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敦煌石窟覆斗顶的考古学观察(下)内容摘要:石窟覆斗顶作为一种建筑形式,从建筑本身去寻访渊源应更可靠。覆斗造型不利溜水的平顶结构,限制了其在房屋建筑中的普及和应用;覆斗造型在墓葬建筑中却独擅胜场,尤其横穴墓室确立后,覆斗顶所特有的高敞通透的空间造型优势使之成为最主要的墓顶造型。河西地区两晋十六国墓葬继承了这一墓葬文化传统并积累了砂砾岩层墓室的工程施工技术储备;石窟营造直接借鉴墓葬构筑经验势属必然。故可确信,石窟覆斗顶直接取法于本地区墓葬。 关键词:房屋建筑;覆斗顶墓室;河西十六国墓葬;技术储备;窟室法于墓室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
2、4-0012-13 二 覆斗顶渊源管窥 敦煌石窟中的覆斗顶作为一种建筑造型,欲探讨其渊源,从建筑本身去寻访答案似更可靠。 (一)覆斗造型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 考古资料表明,正四棱台/覆斗状造型自夏文化起就成为夏王朝宫殿建筑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偃师二里头夏文化宫殿遗址 F1,现存夯土台基平面近方形,东西长 108 米、南北宽 101 米, “周围台壁呈缓坡” ,现存高 0.801.05 米1,为一典型的正四棱台/覆斗状台基,开我国古代2宫殿高台建筑之先河。甲骨文“京”字作:2,为宫室建于台基的象形,取“高、大”之意,西周时更成为“天子之居”镐京国都的专称。 台, 尔雅释宫曰:“四方而高曰台。 ”3
3、李耳老子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4可见台的基本结构与形式是:累土夯筑成顶部平整高耸的正方棱台/覆斗,其上再建宫室楼阁。当然,由于中国位于北半球,坐北朝南的居住模式出于最佳利用阳光资源和抵御凛冽北风的需要,宫室多为长方形,其台基则为上下底是长方形的四棱台(盝形) 。 台基的出现最初出自平整房基的建筑需要和防水、防潮的生活功能需要,此后又派生出审美和政治功能,即客观的巍峨恢宏气势这一美学感觉则又成就了帝王尊崇君临的社会政治意义,使得高台建筑成为自夏商以迄明清历代宫殿建筑的基本模式。春秋战国至魏晋时期筑台之风甚盛,台已摆脱“基”的范畴,虽台上仍建宫室,但台体本身反成主体。如楚灵王所建章华台“台
4、高十丈,基广十五丈”5,致有登台“三休”之谓。 傅熹年先生对近年发现的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建筑图像进行了研究,认为其中有 12 幅高台建筑图像的“屋顶四周为斜坡屋檐,中为平顶”(图 1-2)6,推测“这类屋顶应是中间平顶、四边坡顶的盝顶式屋顶” ,其中“盝顶”式屋顶的平顶部分是“用木梁枋上铺土坯” (图 3)687。此说如成立,则其时不仅台基为棱台/覆斗状,而且高台上建筑屋顶造型亦有呈棱台/覆斗状之例。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 109)于甘泉宫“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3来神仙之属”7。注引汉书旧仪云:“台高三十丈,望见长安城。”7479汉武故事:“筑通天台于甘泉,去地百余丈,望云雨悉在其下,望见
5、长安城。 ”8 洛阳灵台, “汉光武所筑”5547,是观测天象的皇家礼制建筑。后董卓火焚洛阳“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9。曹魏都洛,得以重修。 “黄初二年(221)正月,郊祀天地明堂。是时魏都洛京,而神祇、兆域、明堂、灵台,皆因汉旧事”10。 五经通义曰:“王者受命而起,所以立灵台灵台制度奈何?师说云积土崇增,其髙九仞,上平无屋。 髙九仞者,极阳之数;上平无屋,望气显著。 ”111974 年冬至 1975 年春,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灵台遗址建于古雒阳城南郊,位于今河南偃师佃庄镇岗上村。发掘表明,灵台中心建筑为一座方形夯土高台, “地面下的台基长度约 5
