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骨董十三说作者献疑及其设计思想关键词: 骨董十三说;作者;董其昌;大设计 摘要: 骨董十三说最早由杨文斌在光绪二十三年从董其昌书帖中录出刊行,杨氏没有将董氏直接标为作者,并将疑虑写进跋中,但此后出版者均直接将董氏标为该书的作者,学者引用也很少怀疑。而现有资料证明,董其昌只是骨董十三说书帖的书写者,不是该书的著作者。该书不独言骨董品鉴、骨董文化、骨董哲学,亦阐发设计思想,强调物品的适用功能,关注物与物关系和大设计,重视主体对待物的态度和造物合于自然。 中图分类号: J5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3)06077908 骨董十三说是晚明一部重要的文物收藏理论著作,
2、其首言“缘起” ,为骨董立名、定义,进而分 13 说阐明由“垫物”到“天下”的骨董本意,收藏者中“贤者” “贪戾者” “拘谨之人”的差别, “用物” “我物”的区分, “可悦我目、适我流行”与“心知之好”的不同等。同时,揭示不能“画于小而遗其大” ,以及“即物见道” “助我进德成艺”等大义,并发出“不知有大者” “具眼不世出”等慨叹。现知该书最早刊行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 ,即杨文斌香海阁刊本宁波出版社 2008 年出版的别宥斋藏书目录 (下)第 822 页“香海阁丛刊”条云:“骨董十三说一卷,稚虹撰。 ”稚虹为杨文斌的字。可能是扉页上姚鹏图所题书名上款2的“稚虹先生属” ,被著录者误认为
3、是作者之嘱。 (以下简称香海本) ,民国 3 年(1914)收入美术丛书二集第八辑(以下简称美丛本) ,同年西泠印社以聚珍版印行(以下简称西泠本) ,后又收入静园丛书 (以下简称静园本) 。1926 年日本学者大村西崖将其翻译成日文,由东京美术学校清福会出版发行(以下简称日译本) 。1989 年和 1998 年,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北京古籍出版社先后出版过影印本。目前所见最新版本分别为中华书局和金城出版社 2012 年出版(以下简称中华本、金城本)中华本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合刊,收入中华生活经典丛书,尚荣编著。书中每则原文下缀有“注释” “译文”和“点评” ,并附相关黑白图片。金城本与董其昌画禅
4、室随笔合刊,收入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史丛书,赵菁编。书中每则原文下缀有“注释” ,并附相关彩色图片。这两个本子都不精,中华本甚至将书跋中“蒙自杨文斌识于?山官舍”翻译为“承蒙杨文斌记于?山官舍” ,且注“蒙”为“敬词,承蒙” ,殊不知杨文斌为云南蒙自人。 。该书小中见大、思虑深邃、论述精辟,绝非普通收藏品鉴之作。但就笔者所见,相关研究成果甚少。有鉴于此,本文对其作者问题及书中所含设计思想进行探讨。 一、 骨董十三说作者为董其昌献疑 (一)问题的提出 香海本骨董十三说是与陈原心玉纪合刊的,封面、扉页及正文首页均未标出作者,原因可以从杨文斌所写的书跋中找到。杨跋称:“右古董十三说为董文敏所书。光绪丁酉
5、春,有人持丛帖求售者,后附此帖,统计十四则中有十月二日书 ,又舟行临平道中二日3书竟 ,末赘天启元年二月望日书竟 。细玩词意,似是从他处录出,又似先成前数则,续有所得,又成若干者,无从悬揣遂录出付诸手民,以广其传。 ”1很显然,从原帖款识中的“书”或“书竟”看, 古董十三说只能说是董其昌所书,内容是否为其自撰,很难确定。说“似是从他处录出” ,这“他处”既可能是董氏的其他著述,也可能是别人的著述;说“似先成前数则,续有所得,又成若干者” ,又像是董氏自撰。但这只是猜测,没有依据。所以杨氏心里难免忐忑,最后不无遗憾地给出四个字:“无从悬揣。 ”这种谨慎的态度,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线索。但此后美丛本
