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北美地区学科馆员的培养模式及启示关键词:北美地区;学科馆员;培养模式;启示 摘要:在北美地区,学科馆员的职责包括馆藏发展、参考服务、担任教职员与学科联络人、分类与编目以及书目管理。学科馆员还需要负责专业学科系所、单位、甚至是学术团体的相关业务。北美地区的经验启发我们,要提升培养目标的层次和实用性,强化教育与职业的联系,开发内容丰富、联系紧密的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1-0138-03 1 北美地区学科馆员的职责与角色定位 由于学科馆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与他们的工作职责密不可分,所以,我们从了解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入手来了解对学科馆
2、员的专业要求。在北美地区,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经常从事以下五种工作任务:馆藏发展。参考服务。担任教职员与学科联络人。分类与编目。书目管理。由于这些工作内容都与馆员负责的学科息息相关,因此具备学科知识以及对于学科研究群体的了解,都使得学科馆员能够高效地在现有的资源及服务对象间提供即时的服务。1除了一般图书馆服务的相关业务,学科馆员也必须负责专业学科系所、单位甚至是学术团体的相关业务。例如,学科馆员中有一类是区域研究专家(area specialist) ,这些区域研究专家馆员大多掌握第二外语,且对于某些文化或历史背景2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他们有能力收集完整的区域研究文献,使该图书馆成为区域或文化研
3、究的资源中心,为相关学术单位提供研究所需的资源,并促进各个研究团体之间的互动。其他与学科系所和单位有关的业务及能力包括:了解系所的课程规划及开课情况;担任系所课程兼任教师;熟悉学科领域的隐性知识,例如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及研究团体成员等。此外,由于学科馆员与他们的专长领域密不可分,因此许多图书情报相关专业的协会,如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Law Libraries,以及 Reference and User Services Association 的分部 Business Reference and Re
4、sources Section 等部门就更需要他们以会员的身份来推进学术交流,并运用其领导才能促进专业学科的学术传播。2近年来,学术界及大学图书馆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因此就更需要学科馆员加强学科馆员之间在馆藏发展、学术传播、预算编制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能力。Feldmann 认为学科馆员的角色与功能正从四个方面悄然发生变化和转移,即:参考服务、图书资源利用教育、数字计划,以及馆藏发展。3在参考服务方面,学科馆员除了要能利用信息技术来传递信息服务之外,还必须具备能针对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规划信息服务的能力。在图书资源利用教育上,现今图书资源的格式繁多,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及资料库等都需要学
5、科馆员给予恰当的指导,帮助读者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此外,图书资源利用教育课程除了指导信息检索能力,还包含其他新兴资源的利用(例如,博客以及维基百科) 、著作权以及信息伦理问题等。在数字计划方面,由于数字计划是较大型的整合计划,文献内容多源于学校各单位及学科,3因此各学科的学科馆员在数字计划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中介角色。图书馆方面可以依靠学科馆员对于学科熟悉的优势,成立跨学科的专案小组,共同推动数字计划的运行。最后,在馆藏发展上,当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偏好电子资源,学科馆员则应发挥他们在专业文献知识方面的优势,与信息提供商开展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2 北美地区学科馆员的入职要求 目前,在学科馆员
6、的招聘过程中,图书馆提出的任职条件一般包括:图书情报学硕士、学科专长、学科领域硕士以上学位、馆藏发展及管理的知识和经验、图书馆相关科技的知识及经验。所以,在学历方面,拥有图书情报学硕士是成为学科馆员的基本条件,而学科硕士及专长则往往成为获得工作机会的优势。另外,一些让招聘方看重的能力则大多围绕着图书情报学的核心技能,如馆藏发展、公共服务、图书馆相关科技(或图书情报服务自动化)等,相应地,在一般图书情报教育中,这些技能的培养也受到重视,大多属于必修课。电子参考服务的知识及经验和研究方法的知识及经验则相对不受重视,数字图书馆和编目的知识及经验在招聘方看来也是无足轻重的。 在学科馆员的职责方面,目前
7、最受关注的职责包括:馆藏发展及管理、图书馆利用教育、电子参考服务、学科系所联络、图书馆行政与管理、研究咨询、学科主题书目及专业服务。其中“馆藏发展及管理”以及“学科主题书目”属于技术服务的范畴,其它职责如“图书馆利用教育” 、 “电子参考服务” 、 “系所联系”及“研究咨询”等属于公共服务。而“专业服务”的工作内容则包括出席研讨会、担任校内外图书馆相关4委员会的行政职务等。 除了教育课程设置、工作需求这些因素之外,学科馆员的个人态度与特质也是图书馆管理者特别关注的内容,因为个人态度与特质和教育课程一样,都能够对工作表现及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普遍认为最重要的三项态度与特质是“具备专业工作中
