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报纸的文化叙事策略.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438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地方报纸的文化叙事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地方报纸的文化叙事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地方报纸的文化叙事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地方报纸的文化叙事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地方报纸的文化叙事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论地方报纸的文化叙事策略摘要:地方报纸通过文化叙事的方式推出地方文化专版,可以突出报纸的个性特色,避免同城报纸同质化的尴尬,提高报纸的竞争力。在大河报?厚重河南叙事结构和叙事策略中,文化叙事策略显现出提升报纸品位、树立主流形象、扩大报纸影响力、提升报纸竞争力、弘扬地域文化、树立地方形象,以及提升本土文化认同、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等作用。 关键词:地方报纸;文化叙事;新闻叙事;厚重河南;大河报 中图分类号:G2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1-0169-05 随着报业的不断发展,同城报纸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摆脱新闻同质化的困扰,彰显报纸的社会责任感,地方报

2、纸纷纷推出了有关城市历史文化的专版,如楚天都市报的城事专刊、 南方都市报的广州系列 、 大河报的厚重河南 。这些专刊通过记者亲历现场的方式,用生动的语言,从地理和文化两个纬度对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名人、民俗风情进行叙述,在报界形成了一股文化叙事的浪潮。研究地方报纸的文化叙事策略,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报纸的影响力,提升报纸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探寻,有助于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播以及当地形象的塑造。因此,本文以大河报的厚重河南专版为例,研究地方报纸的文化叙事策略。 2一、文化叙事与新闻叙事的关联 “文化叙事”是指“某种文化通过运用适合其文化形式的叙事策略被以具体的叙事形式所进行的叙事呈现,

3、源自艺术家主体的叙事行为对某种文化以某种表现形式进行的艺术展现过程” 。里蒙?凯南将叙事文看作是“叙述一系列虚构事件的作品” ,包括三要素:第一,用语言性质的媒介将信息由发话人传递给受话人;第二,所描写的是一系列事件;第三,作品是虚构的。我国著名的新闻人穆青就认为“新闻是一种叙事文” 。新闻的本源和主体是事实,若不借助叙事手段,事实本身无法传播。而被人传播的则是传播者对事实的叙述,并非事实本身。 “叙事”是新闻信息被传播出去的主要手段。新闻传播就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借助叙事视角的内在转换,实现对事实的甄别与选择,最后完成特定主题的建构和塑造的过程。因此,新闻文本属于叙事文本,而新闻叙事指的就是

4、“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这种活动” 。 新闻叙事文本相较其它叙事文本,具有五个特点:第一,新闻叙事叙述的是真人、真事,讲究真实性;第二,新闻叙事的叙述者要追求叙述的可靠性;第三,新闻叙事因其时效性的要求,时间的处理方式较少;第四,新闻叙事主要采用全知视角;第五,新闻叙事的文本主要在报纸、电视台、新闻网站等新闻媒体刊登或播放。 新闻叙事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可以用于文化的叙事与传播。因此,本文所讲的地方报纸的文化叙事策略,即地方报纸如何将地方文化通过文化叙事的方式传播出去,也就是说,文化叙事是一种叙事的理念和方式、方法。 3二、地方报纸的文化叙事策略状况 目前,地方报纸的文

5、化叙事方式主要有文化新闻和文艺副刊两种类型,二者具有不同特点。 (一)文化新闻 笔者认为,文化新闻即与文化相关的新闻,这里的新闻,是指广义上的新闻体裁,还包括新闻评论。笔者选取北京日报 解放日报南方日报 四川日报 河南日报5 家党报,以及新京报 新民晚报 羊城晚报 成都商报 大河报5 家都市报,对其 2012 年 3月 18 日至 2012 年 3 月 24 日一周间的文化新闻进行分析,发现其文化新闻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数量上,文化新闻的数量较少。3 月 18 日至 24 日,10 家报纸的新闻版面总共有 1236 版,其中,文化新闻专版仅有 124 版,仅占 10%。第二,题材上,都市报的

