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摘要:1996 年和 2006 年全国两次农业普查结果揭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变化: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变化处于“倒 U”型波动态势,波动幅度大;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显著:供给能力明显不足,供给主体以中青年为主,女性成为农村劳动力供给的主力军,劳动年龄外农村劳动力成为农村劳动力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属于总量过剩型,自然赋予对农村劳动力供给本土吸收能力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影响并不显著:从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动机来看,家庭收入与消费因素是农村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2、劳动力供给;供给结构;经济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8-0025-05 一、引言 作为农业大国,合理解决“三农”问题是“十二五”时期的首要工作,作为农业增产、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劳动力供给应给予重视。认识当下农村劳动力供给现状,把握农村劳动力供给特点,分析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从就业供给类型划分,农村劳动力分为三类:一类是供给城市发展劳动力:二是本地非农劳动力,三是农村需要耕地劳动力。第一类供给城市发展劳动力受输出与回流双2重因素影响,供给出现不规则变化,特别是 2008 年金融危机对城市发展劳动力供给影响
3、明显;第二类本地非农劳动力,供给行业属性为二、三产业,这一群体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非农产业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合理调整做出了贡献:农村需要耕地劳动力长期从事一线农业生产与劳动,这一群体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本文研究的主体。 “十二五”时期中国社会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劳动力供给也出现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学术界对农村劳动力供给程度和供给现状的争论。从供给程度看,齐明珠(2010)认为人口发展将在“十二五”期间及以后面临诸多挑战,劳动力供给规模将在“十二五”期间面临转折点,届时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但杨静(2012)认为未来年劳动力供给依然充足。从供给结构看,姚上海(2009)认
4、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供求状况已经跨入“刘易斯转折区间” 、 “总量无限、规模供给”阶段即将结束,将由“全面过剩”转向“结构性短缺” ,并发展为“全面短缺” ,劳动力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稀缺性资源;焦克源等(2012)扩展修正“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研究认为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福利收益以及其他非经济收益等预期收益下降导致城市农村劳动力供给缺口,到2020 年劳动力供求缺口达到 10%以上的局面仍将维持。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刘勇(2010)认为当前劳动力供给处在正常波动范围内,新一轮农村劳动力供给潮流仍会出现;从供给现状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问题时呈现出从绝对过剩向相对紧缺转变、供求关系从长期“
5、供过于求”向“总量过剩,结构短缺”转变。然而,大多数学者在分析农村劳动力供给问题时仍有不足:一是农村劳动力供给结构定性分析深入,理3论模型清晰,数量方法先进,但农村劳动力供给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劳动力供给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二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区域差异性大,较为突出的矛盾是东部沿海城市供给能力严重不足,都市“民工荒”与农村劳动力供给剩余的尴尬现象依然存在。哪些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供给还没有定论。 二、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特征 对比 1996 年和 2006 年全国两次农业普查结果,可以揭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变化和结构特点。 1.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结构特点 一是农村劳动力供给下降趋势明显,
6、供给能力不足。从全国来看,1996-2006 年全国劳动力供给量从 6.89 亿上升到 7.64 亿,增加 0.75 亿人,增加了 9.8 个百分点;但农村劳动力供给量却从 4.2 亿下降到 3.48亿,减少 0.72 亿人,减少数量占全国农村劳动力供给量的 20.6%,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供给能力不足,下降趋势明显;从地域划分来看,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从 1996 年的 1.49 亿急速下降到 0.95 亿,减少 0.54 亿人,减少量占农村劳动力供给量的 56.8%,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供给极其匮乏,东部沿海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民工荒”问题依然存在;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从 1996
7、 年的 1.55 亿快速下降到 1.02 亿,减少 0.45 亿人,减少量占现有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的 51.9%。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中部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出现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大量的农村户籍劳动力资源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供给量有所增加,从41996 年的 1.2 亿人增加到 1.24 亿人,增加量占现有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的 3%,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逐步向西部地区集中。见表 1 所示。 二是农村劳动力供给中女性比例呈上升趋势,成为农村劳动力供给的主力军。纵向比较来看,1996 年农村劳动力供给中女性占41.56%,2
8、006 年上升为 53.2%,比例增加了 12.64%,每年以 1 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上升;从横向比较来看,女性农村劳动力供给比例超过男性,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主力军,2006 年全国农村劳动力供给中女性所占比例为 53.2%,男性占 46.8%,比男性多出了 6.4 个百分点,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员居多。另外,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接受过义务教育,41.1%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小学教育,接受初中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供给比重最大占 45.1%,这就意味着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以初中小学为主。见上表 2 所示。 三是农村劳动力供给以中青
9、年为主,劳动年龄外农村劳动力供给增加,由原有的生产辅助劳动转变为农村劳动力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 年农村劳动力供给年龄构成表明:中青年劳动力占总供给量的 62.2%,这一群体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主体;劳动年龄外农村劳动力(60 岁及 60 岁以上,以及 20 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约占 16.5%,其中,超过劳动年龄的劳动力占 8.8%,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成分构成中,劳动年龄外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很大,这些群体由原有的辅助劳动力转变为主要劳动力,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5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延长的结果,同时,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村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留守
