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嘀嘀打车”新思维嘀嘀打车只是程维的一副刀叉而已,至于如何才能吃到蛋糕, 还需要市场来回答。 打车难、空载多,这对由来已久的老矛盾,正在随着嘀嘀打车等软件的日益完善而逐步走向调和。 嘀嘀打车 CEO 程维始终坚信新技术和新模式能解决传统行业模式的很多问题。 “出行跟互联网关系不大,但是移动互联网却有很多新的特性,包括定位和可移动,我相信移动互联网一定会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 正是抱着这个信念,2012 年 9 月,程维拉上了包括百度无线技术部技术总监在内的 5 个人,在北京中关村 E 世界大厦 9 层建立起一个打车软件王国嘀嘀打车。 嘀嘀打车操作简单,并且充分运用了语音识别系统的优势。上市几
2、个月内,其运作推广就已经初具规模。到现在,嘀嘀打车已经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 13 个城市,除杭州外,都拿到了当地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好成绩。 此外,嘀嘀打车还与全国五六十家出租车公司达成合作关系,其中包括 96106、96033 等几家出租车调度中心。 小软件,大智慧 一种富含颠覆性基因的全新模式,其推广之路注定需要时时进行自我调整。嘀嘀打车也是如此。 软件上线第一天,全北京只有 16 个司机在线,乘客想叫到车非常难。为了改变现状,培育出第一批种子司机,程维不得不带着他的团队去出租车公司和火车站进行推广。 “当时去一家出租车公司, 推广现场的 100 多个司机中, 20 个人有智能手机,其中仅有
3、 8 个人装了嘀嘀打车客户端。 ”程维说 事实上,由于资金问题,嘀嘀打车在今年 3 月份之前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广告投资,靠的都是司机之间、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口碑相传。 司机的观念转变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大部分司机都在 4050 岁之间,他们想用这款软件,就需要买手机并学习如何操作,这都需要一个过程。然而程维却对此很有信心,试想某一天,司机从郊区空车回来,而他的同事却通过嘀嘀打车拉到几公里外的客人回市区,他也就会慢慢学着用了。只要事情是网状发展,身边的人都在用,那么一定会影响到更多的人。 然而,随着推广的深入,问题很快暴露出来。嘀嘀打车后台运行不但耗电,而且非常耗流量,再加上多数司机不懂手机,所以干
4、脆上门来理论。 “曾经有一位司机师傅来到办公室,手机往沙发一扔,说刚用了几天就费了十几兆流量,你们得赔我钱。 ”程维哭笑不得地说,甚至有一次,有位司机向海淀区公安局报了案,说西客站那里有一伙骗子,专门给人装软件骗手机流量。我们当时百口莫辩,因为我们确实在西客站给人装了嘀嘀打车的软件,确实也走了流量。 初期嘀嘀打车的技术不是很成熟,起初跟司机说的是一天 2M,但是由于订单数量和路况环境的不同,往往超过了这个数目,引起司机的极度不满,嘀嘀打车的工作人员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与司机沟通。 为了解决流量问题,嘀嘀打车为司机提供了以周为单位的流量补贴,甚至有专门的运营部门来管这个事儿。 “我们每天要统计十几
5、万的订单,虽然是个琐碎的工作,却也一直坚持了下来。 ”程维表示。 作为嘀嘀打车的创始人,程维从不开车,他每天打车上下班,是因为他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与司机交流的机会。 嘀嘀打车目前已经拥有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新月联合汽车有限公司司机王师傅也安装了嘀嘀打车软件, “昨天,我通过嘀嘀打车接了三个大订单,一共 400 多元。第一个订单还是前一天晚上就订好了的,既能多赚钱,还降低了空驶率。目前我周围十个人里面有六七个人使用嘀嘀打车。 ” 加价,换来的是应急服务 从某种角度而言,嘀嘀打车降低了出租司机的工作强度和生活压力,因此受到这个群体欢迎成为了必然。 然而一些问题也纷至沓来。今年 5 月,深圳市紧急叫
6、停打车软件,原因是目前手机打车软件的功能设置和技术不够成熟,导致行业监管出现困难。简单来说,就是打车软件可能会引起安全、黑车和加价问题。 对此,程维颇不以为然。 加价功能最初得以上线,是因为程维推崇市场杠杆的作用。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城市,用车高峰期的打车难现象非常普遍,这就意味着势必会有人打不到车。 “如果一个孕妇或者病人没叫到救护车,那么他在街边多等一分钟就多一分钟的危险;如果在郊区等车,离得最近的车也要空驶很远才能到达,所以必须有种激励机制来调动司机的积极性去接你。 ” 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调配资源,程维认为通过市场的价格杠杆调控最合适,“也就是说,大家通过加价换来的附加产品,并不
