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美学本土化的重要尝试.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507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美学本土化的重要尝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美学本土化的重要尝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美学本土化的重要尝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美学本土化的重要尝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美学本土化的重要尝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马克思主义美学本土化的重要尝试摘要 改革开放后,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本土化的重要尝试,其主要内容包括: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识是在两个文明建设的时代课题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应回到主体性的心理建设的基础上;人类学本体论美学的建构应以主体性转向为前提,主体性的人性结构及其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内容;中国本土的美学资源和经验则应通过举例、重识及对接等方式被运用到人类学本体论美学建构之中;建构凸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即从美到美感到艺术的人类的主体性精神之历史性建构,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回到人的“新感性”的心理结构建设这一当代课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两个文

2、明建设,人类学本体论,主体性转向,本土资源,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3-0012-05 李泽厚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是实践派美学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李泽厚美学四讲 ,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发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主体性转向,意味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发展,意味着中国本土的审美经验和美学资源的新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重识与两个文明建设的时代课题 2李泽厚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世界思想的多元化认识出发,主张美学的多元化发展。在世界美学多元化发展中,李泽厚概括了当代世界美学特点:欧美以分析

3、哲学的美学和艺术本体论美学为主,苏联、东欧以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美学和艺术理论为主,中国以苏联模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为主。从中国到东欧到苏联,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主要是一种艺术社会学,它以艺术的社会效应为目的,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及其批判精神相联系,根本上是一种艺术的社会功利理论,而与西方现代美学强调的非社会功利的自律美学不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这种艺术社会功利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斗争相联系,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此加以系统化的发展。李泽厚指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除了“文以载道”这一古老传统外,还有一个艺术要与中国的社会斗争、革命战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的

4、新传统。由于强调艺术对现实生活和革命斗争的社会效用,艺术对现实生活的摹写、反映和认识便成了基本美学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石。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美学实质上是反映论、阶级论、斗争论的革命美学。 由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的实际需要,马克思及其追随者都只重视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方面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主要成为革命的、斗争的、批判的理论。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只是和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相联系,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方面。李泽厚认为,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只谈革命斗争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行不通了,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革命的哲

5、学,更3应该是建设的哲学。 “不但因为我们现在主要是建设,而且因为建设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整个人类来说,是更为长期的、基本的、主要的事情,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光批判,是不能建设出新的文明的。我们要从人类总体的宏观历史角度来鲜明地提出这个观点。” 1 (P443 )从人类总体的生存、发展、建设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人类学视角出发,发展建设性的马克思主义应该成为新时代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美学亦如此,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应回到主体性的心理建设的基础上。 “建设精神文明就涉及文化-心理结构问题,即心灵塑造和人性培育问题,我以为这恰恰正是今日马克思主义美学应该加倍重视、研究和解释的主要课题

6、。不能仅仅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角度,而更应该从人类总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长建设的角度,即人类学本体论的哲学角度,来对待和研究美和艺术。 ” 1 (P444 )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正处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马克思主义及其美学应该是重在两个文明建设的理论。这就需要回到马克思,从马克思思想中挖掘和发挥出关于文明建设的理论资源。李泽厚认为,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里有许多关于文明建设、人类学的宝贵思想,只是没有得到重视和发挥。 因此,李泽厚立足于尚未被当时理论界重视的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人类学视野,围绕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思想,面对两个文明建

7、设的时代问题,提出了他的人类学本体论哲学(亦即主体性实践哲学) ,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人类学本体论美学。 4二、人类学本体论美学建构与主体性转向 人类学本体论美学建构始于人类学本体论哲学建构。 “随着科技发展,有非常发达的物质文明,与此相适应,就应该建设一个发达的精神文明,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丰富、细致、充实和复杂。这不仅是中国要解决的课题,也是世界要解决的课题。 ” 1 (P447 )精神文明的建设问题是现代、后现代社会最核心的问题。为解决这一时代课题,李泽厚从早年马克思那里找到了重要思想资源。 “伟大的思想家早期有些宝贵思想,后来不一定都得到充分发展,马克思关于自然的人化思想就是如此。它留给我

8、们这些处在新时代面临新需要的人去思考、探索、发挥。” 1 (P446 )李泽厚把马克思“自然的人化”思想与当代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课题相对接,充分阐释了马克思“自然的人化”思想。 “自然的人化”包括两个方面:“外在自然的人化,人类物质文明的实现,主要靠社会的劳动生产实践。内在自然的人化,人类精神文明的实现,就总体基础说仍然要靠社会的劳动生产实践,就个体成长说,主要靠教育、文化、修养和艺术。 ” 1 (P446 )自然的人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向进展的历史成果。外在自然的人化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狭义的是指经过劳动实践改造过的自然对象,广义的是一个哲学概念,主要指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

