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的设计摘要:完整地备课形式,即是指教师课前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也应包括师生课堂教学实践中即时的、互动的、动态地对课程资源的三度开发,因此,课前的那份教学设计,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定会再生。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要注意分析教材,了解学生实际;要认真把握好教学的四个环节。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21-01 当前初中物理教材有了很多丰富生动的图片与资料,强化了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生成过程,而弱化了概念与规律以往的那种严密的逻辑体系。这种改变,契合了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现状,也给了物
2、理教师很大自主创新的空间,让老师有了更多机会实施创新性的教学。不过,这样一来,在教学设计时物理教师就不能轻松,因为要创新,就不能简单地参照现成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和当地实际,整合自己所学知识以及相关的物理课程资源来进行教学设计。下面以苏教版九年级物理电阻一节为例简要谈谈笔者的一些观点。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验教学 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较差,还难以自主,所以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引导。在实验教学中,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 例如:2在“平面镜成像实验“教学中。我的学生先是自主实验,即学
3、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但是,效果不理想。第二次我参与了进来,和学生共同设计了方案,适当指导,针对同学们的猜想,分步实验,逐个检验,及时交流,效果就理想多了。由于把学习过程还给了学生,没有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天性、智力水准,自然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认知过程,他们的热情自然高涨,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讨论,设计不同的方案,选取不同的实验用具,积极动手实验,兴趣不断,再思考、讨论、交流,俨然一幅科学研究的情景。显然,同学们在实验中已经成为了真正的主体,他们为自己的创新自豪。 2.认真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
4、 第一个环节:情景的创设与呈现。课程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播知识,还应让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不能单从知识的角度去考虑,还考虑设置相应的参与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参与机会,在参与中学习方法。学生参与就需要情境,什么样的情境合适?这就要根据内容来设定。具体的办法通常有讲故事、配图画、播动画、赏音乐等,可利用小黑板、多媒体、现场演练等多种形式实现。一般情况下,设定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最好,学生在熟悉的环境在更能体认到物理知识的价值所在,进而激发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个环节:问题的设置与出示。教学过程中,问题才是启动学生思考的钥匙
5、,是学生思考的触发器。整个过程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3主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事先准备好若干有价值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进一步发现。问题的设置要合理,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宜过难,也不能太简单,必须遵循“跳起来摘桃“的原则,让学生有所付出才能获得问题的答案。 如给学生讲电阻这节课的内容时,可设置的问题有: “我大家想想,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有效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同学位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力图在实验中发现点有价值的东西“。随后再组织学生利用课桌上的现有器材:电池盒、若干导线、金属丝、铅笔芯、开关等进行自主设计和实验,以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活动,
6、等问题解决清楚,教学目标也相应地得以达成。 由上可见,问题的设置与提示,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尽量不要提出与教学目标毫无关系的问题。无关系的问题让学生去完成,无疑是在浪费时间。 第三环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施用。新课程标准以现代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提出了新的物理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其中“科学探究“是最主要的目标和方式,它和“知识与技能“目标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探究的策略和方法应成“百花齐放“的多样化局面,不能单一的固定某一种模式。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并不是排斥“接受式“教学。教师首先要判断本节内容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可以探究、应该探究的程序性知识坚持用“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
7、进行,适宜采用接受式教学方式的陈述性知识,仍可采用接受式教学。不论采取哪些方式,都要4考虑为落实目标学生有哪些活动?怎样组织、这些活动?教师有哪些活动?怎样活动? 如落实“导体长度改变可以改变电流大小“这一目标,可采用教师接入长度不同的金属丝可改变电流大小的过程。学生观察灯泡亮度在长度不同时的变化情况,然后总结交流,达成共识。落实“电阻与材料的关系“目标,可采用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接入其它相同只有材料不同的导体,看电流变化及灯的亮暗变化,然后思考说明问题。 第四环节:从探究的角度出发,提高分组实验的精细度和探究度。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倡导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获得知识,物理实验教学更是符合探究
8、的特点,我们的实验教学应从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出发,注重实验指导的精细度和探究度相统一,重视实验任务的设置,确保有序地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从近些年的高考实验题来看,从实验的具体要求和系统误差角度进行实验器材的筛选。根据自己选择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察的重点。回顾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大多按照教材中的实验原理,教师将实验需要的器材摆放在实验操作台上,其实这样做,学生缺少了实验设计的过程,被教师越俎代庖了,器材正好够用不多也不少,学生不必再去分析和筛选实验器材,这样的实验其实是不完整的,也不利于学生的实验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分组实验,应多排些实验器材,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设计出尽可能多的实验方案,接着师生通过讨论和进一步误差分析总结符合该实验最佳的方案,实现实验关键点的自我理解和内化。 53.结论 实施新课标是知识经济一球性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学的改革也全面推开,实验是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只要切实抓好制约物理实验改革的各个配套措施,通过广大教研工作者和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实验教学现状将得以改变,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将随之增强,物理实验教学的构想将日趋完善,物理教学质量将会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