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同收入层级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需求变化趋势摘要本文采集了 1995-2011 年的统计数据,运用 AIDS 模型对我国城镇七个收入层级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不同收入层级家庭消费结构分别依次从生存型向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及最富裕型有序演进。收入水平、消费支出、价格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原因。2011 年各个收入等级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随价格波动相对比较稳定;衣着类消费比较容易受价格影响;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对价格变化却不敏感;随着人们收入等级的提高,对医疗保健用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呈跳跃式增长,而且受
2、价格影响较大;收入水平对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教育投入和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消费;居住价格对居住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结合城镇不同收入层级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应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服务业转型,调整制造业结构,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关键词消费结构;收入等级;城镇居民;几乎理想的需求系统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4-0014-07 一、引言 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居民消费需求这一研究议题日益引起重视,尤其在我国经济转型进程中内需驱动不足问题愈来愈突出的情况下,对城镇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
3、以及消费需求结构变化趋势等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有助于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促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提供很好的决策依据。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消费结构是指消费中不同商品或服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用品、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等八个支出子项。居民消费结构是经过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各环节运行形成的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是联合国划分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之一。考察消费结构也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优化消费结构对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而拉动我国
4、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意义深远。我国经济正经历着由投资拉动型增长向消费拉动型增长的转变,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最终消费需求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增加居民消费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点,但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居民消费支出对 GDP 增长率的贡献仅为 40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从理论角度讲,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消费政策,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3根据
5、中国统计数据 2012 年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计算公式为: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居民消费支出占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最终消费支出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二、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有了巨大的变化,关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问题的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穆月英、笠原浩三、松田敏信(2001)选择了两阶段消费需求系统模型对城市和农村居民分别建立联立方程组进行估计,通过两者的比较分析,进而对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系统加以考察。 1范金、袁小慧(2005)通过建立上海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 AIDS 模型,从动态角度研究了上海城市居民消费行为演化的动态特征。 2周津春(2006)采用 AIDS
6、模型对 2004 年陕西省、山东省和江西省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地区差异、市场发育、家庭规模等因素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 3袁志刚、夏林锋、樊潇彦(2009)利用 AIDS 模型探讨中国省际层面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问题。 4Li Baoku, Zhai Cuixia and Bao Weimin(2010)研究了中国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特征。 5孙凤(2002)认为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影响巨大,并通过 ELES 模型展开了估计。 6还有不少学者运用 ELES 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分别探讨了城镇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自价
7、格和交互价格弹性、边际预算份额等(如赵英会,2010;曹泽洲,2010;陈秋玲、曹庆瑾和张阿丽,2010;晏艳阳、沈楠和马洪帅,2011;章立东、王世群,2011;陈启杰、曹泽州、孟慧霞、王平,2011,等) 。 74樊茂清、任若恩(2006)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居民对能源、电、食品、消费品、消费服务等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性。8赵跃杰(2010)也运用面板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检验。 9 从文献回顾的情况来看,首先,尽管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问题的成果非常多,但分析中很少考虑不同收入阶层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消费结构是研究居民消费的基础,对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消
