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群众路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宝贵资源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群众路线,体现着厚重的民主精神,蕴藏着丰富的民主因素,与社会主义民主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充分借重党的群众路线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拓展和深化。 关键词: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民主;宝贵资源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3)03-0069-04 党的十八大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不仅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而且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
2、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既要借重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更要借重中国的本土资源。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群众路线,是蕴含着深厚民主因素的本土资源,与社会主义民主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借重党的群众路线这一宝贵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拓展和深化。 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是相对党员干部而言的,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任何一个政党要想取得执政地位,保持长期执政,都必须赢得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中国共产党依据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
3、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群众支持的一大法宝。取得执政地位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扬了群众路线的政治优势,继续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保持了长期执政地位。 (一)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贯彻运用。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彻底否定了抹杀人民群众历史作用、把少数英雄人物看作历史创造者的唯心史观,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根据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提出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负责和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是群众
4、观点在实践中的贯彻运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系统地论证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强调:“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 ,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3(二)
5、群众路线是党的性质的内在要求。唯物史观一方面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强调人民群众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先进阶级的组织领导。共产党作为先进的政党,有义务和责任组织、领导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并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但这并不是说人民群众的任何想法和要求都是正确的、合理的,都要完全满足。党的先进性还决定了它比一般群众要站得高、看得远,这就要领导和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觉悟和素质。所以,党的性质就要求党坚持和贯彻群众
6、路线,既要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群众需求,从群众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又要对群众的各种需求进行加工处理,作出符合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决策,再用来指导群众的实践。正如刘少奇所指出的, “人民群众的先锋队必须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密切的关系。它必须在各方面,首先在政治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人民群众,必须用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然后先锋队才能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 (三)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宝贵总结。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既是唯物史观和党的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在长期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起家的政党。在内无民主
7、法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进行革命斗争是异常艰难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面对强大敌人,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4走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与群众相结合的路线,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毛泽东在深刻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在中国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与群众相结合的路线,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保持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广泛支持。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人民军队,全力支援前线
8、,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深厚的力量源泉,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实现了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到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 (四)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必然选择。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革命斗争需要走群众路线,长期执政也需要走群众路线。我们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在执政条件下,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而且没有革命战争年代残酷斗争的外部压力,再加上权力具有腐蚀性,这就容易产生官僚主义、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邓小平在 1956 年党的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
9、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来说,不是比过去减少而是比过去增加了。 ”脱离人民群众,必然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相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要保持党的长期执政5地位,必须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权益。 二、群众路线与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内在一致性 不可否认,党的群众路线与社会主义民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
10、一,党的群众路线隐含着代表先进的党员和代表普通的群众的两分法,而社会主义民主强调的则是平等的公民。其二,党的群众路线是针对党员干部而言的,党员干部起着决定和主导作用,人民群众只是被动的工作对象。社会主义民主尽管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但也强调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其三,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员干部了解群众意见的工作方式,最后决策权仍归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民主是以法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最后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裁决。虽然党的群众路线与社会主义民主是两个不同的政治范畴,但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江泽民深刻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同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 (一)尊重人民主体地
11、位的一致性。党的群众路线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必须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毛泽东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正是因为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才创造和坚持了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民主承认公民具有独立思考和自治能力,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和统治。在这里,人民是公共权力的根本来源和基础,6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所以,党的群众路线与社会主义民主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翁作用上是致的。 (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一致
12、性。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为了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党的群众路线表现在政治方面就是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组织和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让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并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能够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可见,党的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民主都是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价值取向。因此,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和贯彻得越彻底,
13、社会主义民主也就越能得到实现。 (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一切为了群众,充分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胡锦涛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创新发展思路,努力使我们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某种意义上说,民主是实现一定利益的手段和方式。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人民享7有的民主,是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证。因此,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方面,
14、党的群众路线与社会主义民主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充分借重群众路线的宝贵资源 (一)切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民主借重群众路线的首要意义在于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基础。广大党员干部总体上能够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从思想上轻视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视为“无知的群氓” ,感情上不愿接近群众,不把群众放在眼里,高高在上,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实际工作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影响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民
15、主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人民文化教育程度的极大提高,人民的民主意识、独立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主人的理念,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要树立发展成效由人民评判的理念,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尺度。 (二)不断
16、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群众路线8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在中国传统社会,广大农民只是专制统治者的臣民,不仅缺乏政治参与的意识,更缺乏政治参与的能力,他们很少参与政治生活,根本没有有序政治参与。由于几千年专制传统的影响,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当前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群众路线强调要动员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对推动公民政治参与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群众运动,尽管在许多情况下不是出于人民群众的自觉自愿,而是被裹挟式参与,但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
17、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公民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愿望和要求。但政治参与的过度往往会引起社会不稳定,甚至造成社会动荡。因此,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要充分借重党的群众路线资源,但决不能搞过去疾风暴雨式的政治运动,而是要有领导、有组织、有秩序地推进。要有步骤地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确保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能够容纳政治参与的程度,防止因政治参与的急剧性扩大,影响社会稳定;要健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机制,不仅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而且要健全和完善信访制度、听证制度、民意调查制度、协商制度等,以适应人民不
18、断提高的政治参与积极性;要不断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素质,保证广大公民能够和平、理性地表达诉求,保持社会稳定。 (三)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人民群众是公共权力的主体和来源,9有权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和使用。完善公共权力监督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邓小平指出:“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罢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处分。 ”贯彻和执行群众路线的过程,既是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利益需求的过程,也是发动人民群众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的过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人民群众监督公共权力的制度,要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让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监督党和政府,防止人民赋予的权力异化变质,成为少数人谋取利益的手段。这就要充分发动群众,鼓励人民通过各种渠道检举、揭发各种贪污腐化的行为和现象,保证人民群众能够监督;要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领导干部和政府处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保证人民群众便于监督;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严防遭到被监督者打击报复,保证人民群众敢于监督。 责任编辑:林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