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创新与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381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创新与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创新与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创新与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创新与实践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创新与实践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创新与实践研究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但近几年来顶岗实习逐渐演变成“提前就业” ,导致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管理松散无序,教学内容简单重复,教学质量无法掌控、教学考核形同虚设等系列不正常现象,有违高职教育设置顶岗实习来强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初衷。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定性出发,分析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存在的必要性,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和提出了“如何搞好顶岗实习”的一些创新型举措和保障性机制。 关键词:顶岗实习;创新;实践;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11003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

2、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顶岗实习被认为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顶岗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逐渐被“提前就业”所取代,三年制的高职教育事实上被压缩成了 2 年或 2.5 年。用提前就业替代了顶岗实习,导致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管理松散无序,教学内容简单重复,教学质量无法掌控、教学考核形同虚设等系列“务虚”现象,这显然有违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初衷。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定性来看,取消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显然也是不合理的,问题的关键还是需要下大气力研究和完善“如何搞好顶岗实习” ,还原顶岗实习的设置初衷。 1 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再认识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普遍试行“2+

3、1”或“2.5+0.5”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的“1”或“0.5”学段就是将学生派往企业顶岗实习,这样组合成3 年的高职学习时段,其目的是想充分借助企业的岗位环境达到“学岗对接”和真实锻炼的目的。但通过实践和调研发现, “2+1”中的“1”或“2.5+0.5”中的“0.5” ,即 1 年或 0.5 年的顶岗实习,大有演变成事实上的学生提前就业之势。在这个“1”或“0.5”阶段里, “做”远远多于“学” , “教”也停留在虚拟的概念中。许多学生所在的顶岗实习岗位技术含量偏低,需要的技能肤浅,学生间接甚至直接成了学生工或季节工。学生在这样的岗位“实习”一段时间后非常厌倦该岗位甚至该企业,所以,简单地把

4、学生推向企业去完成这个“1”年或“0.5”年的顶岗实习并不能实现顶岗实习的最终教学目的,必须对这个“1”或“0.5”进行充分的变革和充实。 我们知道,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一般也是三年,前 2 年一般学习专门的研究生课程,后一年一般进实验室跟导师从事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硕士论文并通过答辩。经过近一年的实验研究工作,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升华,体现在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没有这一年的实验探究训练,研究生的能力与本科生的能力差别不会太大。因此,这一年的经历和学习是研究生与本科生产生质的差别的根本所在。同样地,如果高职学生学习了 2 年后直接进入企业,第三年在企业以简单的上班、下

5、班形式度过,而不是有针对性地训练,其结果与中职生学习 2 年后直接进企业岗位工作,在能力上不会有本质的差别是一个道理。所以,高职学制中的第三年,即“1”或“0.5+0.5”阶段恰恰是促成高职学生“高”与“职”的有效融合,实现“高素质技能型”的关键的一年,也是挖掘和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发展力和创新力的关键一年。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即“1”或“0.5”学段的顶岗实习教学活动必不能少。 2 顶岗实习的创新性探索与实践 那么,针对高职学生,如何把这个“顶岗实习”做细做实、做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呢? 结合我院所在的 4 个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生化制药技术专业、工业分析与检

6、验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近 3 年来针对“1”或“0.5”阶段所进行的教学试验,我们发现有一些良好的做法值得总结。即: 2.1 试行导师制 学生进入第三年后跟着“导师”即有研究课题的老师一起做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持续时间至少 6 个月,即 24 周。 该种做法比较适合学习认真,善于静下心来认真探究的学生。教师的“教”和“研”转化为学生的“学”和“研” ,培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效果非常明显。经过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不仅对导师感情深厚,而且敬业精神感人,乐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持续奋斗。 我院环境与生化工程系与武汉英纳氏科技有限公司在校内共建了原料药研发中心,每年接

7、纳一定的生化制药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此顶岗实习。学生在这里从事产品研发和中试,长期跟随博士、教授、工程师等高素质研发队伍学习和探讨,其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都得到巨大的提升。 2.2 抓住机遇,将学生成建制派往正在新建的企业 一般每年都有新建的企业。针对这样的企业,我们积极联系,将学生成建制派往该企业。即使是时间不在顶岗实习的时段,我们也作适当调整,保证学生在企业从建厂、设备购买、安装、调试、试运行等整个建厂过程中全程跟踪建厂过程,全方位的见证专业性知识和技能应用。在这样难得的机会中学习和训练,学生一生受用。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09 级 31 位同学在湖北金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顶岗实习,学生先期被

8、派往湖北宜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万州分公司进行 4 个月的合成氨生产实习,然后回到湖北金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参与 30 万吨合成氨的新厂建设。学生在新厂房建设、设备购买、安装、调试、试开车乃至各项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制定中全程参与,并逐步成为新厂的首批生产一线的骨干成员。这种顶岗实习的机遇虽然难求,但其现实意义很大。事实上,全国每年新建、改建、扩建企业无数,完全可以支撑部分学生的顶岗实习。 2.3 聘请企业师傅为兼职教师,实施“师徒制” ,完成顶岗实习 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企业生产实习或顶岗实习期间,若没有固定的师傅指导和管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都会大打折扣,师傅也因为与学生的管理和学习

9、不挂钩而“事不关己,搞搞挂起” 。相反,将每一个学生直接地分派给师傅做徒弟,则师徒双方都乐意,并从此建立师徒关系。师傅对徒弟即学生的管理和指导都是发自内心的,其效果远非散漫式实习所能比拟。 实施“师徒制”顶岗实习的另一个好处是有效实现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和教学管理。 “师徒如父子”的传统观念尤其在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近 3 年来,我校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武汉仟吉食品有限公司实习期间实行一级带一级的师徒制员工培养机制,学生之间的学姐带学妹、师兄带学弟的传统已经成为该专业的一种顶岗实习模式。 2.4 校企共建第二证书制度 目前,针对高职学生实施毕业证和专业性技能证的“

