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元文》“杨维桢”卷点校订补.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887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元文》“杨维桢”卷点校订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元文》“杨维桢”卷点校订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元文》“杨维桢”卷点校订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元文》“杨维桢”卷点校订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元文》“杨维桢”卷点校订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全元文 “杨维桢”卷点校订补摘 要:杨维桢是元代后期颇有争议的散文家,有人斥其为“文妖” ,也有人誉之为“雄健而不窘者”1。杨维桢生前文章多已流散,后人重辑重刻者问题颇多。 全元文第 41、42 册收杨维桢文 923 篇,编为 55卷,为目前收罗杨文最全的本子,为研究杨氏的散文奠定了基础,居功甚伟。通过细心研读,我们发现全元文所收杨文仍留有一些遗憾,兹不揣浅陋,略作订补,以期对全元文的修订有所裨益。 关键词:全元文 杨维桢 点校 一、标点订正 杨维桢散文总体上文笔流畅,标点准确,但若从精益求精的角度来衡量,亦偶有可改进之处,兹举数例如下: 1.芳润斋志 (42/6(册/页)下同):“世之言芳

2、润者与是异,曰爵以芳其身,而其芳也,朝荣而夕悴。曰:富以润其屋,而其润也,乍濡而忽槁。 ”按,此句第一个“曰”字下无冒号,第二个“曰”字下有冒号,不统一,且“曰”后之句皆用逗号,文意上容易引起误解,以为都是“世之言” ,实际上,两句“而”下的话均是作者对“世之言”的评论。故标点应改为:“世之言芳润者与是异,曰爵以芳其身 ,而其芳也,朝荣而夕悴;曰富以润其屋 ,而其润也,乍濡而忽槁。 ”又下文云:“虞氏自某公至宣慰使,公用六艺之学,厚仁根义,不食其报者已若干世。 ”此句中“公”字指代不明, “若干世”难以落实,标点应改为:2“虞氏自某公至宣慰使公,用六艺之学,厚仁根义,不食其报者已若干世。 ”虽

3、仅移动一个标点,意义则顺畅了很多。 2.西斋记 (42/15):“桃花源之在人间世,有方外荒唐不经之说也。 ”此处的标点应断在人间之后, “世有方外荒唐不经之说也” ,意义更为明确。 3.痴斋志 (42/14):“抑岂知生之痴去俗为甚,反而去道为甚近。 ”此句中与“甚近”相对应者应为“甚反” ,故应在“甚反”后点断。4.陆道士息踵斋铭 (42/47):“南华真经谓:真人之息以踵,取其息者深而细也。 ”按,如此标点,容易引起误解,以为以下两句都是南华真经中的句子。实际上只有“真人之息以踵”一句出自南华真经 ,故以上标点应修改为:“南华真经谓真人之息以踵 ,取其息者深而细也。 ” 5.吴君见心墓铭

4、 (42/79):“其孤毅来求铭,余悲不忍铭,往哭其墓,毅申前请。 ”此句中两次提到吴君之孤子“毅” 。但在文章最后又提到吴君“娶李氏,子毅穆,女一人,适同里余骥。 ”这里应理解为吴君有两子,即毅和穆二人,故应在“毅穆”之间加一顿号,以示区分。 6.元故陈处士墓志铭 (42/109):“吴人师余数学,于文独君为义理学。 ”这句的文意应为:吴人师从我,大多数人都是学习文的,而唯独陈处士是学习义理学的。故原文的标点应改为:“吴人师余,数学于文,独君为义理学。 ” 7.白咸传 (42/143):“除苛令调齐众喊而无德之者” ,意义不3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东维子集作:“除苛令,调齐众,不损下以益上

5、” ,可从。 8.绿筠轩志 (42/320):“已而传也,进蓝池九?以饮余。 ”按,此“传”指前文所说“主僧传性宗” ,故“传也”下面加逗号则不成句子,应予删除。 二、文字补正 全元文网罗了杨维桢散文的各种抄刻本,又辑得单篇散文 80 余篇,编为四卷,补入文集之后。仔细研读这些文章,偶见有可疑之处,需要进一步考定。 全元文所收杨维桢散文或所辑佚文,或文意难通,或有缺字,可以用别本加以补正,兹举数例如下: 1.全元文所收有鬻茶梦 (42/158) 。按:“鬻”字上部中间的“米”字应为“者”字,乃古“煮”字, 广群芳谱卷一九2收录,正作“煮梦记 ”。又“?玉露凉目冷香冰入齿者”一句极为费解,据广群

