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什么是植物病害,引起植物病害的三因素是什么?(1)植物受到病原生物和非生物的为害以后,其内部的生理功能失调,导致其内外形态的变化,使其生长发育受到显著阻碍,使生理和组织结构失调,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2)三因素:1) 病原:导致病害的原因叫病原。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2) 感病植物3) 环境因素:(有利于病原生存、繁殖和传播,而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时病害才有可能发生。)2.病状和病征:(1)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2)病状: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病症(征):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
2、、棉絮状物、菌脓3.病毒组成: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的具有侵染性的微小粒体。4.致死温度:10 分钟内使病组织汁液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为致死温度,也叫钝化温度。如 TMV 为 97,CMV 为 5565。5.病毒侵入方式:通过植物细胞壁上的微伤口或天然的外壁孔侵入,或借助胞间连丝侵入,或借助介体昆虫的口器、介体植物的吸器等侵入。6.病毒繁殖方式:通过在寄主细胞内进行核酸(RNA 或 DNA)和蛋白质外壳的复制后,再组装成子代病毒粒体。7.细菌的侵入方式:菌体随着水滴或植物表面的水膜从伤口或自然伤口侵入,存在于气孔上水膜内的细菌通过气孔游入气孔下室,再繁殖侵染。细菌还可利用水孔作为进入
3、叶片的途径。而有的只能从伤口侵入。8.细菌的繁殖方式:二分裂法,也叫裂殖,子细胞具有母细胞的遗传特性,繁殖速度很快,平均 20 分钟分裂一次。9.真菌的侵入方式:是以孢子萌发形成的牙管或者以菌丝从伤口、自然孔口或直接侵入,高等担子菌还能以侵入能力很强的根状菌索侵入。10.真菌的繁殖方式:(1)无性繁殖:真菌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割裂方式产生后代新个体。(2)有性繁殖:通过核配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11.病毒病主要传播方式:种子和繁殖材料传播(只有豆科、葫芦科和菊科的某些病毒)、嫁接传播、机械传播、土壤和粪肥传播。12.13.两种类型的病毒病:(1)花叶型病
4、毒病:主要表现为花叶、斑驳、坏死(黄斑、黄条纹、枯斑、枯条纹)等症状。(2)黄化型病毒病:主要表现为黄化,矮化,畸形等症状,这类病毒主要分布于韧皮部韧皮的筛管和一些薄壁细胞中。14.真菌生活史:(1)概念:真菌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过程。真菌的典型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阶段。(2)特点:真菌的无性繁殖阶段在它的生活史可以独立地多次重复循环,而且完成一次无性循环的时间较短,一般 7-10 天,产生的无性孢子的数量极大,对植物病害的传播和发展作用很大,在营养生长后期,寄主植物休闲期或环境不适情况下,真菌转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这就是它的有性阶段,在整个生活史
5、中往往只出现一次。植物病原真菌的游行孢子多半是在侵染后期或经过休眠后产生的,有助于成为第二年病害的初侵染源来源,无性阶段在生长季节时常发生,有性阶段在生长季末形成,往往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15.真菌的有性孢子、无性孢子在病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1)有性孢子有: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在病害中的作用为:初侵染源(2)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在病害中的作用为:传播和流行16.线虫种类:根结线虫、包囊线虫、根褐腐线虫和其他线虫。优势种为南方根结线虫。17.寄生种子植物:寄生性和专性寄生,根据寄生部位和寄生方式:(1)根据寄生部位分为,地上部为寄生和
