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的实践.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475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的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论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的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论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的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论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的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论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的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浅论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的实践摘 要: 环境问题是关系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排污权交易作为改善环境问题的重要市场化管理手段,在我国部分省市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当前我国排污权交易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国家政策法规支持、试点范围、技术研究、环境监管等方面进行设计和研究,对加快排污权交易的发展和实现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问题 实践 排污权交易(Pollution Rights trading)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于 1968 年在其“Pollution,Property & Prices:An Essay in Policy-making and Eco

2、nomics”中提出。其内涵是为了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充分有效使用当地的环境容量资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经济政策和市场调节手段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减少污染,进而进行企业间的排污权买卖行为,最大限度减少治理污染的成本,提高治理污染效率,从而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1。 一、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的实践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管理市场化手段,自 20 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在美国等国家实施,其作用也得到了实践的证明。我国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有江苏、湖南、内蒙古及天津等 10 个省(市、区)相继开展了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上海、山东、四川等地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或者在相关地方法规中设置了

3、排污权交易的条款,自发地在所2辖(某一)地区开展排污权交易试行(试点)工作。总体来看,排污权交易在我国仍处于局部地区试点尝试阶段,但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我国排污权交易从实施范围、工作深度和实施效果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展和突破。 二、排污权交易面临的问题 根据对全国排污权交易情况的调查与统计,从 2002 年最初实施排污权交易到 2011 年 11 月,全国发生在企业之间的排污权累计交易笔数达2999 笔,二氧化硫的交易数量为 5.23 万吨,化学需氧量的交易数量为0.36 万吨,总计为 5.59 万吨。而仅 2011 年 1-6 月份,全国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 1114.1 万吨,化学需氧量

4、的排放总量为 1255.5 万吨。在美国,以二氧化硫交易为例,从 1994 年到 2005 年间,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累计完成了 4.3 万件2。相比之下,排污权交易笔数和所涉及的污染源数量真是微乎其微。由此可见,推进我国排污权交易工作凸显出“企业参与度低、市场交易量少”等诸多严重问题,推进过程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支持排污交易的法规不足。虽然在各地陆续有相关规章制度出台,但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缺乏对排污权、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法律界定,影响了排污权交易的实施效果。从国家层面来说,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 、 水污染防治法等虽已提到了排污总量控制及排污许可证制度,地方也陆

5、续开展了近 20 年的排污交易试点,但依然没有国家层面上的排污权交易法律法规,法律基础十分薄弱3。 二是总量控制政策和排污权初始指标分配尚不完善。总量控制决定3了“排污权”作为环境资源的稀缺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参与排污权交易的决策。目前在我国总量控制政策,目标可预期性差,任务分解不明确,未实现和排污权交易的有效对接。绝大多数排污权交易政策没有和总量控制规定相结合,导致排污企业对未来较长时期内总量减排难以预期。目前我国排污初始指标分配表现出排污指标的分配方式落后,定价方式单一,价格差异过大等问题4。没有对企业形成更有力的激励作用,企业“惜售”情况明显,二次交易少,造成排污权的闲置浪费和排污权交易

6、量的不足。 三是污染物排放监测和监管能力不足。准确计量和监督污染源的排放及强有力的监督执法体系是推行排污权有偿取得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污染物排放计量的基础相对薄弱、监管能力不足,许多地区尚不能达到排污权交易政策所需的监测条件5,致使环保部门难以掌握排污单位的真实排放数据,对交易情况的跟踪记录和核实难以全面、有效开展,直接影响了排污交易市场的建立,对政策的有效实施提出了重大挑战。 四是排污交易市场规模潜力不大。目前我国并没有真正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排污权交易市场。以往排污权交易案例大部分不完全属于市场交易行为,基本都是在当地环保局的协调下完成的,带有较强的行政干预色彩,造成排污交易的价格机制不健全

7、,交易行为难以反映环境资源的稀缺程度。另外,国家实施严格的“一刀切”减排政策,地方市场分割现象比较严重等原因,也造成了我国排污交易市场发育缓慢,交易数量极低。 三、推进排污权交易发展的思考 4“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减少 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 10%的约束性目标3。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基数的急剧上升不可避免地带来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意味着“十二五”污染物减排任务将更加艰巨。 作为经济手段的排污权交易在“十二五”时期污染减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健全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

8、方面的问题: 1.完善排污权交易的立法建设。要使企业能够把排污权交易政策作为决策的一个重要变量,首先应该从法律法规建设做起。建议国家有关方面尽快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的立法工作,从确立排污权交易的法律地位、完善排污权交易实施流程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和健全相关法律条文三个方面着手6。确立排污权交易的法律地位,将行政指令逐步转变为法律法规;建立并完善排污权交易实施流程的法律保障体系,包括排污权的分配管理、交易机构的认定审核、交易的主体客体、交易原则、交易类型、交易流程及方式、交易管理等;健全相关法律条文,为全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供法律支撑。 2.科学设计总量控制机制和排污初始指标分配

9、方式。对排污权交易的总量控制机制设计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目标总量控制与容量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渐进方式,把环境容量的控制分层和实施落实到企业,通过计算将要达到环境目标或削减的污染物总量,将削减总量分解到本区域各个污染企业,确定各个企业的环境容量,保证总量控制目的5的实现。在排污权初始指标分配方面,采用免费分配和标价出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污权初始指标分配。 3.构建科学有力的排污监测和监管体系。依法规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各企业的容许排污量,制定科学的监测标准和监测方法,加强实时排污监测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扩大在线监测设备的安装范围,加大构建污染源基础数据库信息平台、排放指标有偿分配管理平台、污染

10、源排放量监测核定平台、污染源排放交易账户管理平台的力度,构建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排放跟踪系统和审核调整系统,确保有效监测各类污染物排放7。 4.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扩大范围,培育市场。重点制定包括科学公平的排放指标分配体系、初始排污权价格形成机制、排污交易平台、税收问题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同样有减排任务的氮氧化物和氨氮交易管理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在总量控制条件下,可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氨氮这四项主要污染物指标逐步实施有偿使用和交易8。同时在工业源基础上积极探索农业源,尤其是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污权交易。建立市场化、信息充分、服务完备的交易平台,弱化政府作

11、用,充分利用价格机制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较为成熟的排污权交易市场,保证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参考文献: 1邓蕊.排污权交易制度理论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0(2):247-248. 62朱皓云.我国排污权交易企业参与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6):15-23. 3姜妮.“十二五”:排污权交易期待新突破J.环境经济,2011(6):20-27. 4王金南.中国排污交易制度的实践和展望J.环境保护,2009,420(5B):17-22. 5陈云忠.污染减排与排污权交易制度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6):194-195. 6钱水苗,楼洁.中国排污权交易的法制建设探讨以浙江省为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4):84-92. 7孟弘.低碳经济背景下加快推进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1(12):89-92. 8韩洪云,胡应得.浙江省企业排污权交易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3):510-5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