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类型与危害.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610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类型与危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类型与危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类型与危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类型与危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类型与危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类型与危害摘 要:网络道德失范就是不道德或者不符合伦理规范的网络行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有三种常见的类型,即害他行为,逐利行为以及宣泄行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并极易导致青少年犯罪,还会影响青少年价值观。所以,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防范与治理,也是救助青少年免受网络伤害的过程。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类型;危害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292-03 随着网络对生活的渗透,青少年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与使用网络,所以青少年面临着一个较为特殊的生态环境:不同性质的信息、异样的价值

2、观念、多元化的生活行为等,无时无刻地呈现在青少年的认知空间之中,并在他们的价值观、信念与行为上缓慢而有力地发挥着影响。所以,关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行为与心理特点,更好地引导青少年的成长变得至关重要,而网络道德失范正是在此背景中走入我们的视野。本文基于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来分析其中的网络道德失范类型,并指出相应的危害。 一、网络道德失范的含义 所谓网络道德失范,即不道德或者不符合伦理规范的网络行为。那么,如何判定网络行为不符合道德或者伦理规范呢?学者们并没有给出2一个严格的说明。主要原因在于,网络行为是近几十年来才大量出现的行为,而评判人们行为正确或错误的观念需要较长的过程,这意味着在网络行为上,并

3、没有特定伦理判断准则。所以,人们倾向于使用以往的社会观念来评定网络时代中网络行为的对错。人们坚持以传统观念来看待网络行为,因此,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失范,也就是指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不符合人们所信守的传统道德观念或伦理规范。 二、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类型 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可以发现网络道德失范有不同的类型,本文将从实用主义的观点入手,来归类现在青少年的网络失范行为。 1. 网络道德失范的害他行为 害他行为主要指基于网络工具而损害他人利益的网络行为。这种行为的主要特点包括“黑” (黑客行为) , “毒” (病毒传播) , “侵” (私自入侵) ,以及“隐” (行为隐蔽) ,

4、与传统社会中的害他行为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所处的领域、所借用的工具与表现形式不同。其最终的结果是,行为主体给行为对象带来了伤害,包括物质伤害、心理伤害以及社会形象伤害等。害他行为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社会最为关注的道德失范行为。 害他行为会给他人或者社会带来较大伤害,比如,使用网络病毒侵入个体的银行账户,就可以偷窃他人的财产而不被人知觉;或者非常隐蔽地进入组织的网络系统,就可以偷窥其科研的秘密。有组织的黑客行为甚至会给社区或国家带来灾难。与传统社会害他行为不同的是,在互3联网时代,网络技术永远属于年轻人,同时,由于青少年在道德认知上的不成熟,所以青少年最容易成为害他行为的主体

5、。比如莫尼可在 15 岁时就成了美国最为出色的黑客之一,他毫无约束地进入他人的银行账户,甚至偷偷地潜入国家机要部门的网络系统中。在国内,也不时有青少年利用自己的网络技术而危害社会、组织或者他人的报道。有些网络技能较好的青少年不能完全清楚其特定行为带来的后果,因此,有相当部分的案例并非完全预谋的犯罪。这也说明了普及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意义所在,尤其是针对青少年而言。 2.网络道德失范的逐利行为 逐利行为即利用高超的网络技术,以不道德的方式甚至是以违法的方式来获取私利的行为。逐利行为与害他行为有较大交集,因为在满足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在危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利益;但两者也有不同,在害他行为中,行为主体

6、并非都是为了获取物质上的利益,比如,有些青少年黑客是为了得到认可与关注,甚至只是为了展示能力。所以逐利行为是更为有预谋和计划的一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对社会、组织或者他人的伤害水平可大可小,预谋、计划与故意实施,是此行为与害他行为的主要区别所在。 在网络社会中,根据逐利行为给社会、组织或他人所带来伤害的大小,可以分为“犯罪式”与“小偷小摸式” 。所谓“犯罪式”即主体行为是有目的的,其行为后果已经触犯了法律,而不能仅以道德或者伦理来评价,比如 2008 年三名青少年利用自己的网络技能进入江西省电视台有奖节目数据库系统,多次领取价值五万元的奖品。而“小偷小摸式”的4行为远远不构成犯罪,给他人带来的危