6、文化新闻娱乐化倾向严重。5 家都市报一周的文化新闻共有 338 条,其中娱乐新闻有 244 条,占所有文化新闻的72%,5 家党报一周的文化新闻数量共有 190 条,其中娱乐新闻 60 条,仅占文化新闻总数的 32%。 第三,体裁上,以消息、通讯、人物专访等一般新闻报道体裁为主,而深度报道和评论的数量则很少。10 家报纸一周的文化新闻报道数量共有 610 篇,其中,消息、通讯、人物专访等一般新闻报道共 578 篇,占文化新闻总量的 95%,而深度报道共 14 篇,评论共 18 篇,分别占文化新闻总数的 2%和 3%。 4第四,写作上,文化新闻大多使用“5W+H”的方法进行写作,同时,由于文化新

7、闻属于软新闻,对其时效性要求不甚严格,新闻报道的时间要素很少出现在文章中。 (二)文艺副刊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文学轰动效应的渐渐消失、市场经济的到来,人们对于副刊文学美的需求发生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对其实用性的追求与需求,获取信息、放松休闲变得比文学熏陶更加重要。因而内容枯燥的文艺副刊与大众化休闲副刊相比,日渐式微。文艺副刊所占版面越来越少,发表的周期也越来越长,文艺副刊逐渐被大量的新闻版面和实用性强、商业味浓的副刊专栏取代。比如, 四川日报的文学副刊原上草在 2004 年悄然退场;北京青年报的文学副刊被包含每日健康 每日连载 每日影讯 专栏作家 每日指南等实用内容的天天副刊取代;

8、北京晨报在创刊之初即打出“全新闻纸”的招牌,没有设置副刊。 (三)地方报纸文化叙事的总体特征 由上观之,我国地方报纸的文化叙事无论从质还是从量上讲,都较为欠缺。在文化新闻方面,娱乐新闻占据了绝大多数版面,同时,内容上缺乏深度报道、评论等具有深度的报道体裁。而文化副刊的数量则在日益减少,文化副刊正在被内容轻松、服务性强的大众化休闲副刊或主题周刊所取代。报纸对读者文化素养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比之以前正在日益减少。 三、 大河报?厚重河南之文化叙事策略分析 5(一) 大河报?厚重河南的叙事结构及其特点 大河报是一份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宗旨的综合性都市报,其厚重河南专版创刊于 2002 年 11 月

9、 4 日,前身为郑州读解 。厚重河南主张从新闻的角度书写河南千年历史,记录河南的发展流变、风俗人情,在叙事上呈现以下特点: 标题方面。文章标题是厚重河南的文章构件与亮点。根据笔者的观察, 厚重河南每一个系列报道大都有一个总的名称,比如叩访郑州的桥 百年沧桑大同路洛阳牡丹甲天下等,系列中的每一篇文章又都根据各具特色的内容有自己的名称,比如叩访郑州的桥系列报道中的三篇报道分别名为郑州古桥:跨越历史长河 黄河大桥:历经百年沧桑 现代桥梁:见证城市巨变 ,类似一篇新闻报道中的大标题和每一部分的小标题的关系。 笔者对厚重河南系列图书一至十册共计 133 篇文章的标题(即报纸中厚重河南的系列标题)进行分析

10、,将厚重河南的写作对象分为历史遗迹、历史名人、历史文化、历史文物、古城历史、近代郑州、考古新发现七类,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大部分文章在标题中点明写作对象。在 133 篇文章中,有 100篇文章在题目中明确地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占总篇数的 75%。比如乱世佳人蔡文姬点出了写作对象是蔡文姬,一目了然,方便读者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 第二,在标题中多用动词,尤其是反映作者行踪的动词。在 133 篇文章中,有 52 篇文章的标题中含有动词,占总篇数的 39%,其中含有表6示作者行踪的动词的标题有 22 个,占总篇数的 16.5%。使用动词,可以使标题生动活泼,而表示行踪的词如“探访