8、费结构进行细致的实证研究尤为重要。在全国层面研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文献并不少,但只有少数文献对我国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探讨,如赵卫亚(2003)建立了中国城镇居民的变系数 Panel Data 模型,分析了不同收入层次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差异。 10陈建宝、杜小敏和董海龙(2009)结合杜森贝利的消费函数和分位数回归技术对中国城镇按收入等级划分的居民消费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显示不同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不相同,并估算了这种消费倾向的具体值。 11晏艳阳、沈楠、马洪帅(2011)运用 ELES 模型对 2004-2008 年我国不同收入阶层城镇居民的各消费项目边际消费倾向和
9、需求收入弹性等进行了测算。 12总之,对我国城镇不同收入等级居民在不同产品和服务上的消费支出特征及其变化展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在实证研究方法上,国内外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主要方法包括线性支出系统模型(LES,Stone,1954)及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LIUCH,1973) 、几乎理想的需求系统模型(ADIS,Angus Deaton; John Muellbauer,1980) ,也有部分文献运用5了面板数据模型、Rotterdam 模型、超越对数模型(translog model)等展开研究。 关于 ELES 模型与 AIDS 模型,臧旭恒、
10、孙文祥(2003)通过比较分析指出,尽管 ELES 和 AIDS 模型都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但 AIDS 模型更直观、准确地表现出各种变量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更深刻地体现出结构分析的思想和方法,AIDS 模型也因此成为消费结构分析的得力工具。13范金、袁小慧(2005)同样认为 AIDS 模型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能对任何一种需求模型给出一个任意的第一位近似值;能正确满足选择公理;能完美地聚合消费者而不通过调用平行线性恩格尔曲线;有一个由家庭预算数据构成的功能形态;能通过在固定参数上的线形约束进行同次性和对称性检验。 14本文赞同这一评价,因而选择运用几乎理想的需求系统及与其相应的 AIDS 计量模
11、型探讨中国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用品、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其他商品和服务等七大类商品或服务上的消费支出特点及变化。 三、不同收入层级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国城镇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从内容和性质上都发生了变化。 总体上,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不同收入层级家庭消费结构分别依次从生存型向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及最富裕型有序演进。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 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 30%为最富裕。1995 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501%
12、,之后下降到 05 以下,62000 年降至 04 以下,为 394%,2010-2012 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357%、363%和 362%,与 1978 年的 575%相比,2012 年已下降 213 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结构处在不断升级过程之中本文数据除直接注明之外,均引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或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的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图 1) ,这一下降趋势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家庭中均呈现出来,各收入层级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最高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低于 30%,进入最富裕序列;中等级以上收入水平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低于 40%,达到富裕序列的标准;即使城
13、镇困难户和最低收入水平家庭,2010 年的恩格尔系数也分别为 4732%和 4615%,显示处于小康水平这一阶段。 再分别考察不同收入层级城镇居民家庭在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用品、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其他商品和服务等子项上的消费支出变化及特点。在衣着消费支出方面,中等偏上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及最高收入家庭都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而其他收入水平家庭在衣着消费支出方面表现出稳中有升的特点(见图 2) 。 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方面,所有家庭在 2002 年和 2003 年连续出现下降,且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下降幅度越大,但之后一直表现得非常平稳,且略有上升(图 3) 。 健消费性支出的份
14、额更大,而收入水平更高的家庭,在医疗保健消费性支出上的比重反而更少,如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从 2009 年开始,各收入水平家庭的医疗保健消费性支出均出现下降趋势,最高收入水平家庭的医疗7保健消费支出下降更明显,2010 年占比仅 58%,这与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可能有直接的关系(图 4) 。 2008 年尽管城镇居民家庭在交通和通信上的消费支出出现下降,但总体上看,自 2000 年开始,所有居民家庭在交通通信服务上的消费支出都保持着长期增长态势,且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家庭,如城镇最高收入水平家庭、高收入家庭及中等偏上收入家庭,在交通通信服务方面的消
