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语法隐喻本质特征的多层论证.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176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念语法隐喻本质特征的多层论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概念语法隐喻本质特征的多层论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概念语法隐喻本质特征的多层论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概念语法隐喻本质特征的多层论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概念语法隐喻本质特征的多层论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概念语法隐喻本质特征的多层论证摘要 韩礼德首先提出的语法隐喻表面上与词汇隐喻是完全不同的语言现象,前者是指同一意义在表达式上的变异,后者是同一表达式在意义上的变异;但实质上它们都享有共同的本质特征跨域特征,它们是隐喻现象的两个类别。语言的层次性是语法隐喻产生的前提。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语法隐喻的多层分析证明:跨域特征展现在概念语法隐喻的词汇范畴、语法级阶、语义功能成分和语义过程等方面,贯穿于意义表达选择的各个层面;并同语言层次之间的关系一样,从语义过程到词汇语法各选择层之间呈层层体现关系。 关键词 概念语法隐喻;词汇隐喻;一致式;隐喻式;跨域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

2、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5-0135-05 一、引言 自古至今,隐喻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这不仅因为它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更因为它在人们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国内外学者已从修辞学、语义学、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等角度1研究了隐喻的概念、产生、范畴、功能及理解等,使隐喻研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突破。但是截至目前,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学习者,无论是从语言的修辞角度还是从心理的认知角度,对隐喻的2研究和认知都主要聚焦于词汇隐喻内;而对于语言学家韩礼德所提出的语法隐喻人们鲜有问津。那么,语法隐喻与词汇隐喻的异同是什么?语法隐喻是如何产生的?其本

3、质是什么?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本文的初衷。 二、词汇隐喻与语法隐喻 韩礼德从语言的系统性出发提出了语法隐喻概念。这个命名是受传统隐喻本质的启发,但其所指的对象或研究的范畴完全不同于修辞隐喻和拉考夫的认知概念隐喻。修辞学上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段,认知心理学把隐喻看作认知手段,它们都是指发生在词汇层面上的隐喻2238, 是从词如何被运用的角度看待隐喻,是“自下而上”地看问题,即同一表达式在意义上的变异,一个词可以有本义和隐喻意义两种解释。而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把语法隐喻看作深层语义的体现,是一种语义现象,是发生在语法层面上的,是从意义如何被表达的角度看待隐喻,是“自上而下”地看问题,即同一意义在表达式

4、上的变异,一个意义可以有一致式和隐喻式两种表达形式。3341343 换句话说,词汇隐喻是同样的能指、不同的所指;而语法隐喻是同样的所指、不同的能指。例如: (1a) We made a journey from Paris to London.(本义) (1b) Life is a journey and it is love that makes the journey worthwhile(词汇隐喻) (2a) What the scientists discussed paved the way for his fellow researchers. (一致式) (2b) The dis

5、cussion of the scientists paved the way for 3his fellow researchers.(语法隐喻) 例(1)展示的是同一表达词汇“journey” 在意义上的变异,由本义“旅行”隐喻为“旅程” 。 而例(2)展示的是同一意义“科学家讨论”在表达形式上的变异,由一致式的言辞小句降级为隐喻式的言辞成分名词词组。 从表面上看,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但实质上它们是由对语言系统研究的视角不同产生的,一种是“自下而上” ,而另一种是“自上而下” 。人们都承认隐喻是一种语义现象,都试图解答隐喻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意义这一核心问题4;笔者通

6、过观察发现,它们在本质上具有突出的共同特征跨域。词汇隐喻的跨域发生在词汇意义范畴之间;语法隐喻的跨域表面上是发生在词汇语法范畴之间,但实质上是深层语义跨域的表层体现。笔者认为,正是这一共同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是语言系统中隐喻现象的两个方面;可以说语法隐喻是对隐喻研究的补充,拓宽了隐喻研究的范围。因而笔者认为,目前研究者有必要对隐喻的研究对象进行重新界定,即隐喻的研究不仅应包括词汇隐喻,还应包括语法隐喻。 三、语法隐喻的产生 (一)产生的理论依据 语言的层次观是阐释语法隐喻产生的理论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是一个多层次的意义符号系统,至少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三个层次

7、,这三个层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重叠。语义层包括所有的潜在意义、交际手段和话语构造等信息,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网络。4语义系统网络含有三个子系统:概念系统、人际系统和语篇系统。词汇语法层包括四个范畴和三个阶。音系层主要描写语音结构。5语言层次之间存在着“体现”关系。这种体现关系表现为对“语义” (语义层)的选择体现于对“形式” (词汇语法层)的选择;对“形式”的选择又体现于对“实体” (音系层/文字层)的选择,见图 1。 图 1 语言层次的体现 词汇语法层是中心层,是语言的内核315,是语法隐喻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它成为介乎语义层面和表达层面之间的意义潜势系统,使得人类能够超越直接语境的束缚,也使语法