11、” “扣访” “拜谒” “寻根”“寻觅”等的使用,使文章更有动态感,显出文章的时效性。 第三,少部分文章在标题中不直接写出写作对象,只写出其特点,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吸引读者。在 133 篇文章中,有 23 篇文章的标题属于这种类型,占总篇数的 17%。比如雍正王朝的“黄委会” 中国的金字塔群 中华第一龙等。 导语方面。导语部分,笔者随机抽取厚重河南系列图书一至十册中每一册的第一篇文章,即追溯中华民族的源头 “打捞”河南博物院尘封历史 禅的少林武的少林 中华第一龙 王气闪耀郑州归去来兮大河村 洛阳牡丹甲天下 磅礴长卷封存东京梦华 一笔绘就世态万象 开封市井风情画进行分析。在这 10 篇文章中,仅

12、“打捞”河南博物院尘封历史和中华第一龙2 篇文章运用了直接型导语,其余的 8 篇均为延缓式导语。其中, “打捞”河南博物院尘封历史使用的是直接型导语, 中华第一龙使用的是述评型导语, 追溯中华民族的源头 洛阳牡丹甲天下和开封市井风情画使用的是引语型导语, 一笔绘就世态万象使用的是描写型导语, 归去来兮大河村 王气闪耀郑州和磅礴长卷封存东京梦华使用的是悬念型导语, 禅的少林武的少林使用的是对比型导语。 为何多篇文章使用都是延缓式导语?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厚重河南这样以历史为主题的文章,在没有任何事件做新闻由头的情况下,使用延缓式导语更能吸引读者。比如追溯中华民族的源头7中的导语: 万涓咸水

13、终究汇流成河,像一首澎湃的歌,一年过了一年,一生只为这一天,让血脉再相连,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 用一首歌词做导语,一方面歌词与读者具有贴近性,借此来吸引读者;另一方面,作者也利用歌词表达了“同根同源同唱一首歌”的含义。新闻故事方面。新闻故事指的是标题和导语之后,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在英文中,故事(story)本来就有新闻报道的意项。而且叙事学家认为故事是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事件,即故事既可以是真实的事件,又可以是虚构的事件,而厚重河南中描述的无论是历史事实还是古代传说,都称得上是故事。 首先看核心事实。核心事实包括两部分,场景和核心事实。场景在厚重河南中的应用分为近场景和远场景。近

14、场景即“新闻由头” ,它发生的时间和当下时间较接近或者相当。在前述的 10 篇文章中,使用近场景的有 3 篇,占 30%。 厚重河南中近场景的使用,给以写历史为主的题材注入了时效性,突出了厚重河南 “从新闻的角度写历史”的新闻性。远场景即历史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状态,即历史叙事的背景。在上述 10 篇文章中,使用远场景的有 9 篇,占 90%。 厚重河南的行文模式为“现代古代现代” ,所以, 厚重河南中的事实有两层,一层是记者对过去事实的探访,即当下事实,另_一层是过去事实。上述的 10 篇文章均包含有过去事实,其中包含当下事实的有 7 篇。笔者通过分析发现, 厚重河南中的核心事实是过去事实

15、,但大部分核心事实均8是由当下事实引出的。如此行文,读者随着记者探访的脚步走入历史,随着记者作为一个现代人的认识来思考历史,可以减轻读者与过去事实之间的距离,增强现代读者与历史故事的亲近性。 其次看背景。新闻背景即与新闻报道的核心事件相关的历史、环境、原因、意义以及多种综合知识,用来解释、说明和补充核心事实。 厚重河南中的背景也分为近背景和远背景。近背景指新闻由头的环境、原因、意义等,远背景指核心事实发生时的历史、环境、原因、意义等。在前述的 10 篇文章中,没有使用近背景的文章,但是,在二七商圈寻根德化街(上) 一文中出现过近背景,该文利用近背景对今天的德化街所处的商业环境进行了描写。近背景

