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力促实体经济发展.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15127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力促实体经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力促实体经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力促实体经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力促实体经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力促实体经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力促实体经济发展摘要:第三产业指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条件。本文从全市三次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及第三产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引出第三产业对我市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第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措施。 关键词:第三产业;实体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平稳增长,三次产业的发展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更为迅速,截至2011 年年底,我市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 6.2:59.3:34.5,产业结构实现了新优化。长期以来,相对于

2、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和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而言的第三产业,其所占地区生产总值大小成为衡量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余姚市委市政府对发展第三产业越来越重视,在中国共产党余姚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毛宏芳书记作的继往开来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再接再厉建设和谐幸福新余姚的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构建以现金特色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生态高效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 2016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40%,明确了我市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 一、第三产业是我市实体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 实体经济是强市之本,是基础,而第三产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强

3、大支撑,从整体经济形势看,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总体滞缓、国内经济发展步伐放慢、产业升级压力不断加大,第三产业能有效地破解经济发展瓶颈。从三次产业关系看, 如图所示,汽车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在现代社会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销售服务、企业上市、维修服务、交通运输等与之相关联的部门,这些部门又属于第三产业,在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作为一种服务性行业以其特殊的性质,弥补了实体经济发展中不足之处,使实体经济发展更趋完善。随着经济转型发展的加速提质,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将进一步凸显。第三产业正是通过提供各种服务,促进各经济部门的紧密结合,推动社会分工和专

4、业化协作的发展,推进我市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反过来,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一句话,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互补作用。1.推动实体经济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市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中国塑料城、中国裘皮城等专业市场建设,依托其市场辐射带动功能,架起了市内外生产者和商贸者之间的桥梁,加快了经济发展。加大金融机构融资作用,2010 年,我市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发放贷款 8397505 万元,有力的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会计、审计、法律服务、担保、评估、科技创新等新兴服务

5、业的不断壮大,都为全市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拉动固定资产投资 近年来,我市着力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动力。据统计,2010 年,我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 2191974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19661 万元,所占比重为 0.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884111 万元,所占比重为 40.3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1288202 万元,所占比重为 58.77%。第三产业占据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半壁江山,成为拉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动力。 3.激发消费活力 2010 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9.86 亿元,同比增长

6、19.29%。其中批发业和零售业为 202.45 亿元,同比增长 19.86%,住宿和餐饮业为 17.41 亿元,同比增长 13.13%,有力的激发了消费活力。 4.缓解就业压力 随着第三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就业岗位逐渐增加,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已成为全市吸纳新生劳动力及转移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5.实现经济发展新增点 2010 年,我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194.13 亿元,比 2009 年增长了 13.74%。快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0.94 个百分点;2010 年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219.86 亿元,比 2009 年增长了

7、 18.50%,其中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幅度尤为突出,详见下表: 2010 年第三产业实现税收收入 407871 万元,是 2009 年的 8125 万元的 5.7 倍,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达 52.2%。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第三产业所占 DDP 比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升,被认为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普遍规律。但是 2006 年到 2010 年,我市在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却一直维持在同一水平,没有质的上升(即从 2006 年的 33.68%到 2010

8、 年的 34.18%) ,与到2016 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40%的目标尚有较大的距离。 2.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市金融业得到长足发展,金融业为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们也发现,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不够及时有力,导致真正要发展实体经济的企业出现“融资难” 、 “融资贵”等现象,遏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3.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而我市除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比

9、较高以外,一些新型的第三产业市场化程度都较低。虽然我市进行了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改革,但全方位竞争格局尚未形成,使得很多企业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技术明显不足,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4.第三产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虽然我市近年来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下,高新人才严重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有关行政部门服务意识不够强,政策灵活性把握不够、也制约了第三产业投资和经营。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要实现“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主要是要做好五篇文章: 1.狠抓商贸流通业,着力打造商贸余姚 充分发挥余姚的区位优势

10、,加快推进中国塑料城“三位一体”项目建设,增强并发挥中国裘皮城、中国有色金属材料城等专业市场的辐射带动功能,大力发展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时代广场、河姆渡国际广场、舜大财富广场、保利文化广场、万达广场、四明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优化城市功能,提升街景品味,增强城市承载服务能力和集聚辐射能力。按照休闲度假胜地建设的要求,加快特色街区的建设,重点培育牟山湖开发区等商业特色街,丰富休闲度假基地的内涵。坚持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把扩大消费作为稳增长的着力点,加快推进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培育引进商贸龙头企业和新型消费业态,打造竞争有序地消费软环境,充分激发消费活力,留住高

11、端消费群体,提高商贸业整体竞争力。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快配送中心建设,规范连锁超市经营行为,巩固连锁超市全覆盖成果,营造良好的农村消费环境。 2.狠抓生态旅游业,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把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支柱产业加以培育,谋划、实施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加快姚江文化旅游带、四明山生态旅游区、中心城区、牟山湖休闲度假区、河姆渡文化 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功能区建设,着力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旅游业由“一日游”向“多日游” 、由“观光时代”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并重”转变。加强对“农家乐”的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我市休闲度假游的接待水平。不断丰富休闲度假内涵,创新旅游产品,继续

12、推出“余姚杨梅节” 、 “柿子节”等大型活动,以节会友、以节促名,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提高余姚旅游的对外知名度。 3.狠抓金融保险业,着力打造“信用余姚” 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拓展居民个人信贷、住房抵押贷款等符合居民消费投资取向的金融品种。深化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序、合理吸纳民营资本参与农村改革发展,完善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稳步推开“三权一房”质(抵)押贷款试点,缓解融资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启动个人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引导全社会开展诚信活动,规范诚信企业的有序发展。加快保险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保险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13、不断推进保险险种创新,积极探索保险业务。 4.狠抓新兴服务业,着力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 强化市政设施信息服务业,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建设旅游、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重点数据库,促进各领域信息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律师、金融、保险、技术及招商会展等中介组织;引导一般性中介服务向“精、专、特、新”方向发展;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促进中介服务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发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社区文化、法律咨询、涉老养老、社会福利、技能培训等社区服务项目;完善和构建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鼓励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引导和培育各类社区民间服务的发展。 5.狠抓人才建设,着力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优化人才选拔机制,将大批优秀人才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形成激励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加大人才招引政策扶持力度,为第三产业发展构建起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体系;积极与高职院校、科研院所及有关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