6、芳谱卷一九录杨维桢煮茶梦记 ,作“?玉露凉,月冷如冰入齿者” ,则语意顺矣。又“悟矣” , 广群芳谱卷一九作“寤矣” ,甚是。此外如“二更”作“移二更” , “清圆”作“清真” , “云童”作“芸童” ,“寿余”作“寿予”等,并可参考。 2.全元文所收哑娼志 (42/164) ,有文云:“上囗囗能。 ”按:明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二三3、清黄宗羲明文海卷一四二俱作“工针线”4。 3.全元文所收鲍孝子志 (42/169)一文,今校以嘉靖山东4通志卷三八5及四库本山东通志卷三五之一七鲍孝子传6,“处家祖”作“外太祖” , “处”显为“外”之误;“数十年”乃“数十人”之误;“艘舟”作“?舟” , “

7、摒囗”作“摒挡” ,俱可取。 4.全元文所收东园散人录 (42/180)中, “占若风鸟”之“鸟”当为“乌”之误认。风乌为古代测风向的器具。 5.全元文所收壶月轩记 (42/253)一文,其中“意读书考典,故工长短句”一句,文意费解,前后亦无逻辑关系。按:此文又见弘治上海志卷五, “意”作“?” ,甚是,则全句当标点作:“?读书,考典故,工长短句。 ”7 6.全元文所收有绿云洞志 (42/263) 。按:此文又见于静安八咏集卷首8, “循书 ”作“隋书 ”,因文中提到的“福德云”典故出隋书卷四?9,故当以隋书为是。其它异文尚多。又末署“夏五月之廿日”作“至正甲辰夏五月廿日书” ,可据此定此文之

8、作年。7.全元文收有杨维桢张氏通波阡表 (42/271)一文。按:此文亦见正德松江府志卷一七10,颇有异文。其中“乏绝”作“乏人” 。 “商英渡江拜相,子孙遂居杭之叶氏”二句,因张商英不可能“渡江拜相” ,此处显误, 府志作“商英拜相,后子孙渡江,遂居杭之菜市” ,甚是。元王逢梧溪集卷五张氏通波阡表辞11云:“张氏,宋丞相商英裔也,高宗渡南,子孙遂居杭之菜市。 ”,亦可证之。 “爱干将山之楼桃坞为隐地”一句, “楼桃坞”其地无考, 府志作“爱干山之樱珠湾为隐地” , “樱珠湾”见吴中水利全书卷四,又元王逢张氏5通波阡表辞云:“八世祖某游松,爱干山樱珠湾,遂家焉。 ”,可证府志不误。 “六世祖某

9、又自楼坞迁山阳之祥泽汇” , 府志作“六世祖某号八七居士者,又自樱珠湾迁凤凰山阳之祥泽汇” ,证以王逢张氏通波阡表辞:“六世祖八七居士又自湾迁凤山阳祥泽汇。 ”,可知府志不误。 “与子号”作“与其子通号” ;“生男某”作“生男显” ,此处当为张氏家人填讳所致;“史籍”作“书籍” ;“攻星历”作“及星历” ;“茹淡”作“食淡” ;“八十有五”作“八十四” ;王逢张氏通波阡表辞亦作“八十四” ;“生男曰英,字卿其”作“生男俊,字晋卿” ;王逢张氏通波阡表辞亦作“生俊” ;“为人”作“其为人” ;“律书”作“法律” 。 “张片言”下有“性好施,赈贫救急,凿义井,创义舟,建大石梁者三,寿七十终”数句,

10、与全元文多有差异。 “长义,次德,出赘陆氏,次瑞。瑞之子曰麟,麟尝从余游” , 府志作:“长恺,次悌,次?。恺之子曰龙曰凤,悌之子曰兴曰旺,?之子曰麒,女曰妙龄,适卢祥。龙之子曰宗仁、宗礼,女曰淑清;凤之子曰宗义,女曰淑宁;兴之子曰英;麒之子曰彬曰恒。麒尝从予游” ,王逢张氏通波阡表辞所记与此稍有差异,但作“麒”不作“麟”是一致的。 “惧乘乱世”作“大囗丧乱” ;“上其冢,过通波之原”作“上其祖冢,曰通波之原” ;“而有请”作“拜而有请” ;“表阡”作“阡表” ,结尾同;“余以”作“予以” 。 “至麟”作“至麒” 。 “书之于君”作“书之以石” 。 “出自青阳勋之显者”两行小字,应在“阳”下加

