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狄金森对诗歌想象艺术的建构摘要:狄金森诗歌的想象艺术极具个性,富有“惊奇”特质,其想象艺术绚丽多彩。狄金森诗歌想象艺术包含了真与美的丰厚蕴涵。她的想象艺术的成功在于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诗歌想象艺术这一美学宗旨,并以此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揭示生活的真谛。 关键词:狄金森;诗歌;想象艺术;建构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3-0108-04 美国诗人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以其富于想象力的诗歌作品闻名遐迩,并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学界就狄金森诗歌对想象艺术的构建问题虽已有所涉及,但缺乏深入
2、和系统性研究,因此,尚有进一步拓展价值。笔者认为,狄金森诗歌的想象艺术在客观上呈现出极具个性的艺术特质和社会关怀等丰厚内涵,其诗歌想象艺术的成功在于其一生都在追求诗歌想象艺术这一美学宗旨,并以此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揭示生活的真谛。 一、狄金森对想象艺术的诠释 想象是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虽受社会劳动实践的限制,但艺术家能够通过强烈的主观能动作用,突破个人生活经验的局限,跨越广阔无垠的空间与悠远不尽的时间,去创造一个奇特美妙的艺术世界,这一点已为古今中外无数优秀的特别是浪漫主义诗歌所证2实。狄金森也有同样的观点,她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
3、样/把人带往远方。 ”1(P258)在狄金森看来,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诗人能够引领读者跨越千山万水,迈向远方;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地老天荒的远古时代。她在头脑,比天空辽阔 (632)写道:“头脑,比天空辽阔/因为,把他们放在一起/一个能包含另一个/轻易,而且,还能容你/头脑,比海洋更深/因为,对比他们,蓝对蓝/一个能吸收另一个/像水桶,也像,海绵/头脑,和上帝相等/因为,称一称,一磅对一磅/他们,如果有区别/就像音节,不同于音响”狄金森强调,诗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们的头脑比辽阔的天宇还要浩瀚,因为他们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他们的思想比大海还要深邃,因为他们能够诠释人生的真谛;他们的大脑和
4、上帝平等,因为他们具有无限的创造力,能在诗歌中创造一切。 “想象,是艺术家创造力的最高表现,是诗人才能最重要的表征之一。没有想象,艺术的天地只能呈现一片苍白,诗歌的原野也只会剩下一派荒凉。 ”2(P71) 这是我国当代诗评家李元洛在论诗的想象美中对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所做的评价。这番论断对狄金森来说更具特殊的含义,这是因为狄金森 25 岁时弃绝社交,隐退家中,在她父亲为她搭建的花园中整日里与花鸟为伍,以鱼虫为伴,她的活动范围就是她家的花园里、西窗前和书房中,一生很少离开她居住的阿默斯特小镇,被人们称为是“阿默斯特修女” 。 正如她自己所说, “我从未见过荒原/我从未见过海洋” ,但凭借其大
5、胆而丰富的想象,加之涉猎广博3的阅读, “却知道石楠的形态/知道波浪的模样” 。狄金森就是在这片有限的天地里,凭着其无限而特异的艺术想象力、睿智而敏锐的洞察力,有效地弥补了其生活阅历不足的短板,极大地拓展了她原本狭窄的诗歌题材与视野,这样无论是路边“快乐的小石头” ,还是草丛中“爬行的甲壳虫” ,都被她采撷入诗,赋予了无限的诗意,从而创作出 1775 首新颖别致、凝练奇隽的小诗,阐释着她对自然、爱情、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上帝、死亡以及永生的独特感悟。可以说,没有艺术想象,就没有狄金森那雏菊般耐人寻味的诗行;没有创造性的想象,就没有狄金森那让人无论是如何玩味、怎样参解都无法完全领悟其深邃思想内涵的
