基础较好
6、的学生要优先录取。其次,要增加创造性和开放性考试题目。招生单位适当设计开放性地专业课笔试和面试,淘汰对本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知识薄弱,考研动机不纯,没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再次,合理地制定鼓励跨学科报考的相关政策。如招生单位可以在招生简章上,明确标注跨学科、跨专业的范围、条件与要求,这样既可以吸引较多的生源,而且又可以避免盲目的跨考,保证了较高的生源质量。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强化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基础 课程学习是决定研究生在此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关键因素,也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推进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培养,4必须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可以把现有的课程体系
7、设置为五部分:学位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补修课程;方法论课程;跨学科课程。其中,学位课程主要为研究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专业选修课可按不同的研究方向设置参考性的课程,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专业补修课是针对跨学科研究生而设置的,从本专业的本科生课程中,筛选了几门重要和核心的课程单独给这些学生排课,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授课并严格考试,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但要列入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必须通过补修课程的考核,然后才能允许进行下一个阶段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论课程包括方法论介绍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方法等,是教育学专业研究所必需的方法和工具,可
8、以开设如教育统计学,spss 数据处理类的课程;跨学科课程则是结合学生的研究兴趣,开设交叉学科的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 (三)明确导师职责,加强导师指导力度和针对性 导师是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特别是对于跨学科的研究生,需要指导教师更多的个性化指导和额外的付出。 导师以学术领路人的身份,提醒和激励研究生做出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案,跨学科研究生在初入新学科时的恐惧心理帮助研究生度过学科适期期,尽快融入新的学科领域,对于跨学科研究生的学术成长起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指导职责,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背景和能力进行摸底评估,充分了解学生的优势、
9、劣势和兴趣,5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且符合其个性特点的培养计划。如:制定合理的读书目录,严格的读书制度,定期检查读书报告;开展定期的学术沙龙,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固定的时间来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状况,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的给予指导。此外,由于教育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学科背景来源丰富和多元化,对于合作导师而言,也将使得他们的跨学科指导经验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可以尝试建立复合导师制,多个导师联合指导,充分发挥导师集体的智慧,将导师的学术专长与研究生学术方向的选择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能够从导师组中获得全方位的帮助和教益。3 (
10、四)严格中期考核,严把毕业论文关 首先,要加强中期考核工作,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如中期考核的内容,不仅以学生所学课程为限,而且覆盖所学的专业领域,以考察学生基本专业理论的掌握程度、综合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核形式上可以采取命题考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命题考试可以闭卷,考试内容要有一定的前沿性,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口试时,评审委员会可以围绕某一专业课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也可包括一些对热点问题的看法与理解,以考察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强化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完善学位论文的评价机制。 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的通过率普遍偏高,论文答辩往往会出现“一致同意” 、 “
11、全票通过”的现象。因此,要建立一套统一规范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如要求参加论文评阅的教授严格按照论文撰写6规范的要求和论文质量评估指标评审打分。另外,由于外审时间过短,一些专家匆匆忙忙评阅,未能很好地揭示学位论文的不足之处,没有达到真正的评阅和评审效果。因此,建议学位论文应尽早外送,让专家教授有足够的时间对论文进行全面深入的评审。 (五)营造多学科交流的学术氛围 要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必须要有好的学术氛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趋势,而且有利于学生扩宽视野,提升看问题的高度与角度,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突破学术论坛局限于专
12、业性学术问题的定势,有意识地组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跨学科学术活动。如:可以召开跨学科的学术交流研讨会,也可以举办跨学科的研究生导师论坛、校外专家论坛和研究生论坛等。从形式上说,可以举办轻松、自由的学术沙龙 ,加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火花。使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在广泛接触不同学术思想的前提下,找准自己的研究方面。此外,严格控制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质量与数量,可以把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纳入到研究生培养的考核项目,如一个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 10 次以上的学术会议才能有答辩的资格等。(六)注重入学心理辅导,加强跨学科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 跨学科背景硕士
13、研究生在现有专业的学习中,在进入研究生学习后“水土不服” 、 “消化不良”的现象,心理上必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压力,因此,做好入学前的心理辅导工作对消除心理障碍有着十分重要的7作用。如:在研究生入校之初,学院应针对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采取心理讲座、学术交流、新老生见面会等方式,做好正式学习前的心理调节工作,有利于消除学习前的困惑与担心,认识自身差距的同时看到优势,树立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信心。 对于跨学科研究生个人而言,要积极端正学习态度,转变思维模式,充分认识的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给自己制定一个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尽快的融入新的学科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凯.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世界高科技人才竞争新趋势J. 科学管理研究 ,1995,6(12):53-54. 2孟卫青. 教育研究的跨学科取向J.教育评论,2003(2):33-35. 3周叶中.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