10、双证书”制度,学生在校期间考一个技能证是必需的。但许多企业并不认可这个技能证的技能含量,充其量只是认可该生接受了相应工种的技能培训。要赢得企业的认可,最直接的途径就是与企业合作,直接接受企业岗位的考评,拿到企业的上岗证,我们称之为第二证书。 学生在企业参与职工培训,岗位练兵才能拿到上岗证。这在过程上细化了对学生的顶岗实习的要求和管理,学生也明确了顶岗实习的任务和目标。笔者认为,将第二证书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考核比较容易量化其顶岗实习成绩。 近三年来我校化工、分析专业的学生在湖北绿色家园化工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期间均要求学生在企业拿到上岗证,不仅保证了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也强化了企业新员工的培

11、训质量,深到企业的欢迎。 总之,根据学生情况采取有效策略,从内容要求和执行环节上对顶岗实习作统筹安排,让学生在“1”或“0.5”阶段里真正从技能上、能力上得到真实地、有成效的提升,而不是将“1”或“0.5”阶段简单地变成企业就业。显然,这个提升是需要通过深入的校企合作,构建高质量的“厂中校” 、 “校中厂”等良好的实习基地才能得到保证。 3 对顶岗实习保障性机制的思考 顶岗实习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高”与“职”内在统一的关键性教学环节。为保证其教学实施的有效性,除了在教学手段上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之外,在运行的机制上也必须给予足够的保障,否则,措施也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设想而已。 首先,在高

12、职三年制的学制上,笔者认为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保证是“0.5”年即 6 个月的顶岗实习阶段。实践证明, “0.5”年的期限足够学生在身心、素质、职业技能方面有足够的认识和提升。过长的实习时间相反会使学生限于疲态。 目前,在我们湖北省大多数高职院校将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规定在第五学期的 11 月 20 日之后,这样保证学生在第六学期的 6 月底学生拿毕业证之前有“0.5”年,即 6 个月的顶岗实习锻炼。经走访多所省内外兄弟院校对高职第三学年的教学安排发现,虽然将顶岗实习安排为“0.5”年,但另一个“0.5”时段仍然做虚难做实,往往用几门无关痛痒的选修课来填充这个“0.5”时段的教学安排,期间有学生

13、提前就业则大开绿灯放行,成为事实上的“等待顶岗实习时段” 。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下将 3年制的高职教育简单地采取“2+1”模式,第三学年直接把学生派向企业,将“1”阶段的学习直接变成了顶岗实习,也就是就业了, “2+1”模式成了事实上的“2+0” ,即二年制高职教育。这样短期看是降低了人才培养成本、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满足了学生就业和服务社会需要,但从长远看是对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也是对社会的一种不负责。这不仅扼杀了学生在学习的黄金时期系统学习的权利,而且给社会输送了没有发展潜力、缺乏创造力、还没有就业身心准备的员工队伍。同时,长期这样做

14、下去,也只会让广大的社会民众和学生群体轻视高职文凭和高职教育。因此,认真做细做实高职顶岗实习阶段所在的“0.5” ,使之真正体现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建议把“0.5”年的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在三年制的第四学期。这样安排的好处在于:一是打消了学生、学校、社会、企业认为顶岗实习实质就是提前就业的潜意识。二是学生在企业或社会上顶岗实习归来,所见所悟对其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把“0.5”年的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在三年制的第六学期,学生顶岗实习归来就是领个毕业证回家或回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已经显现出淡化的苗头比比皆是。学生在社会或企业岗位上

15、的感悟根本没有机会化为其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三是第四学期这个时段不影响学生在社会在企业岗位“学以致用”的有效衔接。事实上,进入第三学期,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已经开设了,第四学期踏入社会实践正好验证所学,而在实习实践中遇到的专业性问题也正好在回校的第五、六专业性学习阶段得到解决。四是第四学期的时间段横跨春节前后和长达 2 个月的暑假,从安排顶岗实习到完成顶岗实习的收尾工作都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可以从容安排,也能使学生从顶岗实习的身心状态缓冲到校园学习状态。 4 结束语 从上面的认识和分析看出,顶岗实习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如何把顶岗实习做细做实,发挥该教学环节的本原作用,切实让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得

16、到扎扎实实地训练和提高,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精心设计,并创造良好的实施条件。这中间,加强“校企合作” ,强化“校中厂” 、“校中厂”的建设,从校内校外基础条件建设,从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两个层面来双管齐下实施顶岗实习的教学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需要从制度上机制上给予充分设计,确保顶岗实习执行过程的有效性。顶岗实习的创新和完善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育人模式的改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国内 1000 多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因此,其理论和实践意义都很强,是保证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的重大策略性问题。 参考文献 1皇甫静,李贤政.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

17、11, (9). 2夏栋,谢淑润.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2, (5). 3欧迪巧,银奕淇,范双南,等.高职教育顶岗实习运行模式创新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 (2). 4尚国营.高师院校“顶岗实习”的瓶颈及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 (2). 5黄晓林,唐全,张毅,等.药学专业高专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3, (6). 6李绍中,欧阳葵.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调查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 (3). 7李佳圣.综合性高职院校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 (35). 8许峰.系统科学视阈下提升高职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 (5). 9李宁.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实施与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0, (32). 10巴世光,古光甫.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践以天津职业大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