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606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摘 要科技人才环境关系到人才的引进和保留,进而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运用前期开发的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实证研究,考察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的现状,发现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既有城市的开放程度较高、文明卫生状况较好、外资利用程度较高以及和谐的人际氛围等优势,也存在着交通拥挤、社会保障与医疗投入力度不大、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等劣势。青岛市优化科技人才环境应注重观念的转变和制度建设,加大公共投入,发挥科技园区作用,引导企业优化人才微观环境。 关键词科技人才环境;现状;优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2-0021-0

2、4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创新,科技的创新取决于人才的获取与使用,人才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环境。人才环境已成为人才引进与保留的重要因素。青岛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抓住了历史赋予的机会,赢得了发展的先机,近年来在人才环境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更好地改善青岛市的人才环境,吸引更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到青岛工作,我们通过前期的研究,研制出了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该评价体系,对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2一、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 (一)评价工具 使用前期开发的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 1)

3、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获取科技人才对青岛市人才环境的评价。 (二)调查样本 选取青岛市市南区、李沧区科技人才作抽样调查,问卷采取委托发放的形式,共回收问卷 320 份,有效问卷 192 份,有效率为 60%。 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问卷填写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评价指标满意度评估表,要求被调查者判断科技人才对人才环境指标满意程度并进行评估。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等级评定法, “不重要”记 1 分, “不太重要”记 2 分, “一般”记 3 分,“比较重要”记 4 分, “非常重要”记 5 分。 将调查问卷

4、内容输入电脑,用 SPSS 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青岛市科技人才宏观环境现状 通过对宏观环境定性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求得各个指标的满意度得分(见表 2) 。 通过表 2 可知,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城市的开放程度、文明卫生状况、外资利用程度、城市区位的天然方便程度、持续经济增长,说明科技人才对这几个指标的满意度较高;满意度排在后五位的分别为交通拥挤程度、社会保障与医疗投入力度、行政机构办事效率、当地政府服务意识、基础教育投入力度,说明人才对这几个指标的不满意度较高。 3(四)青岛市科技人才微观环境现状 科技人才微观环境包括工作本身与激励环境、人才成长环境、主导环境三个方面。各个纬

5、度所包含的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得分见表 3。 通过表 3 可知,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同事的认可、和谐的人际氛围、领导的肯定、工作的稳定性、较丰富的研究积累,说明科技人才对这几个指标的满意度较高;满意度排在后五位的分别为生活福利水平、与外单位相比收入水平、工作的报酬、公平参与资源分配的机会、与付出相比收入水平,说明人才对这几个指标的不满意度较高。 二、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的优势分析 1.宏观环境的优势分析 青岛地处黄海之滨,是山东较发达的城市,气候冷暖适宜,素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之美誉,历史上康有为、梁实秋、老舍、沈从文等一批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并留下许多佳话

6、。青岛德式建筑风格及优良的海港、浴场等,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符号,对科技人才有着较大的吸引力。1992 年开始的城市中心东移,构建了大青岛的格局,也以其对人才的强大需求,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青岛市非常重视城市卫生,是全国文明城市,市容整洁,社会治安较好。受历史和地缘等因素的影响,青岛对德国、韩国、日本投资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外资利用率较高。 2.微观环境的优势分析 近年来科技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事业单位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4如海信集团在其企业文化中明确提出“敬人、敬业、创新、高效” ,把“敬人”放在了首位,营造了较好的人才微观环境。 (二)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的劣势分析 1.地理位置和城市

7、级别影响了人才环境 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比,青岛不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对人才的吸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给与人才施展才华的机会相对要少很多。青岛地处沿海,虽然是副省级城市,但不是省会城市,对内地的辐射和影响程度也要少很多。沿海开放城市目前已无特殊政策,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这样的城市级别,就缺少了中心城市、特大(大)城市所具有的人才环境优势。 2. 历史、文化影响了人才环境 青岛建市只有 100 多年,历史上先后被日本和德国占领,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城市文化。地处山东,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民主、包容、创新、成长的环境因素还较为缺乏。 3.经济环境影响了人才环境 人才与经济环境是相互依

8、赖的,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是由人才来推动的,没有人才很难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会搭建一个平台,以其发展来带动人才的吸纳和集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很难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因为人才缺乏创业干事的平台,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就会贬值。 城市的产业结构也是人才环境的重要基础之一。青岛市的产业结构尚在调整之中,往往陷入这样的漩涡之中:没有人才很难上马新兴产业,5没有新兴产业又很难吸引到相关人才,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中。 4.制度滞后影响了人才环境 经济的竞争在于人才,人才的竞争在于制度,制度的竞争在于制度环境。美国之所有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完全得益于其人才制度,尤其是吸引人才的

9、移民法 。国内一些城市纷纷出台人才引进制度,以优惠的条件吸引人才。微观上,国内外优秀组织,都会制定实施有利于人才选拔、使用的管理制度,使人才环境得到极大的优化。青岛在人才引进制度上也在不断创新,但力度不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微观上,用人单位人才选拔、使用制度也不健全,还存在着制度漏洞,人才缺乏公平的选用机制,导致人才激励不足,人才队伍建设受到较大的影响。调研中发现,有的企业人才管理制度缺乏人性,有的甚至不尊重人权,有的盲目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制度,而不注重本企业的个性特点,导致人才不满。 三、优化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的对策 “十二五”期间,是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队伍建设又是