16、的使用较少,因而,对于近场景的相关补充、解释与说明将会更少。而 10 篇文章中,使用远场景的有 9 篇,占 90%。如一笔绘就世态万象一文中,就介绍了“百代画圣”的产生背景即是壁画的鼎盛。 再次看评论。 厚重河南是记者对河南文化探访的成果,作者重访核心事件的发生地,不仅记录核心事件,也记录下了作者的感受,所以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的评论。在厚重河南中,作者的评论分为直接评论和间接评论。直接评论是作者直接在文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上文所说的 10 篇文章中,进行直接评论的有 5 篇,占 50%。直接评论多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如在追溯中华民族的源头一文中,作者用疑问句对游客功利的拜谒黄帝的行为作了评论。 间接

17、评论是作者利用他人之口表达出自己的看法。10 篇文章中,进行间接评论的仅有 1 篇,在一笔绘就世态万象一文中,用苏轼的话9来评价吴道子的高超画技: 东坡更说:“诗至于杜子美(杜甫) ,文至于韩退之(韩愈) ,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 ,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 (二) 大河报?厚重河南的叙事策略 叙事理论认为,叙事包含两方面,一是故事,二是话语。 厚重河南用整版讲述河南的历史文化,若想使读者在这个快餐阅读的时代驻足细细品味历史,必须在“故事”的表述上别出心裁,因此, 厚重河南注重为达到叙述效果所使用的话语表达策略。 1.叙事者 在小说中,叙事者被分为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

18、真实作者是作者本身,隐含作者是真实作者在小说中的替身,叙述者是小说中讲故事的人。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的区别是,真实作者可以写作很多本书,一本书也可以有多位真实作者合作而成,但是一本书只有一位隐含作者,而且这位隐含作者只会出现在一本书中。 在新闻作品中,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往往是一个人,又因为新闻作品一般是经记者写作、编辑修改后才刊登在报纸上,所以新闻作品的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就是记者和编辑。而叙述者则是文中的被采访者。但是,因为在新闻作品中,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叙述内容的选择往往带有自己的主观意愿,所以,在新闻作品中叙述者也可以说成是记者和编辑。 在厚重河南中,其叙述者就是记者本身。记者对自己重游故地的

19、所见、所闻、所感的叙述采用了文学式的写法,体现了厚重河南的文学性;而记者对历史事实的叙述以及通过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来表10达自己的观点,则使用了“新闻报道式”的写法,增强了厚重河南内容的真实感,体现了厚重河南的新闻性。 2.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是指叙述者观察和叙述故事的角度。在厚重河南中,使用了第一人称主人公的叙事视角、编辑性的全知叙事视角和不定式当事人的叙事视角。前文已论述过厚重河南的行文模式是“现实一历史一现实” 。文章以记者的行踪开篇,就使用了第一人称主人公的叙事视角。编辑性的全知叙事视角多用在对历史事件的讲述上。而不定式当事人的叙事视角多用在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仍健在的情况下,记者通过当事人

20、的讲述来还原历史。 笔者认为,三种叙事视角的使用有以下优点:第一,从记者的视角切入历史,降低了历史事件对都市报读者的门槛,增强了可读性。第二,在叙事中记者用现代人的眼光评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赋予“静态历史”以新、活的意义,能够启发现代读者,增强了历史与现代读者的贴近性。第三,全知和不定式当事人的叙事视角可以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完整的历史事实,体现了其所具有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3.叙事词句 厚重河南在具体写作的词句应用上,一方面使用方言、流行语贴近读者;另一方面,引用诗词提高品位。比如在 2002 年 11 月 4 日的探访楚汉相争古战场鸿沟光武风传百战声汉霸二王城中有一句写刘邦对项羽说的话:“汉王答道:咱俩是拜把子弟儿们,俺爹就是恁爹,你若非要把咱爹给煮喽,那就分给我碗肉汤喝吧。 ”其中的“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