6、千般滋味、万般风情。 狄金森诗歌想象艺术包蕴了真与美的丰厚蕴涵。那么,什么是美?什么又是真呢?狄金森明确地告诉我们,美就是真,真即是美,美与真合二为一:“我为美而死,对坟墓/几乎还不适应/一个殉真理的烈士/就成了我的近邻/他轻声问我为什么倒下?/我回答他:为了美/他说:我为了真理,真与美/是一体,我们是兄弟/就这样,像亲人,黑夜相逢/我们隔着房间谈心/直到仓苔长上我们的嘴唇”这里美与真成了近邻, “隔墙聊天” ,倾吐衷情,他们的对话直到青苔爬上了他们的唇边,当死亡覆盖了他们的名字,美与真难分难辨,融为一体。这里,真与美超越了时空达到了永恒,回归了其自身的本真生命的本质。 狄金森面对美丽的大自然
7、浮想联翩,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想象的思绪,用心灵去寻觅美的事物、美的意象、聆听美的“和声”:“自4然 ,是我们所见/午后的光景,山峦/松鼠,野蜂,阴影/自然,甚至,是乐园/自然 ,是我们所闻/大海的喧嚣,雷霆/食米鸟叫,蛩鸣/自然,甚至,是和声/自然 ,是我们所知/我们却无法说明/要道出她的淳朴/我们的智慧无能”(668)在诗人的笔下,自然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是人间的天堂;自然还是一曲和谐的音乐,有鸟儿的歌声,大海的喧嚣。她在诗中展现冬日飘飘洒洒的漫天飞雪的美景,她还描写清晨太阳冉冉升起之时的恢宏之美。这就是狄金森追求的美,一切都那么纯真、质朴、自然,喜怒出于真情,绝无任何雕饰。她曾在一首诗中坦
8、言,她评判诗歌的标准是“自然”:“知更鸟是我评判乐曲的标准因为我生长在知更鸟生长的地方。 ”这种自然之美才是永恒的,才能经得起时间的磨砺,如知更鸟的歌声从古唱到今,而今天听来还如此的美妙动听;而刻意追求的美,将瞬间即逝:“美,不经造作,它自生/刻意追求,便消失/听任自然,它留存/当清风吹过草地/风的手指把草地抚弄/要追赶上绿色波纹/上帝会设计制止/使你,永不能完成”她在其日记中也有相似的表述:“我不能严格地遵循他(希金森)的规定。我掌握许多诗句,可是其他的就像风的旋律那般,谁能驯服这种旋律呢?这是内在而非雕琢。这是他不能了解的魔术,我怕他永远都不会。 ”4(P145)狄金森的诗是自我情感的自然
9、流露,无须矫饰雕琢。这十分符合济慈所说的“如果诗之产生不像枝头生叶那样自然,那它还是不写出来为妙。 ” 6(P98)在这里,狄金森将自己的灵性与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自然的美景来映射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憧憬与追求。5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这类事物就是美的,而美的东西又必定是真实的,即所谓“美即是真,真即是美”3(P18) 。 狄金森认为,想象力与美密不可分,因而她追求的美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意义。正因为此,狄金森所追求的美不仅仅包括美好的事物,更指向精神层面的美。她赞美为自由而现身的牺牲精神;她反对虚伪的民主,向往真正的民主;她追求平等,痛恶贫富差异;她更憧憬男女平等的理想境界;她还
10、渴望甜蜜的爱情,展望美好的婚姻生活。 诗人是真理之光的点燃者,她曾如是说:“诗人们只把那些灯点亮/他们自己,退场/他们激励那些灯芯/如果生命之光像太阳那样/为他们所固有/每一个时代是一块透镜/会投射出他们的/周围 ”,因此,诗人在诗歌中应该不懈地追求真、表现真。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用直观是很难直接捕捉到这种真实的美的。那么,诗人只有依靠想象的力量,只有从心灵出发,在心灵的旅程中求索这种美。要做到这一点,诗人必须摒弃对自我的过分张扬,超越现实功利,超越知性与理性,下意识地将诗人的情感和经验融入到客体之中,用心灵拥抱客观世界,以达到主体与客体的完美结合,使两者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相互渗