6、地下部分寄生。(2)根据寄生方式分为半寄生和全寄生。危害烟草的主要有菟丝子列当和独脚金。18.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病原物是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就是任何一种病原物只能寄生在一定范围的寄主植物上,因此寄生专化性就是通常说的寄主范围。19.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病害循环是指病害从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亦称为侵染循环。它包括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是指病原植物以一定的方式在特定的场所度过的不利其生长的冬天或夏天的过程。病原物的传播: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以及初侵染产生的新繁殖体,必须传播到可以侵染的植物上才能发生初侵染和再侵
7、染。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来自越冬或越夏场所的病原物接种体在生长季节第一次引起寄主发病的过程,称为初侵染。初侵染病株上产生的病原物在同一生长季内情传播引起寄主群体再次发病的过程称为再侵染。20.植物抗虫三机制:抗虫性可表现为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21.垂直抗性:指品种的抗病性与小钟的致病力之间是有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即其垂直抗性品种对病原物的有些小种能抵抗,但对另一些小钟,则不能抵抗,因为垂直抗性由单基因(或生效基因)控制,往往表型出免疫、高抗。但抗病性不稳定,不持久(作物品种对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能抵抗,表现为抗病或免疫,而对另一些小种不能抵抗,表现为感病 )22.水平抗性:对个小种无特异性的
8、相互作用,水平抗性对所有生理小种反应一致,都表现为中抗,稳定,较持久,由多基因或微效基因控制(寄主植物对病原物的各个小种基本上具有同等水平的抵抗能力 )。23.世代重叠:一年发生多代的有些种类中,或因为发育期参差不齐,或因成虫产卵期较长,同一时期内会出现不同时代的相同虫态,这种现象称为世代重叠。防病化学药剂根据机制不同分为:保护剂,治疗剂和免疫剂24.杀虫剂分类:(1)按作用方式分: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特异性杀虫剂(存疑)(2)按毒理作用分:神经毒剂,呼吸毒剂,理性毒剂,特异性杀虫剂。25.农药混用:26.昆虫产生抗药性的因素及防治方法 :(1)抗性产生的原因: 1. 药剂因素:一
9、般使用药剂次数越多或使用的浓度越高,用量越大,抗性出现越快 。2. 昆虫因素:害虫的个体发育史短,一年间繁育代数多,寄生植物种类少,而长期使用一种药剂,就利于抗性的形成和发展 3. 环境因素:有些环境因素可能有利于抗性的产生 。(2)防止抗性发展的方法 1. 利用负交性互抗性,就是说利用反选择作用,所谓负交互抗性指害虫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对另一种杀虫剂更为敏感2. 轮换使用作用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 。3. 利用抑制解毒剂酶,在杀虫剂中加入抑制解毒酶化合物使昆虫的解毒机制不起作用 。27.烟草黑胫病:(1)髓部症状特点:髓部变成黑褐色且干枯皱缩成碟片状(笋节状),片与片之间有白色、疏松絮状物。
10、(2)越冬与初侵染:主要以菌丝及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肥料中越冬形成初侵染园,带菌土壤是每年初侵染的主要菌源,其次为流经病地的灌溉水及带菌肥料,有些地区大田初侵染源是由移栽的病苗所致,靠灌溉水和土杂肥进行传播,病菌主要由茎基部侵入或伤口侵入,在寄主细胞内核细胞间扩展蔓延。(3)再侵染和传播:病组织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是再侵染的主要来源,主要靠流水,灌溉水,风雨进行传播,其次是人为因素,再侵染可重复多次发生,主要发生于近地表。(4)综合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品种:G28 抗病, K326 其次,红花大金元感病。2.栽培防病:A.实行合理轮作(实行三年以上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为好,避免
