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没落与希望.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1787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的没落与希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等教育的没落与希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等教育的没落与希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等教育的没落与希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等教育的没落与希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等教育的没落与希望摘 要:当前国内高等教育已经每况愈下,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国内高等教育存在问题和受到的非议比比皆是,但是高等教育还是有希望和出路的;高等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素质及未来的根基,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如何平衡教育与政治,行政与学术之间的关系,成为教育独立自主发展的一个关键。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想教育;师德师风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64-03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备受质疑,屡遭非议,这与高等教育市场化和教育产业化密切相关。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概况如下: (一)道德的没落

2、 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成了一个笑话,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了“四不像”既不像学生,也不像职员;既不像文化人,也不像劳动者。经过四年的大学培养反而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游手好闲之人。更有甚者,这些学生不但没有学到知识,不但学习上没有提高,做人上更是失败,这些失败主要体现在好的方面没学到,坏的东西学到不少,游戏、吸烟喝酒、赌博、打架斗殴,甚至偷盗抢劫等。 高等教育道德的没落,不仅体现在学生的道德水准,最主要的是教2师的道德水准也在“与日俱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本身的知识积累上,也体现在教师的道德素养的影响力,然而一些教师忙于争项目、争课题,忽视教学;有个别教师

3、为了职称、为了职位,不惜弄虚作假、招摇撞骗;更有个别教师为了个人利益、个人贪欲,竟然对学生图谋不轨,利用学生对老师有所求的心理,老师就对学生动起了邪念。只有书本,没有知识;充满了谎言与欺骗,充满了应付与应对。 高等教育道德的没落,不仅体现在学生和老师等道德水准的下降,最主要的是高等教育在道德教育这方面的失败,没有紧跟时代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我们除了抱住传统的真善美这个普适的道德真谛以外,再找不到能够和当前时代、社会特点、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道德内容。高等教育道德的没落,还主要表现在道德教育方式的落后,传统的说教方式,苦口婆心千言万语的谆谆教导,让学生感到压力很大收效很少。 (二)文化的没落 学校

4、本来该是文化的圣地,但是现在缺沦落为文化的荒漠,文凭的工厂。学生来到大学不是以追求知识和文化为主,而是为了取得一个证明自己有文化的文凭,为了取得这个文凭,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课程学习,而课程学习传播的并不是真正的文化,而是带有宣教思想的文化。哈佛大学近日发布的人文学科发展报告显示,即便是在哈佛这样的综合性大学,愿意选择人文艺术类学科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在大多数学生眼里,他们愿意选择的人文学科只有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实用学科,甚至连人文艺术类课程他们都不愿意花费时间选修。这份历时 18 个月的3报告,对现在高校人文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学里人文教育正在没落。 学校成为文化的工厂,文化产业

5、如火如荼,文化教育却一落千丈。文化产业成为学校吸钱的主要手段,现在学校的文化产业主要是打着文化的招牌进行商业的包装,听起来带有浓厚的文化韵味,但其实和文化相距太远,一些学校的文化活动月也是全靠商业的包装和表演,也有一些院校的文化产业专业主要偏重商业开发和设计。高等院校作为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的主要策源地,一旦丧失文化的生产动力,整个社会的文化事业和文化发展就只能江河日下,所以放眼一望国内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传播都陷入了三俗的境地“庸俗、恶俗、低俗” ,打着所谓高端或者精品的一些文艺形式也难落俗套,国内的一些电影作品,题材陈旧、场面夸张、情节离奇、甚至画面不堪入目。而国内的一些电视作品就难以恭维了,宫

6、廷剧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翻拍重拍,演绎和改编,等等不一而足,整个国内的文化事业出现了严重的滑坡,抄袭、模仿、粗俗等等,没有一点文化的气息。这和高等教育文化的没落有直接的关系,高等教育自身文化没落,就不能培养出文化的创造者,也培养不了文化的欣赏者。 (三)功能的没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高等教育不仅承担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也承载者对广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但是当前的大学在文化生产上是处于没落的,这个文化生产的功能已经严重蜕化了。 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还存在否,道之不传也,因为已经无道可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可是今天的大学在道德4教育上已经严重滑坡,远离了民众。大学没