6、0米见方”12。史载台“高六丈” ,顶“方二十步”5547。东汉一尺合23.75 厘米,则原高 14.25 米,顶边长 28.5 米。现测得顶部边长 27.5 米,较水经注所载误差仅 1 米。其建筑造型采用了规范的覆斗状(图 4-5)1335-336。 以上资料表明,覆斗造型虽很早就见于宫室建筑,但此后覆斗造型的应用仅限于特殊建筑1,并未能在房屋建筑中普及应用。这显应系覆斗造型本身的结构局限所致。覆斗造型虽顶小底大,但如用作建筑顶部,由于当时的材料局限2,其上部平顶毕竟不利溜水。可以说覆斗造型自身形成的弊害,限制了其在房屋建筑中尤其屋顶的应用。 (二)墓葬中的覆斗造型 4墓葬建筑作为古代建筑的
7、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其营造史可以说与房屋建筑基本同步。棱台/覆斗状造型亦很早便应用于墓葬建筑中。 1. 墓葬封土的覆斗造型 棱台/覆斗状建筑形式,很早就应用于墓葬建筑的地面封土。史载上古三代“墓而不坟”133、 “不封不树”14。考古资料证实上述文献记载基本是可靠的。春秋以降,墓葬上覆封土“坟”逐渐流行。关于其时封土形制,子夏对来奔孔子之丧的燕国客人说孔子曾言:“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 ”13郑玄注:“封,筑土为垄。堂形四方而高。 ”孔颖达疏:“封谓坟之也,若如堂基,四方而高。 ”“坊,堤也。堤坊水,上平而两旁杀,其南北长也。”即孔子见过的坟丘,有的四方形如
8、堂基覆斗状;有的如堤坊(坝)长方形覆斗状;有的如覆屋檐(两面坡) ;还有的峭如斧刃。墓葬封土出现伊始,虽形制不一,但覆斗形态最为常见并以此为贵。湖南临澧九里春秋楚墓封土现仍呈覆斗状(图 6)15。春秋晚期浙江安吉八亩墩、九亩墩越王墓封土高约 10 米, “其平面形态做四隅圆角的长方形,外观似覆斗形”15174-175。可见孔子所言其见“封之若堂”之言非虚。 覆斗状上小下大的方正造型,显应系当时流行的高台宫殿建筑的翻版,在结构上本身就具有沉稳持重的视觉特质,而大型覆斗更平添雄伟庄严的心理效应。因而,春秋以降,覆斗状封土更成为秦始皇至宋代帝陵的不二之选(唐代虽由于太宗之故多“因山为陵” ,然凡堆土
9、为陵的仍做覆斗形,如高祖献陵、敬宗庄陵、武宗端陵、僖宗靖陵等) ,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礼记礼器:“有以大为贵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5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此以大为贵也。 ”16覆斗状封土取法于高台宫殿,以此可见其强烈的象征意义。 战国时期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北的秦公陵园, “南陵封土外形为覆斗状 ,现高 14 米,底边长约100 米。顶边长 40 余米” 。 “北陵南距南陵 145.8 米。封土外形为截锥体,现存高度 17.5 米。底边长 60 米左右。顶边长约 10 米”17。 秦始皇陵空前绝后的宏大建筑标志着中国古代墓葬构筑的顶峰,其地面大型夯筑封土虽经两千余年岁月侵蚀,现底部边长
10、 355 米,顶部东西边长 34.5 米,南北边长 20 米,高 34 米。 “今所看到的秦始皇陵封土是一座人工堆积起来的巨大的平顶四方锥形台体” (图 7-8)18,实即正四棱台/覆斗状。 自上世纪 60 年代起,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以及陕西考古工作者结合文献记载,对西汉 11 代帝、后陵进行了系统考古调查、勘探并对相关遗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考古发掘,基本厘清了西汉诸帝陵的名称、位置、布局、结构。除文帝霸陵“因山为藏,不复起坟”外19,其余 10 代帝、后陵均延续了始皇陵陵上封土的覆斗形态(图 9-10)201。 河南永城夫子山一号梁王墓虽于山腹“斩山为郭,穿石为藏”5757,但其却于墓室上方相应