7、害也是微小的,但此类行为更为广泛,甚至被行为主体认为是自然的日常行为。比如,很多青少年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工具,来偷窃别人的 QQ 号,或者有意识地偷窃网络游戏设备与账号,其涉及的金额都很小。 3.网络道德失范的宣泄行为 害他行为有侵入性的特点,逐利行为有满足私利的特点,还有一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最为普遍,并且与网络技能水平没有多大关系,即网络宣泄行为,也有学者称之为情感型的道德失范行为。行为主体为了满足其心理需要或者情感需要,在网络上发布不符合社会观念的信息或者观点,由于网络上内容的开放程度与可视程度很高,所以,信息或者观点暴露水平很高,甚至在数小时内得到几万人次的点击率。由于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

8、与社会观都没有定型,并且其心理也很不成熟,所以,很容易将一些较为幼稚甚至极端的观点发布在网络上,来宣泄自己对社会或生活的不满。 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宣泄行为在有些时候确实与传统社会中的道德观念相冲突,对青少年而言,是成长中所出现的偏差性行为。教育者或者家长责任就是,尽量在现实生活中向青少年提供健康的宣泄途径,比如,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健康的社会交往或者成长的机会,即所谓的“升华” (Fortson, Scotti, Chen, Malone, & Del Ben, 2007) 。也有研究者认为,青少年在网络上的宣泄行为在危害程度上较大,因为他们的观点、情感、与不满很容易感染其他的同龄人(Morris

9、, 2007) ,所以,宣泄型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必须得到重视。 三、青少年网络5道德失范的危害 青少年处于信仰、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时期,他们从社会上接触到的信息与行为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Arkin 在五年的长时跟踪研究中发现,那些经常浏览色情网站与经常接触网络失范行为信息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不道德的行为较多,甚至倾向于犯罪行为(Arkin, 2008) 。与传统的青少年道德失范行为相比,网络上的失范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如下几个特点。 1.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与传统的失范行为相比,在网络世界中,那些智商较高的青少年能够更为有效地使用流行的网络技术,从而在青少年群体中显得更

10、为突出。因此,他们并不会因为行为失范而受到同龄网民的心理疏远与排斥,相反,他们会受到其他同龄人的尊敬与敬佩。其出色的害他行为,成功的逐利行为都会在网络世界中声名远扬,使这些失范行为主体在心理上得到进一步的满足,其道德失范行为也得到了强化。Ming-guo 在研究中发现,一个有名的黑客,在网络技术上,可以有效带动至少 300 名青少年转变为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者,而其榜样示范效应,至少可以在十年内影响无数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美国 12 岁的黑客杰克森在三年内竟然成功培养了 500 名技术较为高超的青少年成为黑客,而这 500 名青少年又各自组织了自己的虚拟社区。在这些社区中,众多的青少年相互交流自己的

11、网络技术与网络攻击心得。在尝试访谈中,Ming-guo 发现,这些社区中的黑客,在学校的表现都较好,有的甚至相当好。访谈同时表明,这些思想并不成熟的青少年,非常羡慕那些能够在网络世界中呼风唤雨的有6名黑客,他们视之为英雄,并极力模仿其网络行为(Ming-guo, 2004) 。学者认为,网络失范行为在媒体上报道的越多,越有可能给不成熟的青少年树立榜样,越有可能产生示范效应。 2.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极易导致青少年犯罪 在本文中,我们从道德层面来阐释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其实,在害他行为与逐利行为中,有一部分已经涉及法律层面,即这些道德失范行为已经是犯罪行为了。比如,青少年使用网络技术侵入银行系统,即

12、使没有给银行带来财务的损失,也是一种犯罪行为。在网络环境中,很多青少年网络技术上的成熟程度,远远超过他们的社会公民意识与法律意识的成熟程度,也就是说,这些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与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心智水平。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青少年在网络上实施了特定行为,但是他们并不能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可能触犯了法律。Galatzer-Levy 在研究中认为,青少年通过随便地敲打几下键盘,就能够给社会、组织或他人带来很大伤害,但行为失范的主体并没有亲眼所见这种伤害,所以,网络失范行为在很多青少年认知中,是不具有伤害性质的行为,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比较小(Galatzer-Levy, 2012) 。Rosen