6、、西泠本、静园本、日译本、中华本、金城本的编辑、出版者忽视了杨氏的苦心,直接将董其昌标为作者。由此,绝大多数学者在著述中也习惯性地将骨董十三说的著作权归于董氏,而很少怀疑。如称“初夏偶读董其昌古董十三说 ,甚喜八说之玩骨董有却病延年之助一节,北京朱家?先生应我之求录成长条寄来,字字诚朴不磨,浩浩落落,俱见古意,急付装池”2,等等。就近年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如吴功正明代赏玩及其文化、美学批判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3 期;李砚祖设计的智慧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论纲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8 年第 4 期;巩天峰由晚明古物鉴赏之风看士人阶
7、层造物艺术价值观的嬗变 , 美术观察 ,2013 年第 8 期;等等。来看,这一状况仍未改变。唯王永顺主编的董其昌史料曾将此书归入“著述考伪”中,认为“此亦从清秘藏中辑出,托名董其昌, 静园丛书及美术丛书未明考,仍著董名”3。 清秘藏为明张应文撰,分上下两卷,4卷上分论玉、古铜器等 20 门,卷下分叙鉴赏家、书画印识等 10 门。是书曾被割为三卷,取名筠清轩秘录 ,托名董其昌,实乃书贾“炫俗射利耳” 。而古董十三说与清秘藏相较,前者由器物到人到家国天下,由骨董鉴藏的技术性识别到骨董文化、骨董哲学,立意宏深;后者虽亦颇有可采,则是偏重于操作性的一般读物。笔者将两书的内容进行了对照,未见相同文字,
8、即使都讲到古铜器、窑器,但思路不同,繁简有别,叙述各异。因此,称骨董十三说是从清秘藏中“辑出” ,似乎是臆测。但说该书“托名董其昌”虽存误解王永顺等认为美术丛书 静园丛书未明考, “仍著董名” ,显然是说这两个本子所标作者是对此前刊本“托名董其昌”之误的延续。而事实上此前杨文斌的香海本并没有直接将董其昌标为作者,倒是美术丛书的编者在该书正文首页第二行下标明“明董其昌著” ,所以“托名”是从美术丛书开始的。,却触及到了问题。检读任道斌董其昌系年 、郑威董其昌年谱 、马躏非董其昌研究 ,以及董其昌研究的两本重要论文集文人画与南北宗论文汇编 董其昌研究文集等,均未见著录和征引此书,更谈不上专论。这不
9、禁使人产生疑窦, 骨董十三说的作者真是董其昌吗? (二)董其昌不是作者的主要理由 考董氏主要著作容台集是在崇祯三年(1630)由其手订,其长孙董庭辑次的,计有诗集 4 卷、文集 9 卷、别集 4 卷。彼时董其昌 76 岁,闲居江南。崇祯七年(1634) ,董其昌对容台集进行增补并开始重印,计有诗集 4 卷、文集 10 卷(增 1 卷) 、别集 6 卷(增 2 卷) 。是书内容浩瀚而芜杂,却未收录骨董十三说或相关内容。董氏身后,由别人编辑而成的画禅室随笔5中也未收录骨董十三说或相关内容。难道是董其昌本人或编者认为“骨董”为小道,此书为随意抄录而成,故有意弃之?但就该书的内容、结构及写作特点看,绝
10、不似从他处摘录,再加以引申发挥而成,应为精心结撰之作,即便置于容台集中也是佳构。所以, 容台集等不收录此书或相关内容,应另有原因。 如果骨董十三说确实是董其昌于天启元年完成,其内容特别是一些重要观点,应该不会与容台集等书相龃龉。这里不妨进行对照。“十二说”有云:“书以传意,画以传形,用莫大焉,知之者益稀。 ”1说“画以传形” ,显然与董其昌的画学思想大相径庭。董氏的绘画主要取董源、巨然、米芾及黄公望、倪云林等人之长,既高度重视笔墨趣味,又不失法度, “所作山水树石,烟云流动,秀逸潇洒,具有平淡而又痛快的特点”4。由于他的有些作品过分强调笔墨,与山川自然的真实感拉开距离,造成形象“脱略” ,以致
11、遭到后人诟病。所以“传形”的话不应该从他口中说出。他曾云:“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又云:“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似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不尔,纵俨然及格,已落画师魔界,不复可救药矣。若能解脱绳束,便是透网鳞也。 ”5准此,写意、写神、写心,应该是董画的基本特征,也是其论画的基本准则。他的“南北宗”理论在中国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实质就是参照禅宗南顿北渐之义将山水画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在追溯、排列和对比中推崇南宗文人画,倡导文6人画虚和