9、,是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的根本改变。内在自然的人化即人的动物性的感知、欲望、情感变成人类的感知、欲望和情感。由自然的人化构筑的这个图式给出了人以及人的世界如何可能的人类学解答。 李泽厚以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思想为理论生长点,创立了“人类学本5体论哲学” 。人类学本体论哲学是在他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人类学本体论以社会实践的历史总体的人类发展的具体行程为中心,探讨了主体性的两个成果:“人类主体既展现为物质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主体性的客观方面即工艺-社会结构亦即社会存在方面,是基础方面。主体性也包括社会意识亦即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观方面。从而这里讲的主体性心理

10、结构也主要不是个体主观的意识、情感、欲望等等,而恰恰首先是指人类集体的历史成果的精神文化、智力结构、伦理意识、审美享受。 1 (P449 ) 不论是外在自然的人化还是内在自然的人化,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不论是工艺-社会结构还是文化心理结构,不论是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都是人类主体及其主体性实践力量的历史总体创造。李泽厚从人化、实践、主体性概念重释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并给予了工具本体、心理本体的本体论确认。使用、制造、更新工具的物质实践构成了社会存在的本体即工具本体,同时形成了超生物族类的人的认识、人的意志、人的享受即心理本体。人类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构成人类存在的最

11、终实在,实践即本体,人类即主体,人类学即主体性,人类实践即主体实践,这样的实践本体论就是人类学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主体性实践哲学。重要之处在于,以工具本体为基础历史地所建构出来的心理本体,即主体性的人性结构及其建设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而人类学本体论哲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与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相对应的精神文明中的心理本体的建设问题,而美学和艺术的功能就在心理本体的塑造和培育上。 “寻找、发现由历史所形成的人类6文化-心理结构,如何从工具本体到心理本体,自觉地塑造能与异常发达了的外在物质文明相对应的人类内在的心理-精神文明,将教育学、美学推向前沿,这即是今日的哲学和美学的任务。 ” 1 (

12、P450 )如果把美学和艺术放在塑造心灵、陶冶性情、培育人性、探究人的全面成长、个性潜能的全面发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各门科学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美学就会获得新发展。李泽厚认为,这样的美学属于哲学美学,美的问题不再是对审美对象的精细描述而是对美的本质的直接把握,美感的问题不再是审美经验的科学剖析而是陶冶性情、塑造人性,艺术的问题将是心理本体、人性情感的生成和扩展。这便是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建构。 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李泽厚对美学基本问题给予了解答,形成了他的人类学本体论美学原理体系,深入系统地回答了“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等问题。 对美是什么的问题,李泽厚认为,自由以及自由的形式是人

13、类主体的物质实践力量给予的,理解美是自由的形式,要注意三点:一是自由,自由是对必然的支配,是人具有普遍形式(规律)的力量。二是形式,首先是指一种主动造形的力量,其次才是表现在对象外观上的形式规律或性能。三是自由的形式,首先是指掌握或符合客观规律的物质现实性的活动过程和活动力量。而美作为自由的形式,首先是指合目的性(善)与合规律性(真)相统一的实践活动和过程本身。因而在客观行动上驾驭了普遍客观规律的主体实践活动所达到的自由形式,才是美的创造。在美的最终根源和本质上,不是个人的意志、情感、思想创造了美,而7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的本质力量创造了美。从美的本质出发,美的形态首要展现为社会美,社会美

14、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呈现。随着人类实践活动越来越广阔,实践成果越来越丰富,社会美的范围和对象也得到了拓展。值得重视的是,李泽厚把形式美归于了社会美,而形式美就是美的自由的形式。在李泽厚这里,自然美和社会美很难有确切的界限。 “自然的人化” “人的自然化”形成的自然美,直接关系着人类学本体论 “人与宇宙自然的物质性协同共在” 。 在美感是什么的问题上,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涉及心理本体尤其是情感本体,关系着“新感性”的建立问题。新感性是指由人类自身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心理本体,是将自身的血肉自然“人化”的成果。即内在的自然的人化。生理性的内在自然如何生成主体性的人性结构?李泽厚创造了“积淀”一词。积淀有广

15、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所有由理性化为感性、由社会化为个体、由历史化为心理的建构行程,狭义则专指审美心理情感的建构。 “内在自然的人化”可具体到感官的人化和情欲的人化两方面。感官的人化即是受生理欲望支配人的感官经过长期的人化,失去了纯粹的动物性生理需要,纯生理自然的器官变为人性的器官,其中就包括了审美的感官。情欲的人化是指人的动物性的生理情欲经由社会性的塑造、陶冶成为人性的情感。人性情感虽然是感性的、个体的,有生物生理性,但其中积淀了理性、社会历史的内容,动物性的欲望渗透着理性,具有超生物的性质,其中就包含着审美的情感。在这生物性和超生物性统一的主体性人性结构中,感性和理性的不同关系决定了心理领域