13、在研究中发现,那些掌握了较好网络技术的青少年,总有一种展现自己能力的动机,但在传统的社会中,他们又没有这种展现的机会。所以,网络才是他们找到自我的平台,他们编制并且传播病毒,频繁侵入组织网络,偷看别人信件,甚至将别人的虚拟财产变为己有(Rosen, 2001) 。在一项调查中,学者 Freestone 发现,在被调查的青少年看来,与传统社会中的失范行为相比,网络上的道德失范行为危害更小,并且值得尝试7(Freestone & Mitchell, 2004) 。这位学者担心,培养道德的网络公民要比培养道德的传统公民困难得多。 3.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影响青少年价值观 在上文中,我们指出,宣泄行为的

14、真实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绪与观点,而不是故意给他人造成心理伤害。确实,很多在网络上随意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并没有特别的恶意与目的,但实际情况是,与传统社会价值观以及信仰相背离的观点常常误导青少年。如 Walther 在研究中发现,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更容易相信网络世界中的信息,那些经常浏览名人博客的青少年在价值观念上更倾向于质疑传统道德观念,所以,在英美发达国家,很多社会名人在网络上的发言是受到规范与约束的。Walther 认为,青少年在网络上的道德失范行为非常容易引起同龄人的共鸣,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时代感受与心理特点,所以,青少年在网络上的宣泄行为很容易获得同龄人的理解与同情,其网络传播的范围也会

15、更广泛(Walther, 2002) 。 由于网络沟通的便捷与匿名,青少年很容易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够表达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之所以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表达,恰恰是因为它们与传统的道德观念是相冲突的,所以,网络上青少年可以接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触及的话题。经常接触与传统道德观念不符的内容与信息,导致青少年在价值观念上有异化的倾向,比如,Bassett 在研究中发现,与网络不发达国家的青少年相比,网络渗透率很高的国家的青少年在价值观上更为混乱,而这种混乱与青少年自身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有关,他们通过网络对话相互引导,相互影响(Bassett 8& ORiordan, 2002) 。 四

16、、结语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指出了青少年常见的三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即“害他”行为、 “逐利”行为以及“宣泄”行为。但实际上,还有一些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没有得到归纳。随后,我们又指出了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三种危害,即示范效应、犯罪引导以及价值观的误导。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既可能是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主体,又可能是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受害人,所以,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防范与治理,也是救助青少年免受网络伤害的过程。 参考文献: 1Arkin, R. C.(2008). Governing lethal behavior: Embedding ethics in a hybrid

17、 deliberative/reactive robot architecture part I: Motivation and philosoph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Human- Robot Interaction(HRI) , 2008 3rd ACM/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2Bassett, E. H., & ORiordan, K.(2002). Ethics of Internet research: Contesting the human subjects research model. Ethics

18、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4(3) , 233-247. 3Fortson, B. L., Scotti, J. R., Chen, Y.-C., Malone, J., & Del Ben, K. S. (2007). Internet use, abuse, and dependence among students at a southeastern region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956(2) , 137-144. 4Freestone, O., & Mitchell, V.

19、(2004). Generation Y attitudes towards e-ethics and internet-related misbehaviour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54(2) , 121-128. 5Galatzer-Levy, R. M.(2012). Obscuring desire: A special pattern of male adolescent masturbation, internet pornography, and the flight from meaning. Psychoanalytic Inquiry

20、, 32(5) , 480-495. 6Ming-guo,L.(2004).On Effects of Internet upon College Stu- dents BehaviorJ. 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 015. 7Morris, M. (2007). The Legal Profession, Personal Respons- ibility, and the Internet. Yale LJ Pocket Part, 117, 53-288. 8Rosen, J. (2001). I-Commerce: Tocqueville, the Internet, and the Legalized Self. Fordham L. Rev., 70, 1. 9Walther, J. B. (2002). Research ethics in Internet-enabled research: Human subjects issues and methodological myopia.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4(3) , 205-216. (责任编辑:石 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