7、有了道德教育也就没有无善可言。今天的大学无道可传,还在于我们的大学教授没有时间传道,他们忙着社会事业和科研大事,已经顾不上那些嗷嗷待哺的学子们追求知识的渴望了。无道可传还在于我们的学生被各种主流思想教育侵占了时间,学生也没精力也没心情接受所谓专家学者的道了。无道可传还在于我们的专家教授们把所谓的道用在了政府或者商业顾问上,在一些公开场合高谈阔论,讲经布道,被称为“砖家” 。这些道不要也罢,免得贻害无穷。 大学不仅作为一个文化单位、教育单位,它也是一个社会单位,一个社会实践的单位,学生在学校不仅学到的知识和文化,还能提高各种社会实践的能力,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但是当前的大学校园,唯行政指令马首是

8、瞻,把学生训练成了小官僚,小权贵,小市侩。学生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锻炼,只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培养出书呆子,高分低能的好高骛远的酸腐学生。 (四)缺少爱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一切陷入了拜物教。任何事情总是能与物质利益挂钩,用货币来衡量。人人都在追求物质实体,对所谓的“信、道、教”虚无化了。既然教育是在传播虚无,传播一些莫须有的,既然教者和听者都是无心插柳,那么就都带有一种功利性的做法,教者把教育当成了任务,当成了一种负担。听者也不把这当成一回事,尽管花了父母很大一笔银子,听者无动于衷,甚至根本就是无所事事,把上课当成了游戏和休息的地方。 5老师不爱学生,老师不爱教育,老师也不爱工作了。老师忙

9、着挣钱,老师对教育充满怨言,老师对工作带有情绪。这样的教育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就是政府下达的政治教化的任务,因此老师上课变成了思想的说教和道德的灌输,语言也毫无生动性可言,理论也没有实践基础,这样的教育变得清汤寡水,毫无味道。久而久之,师生双方都失去信心和耐心。老师对按部就班的教材缺少热情,讲起来苍白无力,学生对讲经布道的教材缺少信任,学起来适得其反。当双方都对教育产生愤懑而无法发泄的时候,就只能听之任之,都把教育当成一个鸡肋,食之无(五)肉弃之可惜。 老师关注的重点不在教学,而是经费。老师的重心也就不在学生,而是课题。其结果就是老师的忙忙碌碌为经费奔波,学学生生匆匆忙忙为学分奔波,至于学到

10、什么东西,到最后都无所谓。 (五)缺少知识 高等教育是对知识传承与创新,高等教育成为知识中转站,然而现在的高等教育却没有知识可言,教育没有源头活水,学生怎能学富五车。高等教育没有知识的传播原因在于高校成了思想教化的主要阵地,在这个阵地上,思想只有一家,形成了一言堂。 大学本来是知识汇集的地方,但是现在的大学却成为没有知识的地方。大学里堆砌着各种书本,却没有堆砌各种知识。大学之门进进出出的是形形色色的商业气息的人物, “谈笑是白丁,往来无鸿儒” ,这是当前大学的现状。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但是知识时代却没有到来,我们看到的是知识所造成的产品,却没看到知识所武装的人,大学里到处6充满着手拿最新高科

11、技产品的学子和老师,但是却做着和这些产品格格不入的行为。 (六)缺少创新 大学课程设计和大学教材往往十几年如一日,在日新月的时代,很多知识转瞬即变,这样的教材和课程设计已经严重滞后社会的需要。而且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往往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培养方案一模一样,用同一个模子塑造几十个人,最后只能是每个学生大同小异。大学里这种陈腐老套的教学设计,之所以保留,一方面在于因人而异的教育培养方案,工作量大,难以管理;另一方面在教育成本上投入大,学校不胜物力。 学校在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上保持稳定进步的次序,在整个教学理念上也缺乏创新。稳定压倒一切,学校不能再出任何差错。因此教师上课本本主义

12、,拿来主义,这种思想的上禁锢,是缺少创新的根源。大学没有创新一方面在于没有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没有创新的能力,创新的动力要么来自于一种荣誉要么来自于金钱。当然金钱在行政主导的教育体制下还可以解决,最主要的是荣誉是对学术对科研的执着,对学术的一种信仰,这是源源不断的动力。就算有金钱的鼓励,没有荣誉感的创新也是一种粗制滥造或者弄虚作假的创新。另一方面是没有创新的能力,当前的知识更替很快,大学教师必须不断补充知识,才能适应需要,但是我们的教师们忙于自己的事业,却没有时间去补充,这样也就无所谓创新的能力。一个学校没有创新,在教书育人上按部就班,在管理模式上按部就班,这个学校这个教育是没有发展可言的,因