10、总体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保障。优化人才环境,制定人才环境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对于实现青岛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把人才环境建设当做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 目前,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基本已成共识,但人才环境建设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往往关注人才引进,但缺乏对人才环境重要性6的认识。各级领导应把人才环境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把人才环境建设当做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 在制定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时,要把人才环境建设做重点规划。要对照人才环境建设的指标和发展目标,有步骤、有组织地落实。尤其是要营造一种全社会都关心人才环境建设的氛围,让人才环境意识深入人心。

11、(二)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保证和促进人才环境建设 制度是集体行为约束个体行为的规范。人才环境建设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经验表明,制度是重要的,没有好的制度,很难营造好的人才环境。 制度建设要明确出发点和目标,还要考虑激励创新与有效实施,以及制度建设的形式与境界。制度建设要顺应人性、尊重人权,还要注重个性。用制度激励人才,约束人的机会主义倾向。 (三)政府加大公共投入,改善城市的宏观环境 城市的级别及位置是无法改变的,能做的就是扬长避短,打造城市的品牌。在国内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如果青岛能加大投入,改善交通,成为国内“最畅通的城市” ,如果青岛能加

12、大对医疗的投入,成为国内“医疗条件最好的城市” ,如果青岛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成为“基础教育最发达的城市” 、 “高等教育最具特色的城市” ,如果青岛市政府能够提高服务意识,完善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成为“最受欢迎的地方政府” ,如果青岛能有效地控制房价,成为“买得起房的城市” ,如果能够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成为“最安全的7城市” ,如果能够做到“藏富于民” ,成为“居民收入最高的城市”任何一项工作能够打造成品牌的话,青岛的人才宏观环境都会得到较大的改进。 (四)政府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改进科研考核体系 基础科学研究关系到城市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基础科研成果是公共产品,企

13、业对此缺乏动力,况且企业都去搞基础科研,既不经济也不现实,作为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来组织生产,所以政府要加大对基础科研的投入。为使有限的经费投入,获得最大限度的产出,必须改进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评价体系,是一种行政导向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的弊端是很难使学者静下心来研究一些对人类、社会具有较大贡献的科研项目。我们的考核周期过短,使得学者往往选择难度不大和研究周期较短的课题。行政导向的体系主要表现在行政权力过多地干预学术权力,申请项目中的寻租、设租行为时有发生。 “钱学森之问”在这种学术评价体系下很难回答。因此,在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要大力改革科研评价体系,

14、要通过制度,鼓励学者承担风险较大,但对人类、社会有较大贡献的课题。 (五)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应用性研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政府可以通过商业合同的形式,向企业投入研发经费,鼓励企业进行应用性研究。为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政府也可以退税的方式,对企业和研究人员进行奖励。通过建立孵化器、科技平台等方式,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帮助。 8(六)建立科学的科技人才选拔、任用制度,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引进和成长。人才的选拔与引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提高了人才待遇,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后,能否正确地引进、选拔人才就显得更为重要。人才的选拔不能只认“符号” ,

15、还要考察人才的真才实学和品行,这就需要严格的专业选拔制度。 在改进人才引进、选拔制度的同时,我们还要改进人才的创新环境。科技人才的价值在于创新,创新是一项风险程度较高的活动,如果我们缺乏对创新失败的宽容,缺乏对创新过程的支持,那就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果。我们要给予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充分的信任和宽松的环境,鼓励其承担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贡献的课题,提高城市的科技竞争力。 (七)加大科技园区建设,吸引高层次人才 科技园区是高技术产业聚集地,是科技创新的中心。一个成熟的科技园区,拥有有优秀的人才、浓郁的创业文化、充足的风险资本和大量的高科技公司。如美国的硅谷,国内北京的清华科技园、上海

16、浦东科技园等,对于创新成果的产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强科技园区的建设,对于青岛市人才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有利于弥补城市影响力的不足。对于二线城市的青岛,要想和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甚至是二线城市中的强市争夺人才,点上的突破会在某种程度上弥补面上发展的不足。其次,有利于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和管理体制的建立。相对集中的园区,为基础设施建设提9供了便利,也可促进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管理体制的建立。第三,有利于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城市整体科技水平并带来对人才的需求。科技园区内产学研结合,以科技成果转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又带动了对人才的需求,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在青岛

17、形成,人才创新创业的平台也就得以搭建,人才的集聚效应就会凸现。 (八)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引导企业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先进的制度吸引人才,使用、激励人才。 参考文献 1边文霞.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实证研究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6(2):34-40. 2文魁,吴冬梅.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报告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19-24. 3吴德贵.优化人才环境,提升人才竞争力J.中国人才,2004(2):58-60. 4文魁,吴冬梅.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3-9. 5石金楼.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人才环境评价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7(5):153-159. 责任编辑 王艳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