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1163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 落实 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推进“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 根据 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 结合贯彻落实 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 , 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 平台 基地 是全面落实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重要抓手 ,是实施“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支撑 ,是 提升 国土资源 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 载体 。 “十二五” 期间,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 进步,基本建成国 土资源创新平台体系。建

2、设 运行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60家,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84 家,基本覆盖了土地科学与国土资源综合管理、基础地 质与勘查技术、矿产资源与综合利用、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等国土资源几 大领域。 创新平台聚集了 一批优秀的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人才, 集中了 大量 的国土资源先进仪器设备, 形成了一流的科技创新硬件条件, 承担了 重 要的国家科技创新任务,产出2 了一批 有分量 的 研究 成果, 成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在支撑、引领国土资源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 也存在创新平台布局结构不合 理、 运行机制和保障 措施 不完善 等问题,尤其在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上 还没有取得实质

3、性突破 。 “十三五” 期间, 将重点 围绕 实施 “三 深 一 土 ”科技创新战略,着力做好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 统筹 规划 、系统 布局 ,进一步 完善体制机制,打造科技创新要素聚集的 高地,形成定位清晰、运 行高效、 开放共享、 动态调整、协同发展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促进国土资源 科技创新 能力提质升级 。 建设目标: -着力创建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按照国家规划布局精心 谋划筹建国家实验室, 集中优势资源 ,瞄准国家级平台建设标准, 积极 争取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 技术创新平台 建设 等 有 新 突破 。 着力建实建强已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推动 优势领域 国际科技

4、合作基地、 野外 科学观测研究基地进入国家级基地 , 推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跨越 。 -优化 建 强 部级科技 创新平台 。 按照国土资源 重点学科、 专业 优势和 地域特色 , 合理 布局 部重点实验室 , 推动 国土资源前沿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 发展 ,建设 运行 70个左右部重点实验室; 创建 部技术创新平台 30 家左右;优3 化 整合现有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规范 运行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50 个左右 。 控制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总数不超过 150 个。 -大力促 进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 持续 开展 部系统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学数据资源现状调查和开放能

5、力评估,建立开放共享平台,大幅提升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科学数据共享水平。 -健全 完善 科技创新平台 运行管理机制。 分类制定 出台 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 , 推进 规范运行, 建立健全评价标准 , 严 控规模、严格 评估, 形成 动态调整 机制 。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创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 增强创新平台 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 的 集聚效应, 促进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二、国家级 科技创新 平台 (一)国家实验 室 。 1.探索 谋划 地球深部探测 国家实验室。 按照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原则, 联合国内优势力量,依托地球深部探测 国家 重大项目,

6、 着力 提升 透视地球、深 探 资源、拓展空间、绿色利用科技创新实力, 建立国家地球深部探测战略科技长效发展机制 , 积极 探索 构建 地球深部探测与能源资源安全国家实验室。 ( 科技合作司 会同 规划司、财务司、 勘查司、环境司、 人事司 协调 , 地调局 牵头 ; 完成时限: 2018年完成 筹 建4 方案, 2020 年前 完成筹建工作 ) 2.建 实建强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 加强国际一流海洋科学钻探装备建设, 建实建强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 技术功能实验室 , 加快建设青岛蓝色硅谷海洋矿产实验基地。 (科技合作司 会同规划司、财务司、勘查司、人事司协调 , 地调局牵头,青

7、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负责 ; 完成时限:2018 年底完成规划方案, 2018 年完成基地建设, 2020 年前形成核心竞争力 ) (二)国家重点实验室 。 3.积极创建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创新 发展矿产资源勘查 理论和技术体系 , 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打造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创新高地。 完善提升现有大陆构造与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发展大陆构造与动力学理论体系,建成国际先 进的大陆构造 与 动力学创新研究基地。 (科技合作司 会同财务司、人事司 协调 , 地调局牵头,矿产资源研究所 、地质所分工 负责 ; 完成时限: 2017 年底形成申