11、逗号, “者”下加句号,且不应用小字。 “是能”不押韵,当以作“是长”为是。 “商英扈驾,子姓在杭”八字,不合史实, 府志作“商英子孙,扈驾在杭” ,甚是。 “涉淞”作6“迁松” ;“戴德”作“载德” ;“祗固”作“本固” 。凡此,颇有可补正全元代之处。 8.全元文所收三味轩志 (42/319) ,已经在江南通志卷三十一校补,但仍有令人难解之处。如原文云:“松之鲈兮,八世其延” ,不知“鲈”何以有“八世”之说。查天一阁藏本正德松江府志卷十六, “鲈”乃“庐”之误12。 9.全元文收有栖云楼记 (42/343)一文。按:此文又见于正德松江府志卷一八13,颇有异文,如“龙道人”作“铁龙道人” ;“

12、漫海”作“?海沸,又若层台累阁” ;“锦绣”作“五色锦绣” ;“曰栖云”作“为栖云” ;“楼可栖耶”前有“亦岂”两字;“名大”作“名妙大” ;“云生”作“云也生” ;“地不能”作“尘不能” ;“楼不知”作“栖不知” ;“有楼”作“有栖” ;“云与楼”作“云与栖” ;“子尝”作“子亦尝” ;“慊然”作“怃然” ;“于是起”云云,府志作“是为栖云楼记 。道人,会稽杨维桢也。宁者,字静初。 ”可见正德松江府志保留了“宁者,字静初”这样有用的信息, 全元文如能据此出校,更佳。 10.全元文所收古窝记 (42/456)一文,辑自嘉兴府志 ,但笔者查阅了弘治嘉兴府志 、光绪嘉兴府志等,均未查到此篇。阅原文

13、有“松郡”之语,试着查检了天一阁藏本正德松江府志14,果见此书卷十六有“古窝陈珍居” ,下即收杨维桢此文。经与全元文所辑核对,文本颇有不同,多有可补原辑之失。如原辑文云:“凡富贵肥楹厚栋存者什不存一” ,语意不通, 松江府志于“富贵”下多一“者”字,可从;原辑文云:“窝之古,代不囗囗囗囗兵,窝之人之古7也为难” ,无法卒读, 松江府志则作:“窝之古,代不无也,而居其窝之人之古也为难” ,文意通顺,可从;原辑文云:“延硕师与之处持,时谒吾门间古籍,谈古道学,为古文章” ,读后不知“处持”为何意,“古籍”又如何可“谒” ,令人困惑不解。阅松江府志 ,始知“持”为“时”之误, “间”为“阅”之误,则

14、原文应标点为:“延硕师与之处,时时谒吾门,阅古籍,谈古道,学为古文章。 ”又原辑文云:“不散于势家。 ”松江府志 “散”作“?” ,乃“夺” “强取”之意,味文意,当以“?”字为是。 全元文所收杨维桢的个别佚文为节略本,其实全文仍存,可据以补全。兹举两例如下: 1.全元文所收重兴寺记 (42/466)一文,辑自嘉庆松江府志 ,乃属节文。按:天一阁藏本正德松江府志卷十八收录,为全文,略有漫漶处,但多数尚能辨认。首段云:“或问:极乐界有佛乎?列子曰:西方有圣人焉,其名曰佛。文中子问佛,亦曰圣人也。二子儒者,推佛为圣,然圣莫圣于大士菩萨,出其现象变化,与天地通,节宣寒燠,兴敛雨?,使岁无凶囗,民无札

15、瘥,国无三恶八难,故千门万户得囗囗不囗口,其称号若见恍惚,不独海中洛伽为菩萨示现地也。 ”又“亦有关乎”下云:“不然,何海中洛伽特为菩萨示现之所乎?洛伽得天竺僧燔指拜像始显妙相。 ”凡此皆可补全元文之缺。又正德松江府志所收异文,亦可供校勘之用。 2.全元文据嘉庆松江府志卷七五辑录本一庵记(42/460) ,实为节略文。全文见正德松江府志卷一八,作本一院8记 。开头云:“吾尝爱金仙寺之徒,虚己而能让,去争而能群,人有善言行即尊信悦服,若受业于其门者,无功缌袒,免之戚而相胶结,若父子昆弟之慈顺友爱,出于天性者,无他,亦本于能让能群之道而已。厥后有嫌忌之隙,生斗争之敌,立无异于市人之合而离者,则其教

