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审视与现代向度.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0252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承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审视与现代向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传承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审视与现代向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传承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审视与现代向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传承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审视与现代向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传承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审视与现代向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传承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审视与现代向度【摘要】历史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演进脉络,其发展体现出鲜明的历史阶段性差异,同时也具有明确的共同发展取向。现代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新思维、新元素和新方法。在社会转型期,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的过渡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中呈现出六大现代向度:环境从封闭性转向开放性;功能从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方法从散在化转向系统化;目标从社会本位转向人本位;思维从经验性转向科学性;从关注工具理性转向关注价值理性。【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史审视;现代向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

2、(2013)09-0051-05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 综观历史,尽管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零散的探索历程十分漫长,但终因国别、文化传统、时代与认识程度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研究重点和理论分野。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嬗变。中国古代奴隶时期就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西周在思想政治上强化以等级观念和天命观为核心内容的宣传教育。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2期。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是儒家礼教思想,用所谓的“三纲五常”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服从地主阶级的统治。封建社会除了用教化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注重倡导修身养性、自省自克,强调知行合一。这种

3、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化、政治化和生活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并成为人们的主导价值和行为取向。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包含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的德育体系,其机制是政统与道统的二元体系,是“王”与“圣”两支力量的交互作用体系;其主导意识是“中和” ,强调的是统一性、恒定性、包容性、泛化性:历史演变以承续性为主色调,虽曾进行几次内调,但始终“以儒为宗”并成为历史主流。 (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史论域集中于品德的形成、品德的构成、道德教育的过程等问题,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的

4、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论辩性色彩。主导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其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在历史上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双向的,对上作政治导向,对下作思想导向,教育内容囊括国家意识、法律意识、理性意识、未来意识等内容,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想、优化人的素质以及培养人的意志。中世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强制性色彩。在封建专制和基督教神权下逐渐发展,主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是教会。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益政治化和宗教化,把神学的荒谬赋予理性的光环,以人对神的依附3为主旨,思想专制,悖逆人性,为封建制度的合法性辩护。

5、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批判性色彩,以人的解放为主旨,追求人性的自由,以文化为武器,冲击整个思想领域。产生了一场巨大的思想革命。主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是思想家、艺术家、宗教改革家三支力量,他们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宣扬人的价值。当代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始自20 世纪,主要是进行政体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教育,主旨是培养与强化爱国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科学性,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为资产阶级服务,同时构成了社会性的宣传网络,更加具有务实性和内隐性。从而更易渗透而有效。 (三)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变迁。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逐渐形成,马克思主

6、义的基本原理及立场、观点、方法为其确立了根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后,思想政治教育才成为科学的政治行为、自觉的社会活动,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马克思曾说过,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马克思指出,共产党人必须“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进行理论宣传工作。这一时期,面临机器化大工业,需要理论的认定,无产阶级也需要理论的导引和提升,科学理论成为社会的普遍需要。列宁斯大林时代,以政治教育为主导,因为激烈的政治斗争对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严重威胁,因此需要以统一政治意志为主旨的政治教育,以化解内在复杂思想矛盾,抗衡外部政治

7、压力。列宁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重要作用,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灌输论” ,第一次提出“共产主义道德”4概念。斯大林在 1934 年第一次提出“政治思想工作”的概念,号召全党加强思想上政治上的工作。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权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健全,注重培养政治人格。注重政治价值的实现。 (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得到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把其渗透到工农运动中。 “三湾改编”把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了军队的民主主义。开创了军队的政治工作制度。在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

8、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包括对最广泛的社会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古田会议指出,从教育上提高党的政治水平,从而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到了第一位。这个时期确立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科学论断。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思想地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教育内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导向、凝聚作用日益凸显。中共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开展“三讲”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实效性、主动

9、性;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成熟期。综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立足当代,又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创建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5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兼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完成植根本土和面向全球的互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换。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转换的关系问题。其次,要处理好转换的历史向度问题。 全球化的“时空压缩”形成一个“传统” 、 “现代”和“后现代”在同一时空境遇中同时呈现与交织的图景。其

10、现代性解构和重构的双重作用逐渐显现。现代性引发社会转型,造成社会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与此相应,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现代化的挑战和考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并不等于说思想政治教育已经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必然是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遭遇冲突的过程。这就要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和现代的关系。 当今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在具体的目的、环境、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不同以往的新特点。照搬照套传统经验肯定

11、行不通。面对新情况、新特点又该如何继承?继承什么?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涉及的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认识问题。 对传统的理解,应当采取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务实的态度。首先,任何人、任何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阶段都不可能脱离传统。其次,传统能否被继承在于传统在新社会的有用性。传统本身具有双重属性,既可能会成为保守势力而成为阻碍创新发展的因素,也可能是文明智慧积累6而成为有力的习惯力量。在社会转型期,拘泥于传统和失去优良传统这两种现象都是要防止的。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变异性。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必须结合时代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既要有批判地继承,又要创造性地超越。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现

