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用故事构建智性课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应邀在瑞典学院进行了文学演讲,题为“讲故事的人” 。莫言的丰富故事,为他的写作提供了丰沛的养分,成就了他的一篇又一篇厚重的作品。其实,语文老师又何尝不能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呢?我们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引导学生打开写作思维,进入积极的写作状态,让学生走进生活的宝库搜索写作素材,从而得到写作的启迪,写出“接地气” 、 “食烟火”的“人间作品” 。 一次记叙文写作的要求是,写出人物的个性。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写出与众不同的“这一个”呢?我说,同学们,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吧。其实,我的母亲也是天下母亲中特别普通的一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勤俭朴素,任劳任怨
2、。可是,最近我发现,我的母亲变了。母亲过生日,我买了一件衣服送给她,她拿在手里看了又看,说:“太贵了,干嘛买这么贵的衣服?那我试试!”母亲穿上这件衣服很合体,也很有气质,看着她的笑容,我心里特别高兴。第二天,母亲便把新衣服穿在身上了。可是,我看出母亲并没有平时穿了新衣时的神采飞扬,便问她:“怎么了,有新衣服穿还不高兴?”哪知道,她说:“这么好的一件衣服,我哪有一条好裤子配它呀?”讲完故事,同学们愣了一下,随即笑得前俯后仰。等他们笑完后,我趁机引导他们说,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个性飞扬的,如果你带着发现生活的眼睛观察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一定会收获惊喜。这个星期就仔细观察,2下周一写
3、作。 也许是受到我的这个故事的启发吧,周一写作前的交流,同学们素材纷呈、体察入微。这次的写作亦得心应手。一位同学写的是她的“赶潮”的妈妈,因为怕被女儿赶出年轻人的生活圈,也赶时髦,玩起了“节奏大师”的游戏,其中一段是这样描述的: 妈妈打开游戏,调到自由模式中的四键。突然跳出许多歌来,妈妈娴熟地翻到了最炫民族风 ,熟悉的旋律便从耳边传来。 只见妈妈紧紧盯着手机屏幕,两只手托住手机,静静地等待着“节奏”的出现。 “弯弯的河水从天上来,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随着歌声的响起,妈妈的手开始忙活起来。一开始,妈妈显然没有找到节奏,显得有些局促,手忙脚乱的,常常手点过去, “节奏”就已经过了,伴随而来的是妈
4、妈的一声声长长的叹息。可是,过了没多久,妈妈便一下子找到了感觉,渐渐的变得顺利起来。左,右,右,左似乎每一个按键都在她的掌控之下,她的手轻盈得像燕子一般在屏幕上滑来滑去,我看得目瞪口呆,一向被我嘲笑反应迟钝的妈妈终于扬眉吐气了。我有点为我原来对妈妈的评价感到羞愧。 写出生活的趣味,是一个可意会难言传的要求,如何做到下笔情趣盎然,让读者“会心一笑”呢?我也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一次,我去食堂吃饭。走在小石板路上,路两边春花浪漫、蝴蝶翩飞。这时,走在前边的一位女生突然用黄梅戏的唱腔动情地说:“啊,梁兄,你终于肯来见我了!”周围人先是一愣,然后捧腹大笑! 3听完故事后,同学们纷纷评论:太逗了、太浪漫
5、了!我适时点拨:年轻人的生活确实丰富多彩,充满情趣。不要以为生活总在别处,总在别人的作文中。关注你当下的生活、鲜活的生活,你就能写得趣味盎然!其实只要教师能够启之以趣,学生怎会写不出属于自己的别样生活呢? 经过引导,学生开始积极观察身边的鲜活的生活,这便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习作搬水桶的节选段落: 总算捱到了五楼的楼梯口, “战友”们早已累得气喘吁吁。这时,两个顽皮的同学放下水桶,下一声口令“滚吧,水桶!”手轻轻一推,只看见水桶在走廊上沿着直线快速转动,似一只不知停下的巨型陀螺,转动在高三的走廊里,停在我们班的门口。于是,一一效仿,高三沉闷的空气里响起水桶滚动的浑厚的声响,尽管不算悦耳,却也为这
6、单调的生活平添了些许律动。 看到站在门外嬉皮笑脸的班长, “战友”们齐刷刷地摊开布满“战斗痕迹”的双手,作痛苦状。身后,响起男生们“幸灾乐祸”的笑声 写出事件的波澜,看上去是一个技巧的安排,难怪学生会问:“我故意创设情节的波澜,会不会让人觉得失真?”我说,生活本身就是波澜起伏的海洋。我就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带儿子出去玩,我把自行车放在一家店门口,蹲下来正准备锁车,感觉背包动了一下,当我转身时,发现包口打开,里面的钱包没了!我站在那儿四处寻找可疑对象,可根本发现不了什么。我问旁边卖羊肉串的大叔,他摇摇头一句话不说。我没办法,去派出所报了案。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哪里能查到啊!大约
7、两星期后,我突然接到建设银行打来的电话,问我4是不是丢了钱包,一位踩三轮车的大爷捡到了,就在建行总行门口等着呢!我很惊奇,跑过去一看,果然是我的钱包,现金没了,其余都在。三轮车夫向我要了五十元辛苦费,把钱包还给了我。同学们也都惊讶于我的奇遇,我告诉他们,我的奇遇是生活中的大波澜,而我们常遇的是生活中的小波澜。准备好要出门,发现车轮胎没气了;明明感觉很好,却考砸了,都是波澜。文学作品可以为生活化妆,让它变得波澜起伏,但即使如此,也要符合生活的常态。 学生在接下来的习作那么冷,这么暖中就安排了这样的波澜:晚自修结束,天特别冷,父亲来接我,把大衣脱给我穿,让我感到很温暖;坐着电瓶车回家,在车后,还是
8、难以抗拒冷,紧抱住父亲,父亲怎会不冷?但为了帮我挡点风,父亲骑车时努力坐直腰杆,挺直的腰板像“山屏” ,让我心温暖如春。 当然,生活的故事亦不乏哲理的启迪。一次习作,学生以“控制”为题写作。作文交上来,空话、套话一大堆,缺少深刻、有哲理的思考。我说,真正的智慧,来自生活。讲一个故事给你听。为了增强体质,我要求儿子每天早上跳二百个绳。一开始儿子借口百出。第一天早上说外面在下雨不能跳,我出去一看,地上有点积水,哪里在下雨?“跳吧!”我命令道。第二天他又说,刚起床没吃早饭,胃受不了。我坚持道:早饭前正是锻炼的大好时机!第三天他又找了个借口:跳绳断了!我一看,中间有点开裂,我帮他打了个结。经过艰苦的斗
9、争,奇迹出现了!那天早上一起床,小子就对我说:妈,我去跳绳了!讲完后我再让学生谈谈对“控制”的理解,同学们纷纷有感而发:由控制到无控,过程真5艰辛;把控制变成习惯,这才是最高境界!“大家看见了吧,这样去理解,才会渐渐走向深刻。记住:智慧,到生活中去寻找!”我不失时机地总结道。 坚持做一个讲故事的人,我发现自己也习惯于带着眼睛观察生活、带着头脑思考生活。将这种对生活的体察和发现带进课堂,使课堂既有生活的情趣,又有智性的思考,何乐而不为?而教师也正由一个空洞理论的传授者,转变为用形象启思的引导者,教师轻松,学生乐学,这也许正是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吧! 殷春霞,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责任编校: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