11、透、相互依存。正如她在一封给奥斯丁的信中所写的:“我现在很疲倦,我写诗只是信手拈来。因此,你别希望我有什么风格。这真正是自然感情的流露。奥斯丁,我在口袋里也没有什么草稿之类的东西。 ” 5(P107)狄金森所倡导的这种“无我”与济慈的“非个性化”和“消极能力”是基本一致的。 即使是在表现想象中的美或自然美时,狄金森并非一味地追求形式6美,而是更加注意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涵。由于诗人透过对事物的想象有效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因此,她诗中的哲理精辟深邃,警句连篇,耐人寻味。 “水的价值要由干渴讲授。/认识陆地,在漂洋过海之后。/理解销魂的极乐,须尝过剧痛/和平,由赢得和平的战斗解释/爱,以纪念的原型/
12、鸟雀的意义,由冰雪揭示。 ”在“行将饿毙的人赋予事物/过分重大的意义/远不可及,他叹息,所以,无望/所以,美妙无比/一经食用,固然,痛苦解除/但也证明/一旦得到/美味飞去开胃的佳肴/是距离”中,狄金森阐释的是:得不到的弥足珍贵,得到的似乎并无价值,或唯有距离才能产生诱人的美感的哲理。而“秘密一经出口/也就,不再成为秘密”以及“崩溃,不是一瞬之功/一个根本性的停顿/石雕的风化粉碎/都是有机的腐败过程”阐述的道理虽然十分朴实,但却耐人寻味。 狄金森认为,诗的想象是一种诗人对客观事物渗透着浓郁审美情感的创造性认识活动,这种活动经过诗人神奇想象力的加工酿造,能从日常生活的平凡事物中提炼出神奇闪光的思想
13、,锻造出饱蘸诗人丰富思想情感的新鲜意象和语汇,刺激读者的审美想象,从而传递出诗人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理解,征服读者的心智,点燃其思想的火花。她说:“这是诗人,就是他/从平凡的词意中/提炼神奇的思想/从门边寻常落英/提炼精纯的/玫瑰油上品” 。 二、狄金森诗歌想象艺术的文本呈现 艺术想象是诗歌之美的重要源泉。狄金森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可谓呕心沥血而又持之以恒,诚如她在日记中所说的:“许多人都将生命托付7给神,我却将我的生命托付给诗。 ” 5(P5)她的诗歌洋溢着浓厚的、鲜明的独特艺术风格。她宁愿在世时不发表诗作,也不随波逐流,力求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她在日记中如是说:“我的诗一定得亮着自己的光芒,无需其
14、他人的擦拭。要不然,我会藏起来直到适合的光出现。为盲者阅读是懒惰的行为。伟大才是耐心。 ”4(P135)狄金森能借助想象把十分严肃的生死问题写得极其幽默。她如此诙谐幽默而又洒脱地谈论死亡:“因为我不能停止等候死神/他殷勤停车接我” , “去年此时,我死去。/我不知道还有谁会思念我,/而当感恩节来临时,父亲/会不会多做几样菜/同样给我一份” 她的想象个性鲜明,她把上帝想象为“盗贼” 、 “银行家” 、 “父亲” ,上帝是个爱嫉妒的神,上帝又是一位高贵的恋人,上帝是温柔、善良的,是救世主,是温顺的绅士。有时她的想象十分奇特:对篱笆那边的草莓十分垂涎的小女孩很想翻越篱笆去采摘甜蜜的草莓,但她生怕弄脏
15、围裙,更担心上帝会责骂她。在她犹豫不决之时,她突然奇思妙想地想到上帝,如果上帝也是个孩子,像孩子一样抵挡不住诱惑,像孩子一样为得到草莓不惜爬过篱笆,弄脏围裙,那将会如何?而上帝真会是个孩子吗?诗人这样写道:“篱笆那边/有草莓一颗/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狄金森在有生之年就有着对死亡的想象性的真切体验,她也许见过棺木、坟墓,但她却不可能真正体会死亡的感受,然而,她对死亡的想8象性感受极其深刻:死神是一位风度翩翩、文质彬彬的绅士,她以神奇的想象力展现死亡的情景,她洒脱地谈论死亡
16、,她想象死亡。她描写坟墓的形式:“坟墓有限的宽度” ,展现人死后的状况,她甚至想象到死后的葬礼。 她以独特的想象力赋予抽象的爱情、信仰、希望、绝望、痛苦、名声、成功、美丑、生死具体的声、色、形态,化抽象为具体,虚幻为真实,模糊为清晰:“泛舟在伊甸园/啊,海!/但愿我能,今夜,/泊在你的水域!” “信义是一种精致的虚伪/纵然,绅士们能够看见/显微镜却不轻率保证/会在危急关头发现。 ”“希望”带有羽毛,会展翅飞翔,能放声高歌,乃至有一定的体温。她渴求成名,因为名声长有翅膀,好名声是一首美的赞歌,当然,坏名声是一根蜇人的刺, “名声是一只蜜蜂。/它有一首歌/它有一根刺/啊,它也有翅膀。 ”在这里,诗
