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探寻数学的“根”:获取数学知识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思考,思考是数学教学的根,思考是数学教学的魂。离开思考谈数学教学,就会使数学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在当前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出现了很多淡化、忽略学生思考倾向的现象,背离了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 一、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意图 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学的两条主线。数学基础知识是一条明线,写在教材里;而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一般体现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有一位数学教育家曾说:“数学如果仅仅作为知识,学生很快就会忘记,唯有那些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时时刻刻在对学生起作用。 ” 1.读懂教材
2、 现行教材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示范性。教学时,教师要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制订教学目标。一般基础知识目标大多数教师都能准确把握,但数学思考目标往往把握不够准确。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如:集合、归纳猜想、建模、化归等。这些内容教材并没有写出来,需要教师认真研读。只有教师准确把握各种数学思想的精神实质,弄清教材中应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在教学时自由地、有意识地使之渗透其中。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找规律”教学,教师出示主题图:“兔子和蘑菇” “手帕和夹子” “木桩和篱笆” ,让2学生找出图中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再数一数两种间隔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初步发现规律;最后用小棒
3、和圆片摆一摆,进一步认识规律。学生在摆小棒和圆片的活动中建立了数学模型,发现了规律,但学生这时的发现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是不完全归纳。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规律,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出示: 提问:摆的和中有这样的规律吗? 这里就引入了一一对应思想,让学生的思维从有限走向无限,在推理、判断的思考过程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读透教材 课程标准叙述的目标只是保底目标,不是封顶目标。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站在为学生发展而教的高度,不唯书,只唯实,跨越教材,确定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其实,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一课,教材从把几个整体通过
4、平均分得到几个分数入手,然后直接介绍单位“1” ,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而“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在教学这节内容时,做到了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意义”的关键对单位“1”的理解。 张老师的教学从自然数 1 表示一个个体,到一个整体,再到一个抽象的“1” ,又到 2 个“1”是 2,4 个“1”是 4。此时的“1”已变成一个计量单位,引出单位“1” ,自然、直观、水到渠成。接着由整数过渡到分数,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分数的由3来。最后出示: 让学生观察、思考:不同的图形,为什么都用来表示?经过讨论、交流, “分数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了。当学生汇报出:平均分成的份数和
5、表示的份数相同后,教师顺势画出一条分数线,使学生对分数概念认识一目了然,真是妙哉! 二、巧妙构思,引发学生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思考”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而课堂中学生的思考程度取决于教师对一节课的设计与构思。好的教学构思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将学生的思维一次次地推向波峰浪尖,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有质的飞跃。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思考的前提,学生心中有疑问就必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从而进行思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必须立足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如: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单元中,教学完“2、5 的倍数特征”之后教学“3 的倍数特征”
6、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说一个数,我马上能判断出它是不是 3 的倍数,信不信?于是学生说出很多数,都被老师正确判断出来,这时学生心中满是疑问:老师一定知道 3 的倍数特征,那么 3 的倍数特征是什么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去思考:3 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没有什么特殊,3 的倍数特征到底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下面的学习,学生就能围绕问题引出一连串的思考活动。 42.巧设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思考 数学学习的生命力是探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探究活动,拓展探究空间,培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进而思考并解决问题。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为学
7、生提供了学习材料:四根小棒(10 厘米、6 厘米、5 厘米、4 厘米) ,一张表格: 第一根小棒的长度 (厘米)&第二根小棒的长度 (厘米)&第三根小棒的长度 (厘米)&能否围成 三角形& 初步探究:分小组完成,填写表格。结果学生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而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进一步探究与思考:(1)为什么 10 厘米、6 厘米、5 厘米和 6 厘米、5 厘米、4 厘米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2)为什么选 10 厘米、6 厘米、4 厘米和 10 厘米、5 厘米、4 厘米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发现:(1)6+510 4+56 能围成三角形 (2)6+4=10 4+510 不能围成三角形 验证:再另外找三根小棒围一围,验证自己的发现。 得出:较短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时,才能围成三角形。5引申:反过来,对于围成的三角形来说,三条边有怎样的关系? 结论:三角形较短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在上述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被教师精心设计的操作活动诱导着,发现一个又一个问题,思维一次次被激发起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学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还有数学思想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