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生态规划的环首都小城镇建设【摘要】近年来,小城镇的迅速崛起,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小城镇现代化进程。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无序的发展,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本文重点结合环首都小城镇的特征,探索一条符合生态规划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环首都小城镇生态规划 Abstract:The “Summary“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rise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greatly promote rur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cc
2、elerating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in small towns. But we have also seen due to the lack of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disordered development, issu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mall cities and towns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The focus of this artic
3、le combined with ring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the capital, to explore an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Keywords: Ring the capital; small towns; ecological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X32 一、引言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近年来,小城镇的迅速崛起,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
4、发展,加速了小城镇现代化进程,这既是经济发展的成果,又成为经济继续发展的动力。但是小城镇的发展不同于城市的发展,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无序的发展,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生态规划就是在生态学、规划学原理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通过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最终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有序发展。 环首都经济圈的概念最早由河北省提出,2011 年 3 月,首都经济圈战略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环首都经济圈包括环绕北京的张家口、承德、廊坊、保定 4 个设区市与北京直接紧邻的涿州、涞水、
5、涿鹿、怀来、赤城、丰宁、滦平、兴隆、三河、大厂、香河、广阳、安次、固安等 14 个县(市、区) 。本文所探讨的环首都小城镇就是基于上述 14 县(市、区)的范围,通过研究该范围内的小城镇特点,探索一条符合生态规划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环首都小城镇建设的优势 (一)政策保障优势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推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 , “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 “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强化规划约束力” 。而北京市、
6、河北省的区域规划和政策都共同强调首都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些都为环首都小城镇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区位交通优势 环首都经济圈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总面积 3.01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 517.6 万人。作为首都地区的门户,既毗邻北京,有京广、京沪、京哈三大铁路干线和联系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的公路交通干线,又靠近天津、秦皇岛、唐山、黄骅等大型港口,形成了既可借首都之势,又可辐射全国,乃至联通世界的独特布局,有利于利用首都优势,促进区域内小城镇的城镇化进程。 (三)生态资源优势 长期以来,环首都地区肩负着北京“涵水源“、“阻沙源“及保障防洪安全的重要职责。作为北京的生态保护屏障,这
7、一地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但换个角度来看,此地区的生态环境却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北京相比,环首都地区地貌多样,山清水秀,既有沙漠草原,又有森林山地,生态、旅游、文化等特色资源丰富。 (四)科技人才优势 北京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高度集中,并且拥有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能够吸引和服务高端科技人才。而环首都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劳动力成本、商务成本显著低于北京,再加上土地、制度、职业教育等方面相对的优势,为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缩短发展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环首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理念落后,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规划前期论证不合理,对小城镇的功
8、能定位和发展阶段认识不足,缺乏全面性和前瞻性,特别是在如何与北京的发展规划对接方面考虑不足,难以做到统筹规划,共同发展,造成规划滞后于发展需要的局面。另外,小城镇的规划理念大多盲目效仿城市,重复现象严重,对环境承载力、生态保护、资金投入、运行成本估计不足,一味求全求大,最终无力维持各个项目的正常运转,反而造成大量的浪费,无助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二)环境基础设施薄弱,政府管理缺位 一方面,环首都地区小城镇在首都繁荣经济的带动作用之下,发展迅速,但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尤其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建设速度显著落后于城镇建设,污水的随意排放、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垃圾处理能力不高,给周边环境带来极大的
9、压力,城镇的生态质量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小城镇政府管理功能不完善,再加上缺少专业的人才、必要的设备以及相关的政策资金落实不到位,致使环首都地区小城镇生态环境的管理情况不尽人意,环境保护失控现象时有发生。 (三)城镇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 城镇规模过小,难以积聚产业、集中人口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首都北京作为整个地区的增长核心,对环首都地区的抑制作用大于带动作用。受产业结构限制,北京在集聚和扩散过程中,集聚效应居于主导地位,扩散效应则远远落后。虽然部分城镇承接了首都转移的部分项目,但高耗能、高污染的夕阳产业较多,同时就整个环首都地区而言,与首都产业转移相配套的结构体系仍未建立,而且各城镇间
10、的产业关联性不强,处于较低层次的贸易互补阶段,城镇职能定位不明确,缺乏整体规划,竞争大于合作,延缓了环首都小城镇地区的发展速度。 (四)环保意识淡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在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中,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现象随处可见。毁林建房、挤占湿地、挖沙采矿、随意排污等不胜枚举,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淡薄。再加上首都北京“扩散效应”的影响以及环首都小城镇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的吸引,大量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蜂拥进入城镇,使得城乡相互污染和转嫁的状况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方面,给本就脆弱的城镇生态系统带来了更大的隐患。 四、环首都小城
11、镇建设的对策 (一)科学论证,促进城镇生态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融合 环首都小城镇因其独特的地缘区位特点,其生态规划不仅仅要立足于城镇本身的建设规划,更应该站在环首都区域的角度,结合北京和河北省的总体发展规划,甚至是国家发展规划。一方面,使规划横纵相连,既包括各个地方性发展规划,又包含城镇内生态规划与总体规划的相融合,形成一个具有延续性、关系密切的整体。另一方面,解决因不同行政主体空间管制割裂而导致的各自为政问题,以及城镇生态规划附属于发展建设规划的传统理念影响,避免城镇在资源、市场等方面形成竞争、重复浪费等现象。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体系 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推动
12、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环首都地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无论是道路交通,还是污水、垃圾处理,都应与该区域特征紧密结合,从大的区域统一体的整体运行出发,通过合理布局,实现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最大限度的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改善地区生态人居环境。其次,优化行政体制,健全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对接首都的设施条件和外部吸引力。城镇管理体制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城镇功能的发挥,政府应进一步强化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建立更为科学、规范的价格、产品与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同时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引入市场机制,引导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方向,减轻政府的压力。最后,加大政府投入,引进专业
13、队伍和高科技设备,全面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三)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生态产业 环首都小城镇肩负着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重任,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产业聚集,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工业。合理规划,推进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强化对接首都科技转化能力,坚决淘汰、关闭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大力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清洁生产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整合现有资源,扶持实力强、规模大的工业企业,推进生态产业的聚集,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提升整个产业的规模生态效益。 第二,发展生态农业。小城镇作为农村与城市的结合点
14、,依托特殊地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服务城市供给。围绕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蔬菜消费需求,推广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围绕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近郊生态旅游需求,建设集农家游、旅游观光、生活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促使农业向生态化、工业化、观光化发展。 (四)提高环保意识,改善生态环境 小城镇的生态建设,离不开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多种媒介渠道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转变公众观念,唤起公众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遵守各项规则制度的自觉性,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在政策建设中着力于建立引导性的环境政策,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环境、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合理开发与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 1牟金玲 张俊华,生态型城镇建设中的环境规划问题探讨,中国环境管理,第 22 卷第 1 期,2003 年 2 月 2黄平利 汪红扬,我国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新思路,住宅产业,2010 年 10 期 3惠岑怿 周鼎 惠洋涛,浅析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中华民居,2011 年 11 期 作者简介: 刘晗(1983) ,男,河北保定人,经济学硕士、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