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思考摘要: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学生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一体两翼”的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转型发展,需要改变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刚性管理为主的传统模式,强化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服务理念;拓展工作职责,搭建多指向、全方位的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平台;变革组织架构,构建多维度的教育服务网络和全程参与的教育管理队伍;改变评价方式,建立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管理工作;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11-0026-06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
2、基础、最核心的职能。 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2012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回归“人才培养”的价值评价,不但是高校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更是高校内涵建设2的突破点。这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把工作重心落实到人才培
3、养上来,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促进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和教育教学工作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和全面发展服务中的作用,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刚性管理为主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高等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调整工作理念,拓展工作职责,变革组织架构,改变评价方式,成为与教育教学体系基本并列的重要部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
4、“一体两翼”的重要作用,实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转型目标,以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诉求。 一、高校学生管理与教育教学的内在关联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构成人才培养体系的两翼,二者具有天然的内在关联,主要表现在主体的一致性、目标的统一性和动力的一致性三个方面。 1.主体的一致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高校教学工作的主体都是高校学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即高校学生工作)是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组织活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3(即高校教学工作,还包括服务于教育教学的科研辅助活
5、动)则主要通过学术性事务和教学,解决学生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的广度和深度问题。无论是通过学生管理工作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综合素质,还是通过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都要确立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目标的统一性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的智慧,从学校获得的知识不应该是具体的事实或实际操作技能,而是一种状态或理性心灵的训练。具体到高等教育而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就是培养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学生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围绕这同一目标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对于
6、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课堂”而言,为发展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而开辟的“第二课堂”有其自身的特点:活动时间和空间机动灵活,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有学者估计,大学生在校期间 70%的学习成果来源于课堂以外的经历。可见,以“第二课堂”为主阵地的学生管理工作在促进学生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两个课堂”的协同共进,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3.动力的一致性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的变革,给身处其中的高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正如“钱学森4之问”所揭示的,当今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最强烈需
7、求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助推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崛起;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入学机会的增加带来的是教育教学条件、教师资源的稀释和毕业生就业机会的激烈竞争,作为大学教育成本的重要承担者,学生及家庭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更高的期待,再加上新形势下学生内在强烈的求知欲和发展需求,都会成为驱使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动力,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转型的重要动力。 二、高校学生管理与教育教学关系的现实分析 主体的同一性、目标的统一性和动力的一致性,这是从理论层面来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基本关系。然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并非历来如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教学辅助工作向
8、具有重要地位的独立化、专门化、专业化工作的转变,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两翼”之一。 1.办学自主权的扩展确立了学生管理的独立地位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高校逐渐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主体。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引起了高校内部职能与机构格局的变化。从人才培养工作方面来看,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指令式的统招统配逐渐走向政府统筹指导下的高校自主招生、面向市场就业,高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开始由高校自身负责。这就需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与职能体系,强化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内容。 2.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了学生管理的专门化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高校办学规模急剧5扩大,很多高
9、校开始多校区办学,学生规模和校区的增加导致了学生日常管理难度加大。庞杂的日常事务,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大量的专门人员来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完备和制度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的。 3.高等教育新发展提出了学生管理专业化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变化: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化:二是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经济资助、就业指导、法律事务等更加专业化的分工;三是高校开始重视德育与智育之间的合作,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部门与教务等部门的合作。这些都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专业化的新需求和新要求。 三、高校学生管理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10、质量提升的博弈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相互独立,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大规模办学的分工需要,但是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管理理念错位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独立性、专业性不断增强,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相互独立甚至分离。在实践中两块工作形成各自的目标和工作理念,缺少必要的协同机制共同促进人才培养。 “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定位,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往往把视野局限在学生课外活动和日常的生活管理方面,忽视活动的学术性以及与学科专业的对接,导致“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背离。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事务的庞
