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利用新闻报道助推西江经济带建设进程摘要媒介本身的信息传播优势,对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如文化报道对于社会文化建设的推动,社会新闻报道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等。而媒体对于社会建设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则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媒体关于广西西江经济带建设进程的报道,正逐步扩大西江经济带的影响力,进一步吸引中央、地方政府的重视,争得舆论支持、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快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进程,推动广西经济发展。研究如何利用新闻报道加大对西江经济带建设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改善西江经济带发展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投融资环境等,可进一步加速广西经济发展。 关键词新闻报道;助推
2、;西江黄金水道;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 引言 从全国范围来看,在经济发展条件上广西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等众多优势,其中最大、最核心的优势是区位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广西已经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同时也成为直通粤港澳的水路通道,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为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推动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2008 年 10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同期,自治区政府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组织编制2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 ,2011 年 8 月完成
3、专家评审,2012 年8 月 9 日批复实施。制定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为目标,并将西江经济带功能定位为,经过长期的努力,最终构建成为贯穿我国中东西地区的一条重要国土空间开发轴带,成为我国实施“两个大局”战略的示范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西江开发轴的先行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门户区。现今社会,宣传为发展提供强力支持,正如商品销售离不开广告宣传,只有产品的宣传力度到位,才能争取到更多的赞助商,拓展销售渠道,增加产品销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宣传。在我们的固有观念中,新闻报道与社会民生、时政变动关系较大,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改善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政治格局变动,但是对于经
4、济态势的报道,并不仅仅是让公众对经济发展动态有所了解,其对于经济发展走势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一、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及发展的意义 西江是我国内河水运规划“两横一纵两网”主骨架中的一横。西江流域是中国大江大河中,唯一跨亚热带、热带的河流。作为珠江主干流的西江,上接云南,纵贯两广,通江达海,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 。2008 年 10 月,广西提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重大战略,又于今年 4 月公布了广西西江黄金水道规划 ,提出截至2020 年将实现内河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 1 亿吨以上,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形成西江经济带。从“十二五”规划开始,把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南方重要的
5、开发轴带,成为大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段,成为大珠三角功能辐射的承接地,成为大西南开发的先导地区,成为中国向南开放合作3的前沿基地。 广西西江经济带包括西江沿江 7 市:南宁、柳州、梧州、贵港、来宾、百色、崇左,涉及土地面积 13.09 万平方公里,人口 2522 万,分别占广西总量的 55%、54%。西江黄金水道主要由连接南宁、贵港、梧州、百色、来宾、柳州、崇左等 7 市的 1480 公里内河水运主通道组成;涵盖流经河池、桂林、玉林、贺州 4 市的地区性重要航道 1621 公里。 为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广西出台了若干意见 、 建设规划 ,成立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组织编制西江经济带
6、系列规划方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水道建设;统筹推进沿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加快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全面启动绿色生态工程;加强项目研究和前期工作。初步筛选出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和环保领域 3000 多项总投资约 3 万亿元的支撑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揽子项目。 此外,桂粤滇黔共同编制完成西江航运干线航道建设规划并上报国家发改委,规划提出了西江干线航道、枢纽船闸共 25 个项目,总投资 264 亿元。两广达成了共同推进贵港至肇庆 3000 吨级航道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的共识。贵州、广西签署了“十二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西江上游经济区开发等开展全面
