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认知过程视角下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1598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认知过程视角下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翻译认知过程视角下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翻译认知过程视角下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翻译认知过程视角下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翻译认知过程视角下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翻译认知过程视角下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研究摘要 基于对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和翻译认知过程的研究成果,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的内涵,构建以记忆系统为核心的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模型。研究表明,译者控制加工是译者确定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译者自动化加工是译者快速理解表达的过程。后者主要加工译者的常用词汇及句型,为长难句及语篇的控制加工提供可能。译者加工模型研究显示,自动化加工是控制加工的基础,控制加工可修正和弥补自动化加工的缺漏。两者并行互补,均强调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互动。如何培养学生译者将其控制加工能力更有效地转化为自然娴熟的自动化加工能力应是翻译教学的方向。 关键词 译者

2、控制加工;译者自动化加工;记忆;译者加工模型 中图分类号 H31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1010504 一引言 翻译过程是一种认知加工过程。 “认知”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其中“获得”指知识是如何在记忆中存贮的,以及贮存什么样的内容,强调“心理结构” ;“使用”指知识如何被使用和处理的历程问题,强调“心理历程”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概括为认知加工1。要揭示翻译过程中译者大脑这个“黑匣子”的秘密,译者“心理结构”和“心理历程”的研究必不可少。本文基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与翻译认知过程的研究,拟证2明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在翻译过程中的存在性,解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

3、步构建译者自动化加工和控制加工的认知模型并阐述其相互关系。了解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的关系及其与记忆系统的互动,有助于对译者语言认知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对提高翻译质量,培养翻译人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一)翻译过程中认知信息加工方式 国内外翻译研究者将认知心理学中的三组信息加工方式,即自上而下加工与自下而上加工、平行加工与序列加工、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234,应用到翻译过程研究中,但他们较多关注的是前两组加工方式,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信息加工的方向性,而后者关注的是信息加工的语言媒介1。目前对于翻译过程中的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研究较少,对其定义也欠清晰的解释。因此本

4、文将结合翻译过程的研究成果与认知心理学理论,证明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在翻译过程中的存在性,并尝试阐述翻译中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内涵。 (二)理论基础翻译认知过程理论与实证研究 刘绍龙5(2007)对比 Bell67的翻译过程,在肯定其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对 Gagne(1977) 、Carroll(1999)和 Reed(2000)三位学者针对信息加工的分析和理解,构建了口笔译信息加工过程与方式。该模型与 Bell 的翻译过程模型认为:在翻译过程以原语文本为始,译语文本为终这一信息循环加工的心理过程中,译者通过自身的认知机制对原语文本信息进行解码、语义转换及编码,需调用大脑中已有的先知识

5、和先经验,该过程离不开记忆系统的参与者。但刘绍龙模型与 Bell 模型3也存在差异,其中最明显的是刘绍龙模型以记忆系统为核心机制,明确记忆系统的分工,加强长时记忆的作用,突出工作记忆的功能89。笔者比较刘绍龙与 Bell 两种模型,受刘绍龙的口笔译过程模型的启发,发现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不能完全概括翻译的认知过程,因此认为有进一步研究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两种方式的必要性。 研究学者也借用认知心理学方法对翻译认知过程进行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策略、翻译单位及自动化(automaticity)等方面101112。回顾前人研究笔者发现:对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译者需借助各种翻译策略,从而

6、耗费大量认知资源。相反,对于某些相对译者本人而言属常用词汇或常用结构,译者能够迅速搜索到目的语表达,而无需或只需使用少量认知资源。据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翻译单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译者无需利用认知资源的翻译单位;一类是译者需利用大量认知资源的翻译单位(即需解决的翻译问题) 。 此外,笔者还发现,长时记忆中的“常用结构存储”及“常用词汇存储”6为译者自动化加工提供了可能。刘绍龙2翻译过程模型在工作记忆加工方式中增加了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也为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加工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前人实证研究中,笔者发现译者的TAPs(出声思维)报告中既包含其利用翻译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存在流畅说出目的

7、语文本的现象,如 Tirkkonen-Condit13实验中译者的自动化处理现象(automatic processing phenomenon) ,Kiraly14通过实证研究构建的翻译过程模型中的译者控制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与非控制加工( uncontrolled processing ) 。综上可见,4前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较好地证明了这两种译者加工方式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存在性,为本文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3 年第 1 期王湘玲,陈罗霞:翻译认知过程视角下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研究三