11、的山顶夯筑覆斗形封土21。 两汉时期中小型墓葬虽发掘较多,但公开发表的考古资料却很少记录封土状况。河北万全县北沙城汉墓和阳高县汉墓地面封土外观如馒头状,但其实测图却表明原为覆斗形15191。 东汉以降墓葬无论大小均流行圆形坟丘。 需要注意的是,魏晋时期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墓葬却流行覆斗状封土,6这一作法甚至成为这一地区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22-23。 2. 墓室顶部的覆斗造型 墓葬作为人类归宿的最后设施,其历史可以说与人类本身一样古老,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竖穴土坑墓是最古老也是人类使用时间最长的墓葬形式。上古三代,虽受竖穴的限制,在形制本身很难有大的突破,但人们已开始极力从
12、与之相配合的棺椁中去完成其对生前居室的追求。如左传成公二年载:“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重器备,椁有四阿,棺有翰桧。 ”24四阿乃天子、诸侯所用庑殿顶宫室的突出特征1,椁作四阿,显取生前所居宫室之象征。 西汉初,墓葬虽仍延续竖穴土坑墓模式,但一些墓葬中木构椁室在结构和形制上极力模仿地上建筑的倾向更为突出252;另一方面,发端于战国晚期秦国土洞墓这一在地下构筑立体埋葬空间的新的墓葬形式横穴墓室则在武帝以后不断发展完善并成为墓葬的主要模式。从而为以往于竖穴土坑中以椁为室3的墓葬传统向在地下构筑横穴墓室这样一种墓葬变革铺平了道路,而地下横穴墓室模式的确立,使得自史前时期开始流行了数
13、千年的竖穴土坑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古代墓葬文化的核心是“事死如生”4,地下横穴墓室尤多室墓的使用,为象征性挪移生前居室提供了条件。墓葬建筑平面布局及立体形态的居室化和宅第化成为墓葬建筑的重要标志和墓葬制度规范。因应于这一时代潮流,汉代人们在石刻题记中将地下墓葬建筑视作宅第而称“宅” 、 “第” 、 “室” 、 “堂” 、 “舍” 、 “府舍” 、 “室宅”等5。 7横穴墓室使用的早期受原竖穴土坑墓椁“室”的影响墓室顶部尚多为平顶(图 11)21图版:1,26,但很快各种仿自房屋建筑的“人”字形屋殿顶(图 12)27、双脊屋殿顶(图 13)628和拱券顶(图 14)29即应用于墓室之中。 东汉
14、时期是横穴墓室逐渐完善的最重要的历史时期。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的正四棱台状墓顶/覆斗顶1、穹窿顶,成为东汉及以后最为普遍和最为重要的墓顶空间造型。尽管对于覆斗顶某些学者有不同认识(图15-16)2,但这类墓顶造型本身却成为横穴墓室立体化成熟的标志。多室墓流行前、中室覆斗顶后室券顶模式。而多室画像石墓流行依墓室平面的不同分别作覆斗顶和盝顶。永城县太丘 M1 东汉早期画像石墓前室为覆斗顶,中、后室为盝顶(图 17)30。河南省襄城县茨沟东汉中期画像石墓在前、中、后室的框架内于前、中室两端分别加筑侧室,形成多达 7 室的复杂宅第化格局,其中左、右前室和左后室均作覆斗顶3(图 16)31。安丘董家庄东汉画
15、像石墓则除甬道券顶,前、中、后室均做盝顶4(图 18)32。沂南东汉晚期画像石墓更是多达 9 室,其中前、中室中部立承梁柱,以梁为界,前、中室分别叠涩收成四顶,计 9室 11 顶,其中前室的东西两侧室作覆斗顶,其余 9 顶均为盝顶(图 19)33。 覆斗造型应用于墓室顶部,可以说是墓葬建筑的创新,使得墓室中央纵向空间得以拓展。墓葬前室覆斗顶相较于后室券顶的崇隆,遂使墓葬仿像宫、寝的前堂后室格局得到确立和普及。 河西走廊地区墓室覆斗顶的出现基本与中原同步,而且自东汉中期8直至两晋时期,覆斗顶一直为这一地区墓室顶部造型的主流。 武威地区磨嘴子、五坝山、旱滩坡等汉代墓群曾先后经过正式考古发掘,蒲朝绂
16、先生对武威地区汉墓进行了形制和断代的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武威地区覆斗顶墓室贯穿于东汉中晚期34。 魏晋时期墓葬发掘较多,在东起武威西至敦煌的整个河西走廊地区,无论砖室墓抑或土洞墓、无论多室墓还是单室墓均流行覆斗顶。前者如嘉峪关新城、酒泉丁家闸、敦煌佛爷庙湾诸画像砖墓中的前、中室2211,35-36;后者如敦煌祁家湾、佛爷庙湾墓群诸两晋墓葬,构筑于敦煌故城东西两端的戈壁滩上,戈壁滩特有的粗砂、砾石地质结构难免致墓室壁面粗糙,然凡“顶部保存完好的多为覆斗顶(图 20)239,37-38。其中祁家湾墓群中一些墓葬位于戈壁滩中的党河故道,其覆斗顶及上凸藻井在古河道淤积的泥沙层条件下则修制的较为规整细腻2