15、费支出增长幅度更大(图 5) 。 从城镇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关于居住消费的支出情况来看,中等及以下收入家庭居住消费支出占比一直较大,比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从2001-2010 年占比始终在 10%以上,而中等偏上家庭、高收入家庭及最高收入家庭,除个别年份居住消费支出占比超过 10%(如 2003 年上述三类家庭居住消费支出占比分别为 1033%、1003% 和 1236%,这与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升温关系密切) ,绝大多数年份居住消费占比均低于 10%,且与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消费支出保持稳定不同,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支出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最高收入家庭的下降趋势更明显(图 6) 。 城镇不同收入水平家
16、庭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性支出从 2000-2005 年一直呈现增长态势,但之后回落,尤其是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低收入家庭和中等偏下收入水平家庭下降的幅度较大,高收入家庭及最高收入家庭下降的幅度稍小一些(图 7) 。 城镇居民其他项目消费支出于 2002 年出现大幅下降,此后一直保持大体平稳。 8四、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问题,我们采用中国统计年鉴1995-2011 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根据 AIDS 模型的原理,我们构筑不同居民家庭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支出函数式(1) 。考虑到收入差距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在(1)式中加入城镇居民收入
17、组虚拟变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将城镇居民收入分为七个层次: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并加入六个代表收入层次的虚拟变量,在此基础上, (1)式被修正为可计量的实证模型: wi=i=jijlog(pj)+ilog(X/P*) (1) wi=i+i1log(pfood)+i2log(pclothes)+i3log(pendu)+i4log(pmedi)+i5log(ptrans)+i6log(pedu)+i7log(phouse)+i8log(pother)+ilog(X/P*)+jjzj+ui(2) (2)式中 wi 依次代表食品、衣着、
18、家庭设备、医疗保健用品、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其他商品和服务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份额;log(pfood) 、log(pclothes) 、log(pendu) 、log(pmedi) 、log(ptrans) 、log(pedu) 、log(phouse) 、log(pother)分别为相应价格指数的对数;X 为居民消费总支出;P*为 Stone 价格指数;zj 为收入组虚拟变量(j=1,2,3,4,5,6) ;ui 为误差项。、 为待估参数。同样, (2)式需满足加总性、齐次性和对称性。 本文对(2)式采用似不相关回归方法(Seemingly Unrelated 9Regression
19、)进行估计。考虑到可加性的限制,同时估计八个方程会引起共线性问题,因此在估计时我们删去了最后一个方程,其系数由其他方程系数计算得到。本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 stata12 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了不同收入层级城镇居民各类商品消费支出变动的特征,以及 2011 年不同收入层级城镇居民各类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其实证分析结果与主要结论如下节所述。考虑到本文所使用的时间序列较长,我们对数据进行了面板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协整是成立的,这排除了“伪回归”的可能性。 1.食品消费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消费支出在所有消费支出中所占的份额,是国际上衡量国家和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的重要指标。2011 年我国城镇最低
20、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 04585 、04367 、04172 、03897 、03587 、03259 、02752。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我国城镇最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户已达到小康标准,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和高收入户达到富裕标准,而最高收入户达到最富裕标准。 实证结果表明,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下,居民收入水平越高,食品消费占总支出的比重越低。而且,收入等级对食品消费份额存在着显著负向影响,即食品消费占总支出的份额随收入等级的提高呈跳跃式增长。这表明,随着收入等级的提高,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可
21、能已经发生显著变化。 10此外,2011 年各收入等级城镇居民食品的自价格弹性均小于 1,缺乏弹性。这说明食品作为人们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随价格波动相对比较稳定。而食品的交叉价格弹性均为负数,这表明食品与其他生活用品存在着明显的替代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当其他商品价格上升时,居民对食品的消费会明显地上升。反过来,对于各收入等级居民,食品价格对其他商品需求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稳定食品市场价格,对于整个商品市场的稳定繁荣有重要意义。 2.衣着消费 衣着消费作为总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收入等级的变化,衣着消费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即随着生活水
22、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上的物质享受,更加注重个人形象,因此在衣着消费上追求时尚和注重美观,消费支出随之提高。 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各类商品价格对衣着消费都有显著影响。对于各收入等级的居民,衣着类商品自价格弹性为负,而且其绝对值均大于 1。这表明衣着消费比较容易受价格影响,衣服价格下降,使得需求大幅增加。衣着对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类商品消费的交叉价格弹性均为正,这说明衣着与这些商品消费是互补品。除此而外,衣服对其他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均大于 1,说明人们对衣服的需求容易受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当其他商品价格发生变动时,人们会考虑调整衣着消费,因为衣着消费需求对于城镇居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享受型消费,调整起来比较容易,从而衣着的交叉价格弹性比较大。 3.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