7、战略性合作。 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加快西南地区大开发的步伐;有利于打造面向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基地;有利于加速沿江产业和城镇集聚,实现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和西江内陆地区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沿江老少4边山穷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实现西江流域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西江经济带,有利于加快沿江产业布局与升级,实现江海联动,促进“两区一带”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广西东联粤港澳、西通云贵、南接东盟的资源互补、互利互惠的发展格局;有利于主动融入珠三角,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升广西在国际国内区域分工合作中的地位;有利于加快构建广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8、,全面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利于推进沿江老少边山穷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也有利于发挥珠三角的龙头带动作用,符合先沿海、后内陆“两大局”的战略要求;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依托西江水运能力强、运输成本低的通道优势,推进西南地区物流通道的形成,服务于大西南腹地经济;有利于进一步加快西南地区大开发的步伐,符合“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战略要求;有利于打造面向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基地,符合我国对外开放合作的战略要求;有利于打造生态西江、绿色西江、旅游西江,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缓解国土资源、能源关系日益紧张的局面,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和边疆
9、稳定,提升民族和边疆地区发展水平。西江开发还给广西带来全面良好的影响。包括对广西社会、经济、文化、旅游、环保发展的促进,还有对粤港澳的影响,比如对下游补淡压咸、防洪抗旱、交通运输、产业集聚和转移等。 二、新闻报道对西江经济带建设带来的影响 西江经济带的建设与发展正在稳步推进,广西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新支点,上升为国家战略。据不完全统计,2008 年以来,5各海外、中央和地方的网站、纸媒、电视多媒体等新闻媒体对于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进程的相关报道,计发不少于 800 条,其中重要版面的篇数达 85%以上。充分发挥了媒介的作用扩大西江经济带的影响力,为西江经济带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吸引中央、
10、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争得舆论支持、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快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进程。 (一)新闻报道为西江经济带建设吸引社会关注,赢得舆论支持 随着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建设对广西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媒体会及时跟进对其发展成效进行报道,这可及时让广大民众了解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新动态,吸引社会广泛关注,正面的新闻报道,可以帮助西江经济带的建设取得舆论支持。 以广西日报报道为例,2013 年 5 月 16 日, 西江建设进入全国政协重点调研提案我区积极配合力推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当天其头版刊发,引发受众的一系列反响,这当中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广西自北部湾港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
11、,又一“驱动核”引起了国家层面的关注。紧接着,2013 年 6 月 17 日, “双核”战略看西江推进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访谈录在其头版刊发,记者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领导的访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双核”驱动发展战略、把西江经济带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内涵是什么呢?战略地位又如何?2013 年 7 月 9 日,正是国务院正式批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拟订的国务院 2013 年区域规划审批计划的第二天, 广西日报在头版刊发了我区喜迎又一次加快发展重大机遇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国家战略工作正式启动列在国务院 2013 年计划审批的 7 个区域发展规划第一位6的新闻报道,这标志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
12、国家战略工作正式启动。随后,2013 年 8 月 5 日至 7 日,一组系列新闻报道问世, 投一得十的“黄金带”推进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国家战略系列报道之一 、百业振兴的“驱动核”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国家战略系列报道之二 、 合作多赢的“大通道”推进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国家战略系列报道之三 。 广西日报跟进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发展、落实的进程报道,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将事件传达给广大受众,让广大民众了解广西对于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前景规划及发展方向,让民众看于目、了于心。由此,新闻的报道宣传在民众之间形成一定的舆论造势,民众在看到发展前景之下便作出舆论的倾向选择。目前对于西江经济
13、带的规划及发展,广大民众选择了支持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这样,新闻报道便为西江经济带的发展赢得了舆论上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新闻报道变相改变西江经济带建设投融资环境 “一江春水,连云贵湘粤;半挂云帆,达港澳东盟。 ”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对广西的精妙点评,最早出现在他的官方博客上,后来一经区内各大媒体的转载后,传遍了八桂街巷。 “双核”即北部湾港、西江经济带进入了老百姓的视野,自此,广西全力推动江海联动的发展格局,既重视北部湾的开放开发,对接东盟和粤港澳,又加大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西江经济带,逐步形成“双核”齐驱之势,加速实现
