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文化基础.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5093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文化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文化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文化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文化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文化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文化基础摘要 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有惊人的契合之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逻辑必然;建设生态文明是在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现实使命。因此,要充分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先进理念,着力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特色;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进行,着力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特色;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着力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 “天人合一” ,生态文明,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2、号1004-4175(2013)01-0022-05 中国古代倡导“天人合一” ,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也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不可或缺。尽管两种生态观产生的时间相隔久远,而且地理上分属东西,但是二者的主要观点有十分惊人的一致性。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一大理论创新,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 “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是克服工业文明下人类生存困境、2应对当代人类生态危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战略选择” 。 1 一、 “天人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3、的契合相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前提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精髓,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借鉴。朱立元先生认为:“中华文化有一个基本内核,超越时空,贯穿始终,它就是天人合一 。 ” 2 (P2) “天人合一”等生态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数千年而历久不衰的重要因素之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西方文明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合理继承,它根据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和思考,揭示了生态危机产生的症结,并且找到了解决危机的道路。东西方两种自然观在诸多方面的契合共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

4、基础。 (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历史产物。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死后,身体回归自然。自夏初始,就有所谓的天道观,及至周公“天命观”后,天人关系遂得到广泛地关注。 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它把天地看作是万物的来源,而人则是由天地万物而产生。老子也认为,天地一体,人是大地万物之一部分。老子进而提出“道法自然”的运行法则,道是“天地之母” ,万物之根,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此后,历经董仲舒到张载,天人合一观念得到进一步诠释和阐发,成为儒、道等先哲们奉行不渝的重要理念。尽管他们对天人合一的注解侧重

5、不一,但均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离3这一基本观点,强调自然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青年马克思认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 ” 3 (P128)他又说,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之中。 ” 4 (P518)马克思这段精辟论述表明,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自然界为人类的存在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前提,无论是人类自身还是乃以为生的物质生活资料,都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独立存在。不承认自然界的先在性、基础性和排他性,

6、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自身的存在。 无论是天人合一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即人的产生上是一致的,二者都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二者在人类本身来源上的契合相通,与生态文明建设所倡导的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的思想高度一致,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前提。 (二)自然界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前提。人生天地间,万物哺育人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场域。人具有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脱离和超越自然。也就是说,人是靠自然界来生活的,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可能性,从而无法生存下去。庄子的气一元论认为,人和自然界其他万物都得到天地之气,禀

7、天地之气衍化为具体性状。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庄子这里所指人的外形、生死、繁衍等,都是一个自然过程。 4人类自然发展史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关系。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马克思主义,都始终强调自然界对于人的存在及发展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类与自然界休戚相关,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类任何时候也不可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 “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约束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3 (P167) 。因此,马克思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非自然界的异己力量,把自然界视作是

8、人类永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单纯的改造对象。他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 ” 5 (P42)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才得出了“人靠自然界生活” 5 (P45)的结论。当然,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可以有意识地思考并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转换,人凭借从自然界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得以延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人不能离开自然界,或者说自然界是人类存在的前提。(三)人类与自然界应和谐共处。传统的“天人合一” ,其本质是“主客合一” ,主张人与自然界是和谐共生的统一体,其核心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道家的老子、庄

9、子都主张人应该遵守自然规律, “天人合一” , “道法自然” ,人道应该服从天道。庄子强调,“人与天一也” 、 “天与人不相胜也” ,人与天应和谐相处。 荀子?王制中也有关于“时禁”的精辟论述,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5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谨守时令,百姓方有“余食” 、 “余用” 、 “余材” 。上述思想充分显示出先贤们把人和自然的关系视作一个整体,并认为如能做到方显“圣人之仁” ,体现出顺应自然以休养生息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治世理念。与老、庄不同,荀子更强调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也要积极改造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次,提出“物无贵贱” 。 庄子?秋水认为, “以道观之,物无贵