16、的划分。认识领域和伦理领域突出的是感性中的理性,而审美领8域则是积淀的感性。认识领域和智力结构突出的是理性的内化,伦理领域和意志结构是理性的凝聚,审美领域和美感结构是溶解了的感性,即“感性之中渗透了理性,个性之中具有了历史,自然之中充满了社会;在感性而不只是感性,在形式(自然)而不只是形式,这就是自然的人化作为美和美感的基础的深刻含义,即总体、社会、理性最终落实在个体、自然和感性之上” 1 (P500 ) 。 美感是一种愉快的自由感,是人类的、理性的、社会的东西渗透融汇在个体、自然、感性之中,这里没有对感性、个体、自然的凌驾和强制。因此美感具有二重性,既是感性、直观、非功利性,又是超感性的、理

17、性的、功利性。美感的心理过程体现为逻辑递进的准备、实现、结果三阶段。准备阶段涉及审美态度和审美注意;实现阶段涉及审美感知、审美判断、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结果涉及审美愉快。审美愉快是多种心理功能的总和,这些变项被组织在一种不同种类、性质的动态平衡中,不同比例的配合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美感。审美心理过程和结构,意味着人的审美能力的拥有和实现,意味着人的感知、心意、精神的塑造。值得注意的是,李泽厚以审美能力的不同形态为核心所形成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类型,区别于通常中西美学原理中依据美、崇高、悲剧、荒诞等范畴划分的审美类型。 李泽厚认为,应该从艺术直接作用、影响、建构人类心

18、理情感本体来寻求艺术的定义。艺术作为艺术作品的总称,是人类心理情感本体在具体社会、个人中的体现和建构,是情感本体的物态化的对应物。各种艺术潮流和艺术风格的产生和更替,就是人们审美心理的各种不同要素的不9同比例的体现,展示了人类情感本体的不断充实、更新。艺术作品包含形式层、形象层和意味层三个层次。形式层是作品的包括物质材料在内的物质形式,它与原始积淀有关。人的感官与物质形式产生同构对应从根源上基于原始积淀。原始积淀主要是从生产活动中获得的,在漫长的使用-制造工具的物质生产中,对象合规律性的自然形式经由人的掌握变为合目的的自由形式,客观的合规律性和主观的合目的性相统一,从而产生了最早的美的形式以及

19、对形式的审美感受。形象层是作品呈现出来的形象,是人类心理情感的具体表现,既指古代艺术的具象形象,又指现代艺术中的抽象形象。形象层与“情欲的人化”相联系,是艺术积淀的产物。作品中人的情欲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深层结构呈现为一种饱满的生命力量。这种生命力量既有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等非理性因素,又有社会性的观念、理想等理性因素,二者交融渗透,感染和陶冶着人心。从形象层可以探测情欲人化的尺度。意味层是作品的形式、形象中的“意味” 。这“意味”不脱离“感知” 、 “情欲” 、 “形式” 、 “形象”而又超越它们。意味层是生活积淀的产物。形式、形象中积淀着时代生活的社会氛围和宇宙自然的普遍形式就是生活积淀,它蕴含

20、着本体性质和本体意味,蕴含着与宇宙普遍形式同构的天人合一的感应,蕴含着与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社会氛围同构的与时俱化的感受。意味层表现了社会的潮流、时代的气息、生活的本质和人类的命运、宇宙的运化、天道的彰显,传达出命运感、使命感、历史感、宇宙人生的境界感,具有某种神秘、伟大的本体力量。 三、中国本土资源的运用 10如上所述,人类学本体论美学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为解决新时代的精神文明、主体性的人性建设问题而产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新形态,它涉及到了中国本土的审美经验、美学资源的运用问题。那么,中国本土的美学资源和经验是如何被运用的?笔者认为,其运用主要通过举例、重识及对接等三种方式。 (一)

21、举例。李泽厚在“有意味的形式”引起心理感受问题上,以诗经为例说明诗经那种一唱三叹反复回环的语言形式和委婉悠长的韵味激起的审美情感。在悦耳悦目的感知变异与时代的关系问题上,以文革后青年人对朦胧诗、牛仔裤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年轻妇女对八角帽、军装的喜爱,20 世纪 50 年代的青年人对王贵与李香香 、激昂慷慨歌曲的喜爱为例,说明人民群众审美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并非一成不变。在物质形式的感知问题上,以中国诗词注重炼字为例,说明中国诗文强调“通过朗读的声音来实现形式诉诸感知的节奏感、速度感、韵律感。五律之凝重,七律之流动,绝句的快速,古风的浩荡,骈文的对称,散体的舒畅人们通过所谓文气的领会把握,以感知美的形式” 1 (P545 ) 。在古代巫术礼仪对人的原始的动物性情绪加以节制问题上,举例中国 仪礼 、 乐记 ,用“夫乐,乐也” 、“乐以节乐也”说明“乐”既满足人的情欲快乐又节制它,感性的东西和理性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在原始诗歌舞蹈音乐的形式重复问题上,以孔子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及诗经的一唱三叹为例,说明形式的重复对情感塑造的重要性。在人生意味与宇宙自然的问题上,用“大乐与天地同和” 、 “文者,天地之心哉” 、 “一画” “微妙无形,寂寞无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