17、人充分地展示了想象艺术的绚丽色彩,运用比喻等艺术手法赋予抽象的“爱情” 、 “信义” 、 “希望” 、 “名声”具体的可感性、可触性和可视性,在想象与观察之间寻求出了绝妙的艺术平衡,实现了个人魅力与艺术表达的完美融合。 狄金森诗歌中的想象“惊奇” 。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诗歌的艺术王国里,自由地向前奔驰翱翔。她想象悲哀甚至会给人带来安慰,而痛苦有时也是潇洒的,欢乐却是乏味的,折磨是甜蜜的,绝望是华丽的。而这种想象绝非完全背离现实的感性推理,其中不乏诗人对生活的理性认知和真切体验。有了这种想象,诗人在创作中就有了更广阔的自由度和创作空间,所以她可以毫无顾忌地追求“活的” 、 “能呼吸的” 、 “
18、有生9命的”的诗,她更能以自由的情怀讴歌爱情,赞美自然,抒写死亡,礼赞永生。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创作的超脱性,又维护了其诗歌艺术的自主性,也使其诗歌本身毫无羁绊地高扬自由情怀而具有了恒久的生命力。 追求和表现这种想象的美,并不是诗人美学观的全部内涵。狄金森认为,诗人的使命是抚慰人类的心灵,让“灵魂放歌”她这样阐释自己的诗歌创作目的:“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晕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 ”在她的书信中,也不乏这样的表述:“或许你会嘲笑我!或许整个美国都会嘲笑我!我却不会因此停下!我的使命是爱我的使命便是歌唱!”7(P3
19、24)她对社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她认为那过早死亡的乞儿是由黑暗的世道所致,她抨击虚伪的民主, 她也关心国家的命运,表现出极其的爱国热情。虽然狄金森的生活圈子狭窄,但是她却能认识到,不了解社会的疾苦,就无法达到诗的最高境界。 三、结语 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狄金森往往要借助于艺术想象,深入到具体的客体的内在生命之中去进行切身的感受与体验,因而,她笔下的事物往往既具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更烙上了她自身生命与情感的印痕。 “我总是期待读到每周一诗。这些诗的文字都经过小心整理,就像希金森先生所喜欢的那样子,但是我还是想用不同的方式来歌颂生命。有时候我会想象自己的文字大胆地从纸页上走出来,直到我的想象能控制
20、自己为止。 ” 5(P33)狄金森这种“用不同的方式来歌颂生命”就是其生命与情感的本真映射。而她诗歌中所折射出的想象艺术使读者真切地感受10到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到一种特殊的艺术想象美,狄金森以其奇特的想象力赋予其诗歌永恒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1狄金森.狄金森诗选M.江枫,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 2李元洛.云想衣裳花想容论诗的想象美J.云梦学刊,1986, (1). 3济慈诗选M.屠岸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4董洪川.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语言艺术J.福建外语,1994, (1-2 期合刊). 5艾米莉狄金森.孤独是迷人的艾米莉狄金森的秘密日记M.吴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6济慈.济慈书信集M.傅修延,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7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黎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