8、构建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模型 根据 Carroll (1994)15对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的心理学定义,结合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成果,笔者认为控制加工即译者在长时记忆中搜索不到与原语相匹配的目的语信息时,通过各种翻译策略解决问题的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译者消耗大量的认知资源;译者自动化加工即译者能够快速地在长时记忆中提取与原语相匹配的目的语信息、完成原语的理解及目的语表达的翻译过程,在该过程中译者无需消耗或只需少量消耗认知资源,是直觉式的加工。两者发生于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互动之中。 (一) 原语的接收、解码与记忆 翻译理解的过程本身就是加工的过程,是译者经历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9、译者加工的信息既包括来自原语文本中词汇、句子、语篇三层面信息,也包括从长时记忆中激活提取的信息。译者的长时记忆为原语的解码提供知识和经验,其中丰富的词汇知识使常用词汇的搜索提取及加工非常迅速,其速度之快几乎可自动化。除常用词汇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会遇到生僻词、难词,这时需先将其信息暂存入工作记忆,利用长时记忆中的先知识和先经验对其进行加工,此过程中译者消耗的认知资源由加工难度而定。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加工的词汇信息可分为三类:常用词汇,生僻词汇及语境词(在不同语5境中有不同意义的词汇,详见表 1) 。对于常用词汇的信息加工,译者无需或只需消耗极少的认知资源,属自动化加工;而后两者需译者

10、结合语境利用翻译策略进行解码加工,从而译者需消耗大量的认知资源,属控制加工。16 在句子层面上,理解简单句时,译者能够很快地识别其结构获得信息;对于常用结构句型,译者亦能在记忆中快速提取相关知识对其进行解码;两种加工过程无需或只需很少的认知资源,是自动化加工。而在加工长难句型时,译者则需使用大量的认知资源,是控制加工。看下面三个例句(来自笔者任教高校中 MTI 一年级学生的翻译练习): 例 1.Consciousness is one of the hardest things to define. 例 2.Although most industrialized nations manufa

11、ctured airplanes,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major supplier to world market. 例 3.Individuals, sectors, and industries who are successful will be those who innovate, develop new ideas, employ new technology, manufacture new products and deliver new services. 表 1 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层次范例 (依据笔者 MTI 学生译者的翻译练习) 控制

12、加工自动化加工词 汇生词: autarchy, enamel, matriculation, sanction, chassis,stenographer, coterie, reptile, enzyme, 6carburization, pledge, insomnia, engrossed, mercurial, piddling, corpulent, cramp 语境词:backbone: 支柱,骨干,骨气,毅力,决心 publicity:宣传,广告,公开,注意 address:演说,从事,忙于,致辞 equity: 公平,普通股,抵押资产的净值常用词汇:person, friend

13、, school, student, hope, environment, building, house, street, industry, society, food, money, wage, know, study, read, pay for, make sense, for example, improve, cause, comfortable, different, beautiful, various, present, small, competitive, healthy 句子长难句简单句及常用句子结构语篇主题意图及逻辑关系 例 1 是一般主谓宾结构的简单句,其中形容词

14、最高级用法也是较常见的;例 2 是常见的表转折句型;译者理解该两类句子结构时,能够利用长时记忆中的常用结构储存迅速获得其意义,无需或仅需少量使用认知资源;例 3 是比较复杂的长句,译者在加工这类句型时,需分析其结构,找出句子主干,不断地回顾前文,需占用大量工作记忆资源。 语篇理解主要是针对语篇的主题及结构进行分析,获得语篇意图。译者在理解词汇、句子意义后,需利用自己的先知识和先经验理解语篇逻辑关系,对语篇的主题与整体意图进行解码,存入工作记忆,制约词汇和句子选择,笔者认为其加工过程较难自动化。 (二)目的语的编码、表达与记忆 7翻译表达是译者对原语信息编码,并产出目的语的认知加工过程,其过程需

15、调用记忆中的目的语知识。表达过程同样经历了从词汇到句子再到语篇三个层次。 译者 L1 和 L2 知识储存量的不同,导致 L1 和 L2 生成过程中的控制加工和自动化加工存在差异。当 L1 的词汇量多于 L2 的词汇量时,译者在生成 L2 过程中发现诸如在记忆中搜索不到恰当的词来表达某些概念等困难,就会采用释义、借用上下文语境等策略;L2 语法知识的不全面在很大程度也会影响加工的速度,译者在生成 L2 时既要考虑时态、语态等语法问题,还要避免受 L1 的干扰。因此,译者的 L2 表达中自动化加工较少,控制加工较多。译者的 L1 表达更为熟练,虽也会遇到生词、长难句等困难,但与 L2 表达过程相比