8、报方案, 2020 年前 完成筹建工作 ) 4.推动筹建 岩溶动力学 、地下水资源与表层动力学 和应用 地球化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创新发展岩溶动力学理论 , 加快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 基地建设,强化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 建设 ,积极 筹建 岩溶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创新地5 下水循环地质理论,加快中国地质科学院厦门科研实验 基地建设,强化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建设,积极 筹 建 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 验室。 创新全球地球化学基准与全球变化、“一带一路”地球化学填图与资源评价、深部资源地球化学勘查研究,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一体化运行,积极 筹 建

9、 应用 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科技合作司 会同财务司、人事司 协调 , 地调局牵头,岩溶所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物化探所 分工 负责 ; 完成时限: 2018 年 形成申报方案, 2020 年前 完成筹建工作) (三)国家技术创新平台 。 5.建 强 拓展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创新发展 先进 地质勘查技术, 将国家现代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成我国地质勘查技术 推广与行业应用 示范基地。加大力度开展高附加值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和专用装备研制,研究矿产资源基地综合评价标准体系, 将国家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打造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成果转移转化基地 。

10、(地调局 牵头,物化探 所 、郑州综合所 及相关单位分工 负责 ; 完成时限: 2017 年底形成 规划 方案, 2018 年开展中期评估, 2020 年前 形成核心竞争力 ) 6.积极创建国家级天然气水合物 、 航空地球物理 勘查工程 研究中心 。 大 力发展 天然气水合物 等新能源 勘查开发 技6 术 , 研发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评价和试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 积极创建 国家级 海域天 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 工程研究 中心和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基地。 大力发展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开展技术成果产品化、工程化和示范应用,积极创建国家级 工程研究中心 。 ( 科技合作司 、 规划司 会同财务司、人

11、事司 协调 , 地调局牵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分工 负责 ; 完成时限: 2017年底形成申报方案 , 2020年前 完成筹建工作 ) 7.积极创建国家级土地工程技术创新 中心 。 大力发展 土地工程 理论与 技术 , 培养一批高层次土地工程技术 人才, 推进土地科学与工程创新 发展 。 研发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与装备 ,建设国内领先的土地工程技术 创新中心。 研发 先进的土地利用 综合 调查监测技术与装备,创建 土地综合监测与利用 技术创新 中心。 ( 科技合作司、 人事司、 规划司会同财务司 协调 ,整治中心 、 规划院、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分工 负责 ; 完成时限:201

12、7 年底形成申报方案, 2020 年前 完成筹建工作 ) (四)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与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8.推进地球深部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运行好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 东海地球物理 长观 站, 完善相关监测设施,制定相关开放共享制度,尽快实现观测数据共享开放。 积极 推进 深地四维观测系统 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 对地球 系统及深部过程的动7 态观测能力 。( 科技合作司、规划司 会同 财务司 协调 , 地调局 负责 ; 完成时限: 2018 年底前形成申报方案, 2020 年前完成筹建工作 ) 9.建 强 北京离子探针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13、 完善 运行管理机制 , 开展重大科学实验仪器研发, 进一步 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 实现面向国内外科研机构共享开放常态化, 建成国际高精度定年权威中心、前寒武纪地质国际创新平台。(地调局 牵头,地质所 负责 ; 完成时限: 2018年开展中期评估 ) 10.积极 争取 地质 环境 等 野外科学观测 研究 基地 纳入国家 野外科学研究站 序列 。 在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与环境、土地利用 与生态 安全管护 、基础地质与矿产资源 等国土资源特色领域, 加大支持力度 ,积极 推动进入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 序列 。 (科技合作司 协调 , 地调局 、规划院分工 负责 ;

14、 完成时限: 2018 年底形成申报方案, 2020 年前 完成筹建工作 ) 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一)国际 科技 研究中心 。 11.建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 加快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桂林基地建设步伐,牵头实施 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 国际大科学计划, 开展岩溶动力系统运行规律与岩溶作用国际合作研究,引领示范岩溶地质国际合作 ,加强 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 级 国际联合中心建设。8 ( 科技合作司 协调, 地调局 牵头 , 岩溶所 负责 ; 完成时限:2020 年前 )。 12.建强 中国 -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 。 与上合组织成员国、 观察员国及对话伙伴国