8、隐喻的出现成为可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 10 月 第 29 卷第 5 期孙承荣:概念语法隐喻本质特征的多层论证 韩礼德在创建语法隐喻理论时指出,隐喻现象并不只局限于人们所公认和熟知的词汇层,而是常常发生在语法层。语法隐喻是在语言体系内不同层次之间的体现过程中产生的。而体现过程会发生自由变异,作为体现语义层的词汇语法层也会出现分化(如一个意义在语法层可以体现若干形式) ,于是便产生了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是一个意义表达形式的变异。 ”3341 (二)一致式与隐喻式 自提出语法隐喻理论之后,研究者们对之不断修正完善。韩礼德依据语法隐喻所产生的语义功能系统,将语法隐喻分为概

9、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但不认可语篇隐喻的存在。而 Thompson G6和 Martin J2233 提出并论证了语篇隐喻。后来韩礼德又对语法隐喻进行了重新归类,把语法隐喻分成 13 种7,打破了原来的三大语义功能系统;但5“在 13 种语法隐喻中有 3 种是与连接成分相关的隐喻,而这些转换与马丁(Martin) 所说的语篇隐喻有着诸多相似之处”2236。笔者认为从三大语义功能的角度对语法隐喻分类更易于理解、探讨和概括其特性和功能。限于篇幅,本文只聚焦于概念语法隐喻的形式与本质特征。 概念语法隐喻主要是通过及物性系统来实现。及物性系统是表达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它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

10、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 ,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3106-107 语言层次理论表明,意义的表达是层层体现的。韩礼德把语言的语义和词汇语法关系的体现形式分为两种:一致式和隐喻式。3342 一致式和隐喻式表达是讲话者表达意义时做出的不同选择。 从意义到词汇语法表达主要经过三步选择,概念功能的表达是在及物性语义系统内进行系列选择,其选择步骤是:(1)选择过程类型,即从物质、心理、关系、言语、行为和存在六种过程中挑选其一;(2)选择代表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功能成分,即及物性功能的配置,如动作者、目标、感觉者等;(3)选择体现这些功能成分的词组短语类别。3343

11、每一次选择都会产生一致式和隐喻式这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概念功能的语法隐喻化表达也正是在这一系列选择中实现的。 韩礼德指出一致性是指语义和语法层面在它们共同进化的起始阶段的相互关系。后来他又采用了“级的一致性” (congruence in rank)和“性状的一致性” (congruence in status)的概念来进一步阐明一致性。韩礼德把语义分成三级:言辞列(sequence) 、言辞(figure)和成分6(element) ;词汇语法层是通过言辞把人类经验转换成意义的层次。8在级的一致性方面,言辞是对一件发生的事的语义表达,语法上体现为小句;若干表示事件的言辞构成言辞列,语法上由小

12、句联合体现;表述每一事件的言辞成分在语法上体现为构成小句的成分, 即词组/短语。在性状的一致性方面,言辞成分在语法上体现为对应的具体词组:动词词组、名词词组、副词词组或介词词组等。9, 2240 两者的一致关系如图 2 所示。 图 2 级和性状的语义语法一致关系 在一致关系里,语义和语法形成了固定的对应关系,表达形式是自然的、典型的,即“平白体”的语言。但在语言实际运用中,更常见的现象是语义和语法关系偏离了这种一致关系,表达形式是非自然的、非典型的,即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常规表达形式的语言,这便是隐喻式。例如: (3a) They produced personal computers. (一致

13、式) (3b) The production of personal computers doubled last year. (语法隐喻式)10128 例(3a)物质过程是由动词 produce 表达,体现了性状的一致性,是一致式表达;而例(3b)把原来的言辞转换成言辞成分,语法上把物质过程小句转换成名词短语,在级阶和性状上都发生了偏离,是隐喻式表达。 隐喻式和一致式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只有相对的、程度不同的差异。 7四、概念语法隐喻的本质特征跨域 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本质上都具有跨域特征。词汇隐喻的跨域主要是体现在词汇意义的跨域转换上,这已经被历代学者所证明。本节主要论证概念语法隐喻在隐喻化

14、过程中是如何展现其跨域特征的。为了简便易懂,我们从解码的角度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阐释这一本质特征在词汇范畴、语法级阶、语义功能成分和语义过程等层次上的体现。 (一)词汇范畴跨域转换 概念语法隐喻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语义和语法关系在词汇语法表达层上偏离了性状的一致性,出现了词汇范畴跨域转换的现象,如一致式中常用来表达过程的动词或表达性质的形容词隐喻化成表达实体的名词。Halliday 等认为语法隐喻产生的基础是范畴转换,是语法层中不同语法项目之间产生的转换。 例如: (4a) Our diplomatic relations were normalized in 1973. (4b) The n