11、杂与繁琐,往往容易滋生“管理本位”6的思维与行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从自己的管理便利出发,而非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忽视对学生的“服务和指导” ,背离服务发展的初衷。 2.管理内容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学生活动与日常管理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近些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形成了一支包含相关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一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传统内容外,高校学生管理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增加了招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奖惩助贷、宿舍管理等内容。这一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相对稳定,也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转变,但是在全
12、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面前,科技创新、学业促进、进修深造等方面的工作还相对薄弱,有待全面加强。 3.管理队伍分离 广义上来讲,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所有教职员工共同的职责,不仅仅是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事情,但是学生管理工作与教育教学二作的相互独立和分离带来了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和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分离。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有些专业课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降格为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忽视与学生的交流。而在长期的“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形成的是单向、纵深的层级管理机制,即辅导员(班主任)向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院团委)负责,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院团委)向学院副书记负责,学院副书记向
13、学校的学生工作处(校团委)负责,这在实现“管好”学生的目标中显示出较高7的效率。但从人才培养的现实功能来说,这样的管理方式将学生管理工作与学校的教育培养工作割裂开来,无法发挥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服务作用,长此以往高校的育人力量无法凝聚,易造成“教学不管理,管理不育人、育人不服务”的现象。 4.评价体系单一 探索更加科学化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寻求自身发展,引导学生向着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同时也保障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有效开展。目前高校学生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学业成绩为主(主要考虑的是培养方案和学分)的评价;另一种是以学生的综合表现作为评价,按照比例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
14、、思想道德表现、社会活动、实践竞赛、身体素质和劳动状况等。前者属于“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后者显然更加合理。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学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仍然过多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综合测评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学生创造性受到极大限制,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高校学生管理路径转型思路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从转变工作理念、拓展工作职责、变革组织架构、改变评价方式等方面人手,推进“转型” ,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下的统一。 1.转变理念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在提升高等教育
15、内涵之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实现科学转型,必须回8答好“为谁发展” 、 “靠谁发展”的命题。结果就是:以生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密切联系学生,始终相信学生,紧紧依靠学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坚持“以生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转型,凸显学生主体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寻求持续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最大限
16、度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实现学生教育管理由刚性管理转变到柔性管理、由共性管理转变到个性管理上来。 从学生的视角而言,普及化阶段意味着在高等教育参与机会极度扩大背景下,高校升学群体的特质、升学方式、学习行为以及学业发展中出现多元化和异质性趋势。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呈现了多元化、分层次性的特点。对学业成绩、职业发展目标、个人能力发展等的要求,会因学生发展阶段的不同呈现出复杂局面。另一方面,学生的发展不但纵向上贯穿于学生的整个人生,横向与其自身、家庭、教师、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相联系,这客观上造成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全面服务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正因如此,学生管理工作更需要强调以生为本的理念,这是提升人才
17、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秉持的科学理念。它改变了以往千人一面的目标模式和整齐划一的工作观念,坚持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一切为了学生” 、 “为了一切的学生” 、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宗旨。9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才是为了一切学生发展、全面发展的服务。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高质量贯穿学生培养和发展全过程的服务。它不仅服务学生的当前需要,更服务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仅满足学生本人的需求,更服务于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关注学生的全面需求,更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从管理本位到以生为本,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2.拓展职责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变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和
18、外延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从内涵角度而言,国家、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外延角度而言,学生管理工作逐渐覆盖了育人工作的整个过程。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拓展和延伸其工作职责。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停留在管理和服务表面,而应通过服务去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管理工作者也不仅是管理者,而是人才培养活动中的教育者、研究者: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不仅仅是事务的处理,而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育培养体系,发挥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 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积极拓展工
19、作职责,一方面要搭建校园文化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的育人服务平台。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坚持“以提升育人内涵为目标” ,提升活动内涵,注重与学生学科专业的结合,把校园文化活动变成专业实践课,切实发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更加强化专业特色,注重专业学习的实践运用,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帮助他们找到主动学习的目标和乐趣,10从而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对接与互相促进。另一方面,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根据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所涉及的发展模块,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发展服务体系,如学业指导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贫困生资助服务中
20、心、社团指导中心、生活指导服务中心、职业发展咨询中心等,让学生根据需要选择个性化的服务项目:根据学生在高校学习的发展阶段建立能够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群体的服务体系,如为大一学生配备“学长制班主任” 、学业导师,为大二、大三的学生提供提升专业素养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平台,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收到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和指导:根据学生发展成才目标的不同建立针对不同成就目标群体的服务体系,实行分类培养与服务,满足学生多元化成才的需求。 3.变革组织架构 为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形成全员育人的系统,更好地实现全面提升人才质量的目标,学生管理工作组织架构必须进一步进行变革。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需要进行多维度的划分。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给予学生指导、辅导、开导和引导。变传统的科层制直线式管理结构为网络化扁平式结构,变传统的支配性、服从性的管理为共同协商性的管理,变自上而下式的决策方式为交互式的决策方式,变权威型、专制型的组织文化为合作的文化,变组织成员独享信息为网络化辐射性的沟通信息。根据以上原则,一方面要建立多维度的教育培养服务网络。对于所