8、的多元化及适应力,熟悉学科领域的研究群体” , “了解信息的结构”及“适应群体合作的工作环境”为不可或缺的工作态度与特质。其他一些比较受重视的态度包括“同时处理多项交办事项及分辨轻重缓急” , “图书馆及专业领域的领导力” , “终身学习”及“与服务的对象能互相尊重且信任” 、 “具备口语及书写的专业沟通能力” , “适应群体合作的工作环境” , “具备人际互动及沟通能力”及“勇于面对和挑战改变”等。 3 北美地区学科馆员的教育与训练 北美地区对于学科馆员在专业能力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大致有三个途径:正式教育、图书馆实习以及在职训练和其他非正式的学习。以商业和金融学科馆员职前准备为例,绝大多数的
9、工商管理及金融学科馆员感到职前准备及训练不足,难以满足工作中的能力需求,因此需要大量的在职训练以及自学。4所以,学科馆员的正式教育在北美是不足的,需要进一步加强。而在图书馆实习方面,学术界和一些相关的民间机构投入许多资源,采用博士后或是硕士后进修的方式培养学科馆员,以缓解人才短缺的现象。美国自 1995 年开始,许多区域研究学科馆员面临退休,符合条件的后继者却寥寥无几。为此,美国的图书情报界、图书馆界以及其他相关的机构在近几年加大对学科馆员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5其培养模式大多采用与图书馆合作的方式,以学徒见习的模式培养具备学科专长者成为学科馆员的储备人才。在 2000 年前后,一些大学,如杜克
10、大学、印第安那大学的图书馆获得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 的经费资助,成立 Andrew.W.Mellon 研究型图书馆博士后奖学金,其目的在于将近年毕业的区域研究博士人才转型成为大学图书馆的区域研究参考馆员。同样,美国研究图书馆学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简称 ARL)从 2001 年到 2006 年,推动 The ARL Special Collections Task Force 专题,致力于特藏与古籍善本书文献的研究、内容搜集及数字化处理、信息搜集以及人才培养。在课程规划方面,为刚取得人文及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者
11、提供特别的实习机会,逐步搜集、整理、维护及保存他们在博士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并着手建设相关的特藏。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委员会于 2004 年成立大学图书馆人文领域博士后奖学金,每年招收数名近五年内完成人文领域博士学位且对图书馆事业有兴趣的博士,开展为期一到两年的培训。成立奖学金的目的在于培养新一代的图书馆馆员及年轻学者。在修业期间,奖学金获得者在大学图书馆学习各项图书馆技能,同时也将过去在学科领域的知识经验运用于研究、教学、科研以及数字化保存方面。可见,在北美地区对于学科馆员专业能力的教育与训练途径及方法是多元化的,其锁定的教育对象也有所不同。他们认为的潜在学科馆员(指那些有潜力成为
12、学科馆员的人员)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项条件:为美国图书馆学会认可的图书情报研究所硕士班在读学生。已经具有或是正在进修专业学科硕士以上学位者。目前在北美地区并无合适的学科馆员的正式教育6课程,大多采用在职培训的方法。以培训工商管理学科馆员为例,首先要设置一套正式的馆内在职培训课程,完整的在职培训课程必须是系统化的,课程内容包括工作坊、学习资源列表、参考图书馆采购计划书、作业习题、测验及直接与其他馆员和教师交流等。 目前,北美地区图书情报研究所针对培养学科馆员所规划的特别课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联合学位(joint degree)课程,这种联合课程大多是由图书情报院所与历史、艺术史、文学和法律
13、等系合办。参加此类课程的学生可以同时修两个研究所的课程,并获得学位。这类课程设置可以为有志从事学科馆员的人才提供一个迅速完成毕业要求的途径。第二种课程设置则与修业学分相关,它允许已经取得学科硕士学位者免修六到九个学分,还可以在选修课程时享受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在硕一时就可以选修独立研究(independent study)课程,跟随指导教授开展专题研究。目前在北美地区培养学科馆员的课程群中,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校方以及学习者本人重视的课程有“使用者需求” 、 “馆藏管理” 、 “参考服务” 、 “图书馆相关科技”及“研究方法” ,而被各方认为较不重要的课程则有“典藏数字化” 、 “信息结构” 、
14、 “信息政策” 、 “图书情报学历史与文化研究”及“图书馆行政与管理” 。 目前,北美地区图书情报所在培养学科馆员储备人才时,大多从学制或是修课选择两方面入手。然而,对于已经取得专业领域硕士学位者,或者是准备选修双联制学位者都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因为他们还必须再花上两年时间才能够获得图书情报硕士学位。另外,双联学位课程的学科选择也较少,大多是以人文或是社会科学为主,缺乏工程或是自然科7学等学科,这就导致图书情报所难以招募到理工科方面的人才。 4 北美地区的经验对我国学科馆员培养的启示 为了适应信息环境及其图书馆用户需求与行为的新变化,加强图书馆与各教学科研单位的联系,建立起通畅的需求与保障渠道,
