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回顾与发展展望.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18732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回顾与发展展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回顾与发展展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回顾与发展展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回顾与发展展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回顾与发展展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回顾与发展展望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 20 世纪末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在多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实行了以农民家庭作为生产经营基本单位的联产承包制,在农村所有制结构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调整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对农产品价格体系和流通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并对我国农村经济在新时期深化改革、持续稳定发展,从几个方面进行相关探讨和分析。关键词:农村经济 改革 发展 回顾 展望 20 世纪 80 年代,是我国农村经济深刻变革和史无前例大发展的时期。回顾过去 30 多年来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情况,科学地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展望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与发展的前景,对于更好地贯彻执行国民经济“十二

2、五”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必要和有益的。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回顾 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指出“确定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我国八亿农民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 。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第一,1978 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实行以农民家庭作为生产经营基本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既突破了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也突破了农村经济的

3、传统理论观点。1980 年 5 月 31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中,明确肯定了一些地方进行的“包产到户”和“大包干”试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解决长期以来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未能解决的一大难题,即如何使理论上、原则上归属于合作制农民的权利和利益真正具体地归属合作制农民,充分照顾和维护了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利益,从而更大限度地激发了劳动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在农村所有制结构方面也进行了重大改革,突破了人民公社化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唯一形式的局面,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多样化格局。农村所有制形式多样化格局可从农业和非

4、农业两方面来观察。在农业方面,农恳系统全民所有制农场多年来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全民所有制农场也从自身实际出发,借鉴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划小核算单位,建立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结构。30 多年来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农民还建立起了一批经济联合体,还存在个体经营和私人雇工经营。在非农业方面,所有制形式多样化格局更为明显。在中国农村,过去和现在都有一批全民所有制企业在非农业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乡镇企业就是立足于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基础之上的。人们形象地譬喻为“四个轮子一齐转” ,即乡办企业、村办企业、联户办企业和个人办企业四种经济类型驱动乡镇企业的发展。 第三,农村经济改革的又一重大方面,是通

5、过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有力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和深化了农村社会分工,又为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准备了一个重要条件。 第四,30 多年来对农产品价格体系和流通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先后采取了两项改革措施:第一步,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第二步,适当提高了肉、蛋、禽、水产品的零售价格,并给城市职工以适当补贴。同时,对物价管理体制也进行了初步改革,由过去的单一计划价格改变为国家统一定价、浮动价、议购议销价和集市贸易价等多种价格形式。放开畜产品、水产品、水果和蔬菜的市场和价格,把改

6、革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领域。 综上所述,中国 30 多年来农村经济改革,从总体上说获得了巨大成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最有成效的时期。农村经济全面增长,特别是农业多种经营和农村非农产品迅猛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农业经济效率也有显著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加快。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展望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已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八大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今后 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

7、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我国农村能否完成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 现在,中央已经确定,在今后 10 年和“十二五”计划期间,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重点。粮食生产要上新台阶,同时增加棉花、油料、糖料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生产;大力加强林业建设;进一步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努力增产肉、禽、蛋、奶、鱼、茶、果等产品;继续引导农村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全面振兴农村经济。要实现今后 10 年农业的发展目标,需要从多方面采取重大措施,包括: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8、,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注重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通过公司加农户等形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把农村同市场和城市连接起来;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来考虑;增加农业生产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继续抓好科技、教育兴农;进一步积极深化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大扶持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切实加强土地管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和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积极规划和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改革是一个大课题,涉及方方面面。以下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研究实践,拟从几个方面就坚持和深化农村改革作一些思考和探讨。 第一,稳定和

9、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要稳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近 8 亿人口农村的稳定。而农村的稳定,关键又在于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鼓励和支持农户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在现阶段,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多方面采取必要和可行的措施,包括:加强集体经济实力,建立和健全农村经济服务体系;实行土地使用权商品化,即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制度,以抑制和克服农民不愿向土地投入、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经营的短期行为;加强承包合同管理,并促使其逐步规范化;尊重农户的

10、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逐步解决农村土地分割细碎问题,以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继续坚持发展乡镇企业、乡办企业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方针。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发展中国家改造以单一农业发展为特征的传统农村经济结构,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转变,实现经济现代化宏伟目标,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必经道路。无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制度如何,都没有也不可能例外。由于国情各异,一国产业结构转变和城镇化道路又必然

11、带有各自特点。今后必须加强对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计划指导,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力流动新秩序,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第三,用改革精神实现农村社区整合。农村社区整合就是要组织、协调农村社区内现存的各种社会经济要素、力量、机构,使社区政治、经济、文化有序地向前发展。换言之,就是要按照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事物发展规律,经过努力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不平衡达到平衡,从而推动农村社区的发展。 第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

12、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产发展”是基础,而要实现“生产发展”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关键。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各级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引导家庭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方向发展,鼓励农户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物质装备,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培育农民收入增长点。 第五,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

13、路。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这为今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铺平了发展道路。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对此,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认真贯彻。 一是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领导。乡镇政府领导要充分认识和领会“小城镇、大战略”的深刻内涵,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

14、时期的中心任务来抓。由主要领导负责,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城镇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期对城镇化工作进行总结和督导。相关职能部门要顾全大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让农民知道城镇化与他们未来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利害关系,主动配合,减少人为的阻力。 二是必须强化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规划一定要有超前的意识,要不断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要更新规划观念,增强市场意识,改进规划管理方式;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城镇的个性条件,在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上做文章,努力营造富有特色的现代城镇风貌。 三是抓住机遇,加快城镇基础设施

15、建设,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对供水、供气、公交、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公用事业,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通过多渠道争投资,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城镇建设转为农牧区商品生产、交换和劳动力就业的基地,发挥其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商品流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作用,充分激活农村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A.人民出版社,1980 2.陈锡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M.经济管理出版社,改革出版社,1988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2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 人民出版社,2007 6.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远东出版社,20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篇)R.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