12、萧散、平淡天真的写意精神。因此,即便不能轻易把“画以传形”看作董其昌批评的对象,也可以说与他的理论相去甚远。再看“书以传意” ,与董氏书论主旨也不合拍。董其昌的书法以秀逸、淡远、爽俊为特征;其书论的核心是用笔“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6, “用墨须使有润”5,章法疏空简远,而书作大抵传与不传, “在淡与不淡耳”6。可见,他追求的是“淡、秀、润、韵”7的审美意趣。故“传意”不是董氏书论的主旨。董其昌是书画大家,也是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书画理论家,即便是寻常之作,在其近 70 岁时的文字中似乎也不应该出现违背或偏离其主要艺术主张的观点。 书画是古人收藏中的大项,也是明人的主要藏品。曹昭的格古要论分
13、 3 卷 13 论,卷上 4 论中,除卷首“古铜器论”外,接下来都是讨论书与画的。王佐的新增格古要论分 13 卷,卷首为古琴论,卷 2、卷 3 为古墨迹论,卷 4 为金石遗文、法帖题跋,卷 5 为古画论。 清秘藏卷上 20 门中,第 3、第 4 门为法书、名画。高濂燕闲清赏笺3 卷,上卷中“论历代碑帖”的篇幅较大,中卷开篇即论画。可见,书画在明代收藏中的位次较高。而对于董其昌来说,书画更是其毕生访求搜藏的对象,在其心目中有着极高的位置。但骨董十三说只在“十二说”开头简略论及书画, “十三说”更云:“次第骨董当首象器,次用物,以砚为殿,窑器、漆器附焉。 ”显然,在作者眼中,按照重要性给骨董排序,
14、书画不仅不能进入前三甲,更要置于窑器、漆器之后。姑且不说收藏门类的大小,单就书画家、书画收藏家的身份来说,董氏也断然不会写出这样有失公允、有违情志的文字来。 7董其昌青年时期师从莫如忠、陆树声,接受儒家传统教育,应对科举考试。虽然与挚友莫是龙、梁辰鱼、李日华、陈继儒等共结文社,切磋艺术,但于书画创作,只是在课余偶一为之,至于书画之外的器物收藏与鉴赏恐怕很少涉及。其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及第,以二甲第一名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步入仕途。此后虽将主要精力投入公务,仍利用一切机会搜访古人书画名作,提出许多重要的书画理论观点。万历二十七年(1599)他离京还乡养病,此后的 20 年里主要过着乡居生活
15、,与许多清流高士往来密切,潜心书画创作与研究,艺术思想趋于成熟。晚年的董其昌开宗立派,成为书画大家,名播海内外。从董氏大量的书画题跋以及后人汇编的相关史料来看,其一生的收藏兴趣主要在于书画,对于古器物的收藏没有投入多少精力,他与陈继儒、冯梦祯、韩世能、张丑、顾正谊、李日华、王世贞、钱谦益、华夏、张修羽,以及嘉兴项氏家族、京师收藏家群体等的交往也主要是围绕书画展开的。沈德符曾说:“董太史玄宰初以外转予告归,至吴门,移其书画船至虎丘,与韩胄君古洲各出所携相角,时正盛夏,惟余与董、韩及董所昵一吴姬四人披阅竟日,真不减武库。 ”8由“披阅”两字来看,所携为书画类作品,无器物。这样一种轻重取舍在其诗文集
16、中也有反映,即记述古器物的文字就很少。 画禅室随笔卷四中有一段:“物之可传者,若三代之鼎彝,籀之鼓,干之剑,斯之玺,何之瓦,与夫宋之陶与研,皆寄于金玉土石之殊质以存于世,而世亦处之于藏与玩之间。 ”5其对待骨董“藏与玩”的态度,虽然与骨董十三说接近,但讲物之可传的原因是“寄于金玉土石之殊质” ,与“六说”中的“其所以得长寿者,由古之良工尽心力8于斯,务极精工,不使有毫发欠缺,踌躇满志,善而后存之。稍有不慊即毁之,不留草本于世。故能使见之者亦莫不爱重宝惜”1,似非出于同一声口。因此,与曹昭等相比,董其昌既缺少撰写骨董十三说的动机,也缺少必要的知识和经验。 笔者还阅览过私人收藏的苏寅临骨董十三说
17、长卷分段照片(以下简称苏临卷) ,卷尾落款为:“癸卯腊月临骨董十三说,伯良道兄法正。季威苏寅书。 ”钤两印,白文“臣寅书印”在上,朱文“季威”在下。苏寅何许人?检读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清朝进士题名录稿本清代人物史料三编/外一种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全三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版;江庆柏清朝进士题名录 (全三册) ,中华书局,2007 年版;朱彭寿编纂稿本清代人物史料三编/外一种 (全十册) ,第一编为“皇清纪年五表” ,第二编为“皇清人物通检” ,第三编为“皇清人物考略” ,外一种为“古今人生日考”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年。等,均难觅其踪迹。但这只能说明