15、帮助教师、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正在建立学科馆员制度。而北美地区作为现代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典型代表和当今世界图书情报学教育规模最大的地区,北美在学科馆员的教育、招聘等许多方面的确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一面。 4.1 提升学科馆员培养层次 从层次上看,美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属于以研究生程度为主的教育。美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具有高起点、高层次、生源起点高、专业背景多元的特点,它以较高的文化教育为入门基础,培养目标定位为信息资源管理专家。相比而言,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的生源学历起步较低,一般只有高中学历。进入大学图书情报专业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非专业课程上,学习专业课程的时
16、间大打折扣,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降低了学生的专业热情,使得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成为无本之木。所以,在我国的高校,图书情报学教育必须从高起点出发,减少本科层次的招生人数。少量的本科培养名额仅用来培养初级的图书情报工作人员或信息工作员即可。 4.2 强化学科教育与社会职业的贯通 在美国,许多行业都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准,对于入行者的学历要求比较高,在图书馆这个专业,要求从业者必须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硕8士学位。无论你原来的专业和学位是什么,只要进入图书情报行业,就必须拥有图书情报学硕士学位。相比而言,在我国的图书馆界,专业化水准较低,至今没有施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对于图书情报机构的招聘而言
17、,基本上什么专业的人都招,反过来则极大地影响了图书情报学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市场。 4.3 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和有机性 在美国的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的培养模式采用学分制,必修课比重较小,一般只有几门,而比重较大的却是选修课,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选修课多达几十门,甚至上百门。在我国,图书情报专业虽然努力减少必修课比重,但选修课的数量还是非常有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高校的选修课设置采用模块形式,模块内的课程紧紧围绕某个主题而设置。在我国,选修课的设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课程之间的关联度低,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所以,我国高校必须加大力度来丰富选修课的内容,同时要运用模块式理念,强化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18、提升选修课的有机整体性,为培养专家型的图书情报馆员服务。 参考文献: 1Rodwell, J.Dinosaur or dynamo The Future of the subject specialist reference librarian. New Library World,2001(102):48-52. 2Turtle, E.C.,& Courtois,M.P.Scholarly communication: Science librarians as advocates for change. http:/ 93Feldmann, L. Subject librarians in
19、 the changing academic library. 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Academic and Special Librarianship, http:/southernlibrarianship.icaap. org/content/v07n03/feldmann_l01.htm/2009(8):20. 4LeBeau, C. Transitions to academic libraries for business librarians and librarians response to adjunct teaching.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Finance Librarianship, 2008(3):295-309. (编校:马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