17、326,图版:2。 相较于墓室平顶的压抑和屋殿顶的狭仄,墓室作覆斗顶,其最大特点是顶部的增高和扩展。而这一墓葬顶部造型的变化,与其时所行丧礼的需要不无关系。先秦时期礼,作为当时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渗透和涵盖了制度文化的各个方面。 论语为政谓“死,葬之以礼”39。作为最重要的凶礼丧礼已高度规范化。 周礼春官冢人条载:“大丧,既有日,请度甫竁,遂为之尸凡祭墓,为尸。 ”40据礼制,在营墓穿圹之前及埋葬藏形之后,均要在墓地举行由活人扮作受祭者(尸)以祭祀地下神祇后土的祭墓之礼(尸祭) 。两汉之时,祭墓仍盛行不衰。王充论衡四讳篇载时俗“被刑之徒,不上9丘墓” , “若至墓侧,不敢临葬” 。其
18、义有二:“以徒被刑” “形毁不全” ,故“愧负刑辱” , “惭负先人” (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此外, “缘先祖之意,见子孙被刑,恻怛惨伤,恐其临祀,不忍歆享,故不上墓”41。汉代流行的壁画(含画像石、画像砖)墓虽反映了其时崇华尚丽的厚葬流俗,但夸强示富、说教述德显然是给入墓祭奠和观礼之人看的1。东汉时期横穴墓室内常设祭台,上置祭器(案、杯、洗、勺、盘、尊等) 、祭品(鸡、 、羊、猪、牛骨等) ,可窥墓内祭奠之一斑(限于篇幅不赘举)2。敦煌佛爷庙湾西晋墓中此俗仍盛(图 21,图版 18)3。 地下横穴墓室处理成覆斗顶,在工程结构上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四向分解,重
19、心稳定,具有较强的稳固性。拓展的纵向空间及其上小底大的造型,会给入墓设奠行礼的亲属、来宾以通畅舒展和稳定之感。有学者认为在地下埋葬设施中,祭祀空间与埋葬空间的分离状态成为以前堂后室为中心的基本形制的定型化和成熟化的标志1592。可以说因应东汉时期盛行的墓内设奠之俗是墓室覆斗顶出现和流行的重要原因,从而使得覆斗顶在墓葬建筑中独擅胜场。 3. 覆斗顶墓室的壁画装饰及布局特点 地下横穴墓室立体化在安全、适用的同时,也为墓葬的内部装饰进一步创造了条件1;而其地下宅第化的倾向,则为其采用借鉴房屋建筑的装饰方式提供了可能。因而画像石、画像砖等壁画墓应运而生。其中覆斗顶宽阔高敞的空间特点也为墓内壁画的布置和
20、绘制提供了便利,同时覆斗顶墓葬中的壁画装饰也形成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布局规律。 洛阳西汉昭宣时期卜千秋壁画墓为双脊斜披顶,尚属横穴墓早期阶10段,其壁画绘制和内容亦较简略,但此滥觞期墓内壁画特定内容与墓室位置的对应联系已呈现出规律性的格式。该墓由主室和四个侧室组成,壁画绘于主室。后室平面长方形,顶部作双脊斜披顶,构成断面成梯形的天井,壁画布置于门额内上方、天井的脊顶和后壁山墙上部梯形壁面。其中脊顶绘伏羲、女娲及入墓主夫妇升仙场景;山墙上部梯形壁面绘猪首人身“蓐收” (图版 19)42。宜阳尹屯新莽壁画墓已分别以藻井、四披作为绘画单元,分绘日、月和青龙、神人等(图 22)43。 东汉中晚期是壁画墓的
21、极盛期。安丘董家庄东汉晚期墓,使用画像石 103 块,画像 70 幅(含地栿) 。该墓均覆斗顶,封顶石和顶部四披亦布满画像,画像内容为象征天上世界的诸神和奇禽异兽:伏羲、女娲、三足乌、九尾狐、玉兔、蟾蜍、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仙人戏虎以及龙、朱雀、瑞兽等(图 23A-B) 。反映墓主日常生活的车马出行、拜谒、乐舞百戏、渔猎以及历史故事等则布于各室壁面329-22。而东汉晚期沂南东汉画像石墓、武威雷台东汉墓盝顶与莲花藻井的组合(图 24-25)335-9,44,表明新的文化因素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上述壁画布置已具有模式意义。 河西走廊西部地区的画像砖墓是这一地区的重要文化特点之一,多室墓中除后室券顶,前、中室均覆斗顶。但画像砖属小砖画,一砖一画,即绘于小砖再镶嵌于墓壁,而砖室墓由于顶部内收发券的需要,顶部只能平砖错缝叠砌,以便叠涩收顶,故覆斗顶四披均无画像2211-17,2316-17,24-25,34。然而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壁画墓虽亦砖室墓,但其于砖壁敷施地仗“薄施筛过的草泥一层,再于表面施一层极薄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