10、老人”问题严峻。 2.农村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变化 图 1 为 1952-2011 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变化情况,从图可以看出:1952 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变化总体处于“倒 U”型波动态势,波动幅度大,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快速上升期(1952-1975 年) ,这一时期表现出农村劳动力快速增长的特点。1990 年供给量为 17317 万人,到 1975 年上升至29456 万人,13 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增加了 12139 万人,每年约以 1000万人的增速上升,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国家“上山下乡”政策将大量的城市劳动力指引到农村,导致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增加。
11、 第二时期:低层缓慢增长期(1978-1990 年) ,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供给表现出低层缓慢增长特点。有两个时间段值得注意:一是农村劳动力从 1975 年的 29456 万人快速下降到 1978 年的 28318 万人:二是农村劳动力供给从 1989 的 33225 万人飞速增长到 1990 年的 38914 万人,这两个时间段是特殊的,排除在外。其他 11 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仅增长了4917 万人,每年增速不到 500 万人,这一情况出现可能是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与户籍限制放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结果。 第三时期:快速下降期(1991-1995 年) ,1991 年供给数
12、量达到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历史最高值 39098 万人,随后开始出现劳动力的快速6减少,到 1995 年快速下降到 35530,减少了 3558 万人,每年大约以1000 万人的速度下降,与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第一时期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二是由于国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提高节育手段,自然生产率下降引起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减少:通过第一时期和第三时期劳动力供给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国家政策引导着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 第四时期:缓慢增长期(1997-2002 年) ,我国农村劳动力出现缓慢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1997 年供给量为 3484
13、0 万人,2002 年缓慢增长到 36640 万人,这一时期增加了 1800 万人,增长平缓,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逐步进入劳动年龄,农村劳动力供给出现增长。 第五时期:急速下降期(2003-2011 年) ,农村劳动力供给呈现出急速下降的特点。2003 年农村劳动力供给为这一时期的最高值 36204 万人,随后出现连续八年的急速下降,平均每年大约减少 1100 万人,到 2011年农村劳动力仅为 26594 万人,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减少是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结果。从这一时期看出农村劳动力供给趋势下降明显,供给情况令人担忧,农村经
14、济实行规模经营的策略势在必行。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是一种新型的多元统计数据分析方法,1983 年由伍德(S.Wold)和阿巴诺(C.Albano)等人首次提出。该方法7是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三种分析方法优点的结合体。该方法的主要研究思路是不直接考虑因变量 Y 与自变量 X 的回归建模,而是对变量系统中的信息重新进行综合筛选,从中选取若干对系统具有最佳解释能力的新综合变量(又称为成分) ,用它们进行回归建模。该方法的关键技术在于成分提取。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优于主层次分析,该方法提取的成分能概括自变量系统的信息,又能解释因变量,尤
15、为重要的是能排除自变量间多重相关性的干扰,提高建模的准确性。 2.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影响因素较多,包括人口基数、宏观环境、微观主体和自然条件等方面,这些因素对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均不相同:有些因素指标是可测的,有些因素指标很难量化,要想全面分析非常困难。本文利用 1990-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以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快速汇总结果的公报 、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快速汇总结果的公报为参考,选取部分定量指标分析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 从劳动力供给来源看,人口是劳动供给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人口是经济的外生变量,在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中,劳动供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16、人口,因此人口是模型中不可或缺的变量;从宏观环境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劳动力供给:从微观主体来看,农村劳动力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业,农村劳动力的有效供给离不开收入的支撑。结合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选取 5 个影响农村劳动力供给因素作定量分析:(1)农村劳动力来源于农村人口:x1 为农村总人口数;8(2)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衡量指标:x2 为农村国民生产总值;(3)农村劳动力收入指标:x3 为农村人均纯收入;(4)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最具代表性:x4 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5)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现假设农村劳动力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种植业受到自然条
17、件影响,x5 为耕地面积。以上 5 个因素为解释变量。将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记为 y,作为被解释变量。 四、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 1.多重相关性检验 多重相关性的检验方法通常是用容许度(Toli)和方差膨胀因子(VIFi)这两个指标来反映。容许度(Toli=1-R2)是指某个自变量的方差不能被其他自变量解释的百分比,一般情况而言,容许度越接近于 O,说明自变量之间的多重相关性越强。从表 2 可以看出,除“耕地面积”的容许度比较大以外。其他 4 个自变量的容许度都比较小,说明这些自变量 90%以上的方差都能被其他自变量解释。方差膨胀因子(VIFi=1/1-R2i,R2i 为应变量时对其他自变量回归的复测定系数)是刻画模型中存在多重相关性时参数估计值的方差扩大的倍数。通常以最大 VIFi 为模型的多重相关性指标,当方差膨胀因子大于 2 时,说明模型中存在着多重相关性;方差膨胀因子大于 10 时,说明模型中存在着严重的多重相关性。本模型中(VIFi)max=80.29510,说明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相关性,见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