13、此近些年来我7们国内的很多优秀学生选择了国外的大学,选择了国外的高等教育,这就是对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否定,而且很多大学在生源上,在学校发展资金上都存在问题,这就是创新不足造成的。 要改变我们的教育非得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的职责。教育回归教育本身,教育有其自己的人格地位,否则教育永远只能充当一个传话筒,就永远走不出没落的边缘,最终只会成为一个培训机构。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希望 (一)重塑价值 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陷入了随波逐流,墙头小草的窘境。大学没有自己的核心思想,没有自己的主流文化,没有自己的中心价值,那么大学也就自然而然遭到了社会的白眼,受到社会的蔑视,得到社会的抨击。大

14、学应该找到一条自我求赎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确立大学的立身之道,坚持大学的终极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大学的最高追求,也是大学根本的追求。只有确立自己的立身之本,生存之道,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洪流中独具一格,安身立命。 教育重塑自己的价值,并不是整齐划一,因为每个学校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专业,以及定位不同,但是都应该有一个核心的追求。这个价值追求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和目标,也是学校得以安身立命的精神之本。比如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但是每个学校都把校训当作一种广告,用来给客户看,自己并不照着做。大部分高校的校训往往过于偏重于抽8象的虚指,比如求真,怎么样算是

15、求真?如何才能求真,不求真怎么办呢?这些在学校都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这样就难免导致校训成为一个广告词,成为一个空话。如果每个学校都把自己的特色或者专业或者追求明明白白的指出来,比如打造某专业的零头羊,或者在某一领域争取第一等等,这样的口号或者这样的追求,既能明确奋斗目标,也便于考核与监督。如果每个学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或者具体追求,不停留在大而空的口号上,那么这些学校所组成的我们高等教育就会有一个鲜明的特色或者核心的价值组成。 (二)独立自主 大学不是衙门,大学也不是官僚,大学乃是文化的殿堂,大学是思想的孵化器。只有自由的头脑才会产生自由的思想,自主的身体才能孕育独立的文化。里德言“文化不

16、能从上向下压,因为它应该是从下面高涨起来的” 。大学要自主,大学要自由,这是大学的魅力所在,精神所在,陈寅恪主张的大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是大学的最基本的“大学人格” ,若做不到大学最基本的大学人格,大学就不成为大学,就是一个传声筒,一个播放机,一个收发室。 大学的独立首先在于思想的独立,大学思想的独立取决于学者个性的独立。大学不是官僚,不是衙门,想当官想发财的就不能进入大学,进入大学就不要想着升官发财,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者。如果大学能摆脱对官僚的依赖,对政治的依赖,大学就有足够的自由。不独立则不自主,不自主则无自由,大学没有独立自主,就没有学术与思想可言,大学成为一个

17、听话的丫鬟,则没有自己的思想,就算有自己9的思想,也只能是束之高阁。大学要做到思想的独立,然后生存的独立,大学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发展,不拿人钱财,就不用替人消灾,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因此大学做到自我发展,就可以做到独立自主。 (三)文化优先 文化是民族之根,是国家之魂;文化是民族进步不竭的精神动力,文化是国家永葆昌盛的智慧之源。文化来源于生活,升华于学校;文化应用于实践,发展于研究。文化和大学紧密相连,文化的创新、传播、研究、升华都离不开大学。在当前物欲横流,人心思富的时代,文化的地位被降低,文化的品位被庸俗了,文化的功能被忽视了,文化的魅力被消弭了。大学应该首先站起来进行文化正名,文化提升,文化

18、维护和文化教育,这是大学的本职工作,也是大学的使命和责任。 大学因文化成就其魅力,文化因大学而发挥其作用。大学在文化教育方面注重文化的普及,文化的提升以及文化的创新,把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华结合时代特点和时代需要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再凝练。提升文化的品位,在精神层面、道德层面、理论层面、心灵层面为社会创造一种艺术和心灵的精品,一个民族没有高尚的文化欣赏,这个民族的整体水平就不会提高。 “人生来本是一个蛮物,唯有文化才使他高出于禽兽”, “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 。 大学在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上能引领时代,超越时代,自然而然就会成为社会的引导者,就会让社会翘首以待。文化是大学的根本,思想是大学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