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历史的视角看待当前国际体系的转型.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0466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世界历史的视角看待当前国际体系的转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世界历史的视角看待当前国际体系的转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世界历史的视角看待当前国际体系的转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世界历史的视角看待当前国际体系的转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世界历史的视角看待当前国际体系的转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从世界历史的视角看待当前国际体系的转型【摘 要】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国际关系的缘起。至此以来,国际体系出现过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是从分散的区域性体系向集中的全球性体系转型;第二次是从以欧洲主导的全球性体系向以美国主导的全球性体系转型。当前国际体系正面临着第三次转型,文章将从世界历史的视角分析前两次国际体系转型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探索国际体系转型的一般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国际体系;历史;转型;中国 一、历史进程中的国际体系转型 “国际体系”是国际政治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这些词语中, “体系”是一个需要我们首先辨析的词语。体系是相同或相类似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

2、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 国际体系出现过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是从分散的区域性体系向集中的全球性体系转型。公元 1500 年前后,世界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生产力不甚发达的前资本主义时代,主要存在着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和欧洲秩序三大彼此相对隔绝的地区性国际关系体系。这时期的国际关系体系还处于分散发展的阶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全球性的国际体系。1492 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成为全球性国际体系形成的起点。欧洲经济、科技的发展及地理大发现,使东西方各个文明的联系更为便捷,同时也使世界开始逐渐联成一个整体,各地区相对隔绝、封闭、独立发展的历2史终结。三十年战争后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家主权原则,

3、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建立。工业革命以后,技术的进步使欧洲列强对殖民地的征服和统治更为容易,列强不断地在亚太、非洲进行扩张,将亚洲、非洲、美洲纳入欧洲人建立的国际体系之中。到 19 世纪末,当美国和日本这两个非欧洲强国崛起之后,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体系才扩展成为一个全球性体系。 最能显示全球性国际体系到 19 世纪末基本形成的指标莫过于欧洲人对世界陆地的控制程度。根据保罗?肯尼迪的统计, “1800 年,欧洲人控制了世界陆地的 35%,到 1878 年这个数字上升到 67%,1914 年超过了 84%”。另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指标是到 19 世纪末,作为完整统一,囊括全球的国际体系及经济基础的、

4、统一的“世界经济体”大体形成,这个统一的“世界经济体”除囊括被沃勒斯坦称为“中心区”的欧美以外,还囊括被称为“边缘区”或“半边缘区”的广大亚、非、拉地区。 国际体系的第二次转型大体是以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为起点,到冷战结束为终结,历时大约一个世纪。这次转型的基本特点是由欧洲主导的全球性国际体系向美国主导的全球性体系的转型。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洲仍然是世界的中心,牢牢地把握着世界的主导权。但此时美国的工业生产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在国际体系转型的一个世纪里,世界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场“冷战” 。当欧洲延续了几百年的均势被德国的崛起所打破,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交战双方两败俱伤时,

5、美国的援助成为恢复或建立欧洲秩序乃至世界和平的关键。欧洲的衰落与美国的崛起是一个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美国利用欧洲的衰3落把自己的势力和影响扩张到全世界,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稳稳当当爬上了超级大国的宝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美国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 1/2,军事力量遍布世界各地,同时还是核武器的唯一拥有者,从而彻底完成了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地位的升移。同时美国在这一时期展现出了一种新式的霸权形态即制度霸权。美国按照自己的理想建构世界新秩序。 冷战的爆发将世界分为东西方两大阵营,美国的霸权地位也不断受到苏联的挑战。但冷战并没有阻碍美国的科技发展、制度创新和经济活力,同时也没有使它

6、所创设的世界性的制度安排停滞不前。从另一方面看,苏联威胁增强了美国内部和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凝聚力。相反,苏联为了建立和维持与美国的战略均势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冷战的终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真正主导了全球性的国际体系。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这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美国相继替代了之前主导国际体系的英国,战胜了与美国争夺新国际体系主导权的德国和苏联,最终成为 20 世纪国际体系的主导者。 二、两次国际体系转型的共通性 从近代以来两次国际体系转型的历史过程,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者的共通性: 其一,国际体系转型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第一次国际体系的转型大约经历了 4

7、00 年,其中转型过程就耗时 300 余年,威斯特伐利亚4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一个全球性的国际体系建立起来,这仅仅是一个在欧洲范围的欧洲体系,只有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当美国和日本这两个非欧洲强国崛起后,欧洲国际体系才扩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国际体系。英国在第一次国际体系的转型过程中斗争了 3 个多世纪,然而,其享用国际体系主导权仅仅只有不到半个世纪。第二次国际体系的转型前前后后总共经历了大约 100 年,转型过程就大约耗时 90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欧洲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国际体系转型的完成,因为随后而来的是美苏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展开的“冷战” 。只有到冷战结束,第二次国

8、际体系的转型才完成。然而,美国真正独享全球国际体系主导权才 10 余年。 其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始终充斥着国际体系转型。国际体系转型的过程也是各个强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争霸与反霸始终贯穿于国际社会。从 16 世纪开始,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相继称霸。同时,国际体系的转型还充斥着强权政治,15、16世纪欧洲经济、科技的发展、民族君主国的建立以及地理大发现促成了西欧的兴起,也使欧洲在世界上确立了其对于其他地区的领先地位,武装起来的欧洲在全世界掀起了瓜分狂潮,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几乎整个世界被瓜分殆尽。美国在成为世界强国之前就已经表现出霸权主义的迹象,打着