11、与茄科作物轮作间作);B.精细整地,起垄栽烟(起垄培土,开沟排水,保证烟田不积水,不过水,起垄后地面流水不与茎基部接触,以减少传染机会);C.适时早栽,卫生栽培(在栽培方面应发展春烟,提早移栽,是感染阶段避开雨季,施用净肥,保持流水不被病菌污染) 。3.药剂防治:根据黑胫病菌以游动孢子在表土层活动进行再侵染,主要侵害茎基部以及移栽后和现蕾前为感染阶段等三个特点进行药剂防治,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A.使用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干细土拌匀,于封窝及起垄前个施一次药土,洒在烟株四周,移栽期前 7 天左右喷洒药剂水做到带药移栽。B.用 58%甲霜磷锰酸 100g/亩兑水 100Kg 教官,40%已磷铝(
12、疫霉净)于发病初用100150 倍液喷雾,710 天一次,连喷两次,效果较好,或 70870 倍液,每株2030ml 喷洒烟株基部。C .与发病前和发病初期用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100150g/亩,兑水 50Kg 喷雾。D .于发病喷施 1:1:100150 的波尔多液,对本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1.TMV 和 CMV 的区别:传播方式 侵入方式 症状区别 典型症状 防治方法TMV汁液摩擦传播,还可通过咀嚼式口器昆虫传播只要叶片上的绒毛稍有损伤,病毒即可侵入花叶,病叶缘向下翻卷,叶基不伸长,叶片不呈拉紧状,叶片绒毛不减少侵染心叶呈圆形枯斑,不侵染黄瓜选育种植抗耐病品种栽培技术防治:种子消毒
13、、培养无病壮苗、卫生栽培、轮作、加强田间管理药剂防治:无特效药,以防为主,0.1%硫酸锌、病毒 A、金叶宝、植病灵任意一种在苗期,移栽前,团棵期,旺长期个喷施一次CMV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也可通过摩擦传播由烟蚜口器造成的微伤口传播花叶,叶缘向上翻卷,叶基伸长,叶片呈拉紧状,绒毛脱落呈革状,根系影响很大侵染心烟叶呈系统花叶,侵染黄瓜主要用蚜虫传播,灭蚜是关键。1、烟蚜防治措施2、种植抗耐病品种3、铲除田间、底边杂草及毒源植物4、合理施肥(控制施 N 量)5、在烟田和蚜源之间种植屏障植物6、采用银灰色薄膜育苗,驱避蚜虫7、无特效药,以防为主,0.1%硫酸锌、病毒 A、金叶宝、植病灵任意一种在苗
14、期,移栽前,团棵期,旺长期个喷施一次2.烟蚜危害性和防治方法:(1)为害:烟蚜的成蚜和若蚜喜聚集在幼嫩烟叶背面或嫩茎上刺吸取食。现蕾后,主要刺吸嫩蕾、花及嫩果汁液。为害严重时,烟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卷缩、变小、变薄,果实干瘪。被害烟叶靠后缺乏光泽,难以回潮,且易破碎,烟叶中化学成分发生不良变化,蛋白质、总氮、酚类物质及氯含量升高,钾、烟碱含量下降,烟叶吸味不佳,燃烧性能下降,品质变差,烟蚜分泌的蜜露常诱发烟叶烟煤病,使烟叶表面变黑,叶柄处发脆,腐烂。同时烟蚜又是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因而对烟草产质量影响极大。(2)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A 越冬寄主:认真防治桃树、蔬菜上的蚜虫,减
15、少迁移到烟草上的蚜虫量,3 月份烟蚜卵孵化时,在越冬寄主上喷 40%乐果乳剂 10002000 倍。B 前茬油菜地:我省烤烟上的蚜虫,多是 3 月以后油菜上迁飞而来,为此每年冬春季节在由财商认真喷施 40%乐果乳剂 10002000 倍喷雾。2、农业防治:A 覆膜驱蚜:利用蚜虫忌避银色习性,采用银灰色地膜覆盖,卡达到驱蚜防蚜的目的。B 及时封顶打岔:根据烟蚜趋嫩绿的习性,结合栽培管理,将带蚜的顶杈集中喷药或堆沤。诱粘飞迁的有翅蚜:在烟田内插黄色诱蚜板 2、生物防治:保护盒利用烟蚜茧蜂,瓢虫和草蛉。3.野火病发病三个高峰:烟苗进入猫耳期后开始零星出现病斑,成苗期到达发病高峰,大田移栽摘除病叶,淘
16、汰重病株,移栽初期病情明显下降。烟株团棵期野火病开始回升,到旺长期进入第二个发病高峰,以后有所下降。烟株封顶后病情又开始回升,封顶后 15 天左右到达第三个高峰。如果氮肥施用过多,遇上多雨潮湿天气,这个高峰常维持到烟叶采烤结束。4.立枯病与猝倒病:5.赤星病与野火病: (1)烟草赤星病症状: 1. 叶片发病初为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变成深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扩展的病斑周围常有淡黄色晕圈,病斑有明显的同心轮纹;2. 病害严重时,许多病斑相互连接合并成大斑块焦枯;3. 茎秆、叶脉、蒴果上发病为深黑色或黑色圆形或长圆形凹陷;4.在高湿下,病斑上易产生灰黑色霉状物。(2)烟草野火病症状: 1.叶上症状