12、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割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继承性,旨在批判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诸要素进行现代传承、转化和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要通过“继承-转换-创新”逻辑理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我们主张超越性的继承,反对保守性的继承。继承本身就包含着改进、改善的意思。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古今中外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在无产阶级实践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是党的制胜法宝和重要

13、经验。其中基本的元素既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现在,因此,这些基本元素肯定要继承。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形成了较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体系。如方向原则、求实原则、民主原则、渗透原则、层次原则、主体原则、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等等。这些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当然都是应该继承的。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又是与时代进程、社会变革相适应的。对于那些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传统元素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即从传统的观察7视野、思维方式、功能定位、方式方法、价值理念、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形成新的现代观念和方法。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思维、统治功能、灌输手段、工具性价值、群众运动形式为主要特征。这些特

14、征是当时的时代产物,具有历史适应性,对于所处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具有巨大的意义。然而现代社会是多样性、总体思维、多元价值、多元主体的社会,因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视野亟需创新,实现现代转型。 综上,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与现代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对立又兼容的辩证关系。这种状态并不是互相对立、互不相容的消极状态而是共存的过渡状态。因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呈现出一种互动状态,处理两者关系的科学态度是传承与创新。 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代向度 历史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演进脉络,其发展体现出鲜明的历史阶段性差异。同时也具有明确的共同发展取向。现代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

15、了新动力、新思维、新元素和新方法。虽然处于现代社会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实现了现代性,但是在社会转型期,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的过渡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中呈现出以下现代向度。 (一)从封闭性到开放性:环境转向。传统社会是封闭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封闭性不仅体现在地理环境上,还体现在社会环境,乃至随之催生的人的思想上。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闭性依托于当时相对封闭的地缘环境、保守稳定的农业经济结构、正统专制的政治文化制度,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自在的系统。复杂的地理环境成为中国与外国的天8然边界,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保守性造成思想上的唯我独尊性:政治文化上的专制和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促

16、成了人们缺乏理性意识和封闭、内向的民族性格。这些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发展具有相对封闭性,比如社会环境封闭与半封闭、经济体制的单一性、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元性、政治理想的革命性、人格的依附性、教育方式的灌输性等。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闭性特征。 现代社会是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开放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还体现在文化的相互激荡,社会的开放程度,乃至随之催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兼容并蓄状况。开放的社会环境、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带来的各个领域和学科的相互渗透。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理论的界限,确立开放的教育

17、观念,并建立开放的教育体系,才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开放性环境和现代性语境,具有内在的开放精神,要突破传统,革新扬弃。不仅要强化系统内部结构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还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资源共享”的多维界面的形成,即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变革所期待的开放性互动格局旧。 (二)从单一性到多样性:功能转向。传统社会是总体社会。是突出政治的社会,一切从属于政治的社会。因此。处于这种封闭时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与此相应,政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对象、方法、队伍、体制、机制的根本标志和根本标准,也是唯一

18、标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单一的,这种单一性不是思想政治9教育本身所决定的。而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政治运动为中心,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政治运动首当其冲的手段,计划经济体制的集中统一性,从体制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为政治运动服务,经济发展得不到应有重视,文化领域被全面卷入政治运动之中。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只能突出地表现为单一的政治功能。 现代社会是多样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发生多样性的现代转向。全球化的外在环境带来的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信息社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使我国社会日益呈现出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现代思想政治教

19、育的内外环境日益开放,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面对新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政治单一性向多样性功能转化。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政治功能,还具有社会功能,通过提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经济建设。最重要的是具有育人功能与协调功能,关注个体需求和个体发展,调节人的思想及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际和谐、社会及世界和谐。 (三)从散在化到系统化:方法转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系统化趋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受传统思维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比较单一,以“灌输法”或“渗透法”为主,对于方法的研究

20、呈现出广泛、分散、具体的特点。这在传统的单一性社会可以实现统治功能,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多样性不10仅使外在环境出现复杂性。现实的人也出现多样的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需要。而且个体的人性是复杂的,造成了由个体组成的各种人类群体的人性更是纷繁复杂的。这就要求实现从传统的单一性、强制性“灌输模式”向多种人性化的“关心模式”方法的超越。 系统化是极为重要的现代思维方法。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是内在的多要素构成、外在多方面联系的统一整体,不再是单纯的政治行为或者是教育行为。在实践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性、综合性都在延伸,要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在理论上,思想

21、政治教育学科的纵深研究和横向联系都在发展,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的整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是脱离社会生活整体的孤立行为。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自觉,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组合放大效应成为可能。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特征更为明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必然实现由具体方法机械性组合及浅层分散性研究向理论化、体系化构建研究的转换路径,即由浅层组合走向系统综合阶段,反过来又从系统综合走向专题深入的新阶段,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超越与升华。 (四)从社会本位到人本位:目标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规定着其内容和发展方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明显呈现出从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位倾斜的走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定难以摆脱工具化倾向和实用主义,导致现实中对人的利益需求和价值诉求的漠视。自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以来,大多政治家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鼓舞人们起来革命,唤起人们建设国家的热情,维持社会安定,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