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Q 地区构造特征与含油气关系探讨认识摘 要:MQ 地区目前已发现油藏以复杂断块油藏为主,构造特征复杂与含油气规律不清等因素制约着该区下一步的滚动评价;通过分析应力特征及断层发育规律、运用构造精细研究方法开展构造特征研究,从已发现油藏油气分布情况认识、断块特征与成藏控制因素、成藏条件等方面分析油气与复杂圈闭的关系,并预测下步滚动潜力区域,提出了“MQ地区油藏紧邻断层分布,油气聚集成藏的圈闭可多种类型,主控断层有反向断层、顺向断层,断距小的只有 20m 就能起到封挡作用,构造控制含油区域,储层物性影响油气分布特征,油藏规模大小与主控断层断距大小有关“等认识。 关键词:复杂断块构造特征 油气成藏控
2、制因素 MQ 地区目前已发现的油藏主要有 E1f3 砂岩油藏和 E1f2 火山岩油藏,绝大部分为受断层控制的复杂断块油藏,其类型有破碎断鼻构造、三条及以上断层形成的封闭断块构造、反向正断层与反向正断层或顺向正断层形成的单斜构造等,主控断层断距相差也较大,断距大断层断距约200m,断距小断层断距只有 30m。为继续寻找 MQ 地区滚动潜力,需总结不同构造特征构造的含油气规律,以指导该区的滚动目标评价。 一、区域概况 MQ 油田位于江苏省金湖县境内,构造位置属于苏北盆地内东台坳陷西部金湖凹陷东南部 BMY 构造带东部的 MQ 断背斜,东临汜水次凹,南为菱塘桥低凸起,见图 1。 图 1 MQ 区域构
3、造背景图 二、构造特征研究 1.应力特征与断层发育规律 苏北盆地是新生代时期的拉张断陷盆地,盆地的发生、发展主要是在拉张背景条件下进行的。MQ 油田的正断层走向,在南部、中南部以北北东、北东向为主,中北部和北部以东西向为主。正断层的走向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因此,该区古应力场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南部、中南部为北北东北东向,向北有一个右旋的趋势,在中北部和北部转为东西向。 断层在纵向上的发育规律:羽状断层是该区断层在纵向上的一个发育规律;M7 块、M24 块、M16 块、M35 块主控断层有分支断层,剖面上组成羽状断层。成因:三四级断层在断裂发生的过程中,岩层由于受到纵向牵引力的作用,产生分支
4、断层,与原断层组成羽状,而形成了现今的羽状断层。“x”字形断层是该区断层的一个发育规律;M24 块、M8块就发育“x”字形断层;成因:由于应力在时期上的差异,早期形成的断层,被后期断层错段而形成“x”字形组合式断层。 断层在平面上的发育规律:断层近东北走向或东西走向是该区三四级断层在平面上的主要发育方向;由于应力平衡而发育的补偿断层是 M40 西断层形成的主要原因。等值线的主要走向与三四级断层平行是该区地层的一个主要倾向。 2.构造精细研究 2.1 层位综合标定 层位确定的方法很多,一般要借助已知的钻探、测井、VSP 等资料。现在最常用的是地震合成记录,这是一种精度高而又简单有效的方法。合成记
5、录是在选好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选声波曲线较长、地震资料品质较好的井做合成记录。做合成记录的关键是选好子波,一般用频率20-25 赫兹的雷克子波,或从地震资料提取资料。做合成记录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直到合成记录跟地震资料吻合很好,图 2 M24-2 井合成记录图。做合成记录是针对于有井的地方,对于没井的断层的另一盘,可利用工作站的块移动功能,运用地层对比的方法确定层位。对于没井又不是断层的另一盘,可采用工作站上的分块显示功能,然后与确定层位块进行对比而确定。 图 2 M24-2 井合成记录成果图 2.2 三维地震资料连片解释 首先选择资料品质较好的三维地震资料,原则:同相轴连续性好、断层特征