17、初为水渍状圆形褪色的小斑点,后来斑点扩大,中心变成褐色,周围有一圈很宽的黄绿色晕环。遇到气温较高、多雨高湿天气,病斑扩大。 2. 茎、蒴果、萼片发病后,上面生有不规则形的小斑,初呈水渍状,以后变褐枯死。茎上病斑略下陷,黄晕圈则不如叶上显著。6.炭疽病和气候性斑点病区别 :1.二者发病时间不同,炭疽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气候性斑点病主要在移栽还苗至团棵旺长期发病;2.发病部位不同。炭疽病在叶片、叶柄、茎、花、果及种子上均可发病;而气候性斑点病仅为害叶片,且斑点主要集中叶尖、叶缘及叶脉附近,不为害叶脉及叶柄;3.病斑的形状不同。炭疽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而气候性斑点病呈不规则状,且病斑较炭疽病小;
18、4.炭疽病斑上在潮湿条件下可以产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盘),甚至有淡粉色的粘液(分生孢子),而气候性斑点病则无病征。7.烟草害虫的防治特点:1.防治标准比较高 2.防治方法要有较高较快的效能 3.选择谨慎 4.经济损失显著 5.防治结合起来8.四前施药: 包括害虫三龄前、害虫分散前、成虫产卵前、钻蛀性害虫蛀入前。9.单循环病害: 只有初侵染,而无在侵染的病害。 10.多循环病害:既有初侵染,又有再侵染的病害,再侵染是造成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11.烟草丛顶病、烟草丛枝病的症状、传播方式及病原 传播方式:传播方式 症状 病原烟草丛顶病 靠蚜虫传播顶芽不长,矮化,叶片变小,变脆,黄化,侧枝丛生,茎杆
19、变细,根系少 两种的病毒混合:叶脉扭曲变形和斑驳病毒烟草丛枝病 叶蝉传播顶芽不长,侧芽丛生,产生很多坚硬叶小的枝条,病株花瓣变为叶状,颜色也变为深绿色 类菌原体12.病原菌越冬越夏的菌态、方式、场所和之后的传播方式:(1)场所:1.种子、苗木和无性繁殖材料2.田间病株及野生寄主3.土壤4.病株残体5.带菌粪肥6.媒介昆虫(2) 菌态:1.真菌:休眠结构、菌丝、子座、有性孢子、无性孢子2.细菌:细胞3.病毒:病毒粒体4.线虫:虫体胞囊等5.寄生性种子植物:种子(3)方式:1.寄生在寄主植物上 2.在寄主植物体内体外休眠 3.病残体和土壤肥料中以腐生方式生存(4)传播方式:气流传播、雨水传播、昆虫
20、及其他介体传播、人为传播(详见课本P77)13.化学防治优缺点:(1)优点:1 快速高效。一般情况下速度快,防治效果 90%2 化学农药经济,省时省工。3 化学农药具有通用性,受地域性火季节性限制小。4 具有广谱性,即一种杀虫剂可杀多种害虫。5 可大量工业生产供应。(2)缺点:1 不安全,对人畜有害,污染环境。2 害虫会产生抗菌性3 会杀害天敌,是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14.防治烟草害虫的农业技术措施:1.合理轮作2.植烟田冬前深耕灌溉3.选育利用抗虫品种4.适当调整移栽期5.合理施肥,及时灌溉,改善营养、水分条件,提高烟草的抗虫能力6.及早采摘烟株下部叶片并进行烘烤,可以抑制烟潜叶蛾当代的
21、为害和减少老熟幼虫脱叶化蛹的数量,从而使下一代数量减少7.及时打顶抹杈8.及时处理烟杆,毁灭烟蛀茎蛾、烟潜叶蛾等的越冬场所和早春食物来源9.烤烟田栽植黄花烟一引诱烟夜蛾、棉铃虫等在其上产卵,以便集中歼之。15.病毒病主要传播方式:1.种子和繁殖材料传播(只有豆科,葫芦科和菊科植物的某些病毒可通过以)2.嫁接传播3.机械传播(汁液传播)4.土壤和粪肥传播5.昆虫传播1. 蝗虫2. 害虫分类:(1) 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蝼蛄(2) 食叶性害虫:烟青虫、斜纹夜蛾、野蛞蝓(3) 刺吸性害虫:烟蚜、烟蓟马、(4) 潜蛀性害虫:烟草潜叶蛾、烟蛀茎蛾、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3.头式:(
22、1) 下口式头式:蝗虫(2) 前口式头式:步甲(3) 后口式头式:烟蚜3. 口器:(1) 咀嚼式口器:蝗虫(2) 刺吸式口器:烟蚜、椿象(3) 其他口器:虹吸式:蛾、蝶锉吸式:蓟马特有嚼吸式口器:蜜蜂舐吸式口器:蝇类成虫4. 几种害虫产卵部位:(1) 金龟子:产卵于苦菜、烟株根际 510cm 的土中。(2) 蝼蛄:做土室产卵。喜产卵于潮湿地段。(3) 地老虎:卵散产或数粒产在土面上、地面缝隙内、枯草茎、杂草及作物嫩叶背面等处。(4) 烟蚜:卵多产在芽缝间、芽背面。(5) 烟蓟马:多产卵于烟叶叶背表皮内。(6) 烟青虫:卵多散产于烟株中上部叶片正面的中部或叶背面,也可产在嫩芽、嫩茎、花、果上。(7) 斜纹夜蛾:卵多产在烟株中部叶片背面距叶尖 1/3 处。(8) 野蛞蝓:卵产于潮湿、隐蔽的土块下、土缝中或作物根部。(9) 烟草潜叶蛾:散产于基部一至四片叶的反面或正面中脉附近,有时也产于烟株基部、叶柄。腋芽等处。(10) 烟蛀茎蛾:卵多散产于烟叶背面。(11) 斑潜蝇: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吸食汁液,雌虫把卵产在部分伤孔表皮下。5.斑潜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