15、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加强合作,积极筹建 中国 -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 ,实施“古亚洲构造域地质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地学大科学计划,开展能源和矿产资源、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多边 合作。 (科技合作司协调,地调局牵头,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负责 ; 完成时限: 2020年前) 13.筹建“一带一路 ” 地球化学 创新 研究 中心 。 建强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实施“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与“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合作,培训国际科技人才,积极筹建“一带一路”地球化学创新研究中心 。(科技合作司协调,地调局牵头,物化探所负责 ; 完成时限:20

16、20 年前) 14.筹建 中国 -东盟地学合作中心 。 加强与东盟地学领域合作, 积极筹建 中国 -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打造多双边地学合作长效机制,联合实施中国 -东盟跨界地质综合编图和对比研究项目,建立中国 -东盟地学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地质、矿产、矿业开发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区域 矿业发展 与经济繁荣 。 (科技合作司协调,地调局牵头,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负责 ; 完成时限: 2020 年前 ) 9 (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15.大力推进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 。 积极组织实施深海、深地、深空、 深蓝等领域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 ,抢占国际科技前沿制高点 , 在 土地 规划和整治、海域天然气水合

17、物、地下水资源与环境 等 领域推进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 。 (科技合作司牵头,地调局及相关部直属单位分工负责 ; 完成时限: 2020 年前 ) 四 、 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一)部重点实验室 。 16.合理 布局部重点实验室 。 强化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优势 ,突出 基础 研究、应用基础研究 、工程技术研究 特色 。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 构建定位清晰、任务明确、布局合理、开放协同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机制。加强 重点实验室交流合作与开放共享,促进协同创新发展, 把 部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 土地科技、地质科技 的创新高地 。 至 2020年,部重点实验室的规模控制在 70家 。 (科技

18、合作司牵头,地调局及有关直属单位、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分工负责 ; 完成时限: 2020 年前 ) 表 1 国土资源 部 重点实验室 布局 序号 主要领域 重点方向 控制 数量 1 土地科技 与国 土资源综合管理 土地科学与工程、 国土空间规划 与 土地利用、土地整治、 农用地质量、土地调查监测、土地开发 、 资源环境承载力 以及国土资源信息 化 等。 15 10 2 基础地质与勘查 技术 大陆动力学、 构造运动、地层与古生物、城市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 、 地球物理探测、 地球化学探测、地质钻探、 对地观测、 实验测试等。 20 3 矿产资源与综合 利用 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深海 矿产资源、

19、油气资源、 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油气、稀土稀有稀散矿产、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 、 尾矿综合治理与应用、 铀等清洁能源 等。 20 4 地质环境与地质 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岩溶动力学、地下水科学、 地面沉降、地裂缝 、海岸带 等。 15 17.优化调整现有重点实验室。 组织开展部重点 实验室的评估和优化调整工作。 一是 优化整合, 提升研发实力。进一步强化运行良好、业绩优良的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能力建设,促进与相关度较高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一体化建设 ,整合资源,强化 科学实验、观测能力的联合与融合,为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创造条件。 二是明确定位 ,加强技术创新 。对技术创新和成果转 化特色明显的实验室,经论证调整进入技术创新平台 ,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增强实用技术的成果转化 。 三是 严格验收,确立退出机制。 对 尚 在建设阶段的实验室 ,严格验收标准,成熟一个验收一个。对评估考核达不到标准的实验室,调整退出部重点实验室行列。 (科技合作司牵头,地调局及有关直属单位、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分工负责 ; 完成时限: 2017 年底形成方案, 2018 年开展评估, 2020 年前完成 调整 ) 18.适度增加特色重点实验室。 聚焦“三 深 一 土 ”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发展重大需求, 结合行业优势和区域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