15、ormalization of our diplomatic relations occurred in 1973. 1172 (5a) The aim of our teaching is to make students original and creative. (5b) Our teaching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originality and creativity. 1172 (6a)The porter made his way through the market with his elbows. (6b) The porter elbowed

16、 his way through the market.108128 (7a) Such behavior is unacceptable and will be punished. (7b) They call on the authorities to make slavery a punishable offence. 1250 上例各组中 a 句是一致式,b 句是隐喻式。例(4a)中表达过程的动词 normalized 和例(5a)中表达性质特征的形容词 original and creative 分别在例(4b)和(5b)中跨域转换成表达实体的名词 normalization 和 o

17、riginality and creativity。例(6a)中表达环境的介词短语 with my elbows 在例(6b)中被转换成表达过程的动词 elbowed。例(7a)中表达过程的动词 punished 在例(7b)中被转换成表达性质的形容词 punishable。从例句中可以观察到概念语法隐喻表现为多种词汇范畴的跨域转换,不仅有动词或形容词转化成名词(例 4b 和例 5b) , 还有名词或形容词转化成动词(例 6b) 、动词或名词转换成形容词(例 7b) ,以及其他词汇范畴的跨域转换。 (二)语法级阶跨域转移 概念语法隐喻在词汇语法层呈现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语法级阶跨域转移。在语法隐

18、喻化过程中,语义和语法的级阶一致关系(见图 2)也往往发生偏离。一方面,言辞列不仅可以通过一致式的小句联合来体现,还可以隐喻化成言辞或言辞成分,由小句或词组/短语体现;言辞除由一致式的小句体现外,还可隐喻化成言辞成分,由词组/短语体现。与一致式相比,这类隐喻式表达在语法级阶上呈现跨域下移的特征。另一方面,言辞成分除由一致式的词组/短语体现外,还可隐喻化成由表达言辞的小句体现,出现了语法级阶跨域上移的现象。例如: 9(8a) Because these tasks were difficult they need to allocate on extra packer. (8b) These d

19、ifficulties necessitated the allocation of one extra packer.3349 (9a) In order to argue that (this ) is not so (he)simply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no synonyms in mental language. (9b) The argument to the contrary is basically an appeal to the lack of synonymy in mental language.3352 (10a) My mother

20、 put her arms about my shoulder. (10b) Generally speaking,wives shoulder the prime responsibility for running the home, so that in most families the loss of the wife is a greater disaster than the loss of the husband.11116 (11a) My hands will become dirty if I am going to do the deal. (11b) I am not

21、 going to dirty my hands with this deal. 11104 对比例句(8)和(9)可以发现:一致式(8a)和(9a)中表达言辞列的小句联合在隐喻式(8b)和(9b)中分别降级成表达同样意义的小句或词组,语法级阶出现了跨域下移。而例句(10)和(11)阐释了隐喻式表达语法级阶跨域上移的特征:一致式(10a)中表达环境的介词10短语 about my shoulder 在隐喻式(10b)中转换成表达过程的动词词组shoulder the prime responsibility,进而使表达言辞成分的短语跨域上移为表达言辞的小句。一致式(11a)中表达性质特征的形容

22、词 dirty 在隐喻式(11b)中转换成表达过程的动词词组 dirty my hands,进而跨域上移为表达言辞的过程小句。 笔者观察发现,多数概念语法隐喻在级阶跨域上是下移的, 其典型代表是名词化隐喻类型;少数是级阶跨域上移,其典型代表是动词化隐喻类型。另外, 语法隐喻的级阶跨域转移特征必然与词汇范畴跨域转换特征相伴;而且语法级阶的跨度下移会增加语言的词汇密度,如句(8b)这个 9 个单词的小句中所含的实词项就高达 7 个。高密度词汇的表达形式一方面增强了语篇的客观性,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理解难度。 (三)语义成分特征跨域叠加 隐喻式表达的词汇语法层的词汇范畴和语法级阶跨域转换特征是深层言辞

23、语义成分跨域的体现,但语义成分的跨域并不是转换,而是不同语义成分语义特征的叠加,即隐喻式的语义成分在原来一致式语义成分的基础上跨域增添了新的语义特征,产生了双义或多义叠加现象。3353 这一特点也同语法化的语义“滞留” (persistence)原则13相一致,同实词虚化现象中实词的语义滞留在虚词中一样,一致式的语义成分特征也滞留在隐喻化后的隐喻式中。例如: (12a) The storm did not stop at the light of another day. (12b) The light of another day still saw no end to the storm.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