16、,其过程中的自动化加工较多,尤其是针对常用词汇及结构的加工。如: 例 1.于是,祥子找到了包月,就去住宅门;掉了事而又去拉散座,便住在人和厂。 (老舍 2002:33) 译文:So when Xiangzi was hired by the month, he moved to the house of his new employer; and when he lost the job and was pulling odd fares, he lived in Harmony Yard.(Shi Xiaojing 2001) 例 2.The day was hot and the flie

17、s came in the open windows in swarms, fat lazy flies that broke the spirits of the men as pain could not. (Gone with the wind 2008:132) 译文:天气很热,苍蝇成群飞进敞开的窗户,伤痛不能摧毁这些人8的精神,这些又肥又懒的苍蝇却能。 (张锦 2008) 例 1 是译者的 L2 表达过程。以笔者所教学生译者为例,发现他们对原句中“包月” 、 “宅门” 、 “掉了事” 、 “拉散座”等几个短语,很难在记忆中搜索到对应的英文表达,需根据语境利用先知识进行释义获得其概念,

18、再根据意义搜索类似英文表达;在句子表达时亦需注意时态、语态及逻辑关系,其过程占用了译者大量工作记忆等认知资源,多为控制加工。例 2 是译者 L1 的表达过程,对该句中大部分词汇,译者能够在记忆中提取到相应概念及目的语表达,无需消耗较多的认知资源,自动化加工较多。但在 L2、L1 的语篇表达过程中,译者都需考虑翻译意图,根据翻译意图选择合适的语篇类型和风格,其过程一般是控制加工。 (三)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和记忆 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强调记忆系统的分工与合作17。根据 Saul Sternberg (1985)18,信息在进入感觉记忆后先在长时记忆进行,当长时记忆中搜索提取不到相符合的信

19、息时,则信息进入工作记忆进行加工。前者是自动化加工,后者是控制加工。结合前文研究,笔者拟构建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模型(见图 1) 。 图 1 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模型 如图 1 所示,译者自动化加工主要用在词汇层面及常用结构上,控制加工则贯穿于翻译词汇、句子结构与语篇(见表 1)各层次;自动化加工是译者的直觉性加工过程,控制加工则是译者运用翻译策略解决翻译问题的过程;自动化加工为控制加工提供可能和辅助,是控制加工的基础;控制化加工是翻译质量的保证,可修正和弥补自动化加工的缺漏,9两者并行互补。笔者在常年的翻译教学实践中发现,针对学生译者的信息控制加工实施高频率训练,可使其经过工作记忆的

20、精细复述储存于长时记忆中,成为先知识和先经验,再加工此类信息时易变为自动化加工。翻译的能力是悟出来,练出来的19,译者需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动化加工层面及控制加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保证翻译速度与质量。四总结 本文依据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及翻译认知过程研究,从理论到实证上均证明了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在翻译过程中的存在性,并进一步解释了其内涵,构建了译者自动化加工和控制加工模型。译者控制加工是译者确定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译者自动化加工是译者快速理解表达的过程。研究表明,译者控制加工的信息主要是生词,语境词,长难句及语篇等信息,而译者自动化加工的信息是常用词汇及简单句型等信息;后者为前者提供可能

21、,是其基础,前者可修正和弥补后者的缺漏,两者并行互补。20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模型以记忆系统为中心,强调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互动,即翻译时,译者感觉记忆接收到信息后,先在长时记忆中搜索提取与原语信息相匹配的目的语信息,无法搜到匹配信息时,再进入工作记忆加工。21 本文尝试性地探讨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的心理机制,揭示译者语言认知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旨在促进对翻译过程中译者认知加工方式更全面的认识,丰富翻译过程理论,对翻译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颜林海. 翻译认知心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02艾森克,基恩. 认知心理学M. 高定国,肖晓云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2、 2000. 3杜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王?,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刘绍龙. 翻译心理学M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6Roger T. Bel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M. London: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91. 7吴义诚,李英垣. 贝尔的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评价J. 中国翻译, 1998(5):55-56. 8王柳琪, 刘绍龙. 翻译信息加工的神经网络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

23、联结主义范式的思考与构建J. 中国外语,2008(5):82-88. 9王柳琪, 刘绍龙.翻译信息转换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基于符号加工范式的思考与构建J.中国翻译,2009(6):20-24. 10李德超. TAPs 翻译过程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J. 中国翻译,2005(1):29-34. 11苗菊.西方翻译实证研究二十年 (1986-2006)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45-48. 12郑冰寒,谭慧敏. 英译汉过程中翻译单位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 2007(2):145-154. 13Sonja TirkkonenCondit. Uncertainty in Translation ProcessesA. In Sonja TirkkonenCondit, Riitta Jskeline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