16、亦衰矣。”全元文宜补;以下, “至元”前有“我朝”两字;“撤其”作“撤去” ;“延佑中”仅作“延佑” ;“空林果公”作“空林禅师果公” ;“丛林”作“丛林间” ;“居己”作“推居” , “事礼”作“视礼” ;“亲睦”后尚有“无间言,吾所谓金仙之徒能让能群者,不于兹见耶?四方参扣之士,闻果公之贤,?屦而至者,踵相接也”数句;“拓旧制”作“拓易旧制” ,下尚有“贵富家以钱施者惟恐后,乃中为殿,立大雄氏像”数句;“真武”作“玄武” ;“完具”下云:“是虽果公道化所致,然亦誉实?相之力,乃题曰本一院” ;“主席”下有“谦让不自任,一事之微,必誉实同决焉,又可谓始终能让能群者矣”数句;“以让实”作“让实

17、” ;“实介”作“实介予” ;“天目明公”作“天目首座明公” ;“以记”作“以记颠末” ;“场中”下有“椽瓦不动”四字;“而亦誉实之功”作“而亦实之材干山门柱石也。予信人言之不妄,而又重明之请,遂为书诸石。复喻其徒曰:农之为田也,其始也垦治之,播种之,继以薅芸之,灌溉之,则宜其田愈腴而愈大,有成利之获焉。今昌之垦治、播种亦劳矣,果之薅芸、灌溉又勤矣,腴之大之而收获之,功不在实乎?后之人享有成利者,宜思其所由来哉” ;“元窟”作“玄窟” ;“亦云间人”作“云间人” 。 三、佚文补辑 9全元文所收杨维桢散文已经很全,但亦偶有遗漏者。本文从明会稽沙门心泰编佛法金汤编15卷十六补辑一篇如下: 大悲菩萨

18、像志 车溪广福寺主僧竺隐道师,得灵木三尺有六寸于古张骞祠下,质坚如石,色绀紫,文成金线,焚之馨如?。师命刻工为大悲菩萨千手眼像,介其友训求志于余。昔成都法师敏行以大?檀作千手眼像,求文于东坡道人。道人曰:“其所以然,以一发一毛为言,曰举一发而头为之动,拔一毛而身为之变,发即毛尔。 ”道人取喻过重,又以世人一手一足、一目一耳不能兼运,而菩萨应之弗乱,则智人亦有五事俱用,伎人至有分面笑哭,使菩萨分手为执于执伎中,又分器动静,势有必不可者,是伎人高佛法,则佛法岂为神也乎?今夫发一拔则头为之痛,焚一发则发未尝痛,甲一摇则指为之痛,剪一甲则甲未尝痛,何也?吾以质诸菩萨,菩萨亦不能喻于我,则道人能应之说穷

19、矣。师慧于文如古契嵩,必慧于道,吾敢申以问之。颂曰:禹不西流,稷不冬黍。有能不能,物有定所。蜾?而螟,蜣抱而蝉。物转如此,佛胡不然。犀以望月,角含月华。象以闻雷,牙生雷花。物感如此,我胡不尔。感物转物,佛大弟子。 参考文献: 1元贝琼.影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明文衡?卷十六?铁崖先生传M.济南:齐鲁书社,1997. 2清刘灏.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子部?十七卷?御定广群芳谱?卷一九M.吉林:吉林出版社,2005. 3明贺复征.影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二三M.济10南:齐鲁书社,1997. 4清黄宗羲.明文海?卷一四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明陆?,陈沂.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20、续编?四十?嘉靖,山东通志?卷三八M.上海:上海书店,1990. 6清岳睿,法敏修,杜诏.影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山东通志?卷一七?鲍孝子传M.济南:齐鲁书社,1997. 7明唐锦编纂,明朱?校.弘治,上海志?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40. 8元释寿宁.静安八咏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9唐魏征等撰.隋书?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0明陈威,喻时修,顾清.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五?正德,松江府志?卷一七M.上海:上海书店,1990. 11元王逢.梧溪集?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明陈威,喻时修,顾清.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五?正德,松江府志?卷一六M.上海:上海书店,1990. 13明陈威,喻时修,顾清.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五?正德,松江府志?卷一八M.上海:上海书店,1990. 14明陈威,喻时修,顾清.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五?正德,松江府志?卷一六M.上海:上海书店,1990. 15明心泰大师.佛法金汤编M.北京:佛教出版社,1979. (杨未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