14、富民强桂。 2013 年 7 月 1 日,一组 4 万余字的专题报道在中国交通报上刊7发, 一条江对国家战略的渴望 、 西江跃 、 一条心一盘棋提升西江含金量 、 搭好平台唱大戏 、 大港口大物流大船队 、 建管养一体让我飞得更高 ,报道引起了中央乃至地方政府的重视,沿江各市把港口、航道建设与产业园区建设、城镇化建设相结合,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在西江经济带上,包括梧州在内的沿江七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广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六成以上。西江沿岸,一大批粤港澳的产业转移项目落户,一大批制糖、水泥、建材、汽车、钢铁、电力、再生资源等支柱产业快速成长,与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相互呼应。 (三)新闻报道扩
15、大西江经济带建设影响力 除了纸媒,现实中还包括电视、网络、电台、新手机媒体(即微信、微博)等多种传播渠道,尤其是网络及新传媒的传播范围更广、信息容量更大的特性,使得关于西江经济带的报道能进行更广泛的跨地域性覆盖传播,增强西江经济带建设的影响范围,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西江沿岸地区。亦能引起中央、企业等的关注,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报道可以争取得到政策的支持、企业的投资。例如, 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的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引“强援”西江集团与招商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报道,该报道指出,西江集团以建设西江黄金水道和促进西江经济带发展为契机,加速西江沿线码头的建设和管理提升,推进西江黄金水道物流体系建设,通过推动业
16、务模式的创新与升级,实现西江沿岸港口及后方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西江沿岸港口经济效益,促进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这篇报道自刊发后便引发了包括中国交通报 、新华社、中新社等多家媒体的转载,使得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建设再次进8入到全国的视野,影响遍及全国范围。 三、改善新闻报道方式、加强新闻宣传力度助推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 现今,媒介的存在方式多种多样,有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手机新媒体等信息传播平台。但即使是同一类媒介,各媒体间也因为侧重点不一,报道方式和报道重点也大相径庭。例如报纸,机关党报、都市生活报、法制报等,各报纸的办报宗旨都不一样,因此报道题材的选择与报道重点也不同。所以要想利用好媒
17、介做好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的宣传报道,必须要了解清楚各个媒体的特性,以专注宣传重心,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多渠道新闻报道扩大西江经济带的影响力,助推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建设。 (一)新闻报道途径多元化 现对西江经济带进行宣传报道的媒体主要集中在纸媒上,网络媒体等主要负责转载,很少为报道来源主体。随着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建设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单靠纸媒来进行宣传报道已经满足不了其发展的需求,因此新闻报道途径的多元化应该提上日程。除纸媒外,我们要学会利用好互联网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传播优势,电视画面感强、生动、易接受性强,电台能覆盖互联网及电视网不发达地区等多种优势,进行多种渠道、多种特
18、色宣传报道。 (二)增加新闻报道形式 传统媒体报道方面,可根据各纸媒自身的办报宗旨,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以消息、侧记、特稿、专访、专版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报道,9不仅仅以消息的介绍性报道为主,要让报道的内容尽量活起来,给予受众鲜明的观点、鲜活的题材、灵动而易懂的文字表达;电视播报方面,因其画面存在感强、观众易接受性强等特性,电视台可以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纪录片等形式进行多方位播报,播报时间在一些黄金时段新闻节目播出,或者黄金时间段以纪录片的形式播出,让观众可以及时、生动地接收到关系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网络及新媒体方面,因其传播快、更新快、传播广、信息量大等特性,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角度,加大宣
19、传力度。 (三)加强新闻报道内容把关 虽然新闻宣传报道对于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建设大有裨益,但也不能盲目地进行报道宣传,造成新闻报道信息冗杂,给受众带来思维混乱、接受信息杂乱。要学会提炼要点内容,进行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关键问题、重要成效等进行宣传报道,报道要有侧重点。 同时也要对各媒体的报道内容进行把关,尤其是现今网络媒介存在着严重的把关问题的特殊阶段,更要做好新闻报道的内容把关工作,不能让一些虚假的、不全面的报道影响了西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进行,尽量确保不出纰漏、万无一失。 四、结语 多年来,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努力,在中央支持,以及多渠道宣传报道的推动下,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投入 160 多亿元,已取得较好实效,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内河货运量、货物吞吐量连续 4 年增长 20%左右,其中货运量绝对值为:2009 年 7571 万吨,2012 年增至1014978 万吨,今年 1-5 月份内河货运量 6207 万吨,同比增长 13%;沿江7 市崛起各类工业园区 51 个,2012 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6610 亿元、工业增加值 1994 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两成,均占广西一半以上。为此,利用好媒体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对新闻报道途径的多元化、新闻报道方式的多样化的改善,做好新闻报道内容的打把关工作,更好地利用新闻途径去助推西江经济带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