10、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儒家主张“仁者爱人” ,并从万物平等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以爱人之心爱万物的思想,彰显出推己及物的仁政之心。董仲舒明确强调要将爱民之心延及鸟兽昆虫等,指出:“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 ,将人类关怀的道德价值尺度伸展到环境伦理范畴。这一思想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自然价值,认识到一切生物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这就从基源上将自然的价值与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有机连结起来,也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保护自然等于保护人类自身,破坏自然无异于损害自己。 再次,崇尚生活简朴。道家以“道”为中心维度构建的自洽的理论体系,其终极目

11、标是追求“本真”的理想境界,所谓返璞归真。这种质的规定性也为理解老子崇尚清心寡欲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注脚。老子引以为傲的“三宝” ,其一即为“俭” 。在老子看来, “知足不辱,知止不怡”,进而达至“无为而治” 。荀子提倡节用,墨子更是生活简朴到极致,身体力行。这种近乎苛刻、崇尚本真的节制物欲,反映出他们期望统治者能施仁政,与民休养生息,从而建立起“既关心人又关心物”的生态伦理观,同时也透视出历经战乱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亟欲得到修复和重6建的现实境遇。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认为人类只有正确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与自

12、然的和谐相处,而人的异化对自然的恣意妄为,破坏生态平衡,必然遭致自然界强有力的报复。一方面,要铭记历史教训,不要破坏生态平衡。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动物强,能够从事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 4 (P383)马克思明确反对人类破坏自然界的行为,并告诫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 6 (P251 )恩格斯反复强调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7 (P519) 。他以西欧以及其他地区为例,指出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不毛之地”的恶果。另一方面,要

13、尊重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马克思提出建立一种理想的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美妙图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 8 (P925 )马克思实际上已经指明了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实现途径,那就是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 基于上述认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都认为,人类与自然界应当和谐共处,并认为这是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7二、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现实使命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

14、要求和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目标。这是我们党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保护生态环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新时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经验和成就基础上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建设生态文明是在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这体现了以重建新型的天人和谐生态文明为目标的理论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当代自觉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指导我国当前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根本思想。 (一)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在中国传统的“天

15、人合一”思想根基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和谐观,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人与自然和谐的内涵不同,同时和谐的程度也受到人们认识水平和生产水平的制约。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经历了人畏惧自然的原始社会、相对和谐的农业社会、急剧紧张的工业社会,生态危机凸显,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地球人关注的中心话题。生态文明是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向度和行为准则,其核心立场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与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互通,也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相互契合。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6、五位一体”的应有之义,也是传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8自觉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生态问题愈发凸显,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态势不容乐观。如果坐视严峻的生态危机而不顾,可持续发展就必然沦为空谈。党的十六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党中央集体的普遍共识,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之后,又发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并在党的十七、十八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详尽阐释和战略部署,规划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途径。同时强调,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 ,建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17、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五位一体”战略格局的提出,本身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体现,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 (二)建设生态文明,就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保护自然的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理念对自然的关注和尊重,充分吸收了天人合一的精髓,将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置于中心位置,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马克思意义上的“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 “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 。当我们

18、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活动的视野中时,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直接体现。这就要求我们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地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安居9乐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是要求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生态环境、步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轨道。科学发展观是党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保护生态理念的合理继承和发展,创造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科学发展的要求规定了必须建设生态文明,换言之,建设生态文明本身就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建设生态文明,就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关于资源节约和环

19、境保护思想,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发展客观规律,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实现经济社会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负荷最小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建设“两型社会” ,秉承“天人合一”的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思想,在人与自

20、然环境的关系上,把人类社会视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把人的暂时发展视为主要的和唯一的目的。建设“两型”社会,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10一”理念,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需要实现人类在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革命性变革。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积极建

21、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发展理念和思维范式的重大转换,为系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也就是将其融入具体实践,从培育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又体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为价值诉求维度的发展道路,保证一代又一代永续良性发展。 (一)充分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先进理念,着力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特色。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渊源,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传承,生态文明建设就会成为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也为人类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型生态观指明了方向。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尽管生态问题没有当今这样突出,但他们已将深邃的目光投向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态危机,并极富睿智地指出了破解人与自然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路径。马克思所提出并充分阐释的“两个和谐”的命题则从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