9、“门户开放” 、 “门罗主义” 、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等旗号,把触角伸到拉丁美洲和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性超级大国,其霸权主义行径更加明显,如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六十年代年的越南战争中的暴力行为。 其三,国际体系转5型中充斥着争霸战争和国际动荡。根据汤因比、莫德尔斯基等人的大跨度研究,在两次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中,存在一个“以一世纪为周期” 、或者说以“100 年多一点”为周期,反复出现大国争夺国际体系主导权的“战争和平周期”或者说“世界战争” ,这包括 1494-1516 年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意大利以及在太平洋上的战争” 、1580-1609 年西班牙对荷兰的战争

10、、1688-1713 年“路易十四的战争” 、1792-1815 年的“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 、1914-1945 年的两次世界大战等。据加拿大学者卡列维?霍尔斯蒂更详尽的考证,从 1648 年到 1989 年的 341 年间,全世界共发生各类战争 187 次,平均每隔不到两年就有一次战争。这些战争或者是大国之间直接争夺国际体系主导权的战争,或者与大国争夺国际体系主导权有关联。而按其他一些学者依据不同的战争标准进行的研究,在此期间的战争频率甚至更高。如英国学者理查森认为从 1820-1949 年共发生了 317 场战争,几乎每隔半年就摊得上一次战争。总之,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也是战争与动荡持续不

11、断的过程。 三、历史启示对当前国际体系转型的意义及中国应对 当前国际体系正面临着新的转型,如何转型以及向什么方向转型,这不仅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前两次国际体系转型的共有性,对当今国际体系转型有以下历史启示: 其一,未来的国际体系将更多地反映非欧洲国家的观念。在过去的500 年中,欧洲国家之所以能主导世界,是因为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以及文化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经济指标而论,1800 年,欧洲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的份额尚不到 30%,包括中、印在内的非欧洲6国家则占近 70%。但到了 1880 年,因科技和工业革命推动,美国和欧州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

12、的份额急剧上升到近 80%,其中英国一国占 22. 9%,而欧州国家所占份额降至 1/5 左右。正是这种新获取的经济优势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军事、科技和文化实力优势,使欧州国家、尤其是英国掌控了国际体系主导权,也支配着非欧洲国家的命运。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虽然欧洲国家战后经济凋敝,工业损失殆尽,但美国从欧洲手里接过了接力棒。二战后,美国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黄金储备占 74.5%,工业生产总量占 53.4%。美国武装部队总人数长期维持在 300 万以上,美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支海军,它以航空母舰为核心拥有 1200 多艘战舰和 50000 多艘其他船只。战后,美国在海外建立了

13、 480 多个军事基地,在 56 个国家驻有军队,美国的势力扩展到全球范围。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连续增长 122 个月,到 2000 年,其 GDP 比 1990 年飙升 3 万亿美元,占世界 GDP 比重的 30%。此外,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美国股市是全球股市的“龙头” ,占全球股票市值的 42%,其走势对欧洲、日本及亚洲新兴市场的股市有着直接影响。 但是, “9?11”事件的发生使美国上扬的势头被打断,非西方国家力量上升,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美国受反恐及其他因素牵制,硬实力与软实力双双衰退;二是欧洲重要国家的综合实力一直呈下滑态势,且欧洲在政治、外交方面与美国

14、之间,有渐行渐远之势;三是俄罗斯停止了战略摇摆,从冷战后初期的向“欧洲体系”回归再次转向脱离“欧洲体系” ,寻求“走自己的路” ;而最重要的是第四,以7“金砖四国”为首的非西方国家呈普遍崛起态势。 其二,大国的地位与作用将在未来国际体系中呈下降趋势。前两次国际体系的转型证明,国际关系本质上是大国政治,大国在国际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然而,在 21 世纪新的国际体系建构之中,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发生改变。首先,因为大国的数量在增加,在历史上,英、俄、普、奥主导维也纳体系,英、法、美、日、意主导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苏主导雅尔塔体系。但在 21 世纪里,印度、巴西、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都开始具有大

15、国的实力。欧洲的英、法、德、意也想以独立大国的身份来处理国际事务。这意味着大国的“门槛”和“标准”在降低,这也说明了大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在不断地降低。其次,大国的地理分布也在变化。自威斯特伐利亚时代建立到雅尔塔体系时代,所有的大国基本上都是西方国家,但在 21 世纪中,非西方大国将明显增多,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报告转型的世界:2025 年全球大趋势预测,到 2025年,中、印两大国将超过日、德等,跃居世界“最大经济体”排行榜的前三甲;而到 2040-2050 年间,中、俄、印、巴等四国 GDP 的“全球份额”将超过“G7”的份额。到 2050 年,世界前七大经济体中,西方大国将从目前的 6 席

16、降为 2 席;世界前 10 个人口大国中,西方大国将只保持1 席。这些非西方国家的崛起,势必会改变自为维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西方所确定的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则。 其三,竞争与冲突在未来国际体系转型中会继续存在。国际体系的转型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充满着竞争和冲突,预期未来国际体系的转型同样如此。但核武器的存在,使得核国家间不敢轻易发动大规模8的战争,因为在核辐射无法消除之前,核武器仍然是抑制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当前国际体系的转型中,中国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肯尼迪著.没有永久的霸权M.劳垅,郑德鑫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2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3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J.世界系统. 4 加卡列维?霍尔斯蒂著.和平与战争:1648-1989 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M.王浦劬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美保罗?肯尼迪著.没有永久的霸权.第 10 页. 6 林利民.21 世纪国际体系转型析论J.现代国际关系, 2009(06). 作者简介:李星霖,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