7、是所谓的车费,而是一种应急服务。 ” 防范黑车,程维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司机在注册时需要提供准驾证号码,并通过人工审核方可获得账号。在人工审核方面,嘀嘀打车在各地与众多出租车公司、96106、96033 等进行合作,通过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 其实,黑车的问题目前还仅仅是理论上的担心而已,因为交管部门迄今为止并没有收到相关投诉。 其实,国内出租车电招服务已实行多年,近几年,多地的统一出租车电召平台应声而出。今年 3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规范发展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的通知 (简称通知 ) ,要求规范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发展,加快出租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电召服务诚信体系建设,推动电召服务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8、国家鼓励打车的人预约,鼓励司机去应招而不是在路面瞎转,以减少对路面车况、环境污染以及油耗的压力。 但事实上,这些统一出租车电招平台,由于“乘客-电话-接线员-电话-司机-电话-乘客”的流程过于庞杂,最终效果都不理想。而与此相对应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打车软件反而显示出其先天便捷优势。 在投入方面,程维为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算了笔账:如果有3 万辆出租车,平均每个出租车有 3 个单子,那就是将近 10 万单。同样是处理这 10 万单,按照电招的模式,每个人每天接 100 个电话计算,需要将近 1000 人的呼叫中心。而上海本地知名的强生出租汽车公司仅一个70 个人的呼叫中心,每年都要花掉 1800
9、 万元。 如果用嘀嘀打车,服务器每秒可以同时处理几百万人同时叫车,省去的人力、管理和房租开销数目相当巨大。 从速度来看,以北京市统一电招平台为例,回复乘客的时间是在 20分钟之内。而打车软件省去了人工客服的中间环节,乘客只需 60 秒钟便可以得到回复。不仅如此,乘客还可从软件上直观地看到车的具体位置。嘀嘀打车还内置评价系统。也就是说,乘客可以针对诚实守信、态度、车体卫生等给予司机评价。相反,当乘客跑单,司机也会投诉乘客。被投诉 3 次之后,乘客电话便会自动加入黑名单,禁止使用嘀嘀打车软件。 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司机的服务水平。 “将来我们还会在新版本中加入自动导航功能。 ”程维透露
10、。 要创新,也要赚钱 虽然嘀嘀打车赢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应,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软件的运营难题依旧尚未解决。 到目前为止,嘀嘀打车既不向用户收费,也不向出租车司机收费。每周还要报销司机的部分流量费用,甚至在乘客跑单,司机发生空驶的情况下,如果司机来服务站反映情况,有时还要倒贴司机的油钱,所以基本上至今收入还是负数。 在最早的版本中,嘀嘀打车曾试图向用户收费。每次叫车,用户需要多支付 3 元,嘀嘀和出租车司机各得 1.5 元。但收费限制了用户的增长,嘀嘀打车干脆直接走向免费。 对于变现,程维好像并不着急,他把目前的嘀嘀打车比作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关注的不是怎么赚钱、做什么工作,而是怎么样长大。 “现在
11、我们不考虑变现,如果某一天出租车司机都离不开这个服务了,我们再考虑这些。就像我们大学毕业了再考虑工作的问题一样。 ” 事实上,司机群体对于嘀嘀打车软件的粘性已经初具规模,在记者调查的 10 位司机中,有 9 位明确表示如果收费价格在每月 10 元左右,他们还会继续使用嘀嘀打车。原因很简单,其为自己带来的价值远远不止 10 元。 对于已经坐拥 10 万司机用户的嘀嘀打车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虽然嘀嘀打车没有给司机配发智能手机,但仍然有很多司机为了使用嘀嘀打车而更换智能手机。 “我们为智能手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程维的语气中不乏调侃。 现阶段,嘀嘀打车最重要的就是抢占用户、培育市场。嘀嘀打车已于近日与高德地图达成合作,为高德地图用户提供打车服务。此外,嘀嘀打车还与百度地图、去哪儿网、微信等达成了合作,并正在寻求和更多手机应用的合作。 接入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相当于获取了它们上亿规模的用户。打车软件未来也不排除有做开放平台的可能,任何有需要的应用和产品均可植入打车服务,尤其是本地生活服务类、酒店类、旅行类的产品。 无疑,凭借极具创新性的嘀嘀打车软件,程维就相当于掌握着一副日渐锋利的刀叉,但如何才能吃到蛋糕,还需要市场来回答。程维所能做的,就是继续探索和不断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