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尖工艺与全叶打叶工艺流程(指标)比较分析研究摘要:为了深度剖析打叶复烤加工过程中切尖打叶与全叶打叶两种不同加工方式对各项工艺指标以及出片率等指标的影响,用贵州某地区不同等级的原烟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切尖打叶可以提高成品片烟大中片率;切尖打叶粗梗率较全叶打叶低;切尖打叶可降低烟叶原料的损耗,可提升出片率、出梗率及产品得率;切尖打叶可以有效降低打叶线负荷,提升生产线产能 17%左右。缺点为:对大片率与中片率结构影响较大,叶片结构均匀低于全叶打叶复烤工艺。 关键词:打叶复烤;全叶打叶;切尖打叶;叶片结构;出片率;产能 中图分类号: TG70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烟叶消耗水平的高低足以显示和
2、反映一个烟草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中国烟草总公司把降低烟叶消耗一直作为生产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降低烟叶消耗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各方面共同努力,作为打叶复烤企业来说主要是通过加工工艺技术方面采取措施。本文通过实验对打叶复烤工艺流程进行数据分析对比研究,阐述切尖打叶复烤与全叶打叶复烤工艺流程对烟叶加工质量及烟叶损耗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设备:本次试验设备为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贵阳复烤厂生产线,该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为 12000Kg/h。打叶线由 Mactavish 提供,设计为两条 6000Kg/h 的四打十一分的生产线;叶片复烤机由 Proctor 提供,生产能力为 9000Kg/
3、h。预处理线配备有切尖功能的切尖解把机以及3000Kg/h 叶尖处理线,切尖设置为 2 英寸三刀。 材料:用贵州某地区 2011 年产 C2F、C3F、C4F、B2F 和 B3F 五个等级的原烟,共 37000 担原料进行对比实验。实验中,将每个等级分为A、B 两组,分别采用切尖打叶与全叶打叶工艺进行打叶复烤加工,对比两种不同加工工艺成品质量差异。 对比指标:成品叶片结构、含梗率、装箱水分标准偏差、出片率、出梗率、产品得率、产能。 加工工艺控制及取样方法:按照行业标准 YC/T 146-2010烟叶 打叶复烤 工艺规程与 YC/T 147-2010打叶烟叶 质量检测要求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4、 2.1 叶片结构及叶含梗指标对比 表 1 显示了切尖打叶与全叶打叶十个批次叶片结构及含梗率检测数据平均值,通过对切尖打叶与全叶打叶数据进行平均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1)叶片结构:大片(一英寸以上)切尖打叶高于全叶打 4.76 个百分点;中片(二分之一英寸至一英寸)切尖打叶低于全叶打 3.2 个百分点;大中片率(二分之一英寸以上)切尖打叶高于全叶打叶 1.55 个百分点。 2)含梗率:粗梗率切尖打叶低于全叶打叶,含梗率切尖打叶略高于全叶打叶; 通过数据可以得出:切尖打叶可以提高大中片率,但对大片率与中片率结构影响较大;切尖打叶粗梗率较低。 2.2 出片率、出梗率及产品得率对比 表 2 显示了
5、切尖打叶与全叶打叶十个批次产品产出情况。为了更好的说明指标,特地加入了原烟叶梗比检测,从原烟含梗率可以看出原料两种工艺加工的原料在叶梗比基本一致。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出片率:切尖打叶高于全叶打 0.35 个百分点; 出梗率:切尖打叶高于全叶打 1.23 个百分点; 成品得率:切尖打叶高于全叶打 2.13 个百分点。 通过数据可以得出:切尖打叶可降低物料的损耗,可提升烟叶出片率、出梗率及产品得率。 2.3 加工产能对比 通过表 2 成品平均产能数据对比计算可以得出:切尖打叶可提升产能 16.93%。 表 1 叶片结构及叶含梗对比 表 2 出片率、出梗率、产品得率及产能对比 3 、结论
6、与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切尖打叶复烤工艺与全叶打叶复烤工艺比较其优点为:切尖打叶可以提高大中片率;切尖打叶粗梗率较全叶打叶低;切尖打叶可降低烟叶原料的损耗,降低烟叶造碎,可提升出片率、出梗率及产品得率;切尖打叶可以有效降低打叶线负荷,提升生产线产能 17%左右。特别对于加工下低次烟叶最为明显。 缺点为:对大片率与中片率结构影响较大,叶片结构均匀低于全叶打叶,对卷烟企业制丝后烟丝结构的均匀性有一定影响;增加一条叶尖处理线,提高了生产线的能耗。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切尖打叶复烤加工方式,能将 20%左右的烟叶,不经过打叶风分环节,直接切尖搀兑,有效的避免了含梗较低的叶尖在打叶风分环节的造碎,对叶片结构、产品得率以及产能都有很大的提升。分析切尖打叶复烤缺点:产出的成品叶片结构均匀性较差,我们可以通过对叶尖线设备改进(如增加再次切断装置)来降低叶尖大片率,提升中片率,势必可将切尖打叶复烤加工方式的弊端降到最低,发挥切尖打叶提升大中片率、提升产能、提升产品得率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国烟叶公司 YC/T 146-2010烟叶 打叶复烤 工艺规程 、YC/T 147-2010打叶烟叶 质量检测.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