18、他不是进士出身,声名似乎也不太高,却不足以否定其人的存在。 骨董十三说称:“本朝宣、成、嘉三窑,直欲上驾前代。 ”1据此推断,该书的完成不早于嘉靖时期。而苏临卷用“臣寅书印” ,说明苏氏应该是晚明或清代人,还可能向皇帝呈献过自己的书法作品并引以为荣。苏临卷直接说“临” ,无疑是对帖临写。但落款中只说“临骨董十三说” ,而未提及董氏,且临作的书法风格也与董书不类。因此,似乎可以推测:当时除了董其昌书写的骨董十三说外,还有其他人的写本流传。若此,也就进一步说明,不能轻易将书写者看成著作者。 苏临卷是否为赝品,9暂难确认。退一步说,即使书法是伪作,其文字内容亦应有所据。且苏氏在书法界是无名之人,坊间
19、伪造其书作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有研究的必要。细读照片后发现,苏临卷与香海本存在多种差异:一是字句有异同,如香海本“六说”中“踌躇满志,善而后存之。稍有不慊即毁之,不留草本于世。故能使见之者亦莫不爱重宝惜,递代相传”1,苏临卷为“踌躇刻画,善而后存之。稍有不慊,宁毁之,不留于世。故使见之者莫不爱重宝惜,递代相传” ;二是字句有颠倒,如香海本“三说”中“故历代宝惜爱护之,什袭而藏,不轻示人,非收藏赏鉴家不能知也”1,苏临卷为“故自古及今,什袭而藏,宝惜爱护,不轻出以示人,非赏鉴家不能知也” ;三是内容有损益,如苏临卷在香海本第“十三说”首句之前增加了大段讨论石砚的文字内容为“天下出砚之地众所知者耳
20、,十五六处,皆用于一方,通行者少。苏之?村、歙之龙尾、广之端溪石通行最著,广又有万(物)州金星石。唐人品砚以虢州澄泥为第一,今亦不行。?村所尽而及歙,歙尽于宋而取端。凡细石不发墨,发墨者不细润。惟端溪子石砚兼之,价值千金,石中之精也” 。 ,且与清秘藏中“论砚”不同。另外,香海本中第“十三说”开头一句为:“世称柴、汝、官、哥、定五窑,此其著焉者。 ”1细揣句意,似不完整, “此其著焉者”中的“其”字没有着落。而苏临卷在“世称”前另有“窑器”两字,这样, “窑器世称柴、汝、官、哥、定五窑,此其著焉者” ,就珠圆玉润了。苏临卷第“十三说”结尾处内容为:“人莫尚于据德游艺也然较之耽于淫声冶色又远矣。
21、人能辨一物以极天地之数,则万物通而上下一形、道器一至,然后知骨董之为物,实古今之大用也,非徒为玩好之具而已10也。 ”香海本相同位置的内容为:“人莫尚于据德游艺也舍是而矜重之,则泛矣,然而较之耽于声色者又远矣。然后知骨董一句,为目前大用也。 ”1两者文字上的出入姑且不论,关键是最后一句,香海本语气略显局促,而苏临卷“然较之耽于淫声冶色者又远矣。人能辨一物以极天地之数,则万物通而上下一形、道器一至,然后知骨董之为物,实古今之大用也,非徒为玩好之具而已也” ,由小见大、由近及远,与其他几说在立意、写法上似更为统一。 由上述差异又可推测:如果杨文斌当年所获董帖是完璧的话,董氏所书内容则有省略和脱漏。
22、这倒更像是在“舟行”中书录别人的文字,而不是自己著述。 (三)初步的结论 骨董十三说的完成不早于嘉靖时期。董其昌出生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 ,该书为“天启元年二月望日书竟” ,即 1621 年 2 月 15 日书写完成,是年董其昌 67 岁。而天启元年,董其昌仍闲居江南,这一年神宗驾崩,光宗立,召他为太常少卿,但董氏还未来得及赴京任职,这位泰昌皇帝就因服丹药而死(是为“红丸案” ) 。同年,熹宗朱由校即位,次年,董其昌应召赴京。杨氏所见帖中又有“舟行临平道中二日书竟”款识,临平即临平镇“临平乃浙杭一乡聚耳,界于仁和、海宁二县,其地有黄鹤、白龙、桐鱼、宝鼎之胜,产灵育秀,郁为名区。 ”沈谦纂、张大昌补遗临平记?序 。见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集 ,上海书店 1992 年,第 299 页。 ,在余杭,位于西湖之西。而天启元年春董其昌确实到过杭州。据颜晓军考证:“天启元年(1621)三月,西湖春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