6、较为清楚、空道缺道少、资料分辨率高。解释中遵循的原则:层位闭合,断层闭合,断层符合发育规律并组合合理,与生产动态情况相吻合。 由于受地震资料品质影响,振幅、相位、频率等属性的提取、分析受到限制。解释中仍旧根据地震常规剖面反射波同相轴波组波系的不同特点,以井控制,垂直剖面解释与切片解释相结合,变密度、变面积等多种显示方式相结合,主测线、联络线、随机线联合追踪,多角度闭合,力求解释准确可靠,精确落实含油气圈闭。 在断层的复杂带,通过加密解释线、搬块技术、多方位追踪等方法反复研究各断层的组合关系,验证断点组合的正确性。在解释中还充分参考了动态生产资料及已有井的钻井、测井、试油资料,尽可能与实际生产情
7、况吻合,以弥补地震资料本身的缺陷。 3.构造图的绘制 构造成图主要根据解释时速度的使用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成图,有变速成图、分块成图、综合速度成图;本次解释中使用的是 MQ 综合速度,因此采用综合速度成图法成图,图 3 MQ 南部 E1f3 顶面构造图。 图 3 MQ 南部 E1f3 顶面构造图 三、油气与构造特征关系分析 1.已发现油藏油气分布情况认识 从统计表中可以发现,M 北地区 E1f3 已发现油藏深度范围为1380m1540m,E1f2+1 油藏深度范围为 1560m1670m;M 中地区 E1f3为 1380m1660m,E1f2+1 为 1540m1730m;M 南地区 E1f3
8、为1180m1440m。 2.已发现断块特征与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认识 3.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油气成藏条件包括:生、储、盖、圈、运、保等六个方面的条件,MQ 地区油源主要来自于龙岗次凹和汜水次凹的 E1f4+2 烃源岩,储层主要为 E1f3 砂岩和 E1f2+1 储层,盖层主要为 E1f4+2 泥岩,油气运移通道主要为三四级断层纵向运移、储层及不整合面侧向运移,MQ 地区阜宁组圈闭主要形成于吴堡运动末期,早于油气大量运移期,配套史有利。因此,圈闭的封闭性成为影响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由于 MQ 地区 E1f31、2 砂岩间发育较为稳定的隔层,使断距较小的断层如 20 米断距断层两盘地层能具备较好的对
9、接关系,油气能够成藏,如 M42 块,主控断层断距就只有 20 米。图 4M20 块油藏剖面图。 图 4M20 块油藏剖面图 4.下步滚动潜力区域预测 根据研究认识,认为有较大断距断层沟通油源,断层发育、圈闭条件有利的 M 南地区、M28 块附近、M 中西部地区是下一步滚动的有利区域。四、结论 1.羽状断层、 “x”字形断层是 MQ 地区断层在剖面上的主要组合样式,平面上断层以东西走向或近东西走向为主。 2.MQ 地区油藏紧邻断层分布,油气聚集成藏的圈闭可多种类型,主控断层有反向断层、顺向断层,断距小的只有 20m 就能起到封挡作用。构造控制含油区域,储层物性影响油气分布特征,油藏规模大小与主
10、控断层断距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3.MQ 地区的含油层系主要为 E1f3 砂岩、E1f2+1 火成岩,T33 构造较T31 构造简单,E1f3 砂岩油藏是今后滚动研究的主要对象。 参考文献 1 王金华,黄伟,欧阳甫等。闵桥阜三段油藏成藏规律与滚动目标研究. 2 戴俊生,冀国盛,马欣本等。闵桥油田阜宁组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J.大地构造与成岩学,2002,26(2):126-130. 3 刘玉瑞,刘启东,杨小兰。苏北盆地走滑断层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3):279-283. 4 张宗檩.济阳坳陷低级序断层组合样式及成因机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8(3):1-3. 作者简介:薛斌(1982-)男,汉族,湖北监利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滚动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